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原名《起搏与心脏》),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原名中国心脏起搏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的会刊。1982年创刊于南京,1986年迁移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原名为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她是中国最早的一本起搏与心电生理的专科杂志,反映了该学科的发展,为中国起搏与心电生理事业做出了贡献、深受广大心血管科医生的欢迎,在国内外拥有大量读者。历届主编孙瑞龙,编辑部主任蒋锡嘉。
杂志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共同承办的国家级心血管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心脏起搏、心电及心律失常学为报道内容,介绍国内外新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经验等重要进展,进行国内及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发挥学术导向作用。遵循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的办刊方针,促进心律失常学科的发展。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
【栏目设置】
本刊辟有临床及基础研究、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会议纪要、国际学术交流、综述、讲座、心律失常学史、研制与开发、电生理及心电图个案分析、疑难病例分析、诊疗新技术、诊治经验教训、病例报告、学术动态、学术争鸣及消息等栏目。
杂志优秀范例参考:
(95)我国人群运动猝死现状与预防 高晓嶙
(99)多中心自动复律除颤器植入试验系列研究及其启示 王如兴
医学信息
(101)探察心血管学的未知——动脉粥样栓塞谜团 余国膺
(102)中国部分大学生运动员早复极发生率及相关导联和形态分析
曹晓娜[1];李瑜[1];王艳[2];周琨[1];崔晓丽[3]
(106)应用欧洲心脏病学会标准对运动员心电图进行筛查的研究
冯莉[1];冉玉琴[2];李宁[2];张建强[1];马云[3];马长生[1];浦介麟[2]
(111)今后10年最重要的心血管治疗和干预之一——积极的高血压治疗
(112)心房颤动患者行房室结消融并植入起搏器治疗后猝死的发生及其因素分析
李嘉萍[1];王如兴[1];郁志明[1];张常莹[1];高运来[1];李库林[1];郑杰[1];Shen Win-kuang[2]
(117)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碎裂QRS波的发生及意义
马婧[1];容志毅[2];范咏梅[1];肖春霞[1]
(121)国人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孟娟;雷娟;方昶;袁桂仪;周淑娴
(127)《心电散点图形成的原理与应用研究(学习班资料)》介绍
(128)起搏系统感染细菌特点分析
医学论文代发:继续医学教育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摘要:髓着继续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深入,工作量逐渐加大,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因此继续医学教育的规范化管理就显得越发重要。传统管理方式不可避免地暴露诸多弊端。介绍了继续医学教育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翻与应用。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计算机,医学论文代发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水平在不断提高。数据库系统当然也适用于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研制和应用管理软件将使管理人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继续医学教育是我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终身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已经成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聘任的必备条件。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起搏器心房电极导线脱位至心室致心室安全起搏一例————作者:吴毅程;宿燕岗;王惠歆;
摘要:患者男性,85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复查心电图发现起搏器感知功能不良,胸片提示心房电极导线脱位至心室。起搏器心房电极导线脱位到心室引起交叉感知,导致反复出现心室安全起搏
起搏器囊袋破溃后急诊行起搏器装置调整术成功1例————作者:辛小宇;梁兆光;
摘要:患者男性,79岁,6年前因晕厥置入VVI型起搏器,术后1年升级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术后第3天起搏器囊袋处出现皮损,抗感染、加强换药等治疗,术后第8天起搏器囊袋表面结痂后离院。术后第39天起搏器囊袋表面皮肤结痂处出现裂痕起搏器机壳暴露,急诊行心脏起搏器囊袋清创联合起搏器装置调整术,术后长期随访患者未发生起搏器囊袋感染
二尖瓣峡部阻滞后左侧游离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呈假性向心性传导1例————作者:宋卫锋;连洋洋;梁二鹏;胡娟;陈珂;
摘要:男性患者,69岁,因“间断胸闷、心慌半年”入院。入院后动态心电图显示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行环双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左房顶部线及后壁线消融。消融后壁线过程中房颤转为二尖瓣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消融二尖瓣峡部过程中房扑终止,并验证二尖瓣峡部双向阻滞。随后冠状窦(CS)S1S1 300 ms诱发室房(VA)1:1传导窄QRS波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周长364 ms,腔内电图呈向心性传导,C...
