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工智能(AI):稀缺性转移与人类的挑战————作者:张晓晶;李晶晶;
摘要:人工智能(AI)被视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核心动力,具备改变经济增长格局与要素配置结构的潜力。本文从经济学视角提出“稀缺性转移”主线,分析AI如何调整劳动与资本的稀缺性结构,进而推动增长机制与分配格局调整。一方面,AI通过优化知识获取、拓展任务边界与强化无形资本网络效应,提升潜在生产率,但短期内无形资本积累滞后与结构调整导致“生产率J曲线”效应。另一方面,AI改变任务结构,造成新型无形资本稀缺,引发分...
主动偿债与专项债发行定价————作者:毛捷;冯帆;柏金春;
摘要:地方债务还本付息压力逐年增长,有效降低地方债务融资成本对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地方政府主动偿债与新增专项债发行定价的内在联系出发,研究如何降低专项债的融资成本。本文根据2018—2023年地方政府到期专项债与新增专项债的发行信息,发现专项债借新还旧比(再融资专项债比到期专项债)呈现上升趋势,这意味着专项债的主动偿债比(1-借新还旧比)有所下降。实证分析发现,提升主动偿债比显著压降了...
企业减税的异质性分配效应——基于群聚分析法的研究————作者:高文静;
摘要:提高税制整体公平程度是完善现代税收制度的内在要求,持续多年的减税降费政策对收入分配影响几何?本文借助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运用群聚分析法考察企业减税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因果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门槛存在显著的策略性群聚,且群聚强度随规模递增。销售收入低于5000万元(小型)、销售收入大于等于5000万元且小于2亿元(中型)、销售收入大于等于2亿元(大型)的企业的群聚强度分...
欢迎订阅2025年度《财政研究》《财政科学》
摘要:<正>《财政研究》(月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学会、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财经类刊物,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侧重于财政基础理论研究。期刊秉持“面向前沿、面向现代和面向世界”的办刊宗旨,服务于中国财经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反映中国财经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成果、新动向、新经验和新知识
欢迎报考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
摘要:<正>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简称“财政部财科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之一、最早的经济类科研机构之一、最早的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之一。1956年6月,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财政部要加强财政经济问题研究的指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简称“财科所”)正式成立。2016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更名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0年3月,财政部财科院正式成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政府采购、公平竞争与企业专业化分工————作者:于小悦;于苏;曹伟;王竹泉;
摘要:企业专业化分工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构成了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微观基础。本文通过将中国政府采购网中披露的政府采购订单信息与上市公司母、子公司相匹配,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上市公司政府采购数据库,系统分析了政府采购对于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采购通过刺激企业市场需求、降低外部交易成本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且公开招标采购和异地采购的效应更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采购对企业专业化...
有为之手:政府采购何以牵引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作者:贺城;阎渤禹;王荣基;
摘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仅是企业应对外部复杂竞争环境的支撑,更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举措。政府采购以其市场化行为降低以往创新激励政策的信息不对称,破除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发展障碍。本文根据企业专利数据、财务数据和政府采购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的文本分析方法测算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水平并将其与政府采购数据相匹配,实证检验政府采购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采购能显著促...
财政再分配对低收入群体收入相对增长的影响研究————作者:李雪杰;窦姝云;张楠;
摘要: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之一,财政再分配是收入分配调节的关键环节。本文构建低收入群体收入相对增长指数评估财政再分配的动态效应。机制分析表明:要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相对增长指数,应合理设置个人所得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令低收入群体免于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还需适度提升整体税负强度;经常性转移支付应确保低收入群体福利强度持续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若个人所得税和经常性转移支付协同作用,该指数...
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与基层财政能力建设————作者:汪鼎;杨得前;
摘要:财政资源统筹整合是提升财政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对加强财政能力建设、促进地方财政可持续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0年县级面板数据,评估了原贫困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对基层财政能力建设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一定程度促进了基层财政收入增长,有利于财政能力提升。主要机制在于,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能够助力产业振兴,通过提高产业基础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经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生产总值及主要行业增加值测算与发展趋势分析————作者:许宪春;李德洗;李慧清;王方方;
摘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客观反映和评价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及趋势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但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从生产角度核算生产总值时遵循的分类标准、统计范围和核算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统一了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生产总值及主要行业增加值核算的行业分类、统计范围和核算方法...
