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最新期刊目录
中国科研仪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作者:韩凤芹;姚继晴;陈亚平;
摘要:科研仪器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利器,先进的科研仪器本身也是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其发展和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要素。本文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成功培育的6个科研仪器项目为研究对象,从产业创新系统视角对科研仪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路径进行了研究探讨。研究发现:科研仪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知识与技术、多主体创新网络和制度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拥有国际水平且自主可控的...
投资组合规模对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公司创投的企共生视角————作者:孙颖;
摘要:如何引导金融资本服务实体企业创新发展,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问题。已有研究普遍从公司创业投资的“单一主体”、母公司与创业企业的“竞争关系”展开,忽视了公司创投驱动的多主体(母公司、公司创投机构、创业企业),尤其是母公司与创业企业的价值共享。本文以1998年至2022年间获得公司创投扶持并成功上市的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每个公司创投机构排除个体特征和外部环境限制后的超额投资组合规模,讨...
业绩反馈模糊性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作者:李鑫;王旭;
摘要:业绩反馈是组织开展创新变革的重要决策参照点。异质性业绩产生的模糊性反馈,是管理层制定战略决策时面临的常态,其对企业创新战略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基于中国企业绿色发展背景,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建构了由财务业绩与研发业绩形成的二元业绩反馈情境,探讨了业绩反馈模糊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决策参照作用以及产权制度对模糊性条件下企业绿色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业绩反馈的模糊性对下一期的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显...
基于LDA2Vec模型的国际区域合作标准化政策扩散研究————作者:方放;赵罗衣;
摘要:标准是国际区域合作实现互联互通的坚实技术支撑和重要机制保障,标准化政策提供了标准化工作的规划部署与制度支持。本研究基于政策扩散理论,运用LDA 2Vec模型对国家和省级层面的“一带一路”标准化政策文本进行深度挖掘,系统揭示我国国际区域合作标准化政策扩散的内在逻辑和具有特色的政策模式和特征。研究发现:(1)针对层级政策导向维度,国家政策呈现综合性特点,而地区政策逐级传递、因地制宜,地域异质性明显。(...
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商业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供应链敏捷性视角————作者:韩民春;饶玉蕾;
摘要:商业信用风险的不确定性是制约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的关键因素,供应链数字化能否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基于供应链敏捷性视角,将2018年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作为供应链数字化的准自然实验,基于上市公司2014-2022年数据研究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商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显著抑制了企业商业信用风险,表现为在商业信贷中降低使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等高风险的商业信用模式...
企业战略激进度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作者:周海炜;杨婧怡;王腾;
摘要:战略选择是企业绿色创新决策的起点和基础,而战略激进度作为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内容,其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何种影响尚缺乏探讨。本研究基于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战略激进度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的战略激进度对绿色创新有积极影响,该结论在通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战略激进度对绿色创新的积极影响分别受到环境规制的正向调...
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价值创造动态适应性机制——基于场景驱动逻辑————作者:万姿显;张思;俞荣建;常馨之;
摘要:目前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深陷“重技术,轻需求”误区,资源浪费与成效不高的问题尤为突出。为破解这一难题,本文基于场景驱动视角,通过对一家中国能源销售集团的深入案例研究,构建“三维一核心”的动态适应性模型,探讨如何通过“需求驱动管理数字化”为内核与“场景驱动业务数字化”的双层反馈闭环,提升企业响应内外部需求的动态适应性。研究发现:(1)管理数字化反馈闭环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通过需求识别、场景设计与场景反...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中文名:《创新与发展政策(英文)》)征稿启事
摘要:<正>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简称“IDP”,中文名:《创新与发展政策(英文)》,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发行(ISSN:2096-5141,CN:10-1513/D)的英文国际期刊。目前期刊每年出版两期。已发表论文在期刊网站可以自由获取,http://idp-journal.casis...
超学科研究的中国模式——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作者:王晓玲;果佳慧;魏嘉蒙;
摘要:超学科研究是我国应对西方科技封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深入剖析超学科研究的中国模式,有利于推进我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超学科研究贡献中国智慧、为科技创新提供理论支撑。研究以“863计划”“973计划”“2011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技创新计划的政策文本,以及十万空分压缩机项目、大型全断面掘进装备、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装备三个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一手访谈资料,约40万...
