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论丛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财经论丛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

Collected Essays on Finance and Economics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5.822
综合影响因子:3.178
官网:https://cjlc.zufe.edu.cn
主编:魏江
平均出版时滞:341.2773

  财经论丛最新期刊目录

公共数据要素开放与企业组织韧性————作者:袁朋伟;任缘;董晓庆;

摘要: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资源,高效利用数据要素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公共数据要素开放为研究视角,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企业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公共数据要素开放对企业组织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共数据要素开放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组织韧性,并且该结论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促进企业持续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是公共数据要素开放影响企业组织...

经济增长的动力重估:工业与服务业的协同效应与非线性特征————作者:郭英彤;邓志鹏;

摘要:本文基于2000—2023年中国省际分行业数据,通过扩展Feder模型并融合机器学习与面板回归方法,系统考察了工业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差异化贡献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关联效应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金融业通过与工业的协同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而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扩张则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本文还揭示了工业发展存在非线...

投服中心行权会影响企业短债长用吗?————作者:姚振宇;王跃堂;

摘要: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重要创新制度,其能否影响企业短债长用行为,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投服中心行权对企业短债长用的影响,以及地区法制建设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投服中心行权显著降低了企业短债长用程度,地区法制建设增强了投服中心行权对企业短债长用的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投服中心...

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扩张的影响——基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作者:辛冲冲;李志聪;董浩然;

摘要: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逐渐渗透进经济社会各方面,为我国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也是优化财政治理,防范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扩张风险的关键。本文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表征数字经济的发展,基于2011—2018年我国27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扩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是遏制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扩张的重要举措。机制...

养老保险的个人所得税政策与收入分配————作者:张玄;马晓涵;岳希明;

摘要:养老保险与个人所得税均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政策工具,养老保险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可同时作用于二者的政策效应,进而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本文聚焦养老保险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系统阐述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与影响路径,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养老保险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现状及改进方向,并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和2018年的收入数据,模拟测算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领取环节征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养...

建成环境宜居性与老年居民幸福感————作者:李永友;张译文;

摘要: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是我们的共同心愿,也是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面对人口近五分之一的老年群体,如何保障他们的幸福晚年,是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亟待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基于CHARLS 2018年微观调查数据,立足“六个老有”内涵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建成环境宜居性的提高对老年居民幸福感的主观评价起到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的作用机制有两个,一是建成环境宜居性改善显著提高了老年居民的...

数字经贸规则演化与重构中的成员国福利效应研究————作者:张炜;刘晓鹏;王乃合;

摘要:本文基于区域经贸协定,构建涵盖电子商务与数字贸易、数据流动、新数据经济、条款交叉问题及知识产权等五大类议题的57个子领域的规则体系框架,运用双重和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2007—2022年70个国家或地区的福利效应差异。结果显示:协定成员国的福利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凸显“规则红利”效应;规则深度呈现“亚太模板>美式模板>欧式模板”的阶梯特征,不同深度的协定对成员国福利水平的促进效果存在异质...

生产分工、双循环嵌入与就业利得————作者:朱金生;吴越;金志达;

摘要: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构建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层面论述生产分工和双循环嵌入对就业利得的影响,利用2007—2023年亚洲开发银行的投入产出表(ADBMRIO)、中国海关数据库(CCTS)和城市面板数据,测算我国各区域双循环嵌入、生产分工与就业利得水平并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分工水平逐步深化,区域间的生产由封闭的单循环结构向包含多个迂回生产链条的双循环...

考虑消费者公平与匿名选择的平台企业个性化定价策略研究————作者:丁忠慧;杜承铭;崔梓彬;刘珍芳;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平台企业能够基于消费者隐私信息实施个性化定价策略。然而,现实中的情境具有较多的复杂性,消费者需要考虑交易的公平性,还需要考虑通过隐藏信息来保护隐私。本文提出一个博弈论模型,通过研究平台企业在动态市场环境中的定价策略,探讨平台企业是否应该在考虑消费者公平和隐私偏好的情况下提供其透明的个性化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当匿名成本较大时,平台企业若不考虑消费者公平,并向消费者提供透明...

数字化转型能够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吗?——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微观证据————作者:毕晓方;柳永天;张婷;刘晟勇;

摘要: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是制造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端化转型的重要战略途径。本文以2007—2022年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利用大语言模型ERNIE 3.0,通过对年报中“管理层分析与讨论”部分的语句进行识别分析,构建企业层面新质生产力指标,基于TOE理论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挥赋能作用;增强创新要素投入、促进人才生态...

征管强度提升对小微企业社保缴费和工资转嫁的影响————作者:谢勇;袁旭;

摘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改善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流程优化改革这一政策冲击,利用上海市企业月度面板数据考察了征管强度提升对小微企业社保缴费及工资转嫁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中大型企业,征管强度提升显著提高了小微企业的社保缴费规范性,但小微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显著下降。以上结论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征管强度提升对小...

