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经济管理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5:05:03

华东经济管理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北大核心

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7.019
综合影响因子:3.439
官网:http://hdjj.cbpt.cnki.net
主编:袁维海
平均出版时滞:226.0410

  华东经济管理最新期刊目录

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乡村建设的多元路径——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动态QCA分析————作者:潘光曦;郭冰;侯冠宇;

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是落实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基于2011-2023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动态QCA方法,对新质生产力的“新技术条件—新资源配置—新产业生态”三维框架影响数字乡村建设的逻辑机理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实现高水平数字乡村建设需要多维要素联动赋能,“资源配置协调主导型”“技术—资源协同赋能型”“技术—资源—产业多元联动型”是赋能高水平数字乡村建设的条件组态,创新...

政府数字采购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需求激励效应与供应链信息溢出效应视角————作者:吕志冲;韩熙堃;巩艳红;高远;

摘要:文章基于2015—2023年政府采购合同与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政府数字采购指标,探讨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数字采购通过需求激励效应和供应链信息溢出效应显著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且政府扶持与创新投入分别通过外部和内部协同效应增强了政策效果。此外,政府数字采购通过促进数字知识溢出和改善数字环境,对采购所在地企业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营商环境优越和政企...

长三角地区“产-才-城”适配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黄永春;周炯岚;李娜;宫尚俊;

摘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产业、人才和城市的融合协调是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2011—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数据,探索“产-才-城”适配度的时空格局演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趋势上,长三角地区“产-才-城”适配度呈稳定增长态势,多极化现象渐显;在空间分异中,呈“西低东高”的地域差异,形成以长三角核心城市为主的高水平聚集带。同时,“产-才-城”适配度的空间自相关显著为...

供应链金融能吸引绿色投资者进入吗?——基于资源协奏视角————作者:杨忠海;刘金奇;

摘要:文章选取2010—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供应链金融对绿色投资者进入的影响。研究表明,供应链金融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绿色投资者进入数量。机制检验发现,供应链金融在资源获取、资源整合、资源利用三个维度分别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塑造绿色认知、产出绿色创新的渠道影响绿色投资者进入,且这种影响在非国有企业、行业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供应链集中度低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信息传递水平提升...

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效应分析————作者:叶阿忠;田小梅;李田田;张源野;

摘要:文章立足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法、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稳健通达,不存在等级森严的网络结构,但关联紧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无锡、苏州、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要素集聚能力强,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网络密度的提高和网络效率的降低有利于整体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

低碳城市建设对生态韧性的影响效应与机制——基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作者:张明斗;杨雨欣;

摘要:文章基于中国2008—2022年25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低碳城市建设对生态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显著增强生态韧性,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城市建设对东部地区城市、非老工业基地城市、大型城市以及高碳排城市的生态韧性具有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机制检验表明,低...

新质生产力助推碳减排潜力释放:效应测度与实现机制————作者:杨万平;黄若滢;

摘要: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释放碳减排潜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效果与机制尚待探究。文章基于超效率SBM模型估算中国30个省份的碳减排潜力,构建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验证在提升经济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机制下新质生产力助推碳减排潜力释放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远超中西部地区,碳减排潜力呈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则持续上升;新质生产力对经济效率低、能源结构高碳地区具有更大的边际减碳效益;新质生产...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逻辑重点与关键路径————作者:刘耀彬;胡伟辉;万博文;骆康;

摘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新时代以来,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绿色低碳发展成效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增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美丽中国,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性支撑,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重要...

财税政策、数字化与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作者:杨志安;侯耀威;

摘要: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两种财税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企业数字化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财税政策能够有效激励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但其激励效应因企业所属地理区位、生命周期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中介机制分析发现,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均通过激励企业增加创新资本投入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调节机制...

数字技术、供应链韧性与企业可持续绩效——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作者:李晓梅;刘梦雪;

摘要:数字技术是增强供应链韧性的突破口,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文章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利用2015—202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供应链韧性、吸收能力与企业可持续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技术显著提高了企业可持续绩效;供应链韧性在数字技术与企业可持续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吸收能力可以强化数字技术和供应链韧性对企业可持续绩...

扩大货物进口对中国县域就业的影响————作者:李文文;郎丽华;张成;

摘要:文章使用偏离份额方法构建县域扩大货物进口指标,使用全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数据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扩大货物进口对中国县域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大最终品进口对中国县域就业总量没有显著影响,扩大中间品进口可以显著提高县域就业总量和劳动参与率,增加第二产业就业规模。机制分析发现,中间品进口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进口中间品数量,促进就业规模扩张。异质性分析发现,中间品进口能促进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就业...

