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技术经济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JSTCSSCI扩展版AMI扩展

Journal of Technology Economics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3.638
综合影响因子:1.779
官网:http://www.jishujingji.cn/
主编:李开孟
平均出版时滞:191.9329

  技术经济最新期刊目录

新兴经济体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产业结构变迁机制研究————作者:汪子枭;

摘要:供给侧是研究结构变化的重要视角,从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角度厘清其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与发达国家已趋于平稳发展的现状不同,新兴经济体正值经济高速增长或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发展较为灵活。现结合新兴经济体高要素替代弹性特征与要素间差异化技术进步率,建立两部门双层CES(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生产函数模型,考察在资本-劳动要素替代弹性确定...

数据跨境流动限制措施如何影响数字服务出口————作者:韦倩青;刘敏;

摘要:基于OECD-DSTRI数据库出台的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指数,对2014—2021年10个出口国和48个进口国的跨境流动限制指数和6个新兴数字服务行业的出口数据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双边数据跨境流动限制措施对数字服务出口的影响,并从多个视角对其展开机制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双边数据跨境流动限制措施均抑制数字服务出口,且出口国的数据跨境流动限制措施对数字服务出口的抑制作用大于进口国。通过异质性分析发...

公众参与、政府监管对制造业企业ESG表现的协同作用————作者:徐佳;魏佳灵;卢良栋;

摘要:数字平台日益成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主流渠道。相较于传统的线下诉求方式,线上诉求具有更低的边际成本、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广泛的影响力。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基于2012—2022年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的环保问政文本记录和政府工作报告文本,结合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对比分析线上和线下环保诉求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公众通过线上线下提出环保诉求均能够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公众线上诉求部分...

管理学研究中U型关系的构建与检验————作者:马驰;李加鹏;

摘要:近年来管理学研究日趋精细,逐渐从探讨变量之间简单的线性关系向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转变。U型(或倒U型)关系揭示了变量之间先减后增(或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体现了“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等深刻的管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中文代表性管理学期刊2015—2023年U型关系相关的文章进行梳理,发现这些研究在U型关系构建和检验方面存在较多共性的改进空间。为此,本文在系统阐述国内外管理学U型关系研...

基于整合框架的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研究述评及展望————作者:张颂;陈璐;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对1994—2024年发表的关于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首先,描述了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态势、研究热点演进,评价了主要研究进展。其次,构建了一个以“研究理论视角、内涵测度、影响因素、作用过程和影响效应”为核心的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研究整合框架。对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概括和分析,进一步提取了有关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关键特征,进一步明晰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概...

考虑多重约束的储能中长期双边合约电量确定方法————作者:王激华;龚建荣;乔松博;阮婷婷;俞静;王建军;

摘要:为应对可再生能源的供给不确定性给新能源发电企业中长期合同履约带来的挑战,本文提出了新能源发电企业与独立储能中长期合约电量确定方法。综合新能源发电的机会约束和独立储能运行约束,以发电企业和独立储能共同效益为目标,构建新能源发电企业同独立储能签订中长期合约电量确定模型;通过引入条件风险价值(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 CVaR)和替换变量将模型重新表述为混合整数规划(mixe...

2025年重点选题

摘要:<正>2025年,《技术经济》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技术与创新管理、产业技术经济、区域技术经济、技术经济理论、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管理、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可行性研究、项目管理、价值工程等领域重大问题,注重问题导向的跨学科综合性应用研究。2025年本刊重点关注以下选题,热忱欢迎专家学者赐稿

长三角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关键技术创新供给能力研究————作者:任保平;苗新宇;

摘要: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联接(简称“智改数转网联”)是数字时代推动实体经济新质化变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重点在于提升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关键技术的创新供给能力。作为制造业集中分布地区和转型发展的前沿阵地,长三角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关键技术创新供给能力的提升对于全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在界定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关键技术及其功能构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全国工商企...

中国科技领军人才流动的影响要素研究————作者:柳瑛;苏丽锋;史薇;

摘要:科学识别科技领军人才流动的影响要素,是中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优化区域人才资源分布格局的基础。本文基于2004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微观数据,分析中国科技领军人才流动的影响要素。实证结果表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流动形成拉力,较高的消费支出对人才流动形成推力;便捷的生活和优质空气对人才流动形成拉力;高排名机构更容易集聚人才,但具有较高创新发展水平的地区和机构,人才的流动性也越强...

