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变畸变突变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癌变畸变突变

癌变畸变突变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4-1063/R
国际标准刊号:1004-616X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上一本期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放射学医学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编辑部

   《癌变·畸变·突变》医学核心期刊征稿,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主办、汕头大学医学院承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3版)的统计,本刊影响因子为0.379。在肿瘤学类期刊中排名第4。办刊宗旨通过介绍环境因子致癌、致畸变和致突变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本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癌变.畸变.突变杂志栏目设置

  专家述评、论著、肿瘤防治、检测研究、相关医学基础与临床、技术与方法及综述

  癌变.畸变.突变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癌变.畸变.突变杂志社简介

  1、《癌变·畸变·突变》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癌变·畸变·突变》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癌变·畸变·突变》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阅读推荐:中国交通医学

  《中国交通医学》交通系统医学期刊,是由南通大学主办,期刊荣誉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交通医学》是反映全国交通系统(交通、铁道、民航等)医疗、卫生状况的综合性双月刊。

  癌变畸变突变最新期刊目录

血清Lipocalin-2和YKL-40联合检测对食管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作者:杨智慧;韩翔龙;刘艮钢;石捷;

摘要:目的:探讨脂质运载蛋白(Lipocalin-2)、壳多糖酶3样蛋白1(YKL-40)在食管癌(EC)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其联合检测对预测EC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效果的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8月在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邯矿总医院进行新辅助放化疗的200例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5周期的疗效情况分为有效组(128例)和无效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Lipocalin-2、...

铁超载加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过程中线粒体自噬的作用及其机制————作者:陈怡如;王丽;武鑫悦;赵艳;

摘要:目的: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模型,研究铁超载加重NAFLD发病过程中线粒体自噬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高铁组、高脂组、高铁高脂组共4个组,连续喂饲干预至实验结束,每组18只。分别于第8和第12周处死小鼠,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肝组织病理学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线粒体动力学相关因子(OPA1、DRP1),自噬和线粒体自...

微量鲎试剂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作者:肖斯婷;李雪梅;曹春然;

摘要:目的:探索微量鲎试剂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以期同时达到保障药品细菌内毒素检测和节约鲎资源的目的。方法:用B厂家(未市售)生产的微量鲎试剂,以25μL鲎试剂反应体系,进行微量动态显色法验证,并使用A(已市售)和B两个厂家生产的微量动态显色法鲎试剂进行品种适用性研究,并与常量100μL鲎试剂检测结果比对。另采用微量凝胶法将A和B两个厂家的鲎试剂以50μL鲎试剂为反应体系,与常量100μL鲎试剂试验结果...

普萨土壤杆菌的遗传毒性研究————作者:夏祺悦;豆捷雄;刘科亮;

摘要:目的:研究普萨土壤杆菌的遗传毒性,为其进一步的毒理学研究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采用TA97a、TA98、TA100、TA102和TA1535共5种菌种,设0.008、0.04、0.2、1、5μL/皿共5个剂量组,另设蒸馏水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对照组(DMSO)和阳性对照组,在加和不加S9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平板...

复方茯苓葛根片的安全性评价————作者:郑济凡;翟瑞雪;刘建书;张励;刘师卜;马利波;胡培丽;王林元;

摘要:目的:对复方茯苓葛根片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推荐的毒性试验组合,对保健产品复方茯苓葛根片开展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28天经口毒性试验检测。结果:复方茯苓葛根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15.0 g/kg,属实际无毒级;Ames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原细胞...

带瘤生存的认知演化与实践转型:系统性疾病视角下的再思考————作者:郑瑞淇;肖汀;程书钧;

摘要:现代肿瘤治疗史见证了从“歼灭模式”到“共生哲学”的认知跃迁。医学界曾将彻底清除肿瘤视为终极目标,但肿瘤进化逃逸的普遍性让传统的根治性治疗策略面临严峻挑战。临床实践揭示,过度追求肿瘤清零可能加速耐药克隆筛选,同时损害宿主修复能力,反而为转移复发埋下隐患。由此,“带瘤生存”理念逐渐兴起——其本质是将肿瘤视作生命进程的组成部分,而非必须消灭的异端。当前肿瘤医学正迈向更谦逊的实践哲学:承认人类无法彻底消灭...

