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能源

《中国能源》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587/TK
国际标准刊号:1003-2355
主办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主管单位:国家发展计划和改革委员会
上一本期杂志:《冶金能源》冶金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电气自动化》工程师职称论文

  【杂志简介】

  《中国能源》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78年,系全国能源领域唯 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办刊宗旨:宣传我国能源领域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关注能源热点领域, 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探讨能源企业改革及上市公司运作经验;传播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及能源市场信息。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家论坛、研究与探讨、能源综述、资本市场、能源市场、政策信息、今日焦点。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践行绿色生活 《中国能源》编辑部

  信息动态

  世界能源版图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对策 周宏春

  能源利用方式革命需要立法推动 华贲

  基于环境污染聚类的我国分地区能源消费特征研究 易瑾超,吴瑾

  我国动力煤清洁利用问题探究 胡邮卫

  美国数据中心节能经验和启示 谷立静,杨宏伟,胡姗

  中国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MDI方法 马晓微,叶奕,杜佳

  浙江天然气发电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马攀,何恒,范玲,陈丽君,钟晓军

  电动汽车充换电混合运行方式和电网储能协同发展的探讨 高峰,林道勇

  4月份我国煤炭市场分析 陈林

  科技期刊论文发表:变频调速器在磷复肥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在磷复肥的生产过程中介质的强腐蚀、易结垢、易结晶等特性,导致调节阀的投用和维护很困难,由此造成磷复肥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很难提高。文章介绍了变频调速技术,同时从流体力学及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两个方面分析了变频调速器的节能原理,并给出了变频调速器在磷复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科技期刊论文发表,变频调速器,磷复肥生产,调节阀,变频调速技术,节能原理

  在磷复肥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需要对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等参数进行自动控制。传统的自动控制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度进行控制。这类控制使得风机、泵类等设备大部分时间处于非满负荷运行,造成大量能量的浪费。同时在磷复肥的生产过程中介质的强腐蚀、易结垢、易结晶等特性,导致调节阀的投用和维护很困难,由此造成磷复肥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很难提高。采用变频调速器对风机、泵类进行控制,不仅节约了能量,而且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可调比,提高了磷复肥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中国能源最新期刊目录

甘肃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经验、差距与对策——基于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分析————作者:王世录;赵中玉;

摘要: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甘肃凭借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实践,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深入总结并分析了甘肃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剖析现存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推动甘肃新型电力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参考

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相关机制研究————作者:时璟丽;赵岳;

摘要:根据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要求,我国明确到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近两年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和发电量迅速增加,新能源参与市场进程加快,在电量消纳和电价收益上面临诸多原因导致的不确定性。本文重点从与电力市场匹配和结合的角度,对比分析差价合约和底价保障两种政府授权合约制度的优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通过这两种制度为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提供基本收益,以及在电力现货和中长期市场保障新能源优先交易...

我国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辨析————作者:赵晓东;王娟;邓良辰;

摘要:在虚拟电厂技术进步和创新应用的驱动下,广泛分布于电力需求侧的各类资源得以聚合优化,不仅能形成规模化调节能力以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而且还成为电力领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本文首先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对虚拟电厂的概念内涵、功能定位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然后结合虚拟电厂的发展实践,聚焦“虚拟电厂是否需要达到传统电厂级的调控标准”“虚拟电厂应如何融入电力市场常态化运行”“只靠电力市场是否足以支持...

新形势下创新转型金融工具支持我国煤电绿色低碳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作者:杨秀勇;田智宇;刘赫川;

摘要:煤电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意义重大。当前全球煤电发展出现分化趋势,围绕煤电转型的竞合博弈日趋激烈。我国煤电绿色低碳转型面临更复杂的形势要求,煤电既要发挥电力和热力兜底保供作用,又要面临提效、减污、降碳等多重压力。创新转型金融工具支持煤电等高碳产业转型发展在国内外成为发展共识,但仍存在转型标准尚不明确、统计核...

国际排放权交易体系实践对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启示————作者:文扬;

摘要:碳排放权交易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市场工具,政府相关部门的制度建设是确保碳交易市场能够实现有经济效率减排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梳理了美国SO2排污权交易、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和韩国碳排放权交易等国际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政策实践。根据国际实践的典型经验,对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进行了思考,提出要按时序分行业优化设计配额分配方式、制定严格审查和高额处罚的监管体系、建立合理的碳配额市场...

2024年《中国能源》总目录

摘要:<正>~

明确环境热能的可再生能源属性:国际立法经验及其启示————作者:胡润青;

摘要:环境热能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可再生能源,包括空气热能、土壤热能和水体热能,必须通过热泵设备利用。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国际能源署、欧盟的规范或立法中,已明确将环境热能纳入可再生能源的规制对象,并已逐步开展统计核算工作。我国政府层面技术标准和部分省级地方立法虽已明确将空气源热泵纳入可再生能源技术范围,但要消除多年认识不清造成的影响不易,产业界希望在《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空气源热泵的可再生能源属性。随着我国...

