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研究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经济与管理研究

经济与管理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384/F
国际标准刊号:1000-7636
主办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查看经济与管理研究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审计理论与实践中文核心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广东金融学院学报金融经济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月刊)杂志现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联合出刊。本刊创办于198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最先创刊,并在国内很有影响的经济管理理论刊物。1992年以来,本刊连续被评定为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社科期刊;2004年获得北京市政府颁发的首届北京市优秀出版物奖;2006年5月。二十多年来,《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刊载了相当一批高水准的学术佳作,高质量地传播我国经济管理理论的创新思维和相关实际工作的新鲜经验,并以应用性、思想性、前沿性的独特风格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2006年1月,《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全新改版,改版后杂志,坚持以“应用性、思想性、前沿性”的办刊思想为指导,新增设了相关栏目。目前杂志设立了本刊特稿、专题论坛、理论前沿、观点争鸣、学者视点、国际视野、名刊要栏(经济管理类)、名著推介(经济管理类)等栏目。各个栏目为学者专家阐述观点、实际工作者总结经验提供了广阔平台。2006年4月,《经济与管理研究》编辑部承办了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主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在论坛上全国百位专家、学者、官员齐聚,共同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为实践党中央提出的高瞻远瞩的伟大战略任务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将坚持严谨、务实、原创的原则,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和管理创新的新动向,刊发高质量的学术文章;同时我们将举办热点问题论坛,邀请各方专家纵横捭阖。新世纪,新形象,《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全体同仁将和各方有识之士一道,扎实工作,积极努力,共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栏目设置

  理论前沿、经济分析、观点争鸣、学者试点、国际视野、专题论坛、产业经济、三农经济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阅读推荐:中国对外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杂志订阅推荐:《中国对外贸易》集专业性、商业性、高效性于一体的对外经贸权威刊物,是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

  经济与管理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数据要素市场化与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来自数据交易平台建设的准自然实验————作者:杜传忠;曹效喜;刘书彤;

摘要:数字要素市场化赋能资源节约和资源再配置过程,有利于为地区减排增效注入新动能,从而促进地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07—2021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利用数据交易平台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既有利于降低地区碳强度,又有助于提高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均成立;...

新企业进入与在位者探索式创新————作者:肖泽华;李青原;王露萌;

摘要:本文关注市场中新企业进入如何影响在位者探索式创新,研究激励中国企业高质量创新的市场机制及内在逻辑。采用2013—2019年中国的省份-行业层面工商注册数据测度新企业进入,并选取A股上市企业作为在位者样本,研究结果显示新企业进入对在位者探索式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该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检验、利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行准自然实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机制在于强化对外部竞争的“逃离”及缓解内部代理冲突。进...

资产负债率与企业债务风险——基于债务结构与资产质量的视角————作者:张新民;韩紫轩;

摘要:在企业的融资实践中,不同的融资方式对企业资产负债率有不同影响。在评估企业的偿债风险时,传统分析方法将资产负债率视为度量企业偿债风险的重要指标。不可否认,资产负债率确实包含了一定的企业偿债风险信息。但是,将资产负债率作为度量企业偿债风险的绝对化指标,并将其控制在特定百分比的管理实践,可能迫使企业为了经营和发展需求进行不必要的融资以降低资产负债率。这种融资行为不仅损害企业的财务绩效,还对股东权益造成冲...

财政透明何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理论框架与经验证据————作者:王盟迪;彭小兵;

摘要:财政透明成为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抓手,对于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耦合,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制度—行为—效率”研究逻辑,尝试构建了多维视角下财政透明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2013—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和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模型等估计方法,系统识别在中国情境下财政透明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底层逻辑。研究发现...

电商下乡有助于农业企业创业吗?——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作者:陈佩;张为付;

摘要:本文基于2000—2021年中国2 658个县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结合Python获取的新增农业企业数据,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深入剖析电商下乡对农业企业创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电商下乡能够促进农业企业创业。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电商下乡通过缓解金融和社会资本约束、提升农村地区电商交易水平两条路径,促进农业企...

员工购房压力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经验证据————作者:尚铎;王永贵;原东良;黄鑫凤;

摘要:员工作为企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其购房压力已成为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现有研究揭示了购房压力对员工个人行为模式的影响,但对购房压力如何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探讨尚显不足。本文以2010—202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员工购房压力抑制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员工购房压力通过降低公司创新质量阻碍企业高质量发展。交互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与周围城市的地理距离放大了员工...