肿瘤微环境中衰老细胞的可塑性及靶向策略————作者:刘壮壮;肖汀;

摘要: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处于一种稳定的细胞周期停滞状态,最初被认为是细胞对复制极限的自然应答机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肿瘤微环境中衰老可由多种非复制性因素诱导,如氧化应激、癌基因激活及放化疗等,尤其在肿瘤微环境中表现出高度的异质性,不同类型细胞的衰老表型可能在肿瘤进展中发挥相反作用。本文综述了肿瘤微环境中多种细胞成分的衰老特征,重点分析了其在调控肿瘤行为中的功能及机制,并总结了当前靶向衰老细胞的肿瘤治疗策...

衰老巨噬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干预策略————作者:葛增威;肖汀;

摘要: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清除病原体、调节免疫应答及维持组织稳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慢性炎症累积以及其他各种刺激的影响,巨噬细胞可逐渐进入衰老状态,表现出细胞周期停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分泌增强及免疫激活功能减弱等特征。衰老巨噬细胞释放促炎因子增加、提呈抗原能力下降、激活免疫响应功能障碍,使得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减弱,有利于肿瘤细胞逃避免疫清除并加速其发生发展。此外,...

免疫衰老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者:李峰;晋红中;

摘要:免疫衰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伴随免疫细胞功能衰退、炎症反应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的现象,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皮肤恶性黑素瘤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皮肤肿瘤,其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状态存在相关性。免疫衰老可能通过促进免疫逃逸、影响肿瘤微环境等途径对黑素瘤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也可能影响黑素瘤的治疗反应。深入理解免疫衰老在皮肤恶性黑素瘤发病中的作用,有助于揭示该病的发病机制,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的...

细胞衰老与卵巢癌铂类化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作者:李俊毅;肖汀;

摘要: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是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然而,铂类化疗耐药已成为制约进一步改善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瓶颈。在DNA损伤或其他应激因素的触发下,部分细胞可进入一种稳定的细胞周期停滞状态,称为细胞衰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衰老在铂类耐药中扮演双重角色,既可能增强治疗敏感性,也可能促成耐药性,二者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许多靶向细胞衰老相关通路以改善化疗敏感性的新型药物正在研究中。本文对细胞衰老与卵巢...

中医药调控免疫衰老防治肿瘤的研究进展————作者:刘光仪;刘寒;张伟洁;郑好;施想;方雪妮;李靖华;张弛;周天;

摘要:免疫衰老是指机体免疫系统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结构与功能的衰退现象。免疫衰老所导致的机体免疫监视与清除能力下降为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医理论认为,正气亏虚是恶性肿瘤的核心病机,与免疫衰老的病理状态高度一致。本文在概述免疫衰老过程中免疫功能变化的同时,总结了在正气亏虚思想指导下,中医药调控免疫衰老以防治肿瘤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细胞衰老在肺癌微环境中的双向作用及其治疗意义————作者:智晓琛;肖汀;

摘要: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TME)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耐药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中衰老细胞作为TME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备受关注。衰老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抑制肿瘤发生的机制,然而,随着衰老细胞的积累,其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成分可促进肿瘤的生长、免疫逃逸及代谢重编程。此外,衰老T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及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变化进一步加剧了TME的免疫抑...

化疗诱导胶质母细胞瘤衰老的机制与清除策略————作者:李怀旭;肖汀;

摘要: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成人中最常见且高度恶性的原发性脑肿瘤,尽管对传统治疗反应良好,但易复发且复发后更具侵袭性和耐药性。化疗作为GBM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其诱导的细胞衰老可能为肿瘤提供生存优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肿瘤耐药的形成和复发。本综述首先评估了影响GBM化疗耐药的关键因素,包括基因突变、缺氧、胶质瘤干细胞、代谢改变以及肿瘤微环境等。随后回顾了细胞衰老的特征及其生物标志物,并探讨了化疗诱导...

