数学教学中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与实践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9-09-11 09:29 热度:

   摘 要: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本文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以及结合德育的实践,将数学与德育的跨界融合,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大思政;实效性

中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

  1 数学教学的特点

  数学学科存在知识的抽象性大、知识的密度增大、知识的独立性大的特点。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也在提高。同时中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多而杂,这就決定了数学每节课的内容多,密度加大。教师在教法上也随之有所变化。教师要常常把知识掰开揉碎地细讲,同时还选相当数量的习题去巩固这一知识,例题也有一定的坡度。尤其强调知识的以旧带新“和”横向,纵向的沟通、联系“。一节课下来,似乎是听懂了,但一遇到作业常常感到知识的运用不熟练,思路不通畅。似乎总感到新知识没有完全掌握,更新的知识又接踵而来。

  2 数学教学结合”大思政“德育实效性的内涵

  有人认为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事。数学是自然科学,没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它相对抽象而枯燥。虽然不像文科知识活泼,生动而富有情趣。但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必须渗透德育教育。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数学教师应抓住学科特点实施德育教育。

  3 数学教育中结合德育的实践

  将德育知识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为了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结合德育知识渗透的主题,可以结合视频的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不断探索将德育教学融合到数学教学中,这即是顺应了时代发展和新课改的需求, 也是数学教学自身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书籍中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要比欧洲人的发现早几百年。在学习圆时,向学生交代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这比西方国家要早几百年。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学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理想和信念。

  4 数学·德育”的跨界融合

  德育的过程,除了主推德育的主要科目外,还要结合其他文化课进行渗透和融合。数学学科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我们应立足于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发展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在数学学科中的渗透方法,进而促进德育的健康发展。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教师应积极探索数学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新途径。通过“五个要”,即要以德为本制定教育目标;要充分利用数学教材资源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要合理教学设计,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要注重课堂的反馈,巩固德育教育成果,把数学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林.“大思政”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D] . 南昌航空大学.2011

  [2] 翟天山,杨炎轩. 学校德育有效性的现实考察及其评价[J] .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7)

  《数学教学中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与实践》来源:《中外企业家》2019年24期,作者:井华。

文章标题:数学教学中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与实践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4084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