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最新期刊目录
城市绿地公园环境对儿童注意力恢复质量影响差异探析——以福州主城区为例————作者:陈少枫;黄家芳;邱羽薇;苏晨茜;丁铮;
摘要:随着城市化和“三孩政策”推进,儿童心理健康成为城市治理的关键议题。然而,现有研究在儿童注意力恢复质量的空间效应解析及环境指标非线性作用机制方面存在不足,尤其缺乏对空间异质性解析与多维度环境指标协同作用机理方面的系统探讨。在此背景下,整合福州市50个公园的多源数据与多种机器学习模型,揭示环境特征对儿童注意力恢复质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注意力恢复效能呈现显著空间差异,新兴综合型公园(如鹤林生态公...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传导效率研究——以泉州城市中心片区公园绿地为例————作者:庄勋桐;王晓俊;
摘要:实施效率是评估城市规划建设科学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关的传导效率研究欠缺。以泉州中心片区公园绿地为例,在ArcGIS平台对不同轮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公园绿地进行测度,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筛选公园绿地传导效率因子,并构建传导效率评估方法,进而从多个层面对泉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公园绿地的传导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轮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传导效率不同;2005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
高密度城区生态网络精细化识别与构建框架——以西安中心城区为例————作者:王丁冉;牛籽木;周庆华;杨建辉;薛立尧;
摘要: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对于高密度城区生态结构优化、生态系统服务绩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是提质增效背景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以西安为例,提出高密度城区生态网络精细化识别与构建的整合性框架。在评估识别模块,组合MSPA-InVEST-Conefor模型遴选源地斑块,综合二维与三维阻力因子构建阻力面,利用电路理论识别生态廊道与节点;在分析构建模块,针对潜在生态网络开展重要性分级、可落实性与建设潜力的多维度...
适应高温天气的绿色空间营造优先级研究——以北京中心城区为例————作者:陈麦尼;党安荣;李翔宇;翁阳;黄竞雄;
摘要:加剧的高温天气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气候风险之一,绿色空间营造是适应高温天气的有效举措。诸多城市在绿地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高温脆弱群体的降温需求与城市绿地的有效供给之间仍存在一定的空间错配。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在以风险评估为核心的传统研究框架基础上创新性地引入了可行性和有效性2个维度,提出了综合“风险-可行性-有效性”的绿色空间营造优先级评估框架,结合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开展高精度实证分析...
传统村落景观营建知识研究——基于主体性和系统性的思考————作者:章墨;张中华;
摘要:构建主体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的研究框架,梳理传统村落景观营建过程中处理主客关系、主体间关系和系统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底层逻辑,从本底层、技术层、景观层和动力层4个维度构建传统村落景观营建知识模型。采用分层分类编码的方式剖析知识内涵,并基于知识构成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知识与景观之间多对多的对应关系,搭建知识脉络结构,厘清传统村落景观营建知识的生成演变机制。最后以陕西省党家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引发更多理论...
基于视频深度学习的街道行人疗愈效应机制研究————作者:徐丹宁;张霞;冯恒健 ;韩李涛;唐炉亮;
摘要:存量更新时代,城市街道具备满足公众日常疗愈需求的可观潜力,是健康城市中微观层面的高效资源。虽然已有研究将行人作为街道疗愈要素,但缺乏定量表征,对环境和行人如何共同影响街道疗愈性的机制不明。基于疗愈环境理论,将行人要素纳入核心变量,结合视频语义分割和行人检测技术,对实验图像中的环境和行人要素进行识别与分析,为探究街道行人数量和活动对疗愈效应的影响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街道人流量对疗愈感知存在影响阈...
基于杭州花展应用的郁金香品种筛选及其适应性研究————作者:陆海根;周铨;曹贝贝;
摘要:杭州太子湾公园从1993年开始栽培郁金香,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深受杭州市民和各地游客的喜爱。通过对60个郁金香品种开展栽培试验,以郁金香群体指标、个体指标及栽培为依据,建立基于杭州花展应用的郁金香评价体系,根据不同郁金香品种赋分排序,筛选出性状优良、观赏性高且适合杭州地区栽培的15个郁金香品种,为周边地区提供选种指导。选择部分优良品种开展不同环境栽培试验,分析出不同光照强度以及温、湿度条件对各品...
城市更新——从物理空间到人文空间————作者:王向荣;
摘要:<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文精神的积淀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两翼。前者的目标指向未来,追求城市硬件设施的不断更新迭代,以创造安全、高效、方便、舒适的城市环境;后者在面向未来的同时,更应不断回望,以重拾城市中逐步消失的山水诗意、邻里互动及市民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营造温馨安逸的城市生活氛围。只有让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两翼协同并进,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就如同美国社会学家和城市规划理论家刘...
