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经济管理最新期刊目录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诱发社会焦虑的作用机理与破解路径——来自城市百度搜索指数和上市公司年报文本分析的证据————作者:李静;程默染;
摘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体现。为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会加重社会焦虑并寻找破解路径,文章基于2011—2023年中国268个地级市与此相关的百度搜索热度,并利用上市公司年报文本构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实证检验二者关系。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提升社会焦虑程度,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容易加重社会焦...
“数智化-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进————作者:田穗;何怡然;郑海味;
摘要:数智化、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和基尼系数模型,研究“数智化-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全国耦合协调度等级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现中部和东部地区高于全国水平、东北和西部地区低于全国水平的发展状态;全国耦合协调状态相对稳定,虽然相邻类...
组织管理视角下社交媒体影响者的特征、形成与作用机制——研究述评与展望————作者:裴学亮;周雯欣;赵曙明;瞿皎姣;
摘要:在技术变革与消费升级的数字化商业背景下,社交媒体影响者作为社交媒体平台中的内容创作者和主要参与者,其角色与价值日益受到学界与社会的关注。文章以2005—2024年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545篇文献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与定性文献回顾法,系统梳理了组织管理领域社交媒体影响者的相关研究。首先,通过Citespace软件分析总结影响者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其次,依据生态系统理论观点构...
新质生产力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机制与效应————作者:王子凤;张桂文;
摘要: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本途径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形式,其发展为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新契机。文章在构建新质生产力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但在高质量充分就业不同分位点和劳动力配置结构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性;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劳动力配置是新质生产力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主要...
大客户集中与“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质量————作者:吴波;张德超;邬爱其;王晓婷;
摘要:文章基于创新搜寻理论,研究大客户集中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大客户集中通过加剧单边权力效应以及削弱双边合作效应抑制了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行业竞争程度加剧和战略差异度提升削弱大客户集中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国有企业、组织冗余、议价能力等企业特征对大客户集中导致的创新质量下降产生差异性影响。文章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创新...
数字乡村发展能否促进农户共同富裕——基于收入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双重视角————作者:孙伯驰;尹含;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融入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数字经济对农户共同富裕的影响备受关注。文章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与县域数字乡村指数相匹配,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户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在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同时也扩大了农户间收入不平等;在数字乡村发展的不同维度中,乡村经济数字化增收扩距的作用效果最明显。机制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通过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和缓解信贷约束实现增收扩距。进...
ESG如何助力企业“义利并举”的实现?——基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作者:李豫新;郭泽华;
摘要:文章基于2010—2023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将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ESG评级视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主体担忧-信息畅通-市场反馈”的分析范式,分析并检验了ESG评级如何助力企业实现“义利并举”的目标。研究发现:对企业的ESG评级有助于畅通企业与市场的联系,一方面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内部劳动收入份额,实现企业“利他之义”;另一方面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企业声誉、增加企业营业收入,助力...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何以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基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fsQCA分析————作者:彭奕潇;朱李鸣;李建琴;
摘要:文章以长三角27个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fsQCA方法分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路径与条件。研究发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呈现多路径交互的复杂协同关系,单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路径并不构成引致高区域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既有路径差异又有生效门槛,高政务数字化和高数字产业化是引致高区域创新绩效的核心前因条件;...
“长三角一体化”专题征稿启事
摘要:<正>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的创新活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基于此,本刊针对“长三角一体化”相关专题进行征稿,诚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青年才俊踊跃投稿!一、选题...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经验证据————作者:明翠琴;彭宏亮;
摘要:区域创新在引领我国迈向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2010—2023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深入探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能显著提升碳排放效率,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绿色技术创新和公众环保意识增强三条路径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在政府干预程度高、金融发展水...
新质生产力对地区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作者:盛明泉;鹿晓晴;胡中应;
摘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赋予共同富裕新动能,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1个省份平衡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共同富裕,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区域和收入差距分析显示,新质生产力对中部地区及收入差距较大地区的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更显著。进一步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通过提升劳动力水平、推动数字经济发...
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韧性——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检验————作者:肖霞;梁梦如;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复杂性日益增加,推进供应链数字化已成为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源泉。文章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法和双重差分(DID)模型,结合中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实践经验,并依托2008—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韧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韧性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这主要归因于技术创新与管理效率的双重优化,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效应呈现...
新质生产力引致生产力要素质态重构的理论纵深——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的理论阐释————作者:米加宁;李大宇;董昌其;
摘要:文章聚焦创新、智能技术等重大命题,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审视新质生产力发展变革带来的社会影响,对于剖析生产力要素质态重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体现在:创新驱动与智能化发展带来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和方式变革;数据要素的崛起和价值机制的重构深刻改变生产要素禀赋和价值实现机制;以人民为中心构成衡量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这些变化标志着生产力要素正经历从物质型、资源型向智能型、数据型的系统...
