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研究

所属栏目:政治法律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675/D
国际标准刊号:1003-3815
主办单位:中共党史研究室
主管单位:中共党史研究室
查看中共党史研究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杂志编辑部
下一本期杂志:刑事技术法律杂志

   《中共党史研究》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全国性党史学术期刊,其前身为 1981 年创办的《党史资料通讯》( 1983 年改名为《党史通讯》)。1988 年,《党史通讯》与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党史研究》(创办于 1980 年)合刊,改为现名。

  《中共党史研究》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全国性党史学术期刊,其前身为 1981 年创办的《党史资料通讯》( 1983 年改名为《党史通讯》)。1988 年,《党史通讯》与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党史研究》(创办于 1980 年)合刊,改为现名。《中共党史研究》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中央党史研究室始终非常重视办好这份杂志,从其创刊以来,一直由室里主管业务的副主任(副部长级)担任杂志主编,具体负责政治和学术把关。

  办刊宗旨编辑该刊以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为宗旨。近些年来,该刊进一步以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新时期的党史研究为重点。

  刊物定位

  《中共党史研究》是一份政治性强、学术品位高的党史专业性杂志。作为党中央研究中共党史的学术机构的重要窗口,该刊及时反映中央对党史研究工作的最新要求和指示精神,及时反映党史研究、教学的最新成果,所刊登的一些重要文章起到了引导、规划、总结、推动全国党史研究工作的作用,在全国学术界尤其是史学界有很大影响,受到读者好评,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效益。[1]

  栏目设置编辑本刊主要辟有专题研究、探索与争鸣、见证历史、人物研究、研究综述、学位论文选登、地方党史研究、史实考证、书评等栏目。[2]

  期刊荣誉编辑本刊是中共党研究权威刊物,社科双奖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全国一级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连续三届获得“国家期刊奖”。复合影响因子:0.572 综合影响因子:0.352

  期刊收录论文目录:

  一九三八年任弼时赴共产国际汇报的历史考察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基层人民武装研究——以胶东抗日根据地为中心

  中共七大的地缘战略:背景、生成及分析

  抗战初期中共对陕甘宁边区外围国统区乡村上层的社会动员——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与党的建设

  试论党的七大对从严从实优良作风的弘扬

  历史转折关头的责任担当和战略思维——谈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阅读推荐: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研究》(月刊)是全国唯一以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理论体系为宗旨的大型学术理论刊物。本刊面向现实、面向当代,刊登探讨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论文,提供丰富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信息,是一切从事教学、科研和宣传的理论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党政干部以及所有关心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人们的忠实朋友。刊登国内外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运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文章,翻译、介绍各国在这方面的论著和研究动态。

  中共党史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上海基本建设用地检查中的退地问题(1959—1963)————作者:包树芳;

摘要:在初步纠“左”和调整国民经济的历史背景下,1959年至1963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基本建设用地检查,目的在于让用地单位退出多征、早征的土地,以支援农业战线、度过困难时期。上海按照中央的要求和规定,开展多轮用地检查及处理,政府、企业、公社为此进行了大量交涉和互动。部分企业起初希望少退,但在政策收紧后普遍按规定全部退还。上海人多地少的客观条件使得厂社之间在征地、退地上产生纠纷,工农业建设的平衡问题更非...

“群众性”武器:敌后抗日根据地手榴弹的制造————作者:陈钊;

摘要: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共历经四年多的探索,确定兵工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大量生产手榴弹、地雷等“群众性”武器。随后,中共广泛发动群众,建立与军区、军分区、县三级武装力量体系相匹配的手榴弹三级制造体系,并以后两级为重点,发动民间能工巧匠加入制造队伍,实行“群众性”武器群众造。与此同时,根据地各级兵工厂简化工艺流程,想方设法就地取材,使手榴弹的制造本地化。手榴弹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符号,其制造和使用是人民战争...

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历史考察————作者:黄卓贤;

摘要:<正>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以下简称“青军会”)是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以黄埔军校内的共产党员为主体,由各方革命力量共同倡议组织的革命军人团体。对于青军会这一中共早期统战工作的典型实例,既有论著多围绕其与孙文主义学会的斗争展开介绍和研究,少数成果涉及该会刊物《中国军人》②。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是相对“静态”地考察青军会,缺少梳理其不同时期组织样态及演进过程的...

国际共运视域下中共旅欧组织对无政府主义者的争取与斗争————作者:王乔申;

摘要:中共旅欧组织与工余社围绕苏俄时局和无产阶级政党作用的论战,是在国际社会主义思潮中展开的,与共产国际构建工人统一战线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工余社受欧洲无政府主义者影响,积极宣扬“俄国革命失败论”,认为这是所谓“政党专政”的结果,主张工会自治。旅欧中共党员则参照共产国际和法共的观点进行回应,起初侧重解释苏俄的经济和政治危机,随后转向澄清阶级与政党的关系,强调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必要性。共产国际对无政府主义者...

中共上海区委与一九二六年夏季内外棉纱厂罢工————作者:衣慎思;

摘要:1926年夏季,中共上海区委发动五卅运动一周年纪念活动,重新燃起了工人运动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沪西小沙渡地区的日本内外棉纱厂工人举行罢工。斗争陷入僵局时,中共上海区委及时介入,引导工人与厂方谈判,并通过工会动员社会各界给予救济。第一轮罢工结束后,日方牵涉其中的“陈阿堂案”使得工人群众民族情绪高涨,中共上海区委因应形势变化,在内外棉各厂发动总同盟罢工。由于临时调整策略、内部意见不一,罢工进行得相当艰...

