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中缅跨境族群之传统音乐舞蹈

所属栏目:音乐论文 发布日期:2021-03-10 09:17 热度:

   【摘 要】滇西中缅边境地区是指地处我国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与缅甸接壤的地区,是中缅合作的核心区域。滇西德宏境内少数民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分别与缅甸掸族、克钦族、迈达族、崩龙族、傈僳族属于共同的跨境族群,具有密切的地缘、亲缘、神缘和文缘关系。本文就滇西中缅跨境族群互动中的传统音乐舞蹈进行全面梳理。

滇西中缅跨境族群之传统音乐舞蹈

  【关键词】族群互动;滇西;中缅边境;音乐舞蹈

  一、滇西中缅边境跨境族群概况

  “滇西”中缅边境地区是指地处我国云南德宏州与缅甸东北部接壤的地区,国境线全长约为 503.8 公里,这里居住有傣、景颇、德昂、阿昌、傈僳等少数民族,分别与缅甸的掸、克钦、崩龙、迈达、傈僳等民族属于共同的跨境族群,具有密切的地缘、亲缘、神缘和文缘关系。长期以来,这些少数民族在历史、经济、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密切往来。傣族属于国际性的族群,主要分布于泰国、老挝、缅甸、越南、中国、印度以及柬埔寨等多个国家,在柬埔寨、泰国、越南等地被称为泰族 , 在缅甸被称为掸族,在老挝被称为老族。根据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有傣族人口 1261311 人,而滇西德宏傣族人口为 35 万左右。缅甸掸族人口为 850 万左右,主要分布于掸邦地区。我国景颇族与缅甸克钦族属于跨境而居的族群,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景颇族人口为 147828 人,绝大部分居住于滇西德宏边境一带。缅甸克钦族人口为 108 万,主要分布于克钦邦。我国阿昌族与缅甸“迈达族”属于跨境而居的族群,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阿昌族人口为 39555 人,85% 以上居住于滇西德宏边境一带。缅甸迈达族人口约 4 万人,主要分布于缅甸东北部地区掸邦的景栋以及克钦邦的密支那等地。我国德昂族与缅甸崩龙族属于跨境而居的族群,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德昂族人口数约为 20556 人,绝大部分都居住于滇西德宏边境一带。缅甸崩龙族大约 70 万人,“主要分布于缅甸北部掸邦的密支那、八莫、抹谷、抹密和瑞丽江左岸的果塘、当拜、西保、腊戍、南登尼以及南掸邦的葛鲁、滚弄边区县的果敢地区。”[1] 我国傈僳族与缅甸的傈僳族名称相同,同属于一个族群。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傈僳族人口约为 702839 人,主要分布于滇西北和滇西边境一带。缅甸傈僳族人口为 40 多万,主要集中于克钦邦、掸邦、曼德勒等地。

  二、滇西中缅跨境族群之传统民族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是滇西中缅跨境民族艺术互动中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也是边境民族文化认同、身份认同、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滇西中缅跨境区域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些民族都是善于歌舞的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中缅跨境民族音乐主要包括传统戏曲与曲艺、传统民族乐器、传统民歌等。