数实技术深度融合能否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作者:张岩松;衣长军;

摘要:数实技术深度融合是改造与重塑制造业等传统实体产业经济结构与创新突破,加速新质生产力涌现的关键动力。本文以2010—2022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手工整理制造业新质生产力数据,创新性从微观企业视角讨论数实技术深度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制造业数实技术深度融合有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检验发现,制造业数实技术深度融合主要通过提升管理效能、产品竞争力与生...

财政压力、“合作型”政府干预与企业投资————作者:张跃文;李慧;徐枫;

摘要:财政压力能否促使地方政府影响企业投资决策进而增加税收收入?本文利用2008—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和部分宏观数据构造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在现行税制下地方政府倾向于通过实施“合作型”政府干预,促使企业进行过度投资以获取更多间接税收入,在进行了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以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更容易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地方经济法制化程度...

混合所有制企业自主性来源与差异化管控模式匹配——基于竞争性国有企业集团的多案例研究————作者:徐宁;李昱潼;徐向艺;

摘要:差异化管控是提升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效的必要路径,但企业如何探索与自身相匹配的管控模式尚未得到充分的理论阐释。本文基于三家竞争性国有企业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混合所有制企业自主性来源与差异化管控模式之间的匹配逻辑。研究发现:差异化管控是健全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的有效路径,董事会治理型、职业经理人赋能型与中长期激励驱动型三种管控模式可以实现适度放权,促进各类资本的优势互补与价...

供应链网络位置对企业数字鸿沟的影响研究————作者:李琦;周飞;田伟健;

摘要:基于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本文探讨了供应链网络位置对企业数字鸿沟的非线性影响及边界条件。研究发现,供应链网络位置与企业数字鸿沟之间存在先加剧后缓解的倒U型关系。机制分析表明,随着企业所在区域和所属行业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倒U型关系中加重企业数字鸿沟的部分将提前结束,缓解数字鸿沟的部分将提前发生。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供应链集中度较高、透明度较强及数字化基础较优的条件下,供应链网络...

信用评级机构竞争与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问询————作者:佟岩;纪明宇;李鑫;肖淑芳;

摘要:维护债券市场稳定是债券市场监管的重要目标。部分债券信用风险的暴露使得信用评级行业受到广泛关注。现有文献认为评级机构竞争会导致评级质量下降,因此本文从信用评级机构竞争的角度分析其引起的市场监管部门的反应。基于2015年5月—2022年12月沪深交易所对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形成的反馈意见函,研究发现,评级机构竞争加剧会加大交易所对公司债券发行上市进行审核问询的力度。机制检验发现,评级机构竞争加剧会提高...

公共数据开放与战略性新兴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公共数据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作者:张轩铭;刘雪炜;刘伟;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公共数据开放作为一种新型公共服务,已成为推动创新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分析公共数据开放和战略性新兴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关系,同时利用中国地级市公共数据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显著培育了战略性新兴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通过...

社会信任与企业ESG“言过其实”————作者:王怡晨;周泽将;

摘要:企业ESG“言过其实”是资本市场ESG信息披露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在正式制度对其监管受限的背景下,作为重要非正式制度的社会信任能否发挥治理作用值得探讨。本文基于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社会信任对于企业ESG“言过其实”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信任能够抑制企业ESG“言过其实”。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在内部融资获取动机、声誉维护动机驱使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压力影响下,更倾向于接受社会...

数字新质生产力、资源错配与产出变动分解: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测算分析————作者:高锡鹏;李香菊;

摘要:本文将数据要素引入传统经济增长核算中,构建了一个包含资本、劳动力和数据三类要素扭曲影响总产出变动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12—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总产出变动进行了贡献度分解,测算分析了三类要素对总产出的扭曲改变效应,并估计了我国科学技术研究相关行业、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和部分高端制造业的数字新质生产力水平和资源错配程度。研究发现,第一,2012—2022年间,我国数字新质生产力水平呈现波动上...

“漂绿”还是“真绿”:银行监管处罚下的企业环保行为————作者:陈晔婷;江志鳞;

摘要:以2012—2022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进行手工筛选与系统整理,构建城市层面的银行监管处罚指标,考察银行监管处罚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银行监管处罚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漂绿”行为,且抑制作用在非高污染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高以及管理层短视倾向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揭示,信贷效应、信息效应及内控效应是银行监管处罚影响企业环保行...

  财经论丛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11月17日投稿,25日收到退稿邮件,说未通过集体初审,不耽误时间。还需提升文章质量。

    2024-11-25 23:13
  • 奔跑的辣椒酱

    现在退稿都不发邮件通知了

    2024-11-11 18:49
  • zhaohhhh

    10月7日投稿,10月14日退稿,速度确实快

    2024-10-14 17:32
  • zhaohhhh

    点赞财经论丛。最近财经论丛编审改革,审稿速率有所提升,不歧视青年学者或硕博生,是一本值得一投、性价比超高的良心C刊。另外,亲身体会,编辑老师十分负责,和我对接编辑老师真的很细心,逐字逐句细读,跟作者沟通也十分有礼貌,并且给出一些写作建议,对青年学者大有裨益。

    2024-09-20 10:44
  • Yangming_ak

    送两个外审专家,外审专家水平良莠不齐

    2024-08-06 10:40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财经论丛是C刊吗?
A:是C刊。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