数智化赋能企业双元创新的组态路径研究——以计算机及相关制造业为例————作者:王永贵;张思祺;张二伟;尚铎;
摘要: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企业仍在创新能力、持续创新、协调创新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数智化赋能成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与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新动力。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遵循TOE框架,以275家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为例,采用fsQCA方法,探究数智化赋能企业实现高双元创新的多种联动路径组合。研究发现:第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基于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实证分析————作者:胡慧芳;卢南安;赵志远;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研究其空间布局及其驱动因素对优化区际协调,提升综合竞争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微观企业的时空大数据,借助GIS可视化分析方法,全景式呈现产业发展图景,探索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动态演化规律,基于生态系统思想提炼产业区位布局的多维驱动因素,系统性搭建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解释框架。研究发现...
创新链视角下科技企业融通创新的模式与机制————作者:孙雨洁;闫淑敏;裘慧佳;
摘要:融通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中国式创新的关键着力点。本研究选取“纽脉医疗”进行纵向案例研究,从创新链视角探讨了融通创新的内在机理和演进路径。研究发现:(1)融通创新嵌入在创新链“发现—发明—发展”的递进演化中,呈现为纵向递进、横向延展、横纵交叉等多维动态特征;(2)融通创新具有多阶段关联交互和多主体共生竞合的双重属性,体现为吸收式、互补式、协同式等融通模式;(3)融通创新推动了“...
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的建设路径研究————作者:张羽飞;刘兵;原长弘;张树满;
摘要: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是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的最新创新模式,但当前建设仍面临着组织模式尚不清晰、体制机制尚不先进、组建路径尚不明确等问题。鉴于此,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四家典型的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最佳实践,深入剖析了政府主导型、高校主导型、科研院所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四类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的组织模式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提炼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的建设路径模型。研究发现: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由领军组织牵...
专精特新企业精一创业能力的演进路径研究————作者:任嵘嵘;路颖;王佳琦;王艺颖;
摘要:随着全球技术迭代加剧,提升我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专精特新企业依托“精一创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解决制造业“卡脖子”难题、嵌入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鲜有学者从管理者和资源视角探索精一创业能力的构建和跃迁过程。因此,本文基于注意力配置和资源编排理论,运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对制造业单项冠军——尼特的精一创业能力演进路径进行系统性探索。研究发现:(1)专精特新企业精一创业能力的演进遵循...
低碳战略规划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大数据模型的指标测度————作者:刘斌;刘彦文;李延喜;
摘要:低碳战略规划,是企业低碳战略转型过程的首要环节和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推动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基于ChatGPT等大数据模型测度“企业低碳战略规划程度”指标的计量方法;进而,以主板上市公司2016-2023年度“投资者e互动”问答和企业经营数据为研究样本,剖析低碳战略规划,通过低碳转型资金来源,助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的路径和机制。研...
能效信贷政策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作者:韩先锋;郑酌基;李雪琴;石大千;
摘要:既有文献多关注绿色金融对绿色创新的整体影响,却普遍忽视了能效信贷这一“升级版”绿色金融工具能否有效激发高质量的实质性绿色创新。本文以《能效信贷指引》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能效信贷政策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显示:能效信贷政策实施切实激发了高质量的实质性绿色创新,却未诱发低水平的策略性绿色创新,为“波特假说”提供了...
科技服务区域流动网络演化及驱动因素研究————作者:郑莹;傅裕;
摘要:研究科技服务跨区域流动规律对于从过程视角理解市场整合进程中的区域-区域层面互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200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专利代理服务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专利代理服务省际流动网络并分析其演化特征,采用QAP方法探究其驱动因素,以揭示区域间科技服务流动的“黑箱”。研究发现科技服务要素的省际流动呈现出四个关键特征:(1)网络规模、密度和平均度数持续提升,市场整合总体呈...
