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与情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3:05:21

图书与情报

图书与情报

CSSCI北大核心

Library & Information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复合影响因子:4.000
综合影响因子:3.183
邮发:54-76
主编:肖学智
平均出版时滞:65.01063

  图书与情报最新期刊目录

人工智能赋能情报服务与决策:内涵、逻辑与路径————作者:张海涛;庞宇飞;刘彦辉;周红磊;

摘要:文章聚焦于人工智能赋能情报服务与决策的宏观认知概念、内涵与框架,旨在从内涵、逻辑与路径三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明确了人工智能在情报服务中的内涵,指出其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情报的高效收集、深度处理、精准分析及快速传递;其次,剖析了人工智能赋能情报服务与决策的内在逻辑,包括融合创新、场景驱动和战略引领三大要素;最后,探索了人工智能赋能情报服务的具体路径,包括情报感知及数智赋能的智慧响应体系构建、场景...

面向“2030+”全场景驱动的6G知识服务:需求、框架与应用展望————作者:张兴旺;李洁;王小培;李思凡;

摘要:6G时代的加速到来给知识服务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对全场景驱动的6G知识服务展开研究,能为6G时代知识生态环境的转型升级与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文章在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6G知识服务需求模型,构建了一种全场景驱动的6G知识服务框架,对所涉及的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可以发现,6G知识服务的核心在于如何将服务需求、服务能力与服务资...

图书馆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的价值与模式研究————作者:蒋冬英;

摘要: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是我国数据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参与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有着坚实的公共逻辑、服务逻辑和制度逻辑基础,能够发挥出数据资源、数据管理、知识服务、信任构建等多重价值。在建设实践中,图书馆及行业需要积极行动,在国家政策中找到切入定位,在实践探索中找到最佳模式。欧洲数字图书馆和美国Civic Switchboard项目为我国图书馆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伦理向度————作者:王英;

摘要:研究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伦理向度,旨在深化人们对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理解,推动其伦理实践。文章基于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RRI)的公共利益旨归和四维度模型,提出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伦理向度包含:预见、审慎、理解、担当和公益。预见旨在通过预期干预履行前瞻性责任,审慎旨在通过反思性治理贯彻积极责任理念,理解旨在通过协商合作促进利益相关者的交互,担当要求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责任,公益要求始...

深化全民阅读 共享现代文明——“图书馆杯”主题图像创意设计优秀作品

摘要:<正>~

融合大语言模型的情报智库政策内容问答服务研究——以粮食安全政策为例————作者:刘彦辉;张海涛;周红磊;庞宇飞;

摘要:2025年初,我国发布的DeepSeek-R1推理模型,促进了普惠化AI时代的到来,如何将智能技术有效融入情报智库以提升其服务响应能力,并基于特定领域数据进行服务场景的验证,实现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衔接,已成为情报智库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聚焦于以大语言模型赋能情报智库政策内容问答服务,首先分析了情报智库的政策内容问答服务任务,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在该场景下的可行性;其次设计了融合大语言模型的情报...

数据湖元数据管理体系:需求剖析、功能架构与未来展望————作者:张贵香;贾君枝;薛鹏珍;

摘要:随着全球数据产量呈现指数级增长,传统数据管理系统正面临数量庞大、多样化和实时性要求的挑战。数据湖作为大型原始数据存储库,已成为有效处理各种类型和规模数据的关键工具。为了防止数据湖演变为数据沼泽,必须重视元数据的有效管理。文章聚焦数据湖数据生命周期,探究数据湖元数据管理需求,归纳数据湖元数据类型;综合分析各领域的元数据架构,梳理数据湖元数据系统功能,揭示其在整个数据湖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数据湖...

大模型智能体赋能的重大突发事件情报响应体系研究————作者:周红磊;张海涛;刘彦辉;吕俊洁;

摘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提升重大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成为极具现实意义的实践课题,有助于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文章首先全面分析重大突发事件科学响应的现实问题,于理论、体系及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优化方向;其次以重大突发事件的情报感知为流程指导,以大模型智能体为技术赋能,探索情报响应的概念内涵及体系建设思路,提出集综合任务指挥层、应急资源管理层、双重响应处理层及主体协同联动层为一体...

