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师职称论文范文: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3-04-07 11:11 热度:

  摘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成为协调城市与自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城市也都相继开展了生态园林建设。本文从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内涵出发讨论了城市园林建设生态化的特点和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理念,设计

  前言:

  高度的社会发展使人类生活的水平迅速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问题。城市的膨胀、能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无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生态失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在城市的发展中,不应当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应将人看作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因子,生态园林设计意味着人为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遵循生命的规律,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随着人们逐步认识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城市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也正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是园林景观保持自身特色,协调城市与自然系统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园林景观是一个城市当中人们休闲,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在城市扩张过程中,人口越来越多,注重园林景观的生态性,就显得更为重要。园林景观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人类处于设计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地位。设计要素包括山水地形、建筑、植物和水体、具有很大的人工成分,维持它正常运转的能源、物质均来自于园林景观生态系统外部,所以说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内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设计目标是为满足人们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而对土地以及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基础,尊重当地自然环境面貌,使园林景观与自然相容,使植物、水体、土壤、地形、人造景观等要素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的能源输入与输出;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不仅要以生态学理论作为基础,还要从美学、社会、经济等角度加以综合考虑。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园林景观不仅要求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达到最低,并且还要满足人们的美学、娱乐、休闲需要,为社会所接受,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不仅仅维持在塑造人工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日后对其的维护与管理,使其维持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生态园林的设计的特点和原则

  (一)生态园林的设计特点

  不同于传统的园林观念, 生态园林设计不只是单方面注重设计或自然本身,而是把重点放在了“结合”上面,把生物——尤其是植物, 作为园林的主体和基础,更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生态园林的设计有如下特点。

  1.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现代社会常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各种城市设施的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在园林景观建设中,人们享用的优美环境却常常通过树木移栽或开山炸石获得材料。这并不符合生态设计的观念。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生态设计要尊重土地的属性, 根据不同类型土地的结构和功能决定土地的利用模式。使用高可靠性和高耐久性的景观材料也可以提高利用资源的效率。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在延长了使用寿命的同时, 无形中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2.遵循生态学原理

  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起着积极重要的指导作用, 是指导景观设计的根本理论。通常,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于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作“生态设计”。充分利用场地上原有的建筑和设施,赋予新的使用功能。高效率地用水,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生态学原理的重要体现。随着现代生态学不断地向前发展,与生态园林建设结合最紧密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也在逐步的完善之中。景观的设计者只有将生态科学理论和景观美学观点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景观佳作。

  3.符合地域文化特征

  人类的活动和影响自始至终全方位的贯穿于整个景观系统。无论是在时间和物质空间上,还是在精神空间上,均对不同尺度的景观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某市风景区土地整体规划布局,首先保护景源地、生态林地和历史遗迹,同时调整土地资源结构,建立适合风景区的土地类型体系与模式,并且突出风景区的特点,逐步把具有游赏价值的土地资源化为风景游赏用地,沿滨河路形成统一的风格,拆除或搬迁不符合要求的建筑,结合风景点改造林地、园地作为风景游赏用地。利用山谷地形,作为野外露营用地。居民社会用地尽可能集中发展,避免土地浪费占用风景游赏用地。园林景观设计必须结合本地的地域特征和人文特征, 以人类聚居的活动场所的规划设计为手段,尊重风土民情,尊重气候环境, 才能让景观设计节约的同时等到公众的认同感。

  (二)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具是科学、艺术和社会三个方面要素的结合,不同的园林景观设计对三个方面有不同的侧重,因而指导思想和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都要具备以下的特性来贯穿设计过程的始终。

  1.观赏性

  观赏性是园林景观的基本功能之一。景观生态的设计应该、也必须是美的,应强调艺术的表达和再现。通过科学的配置,建成人工植物群落, 提高景观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公益效益,突出其社会保健功能,为城市建设一个高层次的,集文化、休养、游览功能于一身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2.多样性

  在一个生物群落中, 物种的多样性不仅能反映群落中物种的丰富程度, 也能反映群落的动态特点、稳定性水平以及自然环境条件和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越复杂,各个种群对群落中总体时空、资源的利用,就越趋向于互补而非竞争,因此这个群落也就更加稳定。在城市中,由于人为干扰和环境变化比较频繁,物种的高多样性,可以使园林植物群落具有更加完善的适应调整能力,这也是景观功能多样化的基础。

  3.公共性

  生态园林打破了传统城市园林建设的小范围的概念, 它包括能起到调节生态环境作用的所有生物群落, 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巨大工程体系。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是以绿化植物为主体的生态系统。除了城区,近、远郊区也都包含在系统之内。生态景观产生的诸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综合功能都应具有公共性,即其生态效益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具有范围广阔的使用价值。

  三、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具体措施

  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的建设中, 应用生态恢复和重建的理论与技术,汲取园林艺术精华,创造不同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通过构建层次多、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提高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绿地的稳定性和抗逆性,从而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维发展。

  (一)建立合理的生态群落

  应用生态恢复和重建的理论与技术,汲取园林艺术精华,创造不同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通过构建层次多、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提高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绿地的稳定性和抗逆性,从而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维发展。

  (二)园林类型的多样化

  目前生态园林主要被划分为六大类型,即观赏型植物群落、生产型植物群落、保健型植物群落、抗逆型植物群落、知识型植物群落及文化环境型植物群落等。多样化的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生物共存与发展。

  (三)引入抗逆型植物

  抗逆型植物群落是城市生态园林的一个类型,它建立在被污染的逆境中,具有改善城市环境的还原功能。组建抗逆型的人工植物群落,首先应选择合适的植物。其标准是选择适宜在本地区气候及环境污染等特定条件下生长,抗逆性强的类型:其次,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在城市工业污染严重的地方重点引入抗逆型植物群落。

  结语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是园林景观保持自身特色,协调城市与自然系统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它遵循生态学原理, 体现了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是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我们要掌握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化、自然化、文明化、经济化和人性化的理念,明确地将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努力实现我国城市的园林生态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惠远.景观规划:概念、起源和发展[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3):373-376.

  [2]蔺银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与热点研究问题.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274一287.

  [3] 康兴梁.园林生态学的界定[J].吉林林业科技,2005(1).

  [4] 乔丽芳,张毅川,郑树景.景观的生态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12).

  [5] 安画宇.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 2004(6).

  [6] 叶德敏.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论探讨

  [7] 涂以全.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3).

  本文选自省级期刊《北方园艺》。《北方园艺》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黑龙江省园艺学会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普及相结合的园艺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国际刊号ISSN:1001-0009;国内刊号CN:23-1247/S。国内外公开发行,园艺学专业刊物。

文章标题:园林设计师职称论文范文: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chengshi/1676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