神经创新学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方法————作者:程璐;马庆国;王琳;

摘要:新质生产力正加速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跃迁,本文聚焦其核心需求,深入探讨神经创新学在提升人才创新能力中的内在机制及实践方法。基于生产力“三要素”理论,将创新人才视为核心要素,从微观层面剖析神经创新学对个体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通过梳理神经科学与创新学的交叉研究,系统揭示了生理指标、情绪-认知及人格特质在创新能力形成与提升中的关键作用,并论述了神经创新学工具在动态测量、精准分析与干预个体认知行为...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促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基于数据要素与内部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作者:谢卫红;林漫;郑迪文;秦玲玲;喻娟;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渐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企业在数据资源的整合应用及内部管理方面的不足,已成为制约其在人工智能驱动下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2007—2022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分析后依旧成立;...

数字化转型提升了我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吗?————作者:张天顶;李梓萌;李任子怿;

摘要:数字技术的全面发展与企业运营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企业探索新增长机会和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通过测算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及其与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关系,验证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提升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主要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高生产率和增强创新能力三个途径实现。针对不同类型...

企业颠覆性数字创新: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作者:王宇婷;易加斌;李士纪;

摘要:颠覆性数字创新是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取得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也是新时期我国推进技术自主创新与自主可控、提升企业数字创新韧性的重要途,但现有文献主要停留在现象观察、经验梳理及个别化、碎片化的影响因素研究阶段,亟待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系统梳理。本文首先呈现了企业颠覆性数字创新研究的整体概况与现有研究关注点,提炼了企业颠覆性数字创新的概念内涵,并将其与颠覆性创新、数字创新进行概念辨析;其次,探讨了企业颠...

未吸收冗余与企业竞争力:外部信息获取和内部战略更新的链式中介作用机制————作者:李宁娟;杨卓尔;

摘要:整合企业行为理论和资源管理视角,提出了一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探究了外部信息获取和内部战略更新两种资源管理战略如何协同作用促进未吸收冗余转化为企业竞争力。基于288家制造企业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环境扫描和战略更新不仅分别中介了未吸收冗余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也在未吸收冗余与竞争力之间起到了链式中介作用;竞争强度负向调节了环境扫描在未吸收冗余与竞争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正向调节了战略更新在未吸收冗余...

技术多元化对“专精特新”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作者:吴淑芳;唐震;田鸣;

摘要:作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技术多元化战略实现突破性创新对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多元化理论,通过对2018—2022年中国“专精特新”上市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技术多元化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及行业竞争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无论是相关技术多元化还是非相关技术多元化,均能够正向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的突破性创...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主题专栏(三):面向科技强国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实证和政策”征稿启事

摘要:<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上指出...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生态构建————作者:石长慧;姚凯;陈丽君;易丽丽;赵玲玲;丑丽艳;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重要论述,2025年2月,《技术经济》编辑部联合“人才强国”主题沙龙,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专题,组织专家从创新环境优化、产才深度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区域协同创新等维度展开深度研讨。与会专家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人才生态重构、新型研发机构跨界协同机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模式...

基于限制性合作博弈的跨域多源数据收益分配机制研究————作者:薛晓斐;肖毅;贺晨;张进澳;

摘要: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新质生产力,其收益分配机制是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跨域多源数据收益分配机制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成熟的解决方案。本文基于合作博弈理论,将数据要素的非排他性、数据质量和数据整合等因素作为激励机制融入到Shapley值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成员之间的连接关系,提出改进的Myerson值法作为合作博弈的解,用于解决跨域多源数据收益分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结构...

券商数字化能提升IPO定价效率吗?————作者:贾琬娇;王菲;

摘要:本文以2012—2021年IPO公司研究样本,考察券商数字化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券商数字化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IPO定价效率,表现为券商数字化程度越高,IPO抑价率越低。研究还发现,券商数字化与IPO抑价率的负向关系在IPO企业年轻、关联交易较多、股权集中度高的时候更强,表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是券商数字化影响IPO抑价率的重要机制。进一步检验发现,承销券商的数字化程度...

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作者:向仙虹;艾光帅;王子菁;

摘要: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11—2022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评估了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显著促进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此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事前补贴相对于事后补贴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更为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政府创新补贴能通过刺激企业“想发展”的意愿、提升企业...

  技术经济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带头大哥666

    请问已发回执一个多星期了,一直没更新状态,是初审吗

    2024-12-10 10:10
  • 奔跑的辣椒酱

    请问大家终审需要多久才能有结果呢,已经终审一个多月了还没结果,终审还会退稿吗

    2024-12-09 15:29
  • 奔跑的辣椒酱

    三个月录用,版面费7000。审稿专家和编辑部非常负责,文章在修改以后也有了质的提升,非常好的投稿体验。

    2024-10-15 11:13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复审都两个月了,嘛消息都没有,要拒就早点拒哇,拖着烦死了

    2024-10-10 20:32
  • 奔跑的辣椒酱

    一周内退稿,速度很快

    2024-09-14 09:35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技术经济是C刊吗?
A:还不是C刊,目前还被CSSCI拓展版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