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融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甘肃金融

《甘肃金融》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62-1157/F
国际标准刊号:1009-4512
主办单位:甘肃省金融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上一本期杂志:《新晋商》省级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城市观察》省级经管类期刊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甘肃金融》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甘肃金融》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甘肃金融》是甘肃省金融学会会刊,它立足甘肃,面向基层,及时反映金融界的政革动向,注意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区域特色与全局观念兼备,精品意识与实践色彩并蓄。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知网,万方,维普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版块栏目:理论探讨、金融改革、西部开发、工作研究、信贷管理、保险园地、调查与分析、问题与建议、情况反映、基层来稿。

  2014年03期目录参考:

  1 新时期我国村镇银行改革与发展策略 李 德 9-12

  2 打造“阳光金融” 实现“内涵发展” 张 宏 13-15

  3 金融支持甘肃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和对策 许锡龙 马义文 郭永强 王永峰 邱 鑫 16-19

  4 甘肃区域货币及其在我国货币史上的地位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20-23

  5 外资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刘立达 24-28

  6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历程借鉴 孙 畅 张永红 29-32

  7 基层人民银行突发金融风险应急演练的实践与思考 王宗祥 梁丽萍 张 乾 刘海申 32-34

  8 西部农业地区影子银行风险监管问题研究 周俊才 徐玉鹏 35-37

  9 我国发展市政债券的模式选择 张 伟 王 磊 38-40

  10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问题探析 史林东 41-44

  11 商业保险服务农民工市民化的思考 阎海明 44-47

  1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收费问题浅析 孔 蕊 48-51

  13 银行业支持“三农”发展路径探讨 路 玮 52-53

  14 天水市村镇银行的现状评价及发展建议 李 军 54-56

  15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发展策略探讨 王 雯 56-58

  16 西部工矿城市二元金融问题探析 张国柱 何慧龄 59-60

  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船舶企业海洋工程项目计划的管理模式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能源开发量和生产需求量进一步增大,再加上船舶建造产业的竞争愈发激烈,促使海洋工程建设的需求也得到进一步增长与发展。在如今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海洋工程建设也同新能源的开发、生产效率的提高等措施一样,应运而生并注定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们可以预想,国内外的海洋工程市场必会有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的注入。因此,对船舶企业海洋工程项目计划的管理便成为重中之重。我们综合企业工程自身特点、项目建设流程分工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与规划,形成一系列切实的管理模式。同时,结构调整、职责设置、管理层次等,都是关键内容。

  【关键词】职称论文发表期刊,船舶,企业,海洋工程

  一、计划项目的原则要求与管理体制的构思设想

  (一)对于项目计划的规范性原则与一般要求

  制定工程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指导督促设计、生产等一些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按照计划有秩序的执行任务,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反馈最新信息,从而对计划内容及要求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修改。也就是说,进度控制体系应以“制定全面计划,严照计划执行,及时反馈更新,对比分析调整”为模式,通过建立系统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对比,来分析对项目造成影响的因素与问题,及时作出相应策略并明确下一个作战方针。所以,我们的计划必须以可操作性、可控性、应急性作为实施的基本原则,增强对计划整体的控制与把握。

  甘肃金融最新期刊目录

“创造性破坏”视角下搁浅资产与企业绿色转型————作者:刘晗;张晓凤;张正斌;

摘要: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低碳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两高一剩”企业因其行业特性产生了大量的搁浅资产,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指出搁浅资产本质是资产专用性导致。同时,站在“创造性破坏”的视角下,从内部企业家精神外化的企业家行为以及外部政策两个视角,探究了搁浅资产与企业转型之间的关系:外部政策导向要求企业转变治理模式拥抱ESG治理,搁浅资产并非企业转型的绊脚石,而是企业转型的加速剂。在内部“创造性破坏”视...

