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研究与教学

所属栏目:政治法律期刊 热度: 时间:

党史研究与教学

党史研究与教学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5-1059/A
国际标准刊号:1003-708X
主办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主管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上一本期杂志:新重庆重庆市政治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公民导刊重庆市党务期刊发表

   《党史研究与教学》党政核心期刊,创办于1979年,是改革开放初期我省最早创办的为数不多的学术理论刊物之一。

  《党史研究与教学》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党校与福建省中共党史学会主办,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联办的党史专业理论杂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党史研究与教学杂志栏目设置

  学术评论、学术探索、社会史论、问题研究、民国史谭、史实索隐、教学研究、综述与书评

  党史研究与教学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党史研究与教学杂志社简介

  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阅读推荐:党课

  《党课》读者对象为基层党务工作者和普通党员干部,发行范围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为基层提供实用、丰富、新鲜、便捷的党课教材为主打,同时融思想性、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资料性为一体,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党课文库”“阶梯教室”“轻松课间”等多个栏目已成为《党课》的品牌栏目,在全国基层党组织中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因32开的特色刊形便于读者携带阅读,《党课》又被读者亲切誉为“口袋党校”。

  党史研究与教学最新期刊目录

东方文化派与新文化运动————作者:桑兵;

摘要:梁启超和研究系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及作用究竟如何,近年来的研究虽将其由“失语者”推向舞台中心,却淡化了其在历史叙述中迅速“失语”的来龙去脉。由于梁启超等人深度介入丑恶的民初政治并左右横跳,研究系的形象变得极为不堪,尽管梁启超被奉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鼻祖,研究系又较早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却被视为政治投机之举。欧游归来的梁启超等人鉴于欧战惨绝人寰,声称科学万能破产,认为中国学习西方不成功反而免于误入歧途...

1947年山东解放区支前干部的养成研究————作者:庄文;

摘要: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是国共两党军事斗争要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援,支前任务尤为繁重。支前干部是承担支前任务的中坚力量,也是领导民夫的关键群体。他们在积极推进支前工作的同时,也存在懈怠、自满等消极思想,以及官僚主义作风、强迫命令、瞒哄欺骗等错误行为。为此,山东解放区各级党组织通过集体学习、小组座谈、立功运动整训了大量支前干部,迅速扭转了民夫队伍支前的松散局面,也直接推动了军事作战的胜利。解放战...

渡江战役前南北通航通商交涉史实考论————作者:于化民;

摘要:渡江战役前国共之间关于南北通航通商的交涉,是与国共北平和谈的酝酿、谈判大致同步并交互关联进行的。南京政府在淮海战役失败后,完全断绝了同解放区的通航、通商、通邮、通电、通汇,这使国统区经济陷于几近崩溃的境地。深受重创的上海航运界基于改变自身生存困境的动因,最先提出并极力推动国共双方恢复通航、通商。随后,工业界、商业界亦加入进来,联手向南京政府施压。中国共产党方面在相关交涉中采取开放和积极合作态度,既...

《党的文献》2025年第2期目录

摘要:<正>~

全民族抗战时期华北中共交通破袭战的战略价值————作者:江沛;王峰;

摘要:在华北区域的中日军事交锋中,交通体系是影响双方军事作战、经济供应的核心要素之一。中共以敌后游击战术特别是交通破袭战有力牵制了日军有生力量、阻碍了日伪政权的经济掠夺、与正面战场相互呼应,凸显出敌后游击战略的军事及政治价值;日军则努力扩大铁路、公路的军事封锁价值,拓展其经济掠夺功能。在此过程中,八路军对于交通破袭战的理解日益深刻,形成了主力部队分散作战、地方武装负责破袭、民众广泛参与、破袭战术因地制宜...

全民族抗战时期绥德警备区“边区化”研究————作者:张宇涛;

摘要:绥德警备区是全民族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产物。但由于两党政治理念与既定政策的冲突,自八路军驻防绥德警备区起,两党在这一地区便摩擦不断。1939年国民党加强其限共政策后,两党的摩擦更趋严重,甚至已经到了军事解决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有将绥德警备区“边区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摩擦问题。于是中共调三五九旅回防警备区与国民党地方官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于1940年2月在国民党地方...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源头活水与价值启示——溯源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作者: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课题组;

摘要:<正>导论一条道路的开拓,离不开漫长的积累和艰辛的探索。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统筹谋划,推动金融事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金融篇

《党史研究与教学》征稿启事

摘要:<正>1.《党史研究与教学》杂志由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主管主办,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本刊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当代中国史等方面的研究文章。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竭诚为各界学者提供发表该领域研究成果的阵地。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均不收取任何形式的费用

中共根据地节庆政治的研究走向————作者:李军全;

摘要: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地节庆政治逐渐地成为一个学术研究热点。研究者不仅考察了中共围绕节庆开展政治运作的技术和过程,也讨论了这种政治运作对于中共成长、根据地建设乃至社会转型的价值功能。分析与思考已有研究,探索未来的研究走向,这既是深化中共根据地节庆政治研究的内在诉求,也是为当前节庆文化建设提供智慧经验的现实需要。为此,中共根据地节庆政治研究需要在叙事线索、视野分层和经验镜鉴等方面深耕拓展,以继续...

