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水土保持学报》创刊于1987年,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土壤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是我国水土保持与土壤侵蚀领域具有影响的最高级别刊物。
《水土保持学报》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本刊最高影响因子为1.709,在全国9000多个刊物中名列第12,在全国水土保持类期刊中名列第1,在陕西省160多种科技期刊中名列第1, 在全国100多种农业类期刊中名列第1。目前,刊物的覆盖面已辐射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并通过各种渠道交流至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具有相当广泛的国内外影响。
【办刊宗旨】
以期刊的政治质量为前提,以学术质量为核心,不断提高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服务于我国的水土保持事业。在办刊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编辑出版政策、法规、条例办事,贯彻国家“科技兴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政治导向和科技导向,不断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和知名度,及时有效地传播国内外水土保持最新科研成果,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水土保持事业而努力。
【刊登内容】
主要是有关水土保持、土壤侵蚀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防治,土壤侵蚀(水蚀、风蚀等)过程及模型,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与管理,流域植被修复与生态环境建设,区域水土保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退化(荒漠化、沙化、石化)与评价,土壤水分与养分的变化特征,水土保持生物、工程措施及其综合治理效益与评价,自然灾害的防治与监测,以及与之相关的交叉、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RS,GIS,GPS等)在水土保持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读者对象】
主要为国内外从事水土保持、土壤侵蚀及其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有关管理工作者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1999年陕西省十佳期刊和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2000年中科院优秀期刊三等奖
2000年入选为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国外数据库收录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网络版
现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被英国的《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网络版(Center for Agriculture and Bioscience International)》和《英联邦农业局文摘》(CAB)收录。国内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来源期刊,同时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农业资源环境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林业文摘》、《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理科学文摘》、《环境科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英文版)》等权威性文摘和数据库收录。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试验研究、研究简报、综合评述、学术讨论、研究生论文简报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模拟降雨条件下弃土堆置体侵蚀产沙试验研究 赵暄,谢永生,王允怡,景民晓
2.紫色丘陵区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彭旭东,江东,史东梅,汪三树,刘益军,李叶鑫
3.模拟降雨条件下肥料品种与施肥方式对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付伟章,史衍玺
4.玉米季坡耕地地表糙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秦凤,郑子成,李廷轩,孔祥东
5.模拟酸雨条件下海泡石对污染红壤镉、铅淋溶的影响 饶中秀,朱奇宏,黄道友,刘守龙,曹晓玲,任雪菲,王帅,王继宇
6.晋西黄土高原不同地类土壤抗冲性研究 王丹丹,张建军,茹豪,黄明,李民义,王春香
7.作物与坡度交互作用对坡面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 马波,吴发启,李占斌,王健
8.不同施肥对雷竹林径流及渗漏养分流失规律的影响 陈裴裴,吴家森,郑小龙,姜培坤,吴建军,徐建明
9.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作物养分利用率及氮磷流失的影响 张玉平,荣湘民,刘强,谢桂先,黄涛,吴魏
10.崩岗崩积体土壤渗透特性分析 蒋芳市,黄炎和,林金石,赵淦,张燕,庄雅婷,葛宏力,林敬兰
11.水分对崩岗土体抗剪切特性的影响 林敬兰,黄炎和,张德斌,王妍,陈起军,陈记平,武晓莉
12.植被固土减蚀作用的力学效应 肖培青,姚文艺,刘希胜,申震洲
13.容重对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吴军虎,张铁钢,赵伟,李家科,杨亮
14.模拟沼液淋溶灌溉对土壤下渗水的影响 邓蓉,陈玉成,史秋萍
15.新型大球包膜控释肥在土壤中的淋溶特征 李长洲,张民,杨越超
16.基于SOM和TN的黑土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沉积估算 张少良,刘威,张兴义,刘志华,张志强
17.果园带状生草对果园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 李发林,郑域茹,郑涛,林晓兰,黄炎和,武英,谢南松,林智明,蔡志发
18.安吉赋石水库板栗林地地表径流污染物特征研究 李泽波,张建锋,陈光才,汪庆兵,潘春霞,吴灏,王丽
19.汾河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和重金属的含量、来源和生态风险 郭掌珍,张渊,李维宏,洪坚平
代发职称论文范文: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的信息服务策略
[提要] 本文分析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基本特征,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需求类型以及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原因,提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信息服务策略。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信息服务,服务策略
随着广大农民科技意识的逐步增强,为乡村农户提供致富的各类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服务应是当今县区图书馆开展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而加快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并让广大农民所掌握是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石。为此,县区图书馆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服务工作,可以说是直接有效地架起了农业科研项目研究者与成果转化的推广应用者之间的桥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服务是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扩大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就现代县区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深化与转变,如何配合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部门,将众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服务到农村中去,是我们要在逐步的深入农村的信息服务工作中进行不断摸索的问题。
水土保持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微生物菌剂对华北地区小麦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作者:孙佳静;李泽毅;李旭;付鑫;彭正萍;
摘要:[目的]为探究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小麦季拔节期施用不同类型菌剂对土壤性状的影响。[方法]于2022—2024年布设田间试验,共设清水对照(CK)、施用生长素微生物菌剂(BS)、施用微生物菌剂(PM)和施用生防微生物菌剂(BSA)4个处理,研究不同菌剂对土壤化学性状、细菌群落结构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 2个试验年,0~20 cm土层,施用各菌剂较CK可显著改善土壤化学性状(p<0.05),P...