公众参与城市微更新促进社区空间治理形成的策略研究——以上海市东明路街道基层共生实践为例————作者:刘悦来;王奕辰;崔灵楠;
摘要: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引导下,城市微更新逐渐向以空间手段培育社会、促进社会转型的综合性行动发展。以社区营造为代表的空间实践将社区治理纳入空间行动目标,强调跨部门协同下公众参与对空间与社会的提升作用,将促进社区社会网络重构与治理共同体形成作为核心价值。基于风景园林领域内实践缺少路径引导和研究通用方法尚未形成的现状,通过总结公众参与城市微更新促进空间治理的要素和内在逻辑,以社会网络与治理共同体为核心的社区发...
北京花园城市的微花园社区更新网络治理途径探索——以景山和朝阳门花园社区为例————作者:侯晓蕾;郭婧;刘欣;姚莉莎;孔泑涵;
摘要:北京花园城市建设目标推动城市更新走向精细化、生态化和综合化,微花园社区微更新成为重要实践路径。微花园社区更新以公众参与为核心,是空间建设转向社会网络治理的载体,构建了“空间网络-社会网络-网络耦合-场景呈现”的分析体系。从空间和社会网络治理双重角度,提出有效行动路径,通过实证案例验证其促进社会网络修复的可行性。进一步从多元参与协同机制、动态弹性反馈机制和长效韧性协同增益机制3个层面,提出微花园双网...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城市绿地健身网络特征研究——以上海市内环区域为例————作者:刘颂;白钊成;柳迪子;沈培宇;
摘要:绿地是城市居民健身活动的重要载体,但传统的绿地网络分析方法难以反映居民的实际使用模式。以上海市内环区域为例,利用健身轨迹数据构建城市绿地网络,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节点、子群和整体3个层次分析了绿地健身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显示:1)绿地节点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节点中心度受绿地内部道路长度、周围写字楼面积等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2)健身网络存在显著的区域隔离,利用结构洞识别到了工业用地阻隔、...
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公园绿地服务效能与公平性研究————作者:杨晋苏;沈政鑫;曹风晓;
摘要:提升城市公园绿地服务效能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和改善人居品质的重要举措。为量化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效能及其公平性,构建了整合“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的综合效能评价框架,并基于网络指标和空间分布评价服务效能的公平性。以福州市核心区为例,运用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评价了多出行模式下的绿地服务效能及其公平性特征。研究显示:1)随着居民出行机动性水平提升,绿地直接服务效能整体增强,服务网络结构由局部团簇向多中心...
“空间-社会”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识别-优化-验证方法研究————作者:唐天鹏;哈静;陈思思;王雯思宇;张志成;
摘要:空间形态体现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内在组织规律,揭示了历史文化街区在结构与社会功能方面的内在联系。然而,纯粹依靠空间途径解决社会问题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为此,以张家口市堡子里为例,整合GIS与空间句法分析技术,从“空间-社会”视角构建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识别-优化-验证方法。首先,从空间和社会2个层面构建空间形态和社会热点指数;其次,从结构、特征和均衡性三方面对“空间-社会”结合较差的区域进行识别,并提...
视听交互下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作者:邱玲;于小骞;符瑞瑞;赵亚男;高天;
摘要:视觉、听觉作为人体接触绿地的重要媒介,鲜有研究视听交互下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因素。因此,本研究将被试者(N=270)随机划分为9组,体验由高到低不同水平的植物多样性与鸟鸣多样性结合的9类城市绿地环境,并测量被试者心理的情绪恢复及生理的脑波、肌电、皮电、皮温、脉搏与血压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单纯欣赏植物环境对于居民的情绪恢复;2)聆听鸟声对被试者心理健康有益;3)视听交互组的...
绿灰基础设施空间配置与净碳排放强度的交互机制研究——以浙江省村镇组片为例————作者:朱晓青;孙卓扬;徐剑;黄戈;钟月彬;
摘要:协调配置绿灰基础设施对于节约国家资源、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以浙江省6个村镇功能组片为例,围绕组片间及内部的绿灰设施空间配置与碳源汇空间格局的交互效应展开探讨。构建生物量-碳汇、消费端-碳源模型,提出绿灰空间配置量化方法,设立绿灰交互指标,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进行交互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灰色度、绿灰归一化差异指数及生态核心区百分比是影响净碳排放强度的关键因素;2)组片地理特征和主...
基于细分地形多尺度响应的山地城市公园空间适应性设计与精明增效————作者:肖竞;曹珂;杨亚林 ;李若晨;
摘要:基于存量更新时期城市空间精细化利用和提质增效目标,针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地城市公园空间“精明增效”问题,提出细分地形多尺度响应的设计应对思路,将山地城市公园的基址地形细分为山岭、丘岗、谷凼3种宏观地类,陡崖、坡坎、麓坡、单丘、多丘、沟谷、坑凼7种中观地形,以及崖边、崖顶、缓坡、陡坡、陡坎、麓边、麓底、丘顶、丘缘、丘底、谷缘、谷底、坑缘、坑底14种微观址位;从城市空间、园区空间、场所空间三重空间尺度,...