1976—1981年四川广汉农村体制改革的历史考察————作者:冷书恒;胡子祥;

摘要:广汉实行“包产到组”农业生产责任制和摘下“人民公社牌子”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性事件。1976年,广汉县金鱼公社11大队9队、6队和西高公社5大队2队进行了包产到组尝试。对此,广汉县委并没有实施制止与纠正的措施,而是采取了默许与认可的态度,并想方设法绕开“包”字,在金鱼公社全面试验包产到组。在包产逐步发展到工商业领域时,人民公社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于是,1979年9月,广汉县向阳公社...

统销与救灾:1963年海河流域特大水灾后河北省对农村地区的粮食救济————作者:李田玉;

摘要:1963年海河流域特大水灾后,河北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农村粮食供应成为严重、紧迫的问题。为突破困境,河北省积极发动群众打捞残秋,抢救粮食,同时沟通省内和中央,加强粮食余缺调剂,填补了大面积的粮食缺口。在对筹措的粮源进行分配时,面对受灾群众粮食占有不平衡的现象,河北省确立了因户统销的分配方式,确保一切粮食的充分利用和重点使用。供应过程中,粮站根据局势,实行分期购粮,既便利灾民购粮,又灵活控制销量。水...

战后初期华东解放区的社会心态与中共的因应————作者:许俊拯;

摘要:抗战胜利后初期,由于时局变幻莫测,中国共产党在华东力量的部署又因“向北发展,向南防御”而大幅调整,华东解放区干部、战士、民众的情绪在和战不明的背景下频繁起落,解放区的社会心态总体上混乱多变。在执行战略转移的北进队伍中,以“地方性”为首的思想问题导致了掉队逃亡、军民摩擦等现象。通过以时事教育为主的手段,华东党积极重塑各群体对时局的看法,力求统一思想。而除了以思想动员应对思想问题外,各北进队伍亦从物质...

《中共党史研究》2025年第2期目录

摘要:<正>~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5年第2期目录

摘要:<正>~

中国共产党对各解放区贸易关系的调整(1945—1949)————作者:吴盛杰;

摘要:解放战争开始后,中共中央致力于打破各解放区在贸易上的阻碍,调动一切资源支援战争。战事的迅猛发展使得中共一时之间难以建立起自上而下、垂直管理的公营贸易系统,因而必须依靠各解放区自主发展起来的财经力量。此外,中共也发现,贸然的集中统一会严重妨碍地方财经工作的效率,从而对战事造成不利影响,因而一度决定仍坚持“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方针。但此后各解放区因“对外抢购、对内限购”造成物价暴涨和物资横向交流不畅...

中国共产党对地主兼工商业者的政策演变(1946—1948)————作者:潘浩;徐进;

摘要:1946年中共“五四指示”规定保护不属于“封建剥削”的地主工商业财产。但“化形”地主借献田献金运动将其工商业转移至公营单位“隐蔽”,中共据此判断党内存在“富农路线”。土改实践中,农民一度进城斗争地主兼工商业者,且划分“化形”地主的政策界限上溯至抗战时期。因各解放区就“化形”地主的时间界定不一,1947年“十二月会议”后,中共中央指示不论“五四指示”颁布前后地主转化的工商业者,皆坚决予以保护,并肯定...

建党前夕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劳工调查——以《新青年》为中心————作者:葛世林;

摘要:劳工问题是建党前夕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思考救国道路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五四运动后,他们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走进劳工群体,考察并了解社会劳工的真实状况。《新青年》等进步刊物登载的劳工调查报告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资料,揭示出这一时期广大劳工的劳动状况、生活状况和组织状况,集中反映了先进知识分子开展劳工调查的内容与方法。劳工调查是知识分子唤醒工人阶级意识和革命精神的重要途径,折射出马克思学说强烈的实践特性,既...

社会史研究进路:中共纪念史研究的新途径————作者:耿密;

摘要:近年来,中国共产党纪念史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这一学术领域在研究进路上逐渐呈现出一种“窄化”倾向,主要体现为研究视野单一化、研究范式趋同化、研究史料片面化。鉴于此,从社会史研究进路中借鉴有益的成分,促进该领域研究拓展,是值得探索的一个方向。坚持社会史研究进路,聚焦多元化的研究视角,有助于解决中共纪念史研究视野单一化问题;以多样化的研究范式,深入开展史实重建和细节刻画,有助于解决中共纪念史研...

“研究救国的学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新社会科学的宣介————作者:周东娜;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就不仅意识到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而且开始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更新和构建中国的社会科学体系,从而在构建新社会科学的实践中呈现出鲜明的思想自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新社会科学的宣介有着明确的着力点,主要体现为本着“可以使中国好”的信念阐明社会科学的作用、从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有效宣介新社会科学,以及基于解释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目的宣介新社会科学内容这三个方面。时至今天,虽然我们所处的环境...

1949—1966年中国共产党退休干部优抚保障政策的历史演变————作者:肖政军;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为安置各根据地“精兵简政”中被裁撤的老弱残病干部,中国共产党开始有系统、成规模地实施退休干部优抚保障政策,但在战争压力下,“优抚”与“精简”的关系始终难以平衡。新中国成立后,战时形成的退休干部优抚保障政策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不过由于财政紧张带来的干部精简压力,相应政策实践仍然未能很好实现其应然的“优抚”功能。在国民经济调整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出于对过去干部工作的深刻反思,通过提高退休...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