形态-电压-P波持续时间评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的预测价值————作者:俞伟;权明珠;陈钦昊;温静;徐媛媛;
摘要:目的 探讨形态-电压-P波持续时间(MVP)评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耳血栓(LAAT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56例NVAF患者,根据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结果分为LAAT组(n=30)和无LAAT组(n=126),收集患者人口社会学特征、入院首次实验室检查数据以及超声检查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AAT的危险因素,采用受...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对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未干预1例————作者:边晨;
摘要:患者男性,59岁,因反复活动后心悸气促9月余,加重6天入院。心脏彩超显示全心扩大、肺动脉高压等,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心房扑动,期间发作两次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识别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未进行干预,后经更改ICD参数获得恰当的心动过速识别与治疗,并在一次心室颤动中36J除颤成功
高血钾症致二度二型窦房传导阻滞伴交界性逸搏1例————作者:李晓彧;李兴杰;
摘要:患者男性,慢性肾脏病5期致高血钾症,心电图表现既有“帐篷状”T波、PR间期延长等常见表现,亦有罕见的二度二型窦房传导阻滞伴交界性逸搏。P波缺如时,并未出现所谓的窦-室传导,提示血钾水平和心电图变化之间的关系呈多样性
心腔内超声引导零射线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单中心经验————作者:陈妩明;王荣;林锋;何乐为;卢青;侯攀;
摘要:目的 探讨在心腔内超声(ICE)引导下行零射线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我院2014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行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297例,根据手术过程中是否使用ICE,分为ICE引导组与X线引导组。对比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及手术相关数据。结果 ICE引导组共入组111例,X线引导组共186例。ICE引导组持续性房颤的比例更高[46(41.4%) vs 17(9.1%)...
断点续记的动态心电图伪差特点及原因探讨————作者:刘洪艳;
摘要:目的 探讨断点续记的动态心电图伪差特点及原因 方法 9例十二导联断点续记动态心电图资料利用断点续记事件和心电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分析并总结伪差心电图及时间RR间期散点图特征和伪差产生原因 结果 共47次断点续记事件,同时显示“记录时丢失SD卡”23次,“读取记录卡文件分配表出错”19次,仅显示“断点续记操作”5次。心电图表现为拼接式伪差性心律失常18次(占38.3%)、拼接式残缺P-QRS-T或QR...
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作者:周丹;曹璟;董忻悦;刘欢;陆振宁;褚晓妍;朱亦可;张贤;陈学颖;
摘要:目的 探讨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状态对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行Micra无导线起搏器患者142例,术后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起搏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焦虑抑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21.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42例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126.77±6.75...
法布雷病的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作者:朱俊帆;江洪;黄从新;胡丹;
摘要:法布雷病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溶酶体贮积症,影响患者多个系统,其中对心血管系统的累及严重降低其生存期长度。该病的诊断方法存在性别差异,基因检测为金标准,而男性患者可通过突变影响的酶活性检测进行判断。目前酶替代疗法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分子伴侣药物、基因治疗等仍在进一步研究中。对该病的尽早诊断可极大延缓患者的疾病进程,并且随着诊断流程和诊断标准的制定可降低误诊漏诊率,有望改善其作为罕见病而药物开发动力...
前室间静脉起源室性早搏无水酒精消融1例————作者:张钲;杜淑珍;杨波;韩冰;
摘要:患者女性,28岁,室性早搏(简称室早)负荷达11%,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QRS主波向上,Ⅰ、aVL、V1~V3导联呈QS,胸导移行在V3、V4。考虑室早来源于高位可能,于右室流出道、左室流出道激动标测提示V波均晚于体表QRS波;右室前室间隔激动标测提示V波较体表QRS波提前,于此处放电消融无效。遂考虑室早...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早发心房颤动1例————作者:耿璐;王科科;张洁;王梦肖;靳雅琼;刘凡;鲁静朝;
摘要:患者女性,55岁,因“间断头晕半年,加重伴心悸1个月”就诊。因右心声学造影及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诊断为简单型卵圆孔未闭,遂行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术后复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术后1月患者因间断心悸复诊,未诉头晕,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阵发性心房颤动,CHA2DS2-VASc评分3分,未予抗凝治疗,术后3月随访诉心悸症状消失,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心脏淀粉样变性合并心脏传导阻滞的研究进展————作者:耿璐;王科科;李佳琪;陈可心;张占欣;刘凡;鲁静朝;