不同生长阶段的香根草-红土复合体混合物法则本构关系建模————作者:吴锐斌;及金楠;李思岑;
摘要:[目的]构建适用于不同生长阶段的香根草根土复合体本构模型,以精确模拟和预测根土复合体力学行为。[方法]选取3组不同生长阶段(20、40、60 d)的香根草-红土复合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三轴试验获取力学参数。基于混合物法则,分别采用邓肯-张模型和线弹性模型计算土体和植物根系的本构关系,并按照体积分数进行叠加。[结果] 1)基于混合物法则理论所构建的两相叠加本构模型在模拟根土复合体的力学行为方面表现出...
南方典型第四纪红黏土物理结皮发育过程和结构特征————作者:徐慧云;朱绪超;彭诚;米美霞;
摘要:[目的]客观量化土壤物理结皮厚度,明确红黏土物理结皮的发育过程和孔隙结构特征。[方法]通过开展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获取不同降雨历时下的土壤物理结皮样品,基于CT扫描和土壤孔隙度阈值方法量化结皮厚度,并将其作为物理结皮发育特征的分析指标,揭示红黏土物理结皮的发育过程。通过提取结皮土样的二维和三维孔隙指标,探究不同发育程度结皮土样的结构特征。[结果] 1)红黏土物理结皮发育具有不同的阶段,可总结为初期颗粒...
磁化水滴灌对盐碱化农田土壤水盐及离子分布的影响————作者:李国苗;刘霞;王丽萍;屈忠义;李响;乔天;于函宏;赵靖怡;
摘要:[目的]为探讨不同灌溉水源滴灌条件下磁化强度对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明确适宜的磁场强度。[方法]于2023年5月至2024年10月在达拉特旗进行田间试验。设置2种灌溉水源(黄河水F、微咸水B)和4种磁化梯度(M)(0.5 T、0.3 T、0.1 T、0 T),探究不同处理对土壤水盐动态、盐分淋洗及离子迁移规律的影响机制。[结果]磁化水滴灌显著提高根层土壤水分体积分数,促进盐分淋溶,缓解作物根层水...
黄芩渣有机肥对沙地连作马铃薯农田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功能的影响————作者:杜晨璐;却淑涵;焦硕;韦革宏;王红雷;
摘要:[目的]探究黄芩渣有机肥对马铃薯连作土壤基础特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功能的影响,可为黄芩渣资源化利用和连作马铃薯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大宗药材黄芩渣和羊粪(质量比为1∶3)为基料,分别添加3%、5%和10%功能菌剂后通过发酵制备得到3种有机肥体系(T1、T2、T3),有机肥施入土壤后相应处理分别为F1、F2、F3。结合田间原位控制试验,解析3种黄芩渣有机肥体系对连作马铃薯农田土壤化学特性...
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其权衡/协同关系————作者:石晓蕊;信忠保;
摘要:[目的]探究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随海拔梯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权衡/协同关系,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InVEST模型对2000—2020年流域内生境质量、产水、土壤保持、固碳和粮食供给5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时空变化评估和不同海拔梯度量化分析,并结合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地理加权分析揭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变化。[结果] 1)2000—2020年,生...