碳交易政策对高碳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PS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作者:江琴;

摘要:目前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动技术创新不断发展,对高碳排放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基于我国2010—2020年A股上市高碳企业数据,采用PSM—DID模型,探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高碳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可以通过缓解融资限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降低高碳排放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效果更加显著,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同也会对债务融资成本...

自洗钱入罪后罪数处断、共犯认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作者:郑芙蓉;苏钰婷;

摘要:自洗钱行为入罪是完善我国反洗钱体系的重要举措,对有效打击洗钱犯罪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自洗钱入罪后,在司法适用中出现了罪数处断、共犯认定两方面争议。文章通过对国外自洗钱相关问题做法的借鉴,提出:罪数处断问题,需要在坚持不重复评价原则的基础上对法益侵害进行全面的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的洗钱方式做出不同的判断;共犯认定问题则需要在“是否通谋”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关注到通谋的时间和内容

碳交易视域下的碳排放权价格问题成因及对策————作者:吴羽婷;

摘要:碳排放权价格及其交易市场是引导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和实现生产力同温室气体排放量脱钩的重要工具,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目前碳排放权价格陷入长期低迷、潮汐现象明显的困境,从碳排放权法律属性定位不清、碳市场定位较低、供给需求端失灵、碳金融发展缓慢等视角分析了碳价成因,提出应从碳排放权私权属性明确、碳市场独立性提升和供求端重整等方面重构碳交易市场,以此应对碳价困境

“四新”视角下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作者:张正祥;张奇凤;李娜;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金融业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本文通过阐释高质量发展内涵,以甘南州为例,分析了甘南州经济发展面临的优势机遇与劣势短板,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金融业更好的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数字普惠金融、人力资本与城乡融合发展————作者:张哲;李季刚;汤努尔·哈力克;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为打破城乡融合壁垒,促进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本文基于2011—202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指标评价体系以及农村产业融合评价体系,采取双重固定效应、调节效应来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分维度来看,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对城乡...

产业结构变迁与金融发展:孰因孰果及循环机理————作者:黄华一;李江红;

摘要:文章基于2013—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验证产业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从整体来看,产业结构变迁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变迁是影响金融发展的原因,分维度来看金融规模和产业结构变迁之间以及金融效率和产业结构变迁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结构的调整会对产业结构变迁产生影响;(2)产业结构变迁与金融发展对其本身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 奋力谱写金融强国建设甘肃实践的崭新篇章————作者:王志强;

摘要: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本文概括总结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来,甘肃省金融系统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进行的探索实践和取得的积极成效,并围绕落实好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盯紧重大战略、重大产业、重大工程、重...

SWIFT央行数字货币互联的制度建设及影响分析————作者:薛志华;周恋;

摘要:SWIFT央行数字货币互联制度建设是其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巩固并提升在全球金融治理领域话语权的重要抓手。文章深入介绍了SWIFT CBDC互联制度建设的进程与内容,揭示了其背后的动因、特点,分析了其对全球货币治理、区域数字货币合作和我国的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我国既要积极深化与SWIFT的合作,共同探索CBDC互联的可行路径;又要主动开展竞争,掌握规则主导权,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推动数字人民...

大语言模型赋能传统金融行业:理论机理及发展路径————作者:张琛;

摘要:大语言模型正在成为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其在客户服务、数据分析、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等领域的出色表现,显著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本文通过对大语言模型演进过程的深入探讨,分析了大语言模型相比传统金融模型的应用优势及大语言模型对传统金融行业信息处理模式、业务模式以及金融市场结合和金融监管体系的冲击,提出了大语言模型助力金融行业的发展路径与策略:客户服务的智能化、数据分析和投资决...