摘要:心脏淀粉样变性的检出率逐年升高,常合并各类心脏传导阻滞。不同亚型的致病机制存在差异,转甲状腺素蛋白型相较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更易合并传导阻滞,对起搏器的需求更高。近年研究发现,生理性起搏相较传统右室起搏更适宜此类患者
心房基质无创评估研究进展————作者:李玉付;李欣悦;陈芸霖;殷跃辉;
摘要:心房基质的改变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进展、复发及缺血性卒中等密切相关,是房颤临床评估的重要环节。这些改变归属于心房心肌病,影像学表现为心脏扩大,组织病理特征为心房纤维化。除基于一般临床特征的初步了解外,可通过心电图P波参数、影像学的心房结构与应变指标,以及心房炎症相关血清标志物等,对心房基质进行无创评估和动态监测。人工智能应用多参数模型可充分整合上述方法,提升心房基质无创评估的准确性
双“疾”消融:阵发性心房颤动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联合治疗1例————作者:项娜;吴钢;刘韬;崔博;
摘要:患者女性,66岁,因胸闷胸痛7天收治入院,入院心电图提示快室率心房颤动(AF)。心脏彩超示左房显著增大,室间隔及左室后壁显著增厚,可见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既往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CM)、AF病史。患者在心腔内超声引导下行AF及HCM一站式消融,术后行心房高频刺激未能诱发AF,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明显减轻
心律植入装置患者同侧胸壁静脉曲张与其相关锁骨下静脉闭塞的关联性————作者:刘杰;昃峰;李学斌;李鼎;周旭;段江波;何金山;王龙;苑翠珍;
摘要:目的 研究心律植入装置患者同侧胸壁静脉曲张与其相关锁骨下静脉闭塞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行心律植入装置电极导线拔除的患者,拔除前记录心律植入装置同侧胸壁静脉曲张情况,并完善及记录肘正中静脉造影情况。根据有无胸壁静脉曲张分为曲张组、无曲张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胸壁静脉不同静脉曲张程度(胸壁静脉曲张<3根,<5 cm;<3...
起搏QRS波群形态变化现象————作者:刘人宁;罗卿泉;李烁;班海首;何涛;
摘要:起搏QRS波群形态发生变化是起搏器心电图分析的难点,通过分析起搏QRS波群形态变化的特征及机制,识别起搏器的类型和起搏部位,鉴别融合波和起搏功能异常,为电极导线移位提供诊疗依据
心脏神经节导管消融术治疗反复晕厥1例————作者:彭芬;谢菁;石少波;李喆;赵红宜;张淑娟;訾刘留;张小雪;赵庆彦;杨靖;
摘要:患者男性,23岁,因“反复晕厥伴肢体抽搐2月”入院。24 h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停搏11次,最长R-R间歇达6.5 s,心电监护可见12 s窦性停搏。发作时皮肤交感神经活性增高,ELISA检测发作时外周血乙酰胆碱水平升高。进一步检查排除心脑血管等器质性疾病,且患者直立倾斜试验阴性。考虑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衡、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引起窦房结功能障碍导致晕厥,行经导管心脏神经节消融术。术后复查24h动态心电图...
抗肿瘤治疗相关室性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治疗————作者:陶婧雯;段嘉霖;林立;
摘要: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逐渐成为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校正的QT(QTc)间期延长及室性心律失常是抗肿瘤治疗的心血管毒性之一,室性心律失常往往预示着复杂的临床病程。抗肿瘤药物通过阻断快速延迟整流钾通道和/或缓慢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等多种机制致QTc间期延长,并在多种危险因素的作用下诱导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借助T波形态、微伏T波电交替、心脏电生理平衡指数等心电学指标,Tisdale风险评分计算器、...
阵发性心房动颤伴间歇性预激射频消融1例————作者:谢菁;赵庆彦;
摘要: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易蜕变为致使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心动过速,具有重要的临床诊疗意义。该例老年男性为多种类型、无休止性房性心律失常合并A型预激综合征,行环肺静脉消融、三尖瓣峡部消融、上腔静脉节段性电隔离终止房性心动过速后再行左侧旁道消融完成消融过程。通过本例患者,我们从心房颤动合并预激的治疗方案选择,非肺静脉起源触发灶的识别及消融经验等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国家级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病毒病杂志》
- 北大核心《陕西医学杂志》
- 省级《甘肃医药》
- 南大核心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 省级《四川解剖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国家级《齐鲁医学杂志》
- 国家级《中国妇幼卫生》
- 北大核心《肠外与肠内营养》
- 北大核心《中药材》
- 省级《健康博览》
- 国家级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杂志
- 国家级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 国家级《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省级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肿瘤防治研究》
- 国家级《校园心理》
- 北大核心《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实用预防医学》
- 北大核心《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 北大核心 世界华人消化
- 省级《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现代医学》
- 国家级《临床肺科杂志》
- 省级《江苏预防医学》
- 北大核心《中华病理学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