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全球竞争:地缘博弈态势与我国战略对冲机制————作者:盛莹婕;孙晓蕾;姬强;宋宇;

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战略性关键矿产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焦点,厘清其地缘博弈态势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提升产业链韧性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战略性关键矿产领域的政策调整及合作策略,揭示其供应链“排他性”、国际合作“阵营化”、资源民族主义“全球化”,及矿业技术竞争“地缘化”的博弈态势。通过剖析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稀土精炼、先进电池、矿产回收和数字测绘等领域的矿业联盟合作,探讨其对我国经济的潜在影响...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电力系统负荷调峰分配方法————作者:王炯;郑旭;陈秋寒;黄敏;

摘要: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因此在大规模接入电网时,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造成挑战。传统调峰分配方法受限于仅考虑少数约束条件,如负荷平衡或运行成本,而忽视了新能源发电的复杂性和波动性,导致在新能源发电大幅度波动时,难以灵活应对,不能实时调整。对此,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电力系统负荷调峰分配方法。该方法旨在通过合理的调度和分配,确保电网在新能源发电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仍能维持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首...

《中国能源》2024年度闭门会在北京召开

摘要:<正>2024年12月23日,《中国能源》杂志社2024年度闭门会在北京国宏大厦举行,来自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展开了深入研讨和交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吕文斌出席并致辞。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柴文忠作《实现城市能源系统碳中和的对策建议》主题发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副研究员陶冶分别作《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现状与趋势》《绿电绿证政策实施及趋势》主题发言;会...

“双碳”动态

摘要:<正>2024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培训班暨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江苏盐城成功举办12月4日至6日,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培训班暨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江苏省盐城市成功举办。培训班以碳排放双控为重点,设置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过渡期重点工作、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等课程,来自国家发展改革...

推进我国油气工业国际合作系统耦合发展研究————作者:徐东;贺新春;付迪;李伟星;钱燕婷;李向瑾;

摘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的基本国策,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基本要求。本文在概述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30多年来加强国际合作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开展系统耦合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了系统耦合发展的策略建议,旨在促进新时期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并加大国际合作,为积极利用国内外两种油气资源,确保我国油气能源安全供应提供强有力的...

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面临的挑战和路径探索————作者:时璟丽;

摘要:可再生能源电力已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主力。202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对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基本达成共识,但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持续保持可再生能源的高规模增长,各国和地区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美欧等国家和地区构建本土产业链以重塑可再生能源制造业格局,也增加了复杂性。本文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总结了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等机构提出的三倍可再生能源装机路径,分析其与我国实现非化...

我国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作者:王涉;刘斯伟;田磊;鲁跃峰;梁双;

摘要:海上风电具有风能资源好、发电效率高、不占用陆地资源、水路运输便捷等优势,在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低碳转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潜力巨大,是推动沿海地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海上风电在风能资源、地理位置、系统消纳和装备制造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基于装机规模、支持政策和电价变革等因素,研究了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我国海上风电在项目布局、开发范围和产业模式等方面...

我国能源发展的生态环境足迹影响综述————作者:谭琦璐;

摘要:随着我国能源体系向绿色低碳演进,能源本身生产过程造成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将会愈发轻微,从全生命周期尺度考量的“足迹”将成为评价影响的关键指标。考虑到当前能源所产生的排放、消耗、污染和占用等主要生态环境影响特征,本文以碳足迹、水足迹、生态足迹作为切入,首先全面阐述了我国主要能源的足迹大小和特征。其次,基于三种足迹评价了综合生态环境影响,指出风电、核电、光伏、地热的生态环境足迹最小、生态效益最优,而水电...

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源汇现状与未来减排固碳对策————作者:韩圣慧;张稳;陈冬婕;于永强;郑循华;

摘要: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呼声愈发迫切的背景下,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减排也被提到了日程上来,这使得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农业温室气体活动减排日趋重要。依据我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2023年底提交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我国人为排放源中,37.2%的甲烷和49.2%的氧化亚氮来源于农业。本文通过调研历年次国家清单、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数据库及相关文献中有关我...

电力央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点方向研究————作者:顾建伟;刘一兵;刘赫川;朱方亮;高洁;彭程;

摘要:本研究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分析国外典型国家和地区碳中和或净零排放的主要行动计划、综述国内电力央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研判在当前复杂国际环境下能源保供、能源安全对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力央企实现“双碳”目标的要点。结合电力央企在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具备的示范引领作用,从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体制机制等角度,提出电力央企零碳电力系统构建和...

电力负荷精准管理风险源分析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作者:白云龙;赵晓东;王娟;邓良辰;王小明;赵文广;

摘要: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加速推进,通过实施电力负荷精准管理是助力电力安全保供、激发负荷侧资源潜力活力的有效措施。电力负荷精准管理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升级迭代,在实施中存在多维度未知风险,亟须有效的风险识别措施予以应对。本文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负荷精准管理的新需求,在系统梳理电力负荷精准管理风险源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了风险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建议

推动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对策研究————作者:胡楠;

摘要:在数字经济日益深刻变革的传统产业格局背景下,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战略意义愈发凸显。算力与电力的深度融合不仅是现代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是全球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的必然举措。当前阶段,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重点在于通过优化能效、推广绿色电力、构建智能电网等手段,形成资源、技术与政策三位一体的高效配合模式。通过协同推进,一方面优化算力基础设施的能源利用效率,增加绿色电力的使用比例,从而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基于模拟时序生产模型的新能源消纳并网运行优化————作者:田宏梁;郭宁;任大江;

摘要:新能源消纳并网运行时,由于发电量波动,在能量守恒定律的影响下,会出现调度偏差问题,导致并网运行的畸变次数增加。为此,本文提出基于模拟时序生产模型的新能源消纳并网运行优化的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初始发电量和相关系数,明确新能源的发电预测标准。建立出力序列,分析新能源发电量预测值在序列中的波动状态,研究并网的运行实况。对比消纳并网运行负荷需求之间的变化关系,将出力序列导入模型之中,在弹性优化范围之内,结合...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