衰老细胞靶向治疗的抗癌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张伟洁;李靖华;刘寒;刘光仪;方雪妮;张弛;周天;

摘要:近年来,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放疗等,但是这些疗法副作用较大,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衰老微环境通过增强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的分泌、诱导免疫逃逸及促进细胞外基质(ECM)硬化3条途径驱动肿瘤侵袭、转移及耐药。衰老细胞靶向治疗能够通过清除衰老细胞或抑制SASP分泌改善癌症治疗。衰老细胞靶向治疗面临药物毒性、生物利用度低...

基于中医时间医学探讨衰老微环境参与肿瘤的机制————作者:刘寒;徐婕;刘光仪;张伟洁;李靖华;方雪妮;张弛;周天;

摘要:中医时间医学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体生理、病理活动与自然节律同步,其阴阳、五脏等节律理论中昼夜气血循行与现代生物钟基因,如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的类似蛋白1(Bmal1)、周期蛋白Per家族、隐花色素(Cry)家族等,调控人体生理节律机制具有内在一致性。生物节律的失调加速衰老的进程,衰老微环境的形成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生理时间节律的失序也对肿瘤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结合现...

T细胞免疫衰老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与治疗挑战————作者:樊佳良;肖汀;张海增;冯林;

摘要:结直肠癌(CR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为突出。T细胞免疫衰老在CRC的发生与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核心特征包括T细胞比例失衡、表型转换以及效应T细胞可塑性丧失。这些变化直接导致机体免疫监视能力下降、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能力受损。T细胞的免疫衰老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并加剧了肿瘤微环境的恶化,为CRC的进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旨在系统总结T细胞免疫衰老的分...

衰老影响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进展————作者:梁心恩;肖汀;郭会芹;

摘要: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的背景下,衰老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联性正成为研究热点。大量临床及基础研究证实,衰老进程中的生物学改变与肿瘤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例如衰老细胞的积累会导致慢性炎症和免疫功能障碍,从而为肿瘤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此外衰老细胞通过分泌衰老相关的分泌表型(SASP)复合物,对肿瘤微环境产生多重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现行肿瘤分期体系中,甲状腺癌是唯一将患者年龄作为核心预后评估指标和分期依据...

衰老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作者:冯英瑛;肖汀;冯林;

摘要:衰老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senCAF)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分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因子,如IL-6、IL-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等,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免疫抑制。此外,senCAF还能增强肿瘤对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的耐受性,使传统疗法的抗癌效果降低。本文围绕senCAF的分子特征、诱导因素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硫芥中毒机制及救治药物研究进展————作者:曹猛;龙子;于卫华;孔德钦;吴昊;刘江正;王钊;刘瑞;张倩;海春旭;

摘要:硫芥(SM)是一种典型的致死性化学战剂,其渗透能力强、中毒途径多样且防治难度大,具有重大的现实威胁。硫芥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皮肤渗透和眼睛接触等多种途径被机体吸收,与机体内DNA、RNA及蛋白质等发生烃化反应导致全身性损伤。目前硫芥的中毒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凋亡、谷胱甘肽耗竭、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蛋白水解酶活化及钙离子稳态失衡等,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救治药物主要集中在DNA损伤修复、抗氧化剂、干细...

聚丙烯酰胺DNA复合材料的致突变性试验研究————作者:李新;常凯;王昌军;胡瑞举;张倩;

摘要:目的:探究聚丙烯酰胺DNA复合材料是否诱发体外培养的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染色体发生畸变,以评价其是否为致突变物。方法:根据细胞毒试验结果设置染色体畸变试验中的聚丙烯酰胺DNA复合物浓度(分别为1.25、2.5和5μL/mL),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染色体畸变试验在代谢活化系统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况下进行,用聚丙烯酰胺DNA复合材料处理不同时间后(加代谢活化系统时处理时间为4 h,不加代...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