红色金融史中的货币本位制度创新研究————作者:石自全;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红色金融实践中货币本位制度的创新历程,揭示了从土地革命时期的银元本位到解放战争时期物资本位的演进逻辑。通过分析各历史时期的货币发行策略,指出红色政权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革命需求与群众利益,逐步构建以物资储备为信用基础、独立自主的纸币体系,为新中国人民币制度奠定理论基础。文章进一步从政权支撑、人民本位、实践创新、物资基础四维度总结历史经验,并立足当前国际金融变局...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分析————作者:乔彦彦;

摘要:数字普惠金融以数字科技为依托,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成为推动金融服务普惠化的重要力量。这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打破传统金融体系中存在的要素配置不合理现象,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精确定位客户需求,优化资源分配,减少环境污染、信息不对称,提升市场运行效率,帮助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文章基于2011—2021年省级层面样本数据,在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时,从经济...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作者:李尚萱;

摘要: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加速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举措,对于构建农业强国至关重要。文章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机制检验,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且呈现东部地区促进作用最强、中西部地区次之和东北地区表现出负相关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机制分析表明:(1)科技创新是数字普惠金融...

深化制造业政策性金融服务 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者:李志军;

摘要: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关键领域,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本质要求。甘肃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推动制造业发展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在当前全省政策环境良好、发展势头强劲的背景下,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将切实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聚焦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把服务制造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放到更突出的位置,通过强化链群发展优势、强化数智赋能升级、强化企业引育主体,全力支持甘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资产融资:现状、挑战及建议————作者:赵艺倩;

摘要:近年来,数据资产融资作为一种创新的信贷方式逐渐兴起,并与商业银行传统信贷模式互相补充、有效衔接,为“轻资产、重数据”的企业提供可行的融资解决方案。文章介绍了数据资产化的概念及数据资产融资的实现路径,全面梳理了近年来国内数据资产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当前数据资产融资面临的运营服务体系、金融服务能力、政策指引体系等问题及挑战,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个维度,为促进数据资产融资更好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数据资产入表探析————作者:张帅;

摘要:数据资产入表是推动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的新渠道,可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新赛道。本文分析了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数据资产的类别和来源,剖析数据资产入表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作用,在此处基础上探讨了数据资产入表的流程和实践操作,并进一步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数据资产入表提出相关建议

低空经济:定义、特征与属性的再认识————作者:李梓源;

摘要:本文在对低空经济的概念和定义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低空经济的运行特征,即低空经济具有低空飞行和空间立体的形式特征,以及“以通用航空为产业基础,以多业态融合为产业创新模式、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性”的产业特征。并就低空经济资源利用上的可再生属性、产业划分上的服务业属性和运行发展上的高技术属性进行了阐述

数据资产在企业所得税中的课税问题研究————作者:朱珂怡;

摘要:在数字化经济的大背景下,数据资产转变成了主要的生产要素,经济活动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使得利润的生成过程变得越来越不可见,这对传统的企业所得税体系构成了显著挑战。目前,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在税基的界定、税收管辖的规则以及税收的分配方式上均显示出不足,未能跟上数字经济的发展步伐。面对这一挑战,必须构建一种新的企业所得税体系,对征税对象、税收征收以及税收分配等方面进行改进,以调动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

数据资产确权、交易机制及法律保障框架研究————作者:符遥;

摘要:文章聚焦数据资产确权及相关交易机制,介绍了其概念、现状、关键环节、法律保障、风险防范与未来趋势,深入剖析了构建数据来源审核、质量与价值评估、确权公示登记体系,夯实数据管理基础等数据资产的关键环节,对数据资产的交易机制、法律保障框架构建、风险防范措施与应对策略制定进行了探索分析。最后,文章认为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数据资产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对于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决策、驱动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

德法意公共征信系统运行模式研究及启示————作者:章承涛;张婉华;张朔;

摘要:公共征信系统是政府(通常是银行监管者)运营的征信系统。欧洲是公共征信系统的发源地,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作为公共征信模式的典型代表,其征信系统在立法体系、监督管理和服务产品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通过分析和研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征信系统有较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本文在全面总结分析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公共征信系统运营模式特点及现行的监管措施基础上,从完善立法体系、监管体系、产品体系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