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基于我国2489个县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作者:郭金云;郑艳红;

摘要:文章基于2008—2022年我国2 489个县域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对于东部县域、长江经济带县域和非贫困县县域而言,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能够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促进县域基本公...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溢出与企业融通创新————作者:汪晓文;李莹;陈南旭;

摘要: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关键途径,如何借助供应链网络发挥数字化转型的融通创新效应是突破创新困境的关键。文章从供应链溢出视角出发,利用2010—2023年上市公司三级供应链网络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是否通过供应链网络溢出对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目标企业融通创新,上游供应商企业和下游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会沿着供应链网络产生溢出效应,牵引目标企业融通创新;机制分...

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路径:理论探索与未来展望————作者:孙元;沈梦洁;钟亚婷;王雯琪;

摘要: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多样化的数字平台不断涌现,逐渐渗透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其中,数字平台作为信息交互的重要场所,聚集了海量信息,如何提升数字平台信息价值的议题引起实践界与理论界的广泛讨论,成为管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这一新兴领域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国内外学术期刊中的文献较为稀少。针对上述背景,本文检索发表于国内外期刊上的79篇文献,利用文献综述法对数...

以科技创新推进“十五五”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者:沈坤荣;程果;

摘要:“十五五”时期既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蓄势攻坚期,也是突破围堵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转折期。以科技创新推进“十五五”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主动选择,也是赢得大国竞争、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之举。推进“十五五”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既要有效应对新一轮大国竞争下我国面临科技与产业的双重封锁、制造业面临高端回流和低端外迁的“双重挤压”、初级产品供给遭受波动冲击...

发行绿色债券对企业碳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研究————作者:陈燕丽;周徐欣;邓梦华;

摘要:文章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和资源编排理论,利用2011-2023年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绿色债券对企业碳边际减排成本的改善效果及作用机制,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绿色债券的发行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碳边际减排成本,促进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机制分析表明,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能够通过推动实质性创新并激活冗余资源,降低碳边际减排成本。异质性分析显示,绿色债券对企业碳边际减排成本的降低效应,在独立董...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及实施路径”专题征稿启事

摘要:<正>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迫切需要,是优化区域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国土空间体系的关键支撑。当前,面对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坚决破除区域政策壁垒、充分发挥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加速推进生产要素高效流动,形成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赢共享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已然成为政界与学界共同...

数字经济对城市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及空间机制————作者:高维龙;

摘要:数字经济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提供了重要机遇,但关于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经验证据仍然有限。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利用中国243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SDM模型等,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市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和空间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降低了城市PM2.5和CO2的排放强度与增长率,并产生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且该效应在中小型城市和绿色数字化...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动态QCA分析————作者:孙佳怡;杨忠;宋孟璐;

摘要:文章利用2018—2022年186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QCA方法,探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注意力焦点、注意力情境与注意力结构分配共同作用的结果,存在四种高质量发展路径以及四种非高质量发展路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存在“研发投入陷阱”,低研发投入是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核心特征,而在注意力错配或情境支持不足时,高研发投...

信用风险缓释凭证改善了债券发行利差吗?——来自债券层面的证据————作者:陈东君;宋福铁;

摘要: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任务。文章利用2018年10月至2023年12月在银行间市场公开发行的(超)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数据,考察信用风险缓释凭证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标的债券的发行利差。研究发现:CRMW显著增加标的债券的融资成本,经过不同内生性、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机制检验显示,CRMW因市场不成熟的局限性未充分发挥保险效应,其在缓解市场分歧的同时能够...

  华东经济管理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请问大家,这个期刊的复审和终审会退稿吗

    2024-10-26 09:15
  • 奔跑的辣椒酱

    9.26投,10.3号退稿重投,编辑让我加基金重投,并且要压缩字数、更新年份,目前还没改。这个期刊居然还有退稿重投的操作,第一次见。

    2024-10-12 00:59
  • 奔跑的辣椒酱

    9.10投稿,9.19退稿,反馈内容是未达到用高标准,继续修改吧努力加油

    2024-09-19 17:04
  • 奔跑的辣椒酱

    我是去年投的稿了,当时华东经济管理还是c扩,后来升成了c,所以文章的要求也变高了。初审之后主题比较符合要求,所以立刻就送审了,审稿专家速度也很快,给了非常细致的意见,对照着修改意见一字一句的改过之后再审也很顺利就通过了,终审之前增加了一个同行互评的环节,把匿名稿发给了同样是投稿人的同行,所以实际上相当于送了两次外审,所以整体的流程拖的比较长,好在最后还是顺利录用了。个人认为还是值得投递的,编辑老师态度也好,反馈也迅速。

    2024-08-30 22:52
  • 奔跑的辣椒酱

    录用了,329投稿,中间四轮返修,我返修比较慢,每次都是卡主了15天的期限来的,建议作者们拿到返修后就尽快开始改。 返修的要求很刁钻其实,但是相较老牌C刊,我觉得返修意见会稍微好改一点。 总之好评,巨快。

    2024-07-24 21:41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