集中连片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协同发展研究——以北京门头沟为例————作者:凡来;张大玉;李雪华;石炀;
摘要:针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以北京市门头沟区12个传统村落为例,通过交通网络模型的构建,构建出集中连片发展的空间结构,从理点成核、串核联网、聚村成片3个维度,剖析了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集群区的空间结构。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协调机制,从实证层面测度了门头沟传统村落的村落资源、村落整体风貌、文化传承、村落发展活力、接待能力、基础设施各指标,构建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评价...
园林绿化政策工具分析框架与应用研究——以深圳市为例————作者:谢宏立 ;孔佳艺;林广思;
摘要:当前的风景园林学科政策研究大多从政策客体的知识体系出发,导致抽象的专业概念难以转化为利益相关者可理解的政策实践语言。为构建风景园林师与行政管理者之间共同的话语体系,以政策工具理论为媒介建立了“供给-环境-需求”3个维度的公共政策分析框架,并开展深圳市的园林绿化政策量化研究。通过NVivo20梳理深圳市1992—2022年269份园林绿化政策文本后发现:1)深圳市园林绿化政策经历了行政管理转型、上级...
公园绿地生态位及其与城市功能空间的关联性演化特征——以南京为例————作者:夏莹欣;吴殿鸣;邵大伟;
摘要: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存在空间占有及利用的关联,相关特征与演化规律仍有待揭示。引入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总体和类型间联结性模型,结合POI、土地利用数据,探究2012、2016和2020年南京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的空间占有与利用特征,揭示二者关联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的生态位宽度呈缩减趋势,与城市各功能空间差异显著;2)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整体呈显著正联结,空间格局渐趋稳定,但其...
城市环境中雷达探测植物根系技术的应用研究————作者:李瑜凯;尹豪;
摘要:探地雷达作为一项非破坏性技术,在植物根系探测工作中表现出巨大潜力。目前雷达探根方面的研究集中在野外和人工实验环境中,几乎没有在城市环境中进行根系探测的探索与实践。在总结现有的雷达探根实验与实践的基础上,设计根系探测实验,通过研究城市行道树根系的生长环境特征与根系的分布特征,验证城市环境中雷达探根技术的应用方法、可行性以及可靠性。实验表明,雷达探根技术在城市地下环境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行道树根系集...
中国园林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带头大哥666
速度的快慢挺看栏目编辑的,有的编辑非常快,我第一天投稿第二天就初审审回交审稿费了,一周后送了复审,大概一个半月后给了意见,两个都是修改后再审,其中一个对我的研究方法质疑,之后仔细逐条修改后录用了,共历时五个月。 个人感觉挺看创新性的,身边好几个人写了研究方法一般的文章都被拒了,基本不会过复审。
2024-05-09 15:57 -
zhaohhhh
2022年11月份投的稿,审稿费500(不管是否被录用都不退的),算是比较贵的,但好在初审速度比较快,第二天就出了初审结果。12月22号收到复审结果,给的结果是“修改后再审”,差不多会给到半个月左右修改时间,1月5日修回的。给的修改意见还是比较有建设性,比较宽泛,不会很具体。有个别意见不是很认同,在修改说明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和说明。2月14日给了第二次复审结果,让修改后再复审,这次给的意见相对正面一些,同样半个月修改时间。3月31号文章复审通过,进入终审,4月3日终审通过。 可以说一下复审有几项重要标准:是否属于原创性研究高水平论文?是否属于学科核心或前沿主题?是否围绕主题和主要问题进行阐述?摘要是否体现了论文的精髓?关键词是否涵盖了论文涉及的主要领域?作者是否对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有一个全面的论述和客观的评价?研究目的是否明确,方法是否可行?表格、图表和图像是否支持了发现/结论?是否充分说明? 《中国园林》属于建筑T1,北核,整体投稿难度较大,审稿速度得看审稿人,快的复审一个月左右,慢的三四个月的都有。从录用到见刊周期较长,一年以上,着急的可联系编辑部优先网络出版(免费)。文章5页以内,版面费1000元/页,超出5页的,每增加一页收取版面费1500元/页,最多8页。
2024-04-24 20:57 -
Yangming_ak
最近似乎爆仓了,半个月前投的一直卡在“初审已审回”,不退稿也不发审稿费通知
2024-04-11 11:12 -
奔跑的辣椒酱
投稿半年被录用,初审比较快。复审要500块审稿费,复审送两个专家,速度全看碰到的专家,快的半个月审回,慢的3个月没消息。 中国园林杂志社好像没有主动催促机制(例如有的期刊系统自动半个月给专家发一次短信),如果等太久可以打电话问问,自己主动问编辑才会处理。后面终审比较快。
2024-01-04 19:41 -
zhaohhhh
比较一下,建筑学顶刊有版面费但毕竟是 C还审稿快,规划学顶刊无版面费是C所 以审稿慢……而这本期刊版面费最高,等 级低于上述,审稿速度较慢……因此在建 筑领域顶刊里性价比最低的一个了……然 而国际规则是高版面费对应快审稿速度 ……本人虽然认可这个期刊的水准,但从不 投且暂时没有打算投这本~因为贫穷
2023-11-23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