北京市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及驱动因素分析————作者:窦婷婷;赵晨森;牛健植;伦小秀;蔺星娜;杨涛;
摘要:[目的]揭示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2005—2020年健康状况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区域差异及影响因子解释力。[方法]构建以“地理环境-植被结构-生态压力-植被功能”为准则层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应用熵权-TOPSIS法,计算指标权重并评价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分析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探究...
菌根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郑翔;柳思博;何莹莹;姜姜;蔡延江;张萍;田佳;邱开阳;
摘要:[目的]菌根作为连接植物与土壤的桥梁,在土壤碳(C)库收支平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菌根通过吸收土壤中的矿物营养物质以交换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同时也通过呼吸作用造成土壤C损失。尽管人们对菌根在土壤碳输入、分解和固持方面的作用已有较深入了解,但关于菌根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仍相对有限。[方法]文章综述菌根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其调控因子。[结果]通过网格排除法,学者们成功分离并量化菌根呼吸,发现其平均占土壤呼吸...
雷达探测分析广西丘陵坡耕地整地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作者:倪晓庆;陈晓冰;张详曙;义轩;刘雍鑫;杨婷;许昊;
摘要:[目的]整地是丘陵山区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措施,明确整地后土壤属性的变化与田间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的响应关系,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广西丘陵山区水平和反坡2种典型整地措施为研究对象,将野外雷达探测试验与室内土壤分析试验相结合,利用图像解析、统计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整地措施对坡耕地田间土壤水分变异特征的作用。[结果]在相同外部供水条件下,水平整地后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化显著发生在0~3...
川西高山峡谷区不同种植模式坡面微地形变化及其对细沟发育的响应————作者:史小鹏;何淑勤;杨艳;易海燕;郑子成;张卫;
摘要:[目的]为明晰高山峡谷区坡耕地不同种植模式对细沟形态变化特征的影响,选择适宜提升区域水土保持的种植模式。[方法]以裸坡为对照,以花椒树+李树+鹤草、花椒树+樱桃树+五月艾、花椒树+豆角、李树+黄豆等主要种植模式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径流小区冲刷试验与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 SfM)摄影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冲刷流量下(6、10、14 L/min)坡面细...
盐碱土与非盐碱土团聚体差异、改良影响及启示————作者:蔡婧晖;黄立华;刘伯顺;黄广志;梁燕萍;蒋小曈;
摘要:[目的]团聚体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在盐碱化条件下,团聚体受到土壤高盐分或强碱性的影响,易导致土壤结构退化和功能降低,严重限制农业生产。旨在总结盐碱土与非盐碱土团聚体的差异,分析盐碱化条件下影响团聚体形成和稳定性的因素。[方法]探讨改善盐碱土团聚体结构的方法与策略及非盐碱土团聚体研究对盐碱土的启示。[结果]综合分析发现,盐碱环境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微生物多样...
渭北旱塬苹果园集雨保墒措施对土壤水分、根系及降雨利用的影响————作者:倪文乐;雷舒晨;郝爱妮;封嘉成;卢帅宇;赵西宁;邹养军;宋小林;
摘要:[目的]渭北旱塬为典型的雨养农业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果树关键生育期水分供应不足,为探讨苹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增碳措施对渭北旱塬区降水资源的利用效果。[方法]以苹果生产园区常规有机覆盖管理为对照(CK),探讨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增碳方法(rain collection and infiltration carburizing technology,RCIC)对苹果园土壤水分及其亏缺状态、苹果树根系...
“双碳”视角下宁夏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作者:徐昊文;黄亚浩;吴洋洋;贾振江;韩金朝;李王成;
摘要:[目的]为探究“双碳”目标下宁夏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汇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效应。[方法]以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IPCC发布的碳排放系数法,将作物生育期碳吸收量和农业生产活动中碳排放量的差值作为农田净碳汇构建测算体系,测算2003—2022年宁夏农田净碳汇量及净碳汇强度,综合运用ArcGIS可视化方法、重心迁移模型和标准差椭圆刻画农田净碳汇时空特征,进而结合LMDI模型明确宁夏农田净碳汇...
复合型治沙措施对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作者:谢尕藏卓玛;马瑞;张富;刘腾;张睿杰;谢爱萍;
摘要:[目的]“机械沙障+梭梭”是沙区常见的复合治沙措施,为探究生态垫沙障+梭梭(El+H)、塑料网沙障+梭梭(Pc+H)、编织袋沙障+梭梭(Wn+H)、草方格沙障+梭梭(Gs+H)与黏土沙障+梭梭(Cy+H)措施区的土壤碳氮储量变化特征。[方法]选择民勤沙咀墩规模精准固沙造林示范区5种措施布设区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流动沙丘+梭梭人工林地土壤为对照(CK),测定分析土壤碳氮储量及其与电导率、pH、体积质量...