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者:李梦云;余其安;

摘要:<正>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其中“七个聚焦”的分领域改革目标之一是“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先决条件是坚持文化主体性,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牢牢守住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文化根基、精神命脉。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理论贡献和鲜明特质————作者:樊锐;

摘要:<正>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以来,学界从多个维度展开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然而目前在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全面梳理,深刻把握其生成逻辑、理论贡献和鲜明特质方面,还有待丰富完善。本文试对此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把握,以期进一步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

第二次国共合作背景下中共对英国的认识、政策及其影响(1937—1940)————作者:温程;

摘要:七七事变前,中共将共产国际的方针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主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联合英、法、美等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苏德缔约后,英苏关系恶化。中共认为,英国有可能联日反苏,胁迫中国停战,缔造“远东慕尼黑”。同时,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磨擦,中共极为警惕国民党政府可能与英、日合流,共同反苏反共,因此力促其拒英联苏、和共抗战。在此过程中,中共始终把维护国共抗日阵营的团结放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中国代表权问题(1971—1980)————作者:许珩;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与绝大多数国际组织不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存在特殊的法律和金融问题为由,拖延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解决,其背后是美国刻意设置障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要求落实联合国2758号决议的呼声以及对中国诉求的积极回应限制了美国的干扰,相当多成员国对中国的主张持正面态度,管理层和主要职能部门也为恢复中国代表权进行了积极准备。实行改革开放、与国际社会广泛展开良性互动,则是中国重...

坚持历史思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作者:曲青山;

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化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2025年4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与中共山东省委在山东济南联合举办“第五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分别致辞。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在京高...

深耕红色文化沃土 推动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高质量发展————作者:林武;

摘要:<正>山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情深似海、厚望如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6次到山东视察,去年5月再次亲临我省,赋予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使命。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

“第五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发言摘登————作者:李文堂;赵志敏;李文阁;王文斌;刘荣刚;姚丙华;宋学勤;

摘要:<正>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推进干部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党史学习教育,把党校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1933年创办于江西瑞金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即中央党校前身),便把党史列为重点课程之一,张闻天同志曾负责相关课程教学。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开始在党员干部中相对系统地讲授党的历史,编写讲义,党史学习教育逐步走上正规。此后,党史学习教育一直在党校教育体...

陕北地方政府财政危机与苏维埃革命————作者:李哲;

摘要:民国初期,陕北社会元气疲敝,但依靠皮毛和鸦片贸易,尚可弥补财政赤字。1927年前后,驻军军费逐渐成为地方负担,形成财政积弊。军政当局成立地方银行,依靠强力手段募集股本、发行货币。然而军队给养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滥发纸币的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竭泽而渔式的征派引发民众反抗。在中共领导下,抗捐抗税运动不断发展,新的苏区得以开辟。陕北地方政府的财政危机是当地苏维埃革命蓬勃兴起、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和客...

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事”与“理”————作者:周良书;

摘要:<正>在中共党史上,“事”和“理”的关系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实事求是”。其实,无论自然史或人类史,都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理”存在。人们不能制造它、改变它或者消灭它,而只能去发现它、认识它和利用它。从表面上看,历史现象是五花八门、错综复杂的,但从本质上说,所有的现象又都有其内在联系,都存在某种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共党史研究也不例外。然而要真正做到这...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摘要:<正>~

英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共党史档案评介————作者:奚庆庆;

摘要:<正>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英国政府及其驻华外交官、记者以及部分对中共友好人士从不同视角关注中共,并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观点。有关中国共产党的档案文献绝大部分被英国国家档案馆(The National Archives)收录并散见于不同类别文件之中。本文拟简要介绍英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共党史类档案的分布、内容特色及学术价值,以期为学术界同仁提供查阅和研究线索。一、馆藏中共党史档案的分布...

“下山”: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历程(1937—1938)————作者:林坤;

摘要: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后,南方游击区在传达国共合作精神与开展地方谈判的过程中,各地中断的联络渠道得到恢复。依靠中共各级党员干部的联络与组织,南方游击队既能逐步完成“离开山头”的思想调整,又能贯彻“依靠山头”的斗争政策,从而有效应对心态和组织调整压力,并在一系列博弈中艰难实现改编。与此同时,他们逐步分离为开赴前线与留守后方两部分,留守后方的地方党组织依托办事处,与游击队协同开展群众工作,初步缓解了部队向前...

近十年来国外中国抗战史研究新趋向述评————作者:刘本森;邱月悦;

摘要:<正>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1)。在国内,抗战史研究已经成为显学,研究队伍庞大,研究成果丰富。在国外,中国抗战史研究同样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关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学界对于中国抗战史的研究,国内已有一些介绍(2)...

“整体史视野下的中共抗战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作者:石英辛;张学耀;

摘要:<正>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及广大学者不懈努力下,中共抗战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和显著进展,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时段和领域。当前,学界越来越注重从国际视野和多元视角研究中共抗战史,使其从单一维度的政治史、战争史逐步转向更加立体、多元的整体史。为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推动、深化和创新中共抗战史研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即将迎来80周年之际,由《中共党史研究...

发生·发现·发展:理解农村改革发端问题的不同层面————作者:张学兵;

摘要:对于农村改革的发端问题,研究者屡有争议,难成定论。将发端问题区分为“发生”“发现”“发展”三个层面,将有助于更深入、更平实地去理解和讨论。在“发生”层面,20世纪50年代以后,家庭承包经营不曾中辍,及至70年代末,更成为普遍现象。在“发现”层面,搞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社队命运各有不同,有的隐秘不闻,有的被“纠正”,有的得到默许和保护。在“发展”层面,安徽的实践经由种种途径,构成了全国农业政策转变、农...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