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政府情报决策阐发: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作者:庞宇飞;张海涛;张传洋;吴川徽;

摘要:文章从数智时代认知出发,对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政府情报决策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进行回顾和梳理。通过文献调研,一方面对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政府情报决策的逻辑理路进行梳理与阐释。另一方面从任务导向、核心支撑以及保障机制三方面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政府情报决策的实践进路。通过回顾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人工智能与情报学、智慧政府及政府决策的融合路径,提出了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政府情报决策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丰富了...

科研人员AI素养与人工智能使用意愿的关系——智力谦逊的调节效应————作者:李洪晨;赵星;

摘要:智能化背景下,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对科研人员的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科研人员的AI素养、AI焦虑与科研场景下人工智能使用意愿的关系,并分析智力谦逊的调节效应,为缓解科研人员的AI焦虑、提升人工智能的使用意愿,以及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科学研究的有效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发现,AI素养与人工智能使用意愿呈正相关关系,AI焦虑在AI素养与人工智能使用意...

文化遗产数字叙事项目的叙事逻辑与建设策略——基于国内外11个案例的分析————作者:张群群;裴佳杰;郭丽荣;

摘要:文化遗产数字叙事项目因数字媒介的技术性和叙事逻辑的独特性而发挥出新的文化势能。文章以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叙事视角构建文化遗产数字叙事项目的叙事逻辑分析框架,对国内外11个文化遗产数字叙事项目进行研究。基于案例分析结果,探讨了文化遗产数字叙事项目的叙事逻辑具有叙事结构的程序性与块茎性、叙事时空的可变性与开放性、叙事视角的在场性与代入感等特征。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时空”三维融...

我国高校图书馆开放教育资源遴选指标的构建————作者:黄如花;赵洋;石乐怡;

摘要:开放教育资源遴选指标可为高校图书馆建设开放教育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文章收集整合国内外政策与法规,学术论文,国际组织的报告、指南、评价标准等,以及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所高校的图书馆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实践,提出开放教育资源遴选指标的构成及其依据,构建了涵盖资源安全、教学适用、内容可信、技术可用四个维度的开放教育资源遴选指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提振文化消费吗?——来自东部六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证据————作者:王周宏;肖鹏;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工程,客观评价其对于文化消费的影响,有助于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外溢作用、激发文化消费活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文章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作为一场准自然实验,借助双重差分模型对东部六省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居民文化消费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提高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

追忆衡如筚路蓝缕 薪火百年甘图正春——纪念国立西北图书馆成立80周年暨刘国钧先生诞辰125周年学术会议综述————作者:刘婷;杨红伟;

摘要:国立西北图书馆与刘国钧图书馆学思想均是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的丰碑。在“纪念国立西北图书馆成立80周年暨刘国钧先生诞辰12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国立西北图书馆的创建与办馆实践、刘国钧图书馆学思想的内涵与挖掘、国立西北图书馆及馆员精神的当代传承展开了深入研讨。国立西北图书馆创建与办馆实践中所形成的馆员制度、业务制度、馆藏体系,刘国钧图书馆学思想中重视社会教育、参考咨询服务、地方文献、馆...

循证视角下数字人文实践路径研究————作者:刘嘉龙;李亚菲;宋宁远;裴雷;

摘要:数字人文为人文研究资料的处理提供了新方法,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存在重数据分析、轻问题论证与解释的现象,无法有效融入传统人文研究框架。在循证视角下,文章梳理人文研究循证过程,构建SMCI模型描述人文研究问题,从证据检索、证据质量评价、证据综合三个层面开展问题驱动的数字人文循证决策。以南京大屠杀为例,从证据利用检索出发梳理人文研究问题描述中的证据检索、证据质量评价特征及证据综合的具体路径;从证据制作检索出...