  (一)滇西中缅跨境族群之传统戏曲与曲艺滇西中缅跨境族群传统戏曲主要包括滇西傣族的傣戏、缅甸的缅剧、皮影戏、木偶戏等。傣剧是滇西德宏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中仅有的、发展较完整的戏剧艺术形式,是滇西中缅边境地区的傣族、掸族及与之杂居的德昂族和阿昌族人民极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傣族文化的艺术结晶。傣剧起源于傣族原始先民祭祀时的“傩戏”,它将傣族语言、傣族民间曲调与本民族的民间歌舞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吸收中原汉族皮影戏的表演形式,从而逐渐成型。此后,傣剧大量借鉴和吸收滇剧以及川剧等艺术表演形式,在打击乐、服装、化妆、道白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发展。傣剧不仅流行于滇西德宏地区,也流行于与之相邻的缅甸掸邦广大地区,并对中缅边境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每当德宏州傣剧团到缅甸掸邦进行演出时,其场面之大,观众情绪之高,让人惊叹不已,观众少则过万,多时竟有数万观众。据德宏州傣剧团著名演员朱光静介绍,傣剧团经常去缅甸周边地区的乡村和城市的掸族中进行演出和交流。每逢傣族节日,无论大小活动,都会通过官方或民间组织等形式邀请他们去当地演出。“应友好邻邦缅甸的邀请,德宏州傣剧团于 1990 年 1 月、9 月和 1991 年 5 月,三次出访缅甸的木姐、南坎镇区和九谷镇区、并演出了 10场傣剧。演出剧目有《朗推罕》《千瓣莲花》《冒弓相》《十二个王妃的眼睛》等。演出结束后,九谷群众敲锣打鼓,将演出团送至桥头,依依惜别。这次演出团由方佩龙任团长、肖德勋任副团长”[2]。缅甸的戏剧主要包括阿迎、皮影戏、木偶戏三种类型。缅甸传统戏剧与滇西边境各民族戏剧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表演形式与题材内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缅甸的戏曲和滇西傣族的傣剧都受到佛教的广泛影响,从风格、题材、表演等方面都带有佛教的文化特征。在现有的三百多部傣剧中,有一百多部都与佛教和神话有关。传统傣剧《召树屯与楠木诺娜》的故事来源于缅甸佛教文学艺术,还有《娥并与桑洛》《兰嘎西贺》《阿銮那道》等作品,其素材大多来自缅甸佛教中的一些神话传说故事。缅甸戏剧在滇西中缅边境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 2017 年的“十一”国庆期间,由瑞丽市政府主办的第十七届中缅胞波狂欢节就邀请缅甸的传统戏剧——木偶戏在此次活动中展演,并成为此次活动的重要亮点,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再如,2018 年 12 月在瑞丽市弄岛雷允村举行的傣族金袈裟节活动,就邀请了缅甸掸邦木姐地区的傣族参加此次活动,他们带来了包括缅甸戏剧在内的多种传统民族文化艺术。

  (二)滇西中缅跨境族群之传统乐器滇西中缅跨境族群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分别产生了大量的传统民族乐器文化,这些乐器广泛流行于边境各民族当中,成为各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形式。许多乐器在滇西中缅两国边境各少数民族当中都共同流行,充分体现了跨境族群的文化同源性。根据不同族群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傣族—掸族传统乐器、景颇族—克钦族传统乐器、德昂族—崩龙族传统乐器、阿昌族—迈达族乐器、中缅傈僳族传统乐器等。按照乐器演奏方法可以分为:打击乐器、吹管乐器以及弹拨乐器等。打击乐器乐器主要有:象脚鼓、铓、排铓、钹、水鼓、韵板、木鼓等;吹管乐器主要有:葫芦丝、吐良、洞巴、笛子、口弦、芦笙等;弹拨乐器主要有:三弦、傈僳琵琶、牛角琴、叮琴、竹琴等。有些乐器在多个民族当中广泛流传,有些乐器则主要在某个族群内部流行。

  (三)滇西中缅跨境族群之传统民歌民歌是滇西中缅跨境族群中民间音乐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种类、风格、体裁都非常丰富。同一跨境族群之间的民间歌曲有着密切的联系。傣族与缅甸掸族曾经属于同一个族群,其民族民间歌曲在风格、体裁、题材、审美等方面具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缅甸掸族民歌如 “光瑟欢(葫芦丝歌)、光叮(串寨歌)、光木龙空(叙事古歌)、光握赶(男女对唱)、光撒呆(逗乐歌)、光色得乐(使用吹奏乐器多月伴奏的民歌)、光木哈(情歌)、光莫达(喜事歌)、光木郎布埃(节日歌)”[3] 等,与滇西德宏地区傣族民歌如山歌情歌、琴调、口弦调、叙事歌曲、祝贺歌、请客调等,在音乐风格、调式、题材、审美等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此外,滇西中缅景颇族与克钦族、德昂族与崩龙族以及中缅傈僳族之间的民歌都有很多的相似或相同之处,例如:景颇族与克钦族在他们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目瑙纵歌节中所唱的歌曲有许多都是通用的。景颇族许多的歌曲在克钦族中都非常流行,并受到广大克钦族同胞的热爱,例如,2007 年 1 月 , 我国著名景颇族歌手翁丽丽、排坎、刘永江、进同干、包木兰、梅合弄一行在缅甸克钦政府的邀请下,赴密支那参加克钦邦组织的目瑙纵歌节。他们现场演唱了具有中国景颇族特色的景颇歌曲 , 并受到了广大克钦族同胞们的热烈欢迎。