风水复合侵蚀对团聚体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作者:王艳辉;赵晓峰;张健乐;许明祥;
摘要:[目的]为探究黄土高原风水复合侵蚀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模拟降雨及风洞试验,研究不同侵蚀营力和侵蚀顺序下5~2 m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活性碳组分的流失机制。[结果] 1)风水复合侵蚀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EOC)、颗粒态有机碳(POC)、可溶性有机碳(DOC)质量分数较单营力侵蚀分别降低7%~25%、8%~29%、52%~71%、16%~32%。2)风水...
水炭运筹对黄河三角洲钠质盐土降盐效果————作者:王效涵;孙池涛;许加一;朱海;张俊鹏;冯国艺;傅建国;鲍建平;申洪亮;
摘要:[目的]为明确生物炭施加量和灌水量对黄河三角洲地区钠质盐土的降盐效果。[方法]采用二因子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土柱试验,模拟灌水量(以土壤饱和水分体积分数(θs)的1.00、1.07、1.25、1.43和1.50倍)和生物炭施加量(以0~20 cm土层土壤质量(Sw)的1.00%、1.59%、3.00%、4.41%、5.00%)对钠质盐土土壤质量含...
基于InVEST模型的西柳沟流域生境质量现状————作者:张锦鑫;付航;傅宇钟;许德禄;陈文超;康宾;马波;王智;
摘要:[目的]综合评估西柳沟流域长时间序列下景观格局指数及生境质量现状变化,为合理制定生态修复方案,促进流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5个时段,基于Fragstats、InVES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西柳沟流域景观格局指数、生境质量现状及其驱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000—2020年研究区景观呈明显的聚集化与同质化的变...
气候变化下生物多样性模拟不确定性的定量分解————作者:程盈盈;张文瑶;刘颖;曹铭昌;宋创业;李国庆;
摘要:[目的]探究整合物种分布模型(SDMs)、大气环流模式(GCMs)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在预测未来生物多样性变化中的不确定性贡献率分解与制图,为理解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不确定性来源及保护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种常用的SDMs,并结合8个关键气候变量,为10个植物种构建生态位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对模型表现进行评估。将严格验证的生态位模型投射至由5种GCMs与4种...
水肥一体化追氮配施氮肥增效剂对冬小麦生长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作者:吴英杰;董元杰;孙桂阳;尹雯靖;代兴龙;贺明荣;
摘要:[目的]为探讨添加氮肥增效剂对小麦生长、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对照(CK)、U(T1)、U+NBPT(T2)、U+DMPP(T3)和U+NBPT+DMPP(T4) 5个处理,在拔节期水肥一体化追肥,比较各处理对冬小麦生长、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与T1处理相比,T2~T4均能够提高小麦株高、干物质量和产量,其中,T4干物质量和产量分别显著提高32.35%和17....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下玉米需水量时空特征及未来趋势————作者:申晓晶;陈猷;栾文杰;周博;
摘要:[目的]为探究气象因素和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对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的影响及未来玉米需水量变化趋势。[方法]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作物系数法,计算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重标极差分析法预测未来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时空演变趋势;利用基于偏导数的敏感性分析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探究气象因子和种植面积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影响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玉米...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四川农机》
- 北大核心《中国蔬菜》
- 北大核心《干旱气象》
- 省级《中国园艺文摘》
- 省级青海农林科技
- 省级四川农业与农机
- 北大核心生态学
- 北大核心中国南方果树
- 省级《江西农业学报》
- 北大核心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土壤与肥料》
- 省级《黑龙江水产》
- 省级《广东茶业》
- 省级《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浙江柑橘》
- 国家级《中国草食动物》
- 省级《黑龙江粮食》
- 国家级中国养蜂
- 国家级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国家级《环境与生活》
- 国家级《养殖与饲料》
- 北大核心《中南大学学报》
- 省级《蚕桑茶叶通讯》
- 北大核心农业考古
- 省级山东蔬菜
- 北大核心《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水稻科学》
- 省级《茶叶通讯》
- 省级《保鲜与加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