前沿交叉领域识别方法与路径框架——基于相关领域的比较分析————作者:李晓妍;马亚雪;

摘要:尽早识别前沿交叉领域对于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提升和战略技术布局至关重要。文章在系统梳理交叉领域与前沿领域概念的基础上,明确界定前沿交叉领域的内涵及关键特征,提出“三元交叉×要素交叉”多元交叉关系的理论释义,通过比较现有方法体系,进一步构建基于多元交叉关系的前沿交叉领域识别路径,从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层面搭建前瞻性框架体系,其中宏观层面从政策与战略导向关注重点发展方向,中观层面从领域动态测度生长机制,微...

面向前沿交叉领域的科学-技术-产业融合创新组态效应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者:王焘;付少雄;

摘要:探究面向前沿交叉领域的科学-技术-产业间的融合创新组态效应,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产业间的联动,通过突破性技术孵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文章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运用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究科学-技术-产业融合创新的前因组态效应。研究发现:单一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要素尚不构成科学-技术-产业融合创新的必要条件;知识资本加持-边缘发力型、资本引领-环境刺激型、系统主导...

基于大样本数据的学科活跃期理论与实证研究————作者:杨新涯;田园;卓应忠;周松;文佩丹;涂佳琪;胡佳;谭乃豪;

摘要: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客观、科学的学科评价方法对于学科建设的引导至关重要,但目前主流学术评价以英文为导向,中文学术评价则仍以期刊为单位,不能反应学科进展的基本状况,因此研究中文学术论文对学科的贡献值得重点关注。为明确适宜用于学科评价的文献发表年限范围,在探讨文献老化现象及其测度指标与实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文章以6608种中文学术期刊为对象,采集并整理了2003年-2023年的3899万...

基于5W传播模式理论的科学数据平台传播力评价研究————作者:张连峰;潘蕴涵;支凤稳;

摘要:文章旨在建立一套科学数据平台传播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平台的传播策略,提升其影响力和服务效能,以期为平台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将5W传播模式理论与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确立传播主体、内容、渠道、受众及效果5个一级评价指标、19个二级指标,并对各指标的权重值进行量化。结果发现,运营专业性、描述型元数据的质量、传播渠道的多样性、用户反馈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以及用户行为效果是科学数据平台...

刘国钧与松见弘道往来书信

摘要:<正>~

  图书与情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本刊是图书情报领域比较老的期刊,选题集中在图情两个方向。编辑部有个说明,从投到确定能否录用大概在一个月,故而本刊的审稿速度比较快。但是由于本刊不要版面费,又是双月刊故而发表的竞争比较大,如果有想投的同好们需要斟酌。其次本刊的复审被毙的概率很高,且没有原因,向编辑部发邮件也基本上不会回复。

    2023-07-19 15:35
  • zhaohhhh

    为《图书与情报》点赞!整个投稿流程非常清晰。之前投过一篇,复审一天后退稿,全程耗时3天不浪费时间。这次有幸通过复审进入终审,每一步都超期,心里一直很忐忑。Finally,总共历时40天,中间没有退修,幸运地如期直接录用了!听说没有版面费,很奈斯!但编辑部座机一直无法取得联系,沟通不是很顺畅。经过多方联系编辑部,告知半年内可以刊出~期待

    2023-05-31 00:48
  • zhaohhhh

    3天进复审,然后被刷,没有意见,有点难受

    2021-05-27 12:20
  • 带头大哥666

    复审被拒,网上有前辈说通过率是5%左右(不知道真假),不过审稿速度很快。从初审到复审被拒一个星期。

    2021-02-23 10:31
  • 奔跑的辣椒酱

    基于导师的基金的本子写过一篇框架类文章,因为基金本子还是比较扎实,就在本子的基础上凝练出了研究框架,投稿之后大概3个月直接录用,没有修改。并且这个期刊没有版面费,还发了稿费,非常良心的期刊,推荐!

    2021-01-13 19:54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