能效信贷政策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作者:韩先锋;郑酌基;李雪琴;石大千;
摘要:既有文献多关注绿色金融对绿色创新的整体影响,却普遍忽视了能效信贷这一“升级版”绿色金融工具能否有效激发高质量的实质性绿色创新。本文以《能效信贷指引》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能效信贷政策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显示:能效信贷政策实施切实激发了高质量的实质性绿色创新,却未诱发低水平的策略性绿色创新,为“波特假说”提供了...
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作者:徐晔;王志超;陶长琪;
摘要: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是确保成本控制、提升生产力、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新型生产要素,企业能否通过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赋能其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值得探索。本文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显著提高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其影响在市场分割程度高、要素流动强和市场竞争程度高区...
科技保险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研究————作者:潘光曦;郭冰;赵虎林;
摘要:促进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科技保险作为重要科技金融工具,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值得探究。基于2012-2023年上市高新技术企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科技保险对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科技保险能够显著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科技保险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更高、行业竞争更激烈、非国有企业及东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
科研管理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是天使也是魔鬼。 《科研管理》也算是折磨过我的期刊之一了。 该期刊在我校算毕业条件,故一直在攻克。 一共给科研管理投过6篇稿。1/2/3/5均已被拒稿,录用的是第4篇。 重点和大家分享下第4篇的时间线: 2024.06.03 投稿,当天收稿 2024.06.04 初审完成,进入外审 2024.06.30 外审完成 2024.07.01 编辑做出退修决定 2024.07.19 作者第一次返修回去 2024.07.27 编辑提出第一次返修(编辑部复审1) 2024.08.25 作者第二次返修回去 2024.09.06 编辑提出第二次返修(编辑部复审2) 2024.09.24 编辑复审2完毕,送主编终审 2024.12.10 主编终审完毕,下发修改后录用的邮件 我的感觉是: 1.初审主要看题目和期刊是否契合,重主题不重质量。主题要围绕“创新”展开。 2.采用单个专家外审制度。这个阶段拒稿率最高,和他们的外审制度有关。我这部分能过,得益于这个外审专家手下留情,也给了我第二次修改的机会,极大提高了文章质量。 3.在编辑部复审1中,编辑会把《科研管理》写作范式在系统上发给你,这个时候要抓紧按照范式进行修改,这里对我这个新手来说也几乎是全篇大改,也是文章质量继续提高的小阶段。衷心感谢这个责任编辑。 4.主编终审的时间3-6个月不等,我的正好是三个月左右,因为他们主编只有一个,每篇文章主编都要看了才能被录用,如果遇到今年开会特别多的话,速度就很慢,这里感觉看运气。 总的来说,科管不简单,对选题和写作要求都不低。由于限制字数,很考验写作者怎么高度凝练和系统阐述自己的研究问题。科管不在意你的研究方法有多么炫酷,更多的是考察方法是否匹配你的研究问题和为什么匹配。最后,科管很注重研究结论部分,投稿科管前一定要先看科管最新文章的结论部分的撰写风格,按照那个风格去写才不会有错。
2024-12-10 23:25 -
Yangming_ak
2024-05-21收稿 2024-05-27初审完成 2024-06-01 外审完成 2024-07-02 返修回去 2024-07-16 复审完成 2024-07-24 编辑部复审1 完成 2024-08-22 返修回去 2024-09-05 编辑部复审2完成 2024-11-29 终审完成,直接发了录用通知 2024-12-02 返修回去 2024-12-03 显示发稿
2024-12-04 21:05 -
奔跑的辣椒酱
初审通过率感觉挺高,外审不算慢,1个月上下,我退稿专家有写几条意见,外审确实很难通过,外审之后编辑效率特高,总体来讲投稿体验还可以。
2024-11-25 15:38 -
zhaohhhh
学院老师请主编来讲过课,主编亲自讲了科研管理初审和外审流程。一是科研管理初审通过率很高,几乎不卡人。二是外审是10篇左右的稿子送一个审稿人,这个审稿人选用其中1-2篇,其余全部拒稿。
2024-11-18 10:54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学院老师请主编来讲过课,主编亲自讲了科研管理初审和外审流程。一是科研管理初审通过率很高,几乎不卡人。二是外审是10篇左右的稿子送一个审稿人,这个审稿人选用其中1-2篇,其余全部拒稿。
2024-11-18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