高管团队复合知识结构对科创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基于战略参考点理论的实证研究————作者:刘世洁;何佳讯;
摘要:文章以2009—2023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高管团队的复合知识结构对科创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的理工科背景能显著促进企业探索式创新,商科背景能显著促进企业利用式创新;商科与理工科复合背景、管理职业与理工科背景的复合交互均能显著促进企业双元创新协同。拓展研究发现:战略柔性能够在高管团队复合知识结构与企业双元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与非民营科创企业相比,民营科创企业的...
社交媒体使用、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敏捷性————作者:李一;张硕;程主;刘天涯;
摘要:随着客户环保意识增强和市场环境波动,更多企业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作为长期战略,同时数字技术的进步推动企业通过社交媒体加速信息交换,以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和敏捷性。文章以B2B制造业为例,构建社交媒体使用、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敏捷性、供应链风险及利益相关者压力的关系模型,通过对235家中国制造企业的数据分析发现: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和社交媒体使用均显著提升了供应链敏捷性;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在社交媒体使用与供...
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作者:钱海闽;周培宇;梁昌勇;
摘要: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提升中层管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然而,目前针对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的研究比较匮乏,这与国有企业亟待提升中层管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的需求不符。文章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融合组织环境与个体认知因素的多维影响模型,系统探讨感知上级信任、团队成员支持以及市场业务复杂度对自我效能感和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上述因素能显著提升中层管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和岗位胜任力,自我效能感在...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稳就业效应研究——来自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的经验证据————作者:程广斌;吕太升;
摘要:文章以2010—2023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将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视为一项准自然试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能够显著扩大企业劳动雇佣规模,起到了稳就业的政策效果;机制分析表明,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生产规模扩张效应和交易成本降低效应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用于企业劳动雇佣的主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
专精特新企业集聚与居民收入差距——基于城市样本的实证分析————作者:李腾;张钟元;郑飞;
摘要:专精特新企业的区域化集聚有利于畅通经济循环堵塞点、优化初次收入分配格局,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2019—2023年中国27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及调节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集聚有利于缩小城市全体居民收入差距,但对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影响效果不显著;优化产业结构和消弭数字鸿沟是专精特新企业集聚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传导路径;...
可持续转型政策能否改善资源型地区的环境质量?——基于缓解资源依赖的视角————作者:田蓬鹏;潘子纯;朱玉春;
摘要:2013年《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界定了资源型城市的范畴,提出以可持续转型政策缓解资源依赖,推动其绿色转型。文章基于2005—2022年中国112个资源型与171个非资源型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识别可持续转型政策对资源型地区环境质量的影响,并探讨资源依赖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可持续转型政策能够通过缓解资源依赖,改善环境质量;这一过程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
跨行政区域创新合作能否促进产业价值捕获?————作者:郝政;倪良新;潘琳;
摘要:跨行政区域创新合作为高技术产业价值捕获注入活力。文章基于2013—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N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研究高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知识流动特征及其对产业价值捕获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创新合作网络知识流动规模持续扩大,合作关系呈现集聚到分散的演变趋势;跨行政区域创新合作可以促进城市的高技术产业价值捕获;合作网络的节点属性效应和环境支撑效...
华东经济管理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请问大家,这个期刊的复审和终审会退稿吗
2024-10-26 09:15 -
奔跑的辣椒酱
9.26投,10.3号退稿重投,编辑让我加基金重投,并且要压缩字数、更新年份,目前还没改。这个期刊居然还有退稿重投的操作,第一次见。
2024-10-12 00:59 -
带头大哥666
9.10投稿,9.19退稿,反馈内容是未达到用高标准,继续修改吧努力加油
2024-09-19 17:04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我是去年投的稿了,当时华东经济管理还是c扩,后来升成了c,所以文章的要求也变高了。初审之后主题比较符合要求,所以立刻就送审了,审稿专家速度也很快,给了非常细致的意见,对照着修改意见一字一句的改过之后再审也很顺利就通过了,终审之前增加了一个同行互评的环节,把匿名稿发给了同样是投稿人的同行,所以实际上相当于送了两次外审,所以整体的流程拖的比较长,好在最后还是顺利录用了。个人认为还是值得投递的,编辑老师态度也好,反馈也迅速。
2024-08-30 22:52 -
奔跑的辣椒酱
录用了,329投稿,中间四轮返修,我返修比较慢,每次都是卡主了15天的期限来的,建议作者们拿到返修后就尽快开始改。 返修的要求很刁钻其实,但是相较老牌C刊,我觉得返修意见会稍微好改一点。 总之好评,巨快。
2024-07-24 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