平台缴费、新业态人员参保与财政责任——基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作者:边恕;王钰杰;孙雅娜;
摘要:加快推动新业态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今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重点,而推动平台缴费责任的回归是新业态人员参保扩面的关键。本文依据新业态就业规模扩大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可持续性下降的背景,考虑在平台缴费责任回归的情况下,新业态人员参加城职保与财政责任的联动效应,并通过精算模型模拟分析了平台不同缴费比例下新业态人员参保、财政责任与平台负担的方案效果。研究发现:(1)平台缴费的引入在总体上减轻了基...
专项债的人口流动效应与空间性研究————作者:凌语阳;刘楠楠;李芳慧;
摘要:促进人口要素流动与空间合理配置,是推动区域间经济效率与平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与地市层面宏观数据的合并数据,检验了专项债的人口流动效应机理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专项债显著提升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且该效应具有家庭、职业、个体与地区异质性。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专项债会通过公共品供给的内部“增能”“提收”和外部“赋能”多重机制,形成显著的流动人口居留效应;进一步,构建...
商住用地出让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结构性扩张————作者:吴海军;杨其静;周玉龙;
摘要:厘清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债务扩张的经济基础及其渠道,对于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典型事实和理论分析,本文将2008—2022年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微观数据和城市层面宏观数据相匹配,实证考察了商住用地出让收入对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债务结构性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2019年之前,商住用地而非工业用地的出让收入显著促进了地方融资平台企业的有息债务扩张,并且地方融资平台企业主要借助商住...
共同财政论————作者:杨斌;
摘要:公共财政模式未能契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单纯的市场经济的现实。共同财政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国有资产收益全民共同分享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的财政模式,除了提供一般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外,还具有代表全体人民共同所有并共同分享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净收益的本质特征和职能,但不是“双元”财政,而是整体统一的财政,只有一个统一的政府预算体系。共同财政承担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财力保...
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效应再评估——基于小微企业活力的新视角————作者:王立勇;郭良稳;
摘要:本文构建小微企业活力指标,采用全国税收调查数据为样本,借助双重差分模型和三重差分模型来评估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对小微企业活力的影响,并分析这一影响的异质性特征和政策的潜在组合效果。结果表明: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能够显著降低小微企业的税负,提升小微企业的企业活力;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对小微企业活力的提升效应在融资约束程度高、规模较小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政策实施伴随发生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上升、非税收入征管力度...
人口流动与均衡性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作者:程瑜;梁文明;
摘要:均衡性转移支付在缩小区域财力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大规模人口流动对其有效性产生了冲击与挑战。本文以2015—2022年192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人口流动对均衡性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第一,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在识别人口流动所带来的财政压力方面存在明显偏差,造成财政资源的制度性错配;第二,人口流动在财力均等化效应和基本公共服务均...
呈“数”于民,取“信”于民:公共数据开放与民生性财政支出————作者:王红梅;韩宁;张明昂;袁淳;
摘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是改善民生的关键途径之一,在大数据赋能政府治理的背景下,评估公共数据资源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3年中国城市层面数据,以政府数据平台上线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公共数据开放对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显著提高了民生性财政支出,该效应依赖于当地公众监督意识和地方政府信息感知能力;异质性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对民生...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与企业税负公平——基于国地税合并的准自然实验证据————作者:林志帆;汤梓燊;万威;
摘要:税负公平是营商环境的关键评价维度,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与市场主体预期。本文以国地税合并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6—2020年间全国企业贡献数据库构建“城市-行业-年度-税收征管机关”层级配对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对税负公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地税合并使原地税征管企业群组内的所得税实际税率差异指标显著下降,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拓展检验发现,税负公平提升使长期负债率、...
欢迎订阅2025年度《财政研究》《财政科学》
摘要:<正>《财政研究》(月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学会、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财经类刊物,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侧重于财政基础理论研究。期刊秉持“面向前沿、面向现代和面向世界”的办刊宗旨,服务于中国财经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反映中国财经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成果、新动向、新经验和新知识
欢迎报考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
摘要:<正>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简称“财政部财科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之一、最早的经济类科研机构之一、最早的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之一。1956年6月,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财政部要加强财政经济问题研究的指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简称“财科所”)正式成立。2016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更名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0年3月,财政部财科院正式成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财政研究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