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人工智能介入戏剧影视产业的风险管控人机共创治理模式研究————作者:李胜利;闵洁;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重塑戏剧影视产业的创作生态与管理范式。在数据算法驱动下,剧本生成、虚拟制片与影像合成效率加速提升,但数据依赖也引发版权归属不清以及隐私易泄等管控风险。针对此,文中提出了建构以人为本、责任明晰、动态均衡的人机共创治理模式。在数据输入阶段,强化伦理筛选与偏见校正;在创意生成阶段,建立人机协同创新机制;在伦理审核阶段,实施多层级价值评估与算法透明化;在艺术升华阶段,确保人类创作者的情感...
洞察乡村发展脉络,探寻振兴新径——评冯道杰教授力作《乡村嬗变: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并行的逻辑》————作者:郑林;
摘要:<正>在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的热潮中,济南大学冯道杰教授的《乡村嬗变: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并行的逻辑》脱颖而出。该书全面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经营方式与村庄发展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一、融合多元视角,全面解析乡村嬗变冯道杰教授突破单一视角局限,融合宏观国家政策演变、中观区域发展格局与微观村庄个体实践。宏观上,细致梳理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
“创造力声誉-创造力”匹配对员工创造力帮助行为的影响————作者:谭春平;李玲;
摘要:创造力帮助行为是组织建立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三阶段匹配的777份问卷为样本,基于面子理论和自我验证理论从员工的“创造力声誉-创造力”匹配视角,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探讨员工的创造力“名实相符”和“名实不符”对员工创造力帮助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员工的创造力“名实相符”与创造力帮助行为呈U型关系,“名实不符”与创造力帮助行为无明显直接关系,二者均通过能力面子压力与创造力帮助...
长尾理论视角下数字化对公共服务供给的重塑——以“互联网+城乡供水”对长尾群体福利改善为例————作者:邓哲;刘鸿轩;唐啸;
摘要:数字化技术可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但其对农村小众居民需求和福利改善的作用机制未得到充分讨论。研究以宁夏P县“互联网+城乡供水”为案例,引入长尾理论对此进行解释。研究提出,农村地区规模较小、分散化和供给个性化的公共物品,构成了实质需求被抑制的长尾市场。在此情况下,农村长尾群体的潜在福利损失已成为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挑战。数字化技术的作用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通过增加信息数量、降低信息...
数字新基建对全民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作者:赵放;宋健;李文婷;
摘要:数字新基建作为数字时代经济的新引擎,对于推动全民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构建数字新基建影响全民健康服务质量的理论分析框架,以2012—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全民健康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新基建能够显著促进全民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且其促进效果随着全民健康服务质量的提升会进一步增强。第二,数字新基建通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促进政府增加健康服务投...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补偿对居民生态保护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TPB-TAM框架视角————作者:李伟红;刘玒玒;
摘要:生态保护补偿是促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活动外部性内部化的有效手段,激发居民生态保护意愿以加强其生态保护行为是重要途径。但现阶段政府主导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对居民利益诉求关注不足,直接影响了制度成效。将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与技术接受模型相结合,构建了生态保护补偿影响居民生态保护意愿的路径模型。以陕西省南郑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407份调研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生态保护补偿对居民生态保护...
营商环境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作者:刘柳青;杨白冰;杨青龙;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力量,其发展对于培育新兴经济动力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以2017—2022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区域经济数据、企业财务数据与年报文本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系统考察区域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区域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区域营商环境的宏观改善能够作用于民营企业的管理层语调,...
绿色基金持股与企业绿色生产力————作者:孙自愿;贾东醒;詹子阳;林奕皓;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日益严峻及“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提升企业绿色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与必然选择。基于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绿色基金持股对企业绿色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基金持股对企业绿色生产力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进一步揭示,在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市场竞争程度以及高科技属性的企业中,绿色基金持股对企业绿...
企业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研究————作者:刘鑫;周诗丰;闫晨莹;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化的核心动力和基础,探索其驱动因素对企业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紧密结合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战略选择,至今少有文献从新质生产力本质角度针对其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会产生怎样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展开阐述。基于企业创新、绿色低碳、社会责任三个维度,选取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就数实产业技术融合与企业新质生产力的...
促进还是抑制——城市收缩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作者:汤凯;刘晓康;王海杰;
摘要:在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城市收缩问题逐渐凸显,明确城市收缩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09—2021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城市收缩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不同地区间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城市收缩显著抑制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结论在考虑稳健性与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城市收缩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抑制作用存...
企业ESG履责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基于外生异质性和路径机制的影响研究————作者:万光彩;胡陈;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阶段,迫切需要摆脱传统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而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则为实现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企业ESG履责为切入点,分析企业ESG履责对企业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履责能够显著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并通过升级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和提升企业经营韧性这三个渠道发挥作用。并且,基于外生因素的异质性分析表...