数字经济服务业提升了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吗?——基于产业协同集聚与公众环境关注的双重视角————作者:叶堂林;张彦淑;王雪莹;

摘要:绿色低碳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绿色创新已成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引擎。数字经济服务业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等特点,在推动绿色创新乃至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0—2020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数据,探讨数字经济服务业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服务业能够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且数字经济服务业细分行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机理及经验证据————作者:唐任伍;马志栋;

摘要: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数智化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以数智化为核心特质的平台经济逐渐成为大数据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本文首先以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为依据,从理论层面分析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而后运用综合评价法构建平台经济发展水平、乡村振兴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2013—2020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进行指标赋权与指数测算,进而对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政府数据开放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作者:董旗;谭伟杰;谢家平;郑颖珊;

摘要:发展企业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着力点,政府数据开放所激发的数据要素驱动力或能为其提供支撑。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以政府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并且该效应会随着政府数据开放质量的提升而增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数据开放通过缓解政...

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了薪酬契约有效性吗?——来自高管薪酬黏性的证据————作者:高杰英;黄素勤;郝思源;

摘要: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发挥以及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薪酬契约有效性,抑制了高管薪酬黏性。经过内生性分析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抑制高管薪酬黏性,且企业薪酬管制强度和内部职工监事会影响数字化转型对高管薪酬黏性的抑制作用,数字化转型能够发...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影响————作者:袁蓉丽;刘梦瑶;黄泽烨;沈丽萍;

摘要:在推进数字技术结合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在持续推动企业发展与保持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以2007—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在进行了内生性分析及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增加和企业内部控制的改善是数字化转型提升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两个机...

客户ESG表现的供应链溢出效应——供应商经营风险的视角————作者:朱赛林;刘春林;石睿;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新模式。本文使用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五大客户数据,实证检验客户ESG表现对供应商经营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客户ESG表现能够抑制供应商经营风险。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客户ESG表现通过减少对供应商的资金占用、提高供应商的投资效率,降低供应商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风险抑制效应主要通过客...

公司创投与数字企业技术创新: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作者:张任之;

摘要:作为数字经济的微观载体,数字企业的创新发展对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优势、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10—2019年引入风险投资的中国数字企业为样本,并匹配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实证考察公司创投对数字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创投提升了数字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公司创投主要是通过资金支持机制、失败容忍机制以及技术赋能机制推动数字企业...

数字赋能与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基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政策的分析————作者:付晨玉;杨艳琳;

摘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筑牢企业数字化转型底座、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数字赋能和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厘清数字赋能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机制的基础上,基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政策,利用2008—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和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深入分析数字赋能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的数字赋能能够有效促...

CEO强制变更对盈余管理的溢出效应————作者:董文昊;刘春林;

摘要:公司高管变更是约束经理人行为的重要治理机制,且具有行业溢出效应。本文以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同行首席执行官(CEO)强制变更对焦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于西方国家,中国情境下同行CEO强制变更会提升焦点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及CEO的金融背景都可以抑制同行CEO强制变更对焦点公司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相反,...

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提升研究————作者:吴群;韩天然;杜媛媛;李梦晓;

摘要: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如何借力数字技术来应对外部环境风险值得关注。本文以制度理论、资源整合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为切入点,构建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基于全国平台型电商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具体作用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正向影响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资源整合能力与价值共创在数字技术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

碳交易市场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作者:范庆泉;郭文;

摘要:让碳交易市场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推动技术升级,对于中国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部分给出了碳交易市场中各主体产生激励作用的前提条件及作用机制,为构建合理的实证模型提供科学支持。理论研究发现,碳交易机制实现了交易双方利益的共同改进,体现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结合以手工方式得到的碳交易企业的微观数据,将重点排污单位企业作为对照组,评估碳交易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影响的政策效果。实...

“赋能”还是“负能”: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ESG表现————作者:何瑛;郝晓露;

摘要: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供应链数字化建设赋予了其新的内生成长逻辑。本文选取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18年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项目为切入点,探究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建设能够提高企业ESG表现;区分ESG分项,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表现;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

岗位数字化会加剧过度劳动吗?——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证据————作者:陈思;吕康银;梁孝成;

摘要:岗位数字化是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相关从业者劳动过程和劳动权益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与职业信息网络(O*NET)数据,构建涵盖工作时间长度和强度的过度劳动指标,实证检验岗位数字化对雇员过度劳动的影响及劳动控制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岗位数字化使雇员面临着高时长、高强度的过度劳动困境。机制分析发现,岗位数字化通过在劳动过...

环境标准互联互通与企业供应链话语权——基于对接国际环境标准的证据————作者:于连超;董晋亭;

摘要:环境标准互联互通是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更深层次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以对接国际环境标准作为研究视角,创新性地构建对接国际环境标准的评价体系,并以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环境标准互联互通对企业供应链话语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接国际环境标准提升企业供应链话语权。影响机制探索发现,对接国际环境标准有助于企业塑造绿色品牌形象、提升绿色技术水平和获取绿色资金支持,进而提升供应...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