新质生产力对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效应检验————作者:刘立群;刘林;刘凯;张晓航;
摘要: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减少能源消耗和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契机。为此,利用2011—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新质生产力与企业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企业能源效率具有正向影响效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有效。这一影响效应,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和高耗能企业中尤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通过促进绿色创新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企业能源效率。...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作者:凌华;刘梓琦;
摘要:留抵退税作为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工具之一,是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利器。通过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提供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并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通过纾解企业...
跨文化交流对国际经贸合作作用的新探索——评《以文化交流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发展研究》————作者:孔祥利;
摘要:<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历史的交叉路口,我们既是过去的继承者,也是未来的开拓者。当今世界,在地缘冲突、强权政治、贸易保护、文化割裂等阴霾的笼罩下,如何增进国际间理解互信、实现合作共赢?姚宇教授的《以文化交流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发展研究》一书,从文化视角深入剖析了国际间经贸合作的底层逻辑,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和加强国际间经贸合作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入回答。一、理...
数据要素流动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作者:刘晶;杨怡帆;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数据要素的高效流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基于2011—2022年的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衡量数据要素流动规模,分析数据要素流动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流动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它能够通过促进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和提高创新活跃度缩小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数据要素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效应逐年提高,且在东、中部地区,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更高的地...
行政垄断规制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基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出台的准自然实验————作者:黄贤环;闫雅琴;
摘要: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是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核心,破除行政垄断能够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形成多元化的竞争格局。那么,行政垄断规制能否抑制由信贷抑制和信贷歧视带来的(或导致的)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基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出台的准自然实验场景,选择2012—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行政垄断规制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能够显著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
开发区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形成——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作者:袁晓玲 ;王恒旭 ;赵锴 ;
摘要:基于省级开发区升级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06—2018年中国2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开发区升级对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开发区升级有效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形成,该效果具有滞后性和递增性;开发区升级通过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增大政策优惠力度、优化地区制度环境三条途径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形成;异质性分析发现,高新区和高强度开发区升级对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促进效果比经开区和...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政策变迁与发展理路——基于间断—均衡政策分析框架的阐释————作者:李礼;肖卓;
摘要: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政策变迁是应对国际格局演变和国内发展需求的国家战略调整,其既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角色定位,也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日益提升的影响力。基于间断—均衡政策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环境、安全等领域的全球治理政策文本及实践的梳理,发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呈现出治理领域不断拓展和治理政策主动作为两大特征。以环境治理为例,从早期认真履约到后期积极贡献的态度转变...
流通数字化与居民消费升级——供给驱动抑或需求拉动————作者:尹元元;刘张;
摘要:流通数字化作为数字技术与流通全过程深度融合的体现,对居民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从供需视角探究了流通数字化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在使用多种方法克服内生性、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可靠,且这种促进效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政府引导力度较大的地区表...
数字乡村何以实现有效治理?——基于合作式治理理论的考察————作者:沈费伟;胡紫依;
摘要:数字技术赋予乡村新的发展动力和生产要素,但同时也带来政府主导趋势加强、社会资本力量弱化等负面影响。以合作式治理为研究视角,探讨数字乡村如何实现有效治理。研究发现,当前数字乡村合作式治理的内涵体现为提质增效赋能的手段、长期动态创新的过程和融合高效智慧的状态,遵循着共同参与、共同出力、共同安排、共同主事的实践逻辑。由于现阶段平等包容意识缺乏、分工协作机制滞后、责任共担关系错位、互惠共享价值模糊等因素的...
管理学刊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11月4日投稿,到11月20日晚上被退稿,第一次投小论文,也是第一次被退稿,有点伤心,没有进外审,但是好在速度也比较快,半个月,或许是自己的文章内容还不够充实吧,继续投吧,加油加油。
2024-11-20 22:26 -
zhaohhhh
2024.10.11投稿,已经10天了,为什么还是编辑部处理中啊,是不是还没有收稿,有没有投过的朋友给解释一下,祝大家科研顺利呜呜呜
2024-10-21 11:10 -
带头大哥666
2024.09.20投稿的uu们有进外审的吗,本来预计是10.9号初审完成,但是到现在超时了还无消息。
2024-10-11 15:07 -
Yangming_ak
两次投稿都是初审秒拒,其中一篇论文进过两个A类期刊的外审,在这里竟然第二天就被拒稿..搜了同省其他几个双非一本院校在该刊的发表历史,数量屈指可数,严重怀疑编辑看不上双非院校。
2024-09-27 09:59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退稿速度极快,当天投稿,第二天早上就收到退稿邮件了
2024-09-24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