  三、滇西中缅跨境族群之传统舞蹈

  滇西中缅跨境各民族都非常善于歌舞,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与丰富的舞蹈种类,每个民族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艺术形式。滇西中缅同一族群各民族之间的舞蹈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发展历史、舞蹈种类、风格特点以及审美等方面都非常相似,也是中缅各民族之间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滇西中缅跨境地区由于民族众多,各民族传统舞蹈丰富多样。有的舞蹈具有跨地区、跨民族和族群的特点,如象脚鼓舞、嘎秧舞、三弦舞、芦笙舞等;有的舞蹈则主要流行于单一的民族或族群中,如孔雀舞、神鸟舞、马鹿舞、大象舞、目瑙纵歌舞、刀舞、银袍舞、统嘎舞、大嘎舞以及水鼓舞等。

  孔雀舞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缅甸掸族所流行的神鸟舞具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在道具的使用、舞蹈动作、舞蹈风格、题材内容、舞姿造型以及表演形式方面都大同小异。从使用场合来看,孔雀舞和神鸟舞通常在本族的民俗节庆、喜庆丰收、宗教集会以及赶摆等场合中运用。孔雀舞和神鸟舞广泛分布于滇西中缅跨境的德宏的瑞丽、芒市、盈江、梁河和西双版纳、景谷、孟达、孟定等地区,以及缅甸北部的掸邦等傣族聚居区。缅甸掸族的“神鸟舞” 与滇西傣族的架子孔雀舞极为相似,舞者身上都套有用竹和布等材料做成的孔雀或鸟的翅膀、尾翼等道具,在鼓、铓、排铓、钹等乐器的伴奏中翩翩起舞。

  象脚鼓舞是滇西中缅边境多民族中所广泛流行的舞蹈种类,主要流传于滇西中缅边境地区的傣族、掸族、景颇族、克钦族、阿昌族、德昂族、崩龙族、中缅傈僳族以及佤族和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当中,是多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互动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结果。象脚鼓舞在滇西中缅边境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在滇西中缅边境地区任何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只要有重大节日、起房建屋、迎亲嫁女、赶摆等活动,都会听到象脚鼓的声音。来自各村寨的小伙子们身背象脚鼓跳起矫健、灵活的象脚鼓舞。象脚鼓舞因舞者身挎象脚鼓而得名,根据象脚鼓的长短不同,又可分为长象脚鼓舞、中象脚鼓舞蹈、短象脚鼓舞蹈等。长象脚鼓舞具有舞姿端庄潇洒、舞步缓慢、打法多变的特点,中象脚鼓舞具有舞步扎实稳重、刚健有力、动作幅度较大的特点,而短象脚鼓舞具有灵活腾跃、摆动幅度大、步伐灵活、动作欢快、刚健有力、富有阳刚之气的特点。

  马鹿舞是滇西中缅傣 - 掸民族特有的舞蹈种类,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马鹿舞在傣语中称为“戛朵”,“戛” 具有玩、耍之意,“朵”据佛教中传说是一种既像马又像鹿的长体、长角的神秘野兽,是一种保护佛祖的神兽。马鹿舞广泛流行于滇西中缅边境地区的德宏瑞丽、耿马县孟定镇、缅甸掸邦等地区的傣族、掸族当中。马鹿舞是一种佛教性舞蹈,具有祈求上苍保佑人们能够风调雨顺的寓意。舞蹈由两个人钻进用竹条和彩布做成的马鹿神兽道具进行表演,其道具制作得非常精致,舞蹈形象逼真,动作刚健有力,步伐轻快、节奏明快,构成了马鹿舞的风格特点。目瑙纵歌舞是中缅景颇 - 克钦族一种大型的祭祀性的广场集体舞蹈种类,目瑙纵歌舞具有“天堂之舞”和“万人之舞”的美称。跳目瑙纵歌舞时,人数众多,少则上千,多则过万。舞队蜿蜒曲折,节奏激昂明快,气势磅礴。舞队排列成阵,舞步豪放有序,场面壮观,振奋人心,充分体现了克钦 - 景颇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质。目瑙纵歌舞主要流行于滇西中缅跨境地区的德宏地区以及缅甸密支那等地区的景颇族与克钦族当中。“目瑙”文化是景颇 -克钦民族共同的古老文化,它汇集了“景颇族(克钦族)先民们的多种古代文化,涵盖了景颇族原始宗教、征战、庆祝胜利、哀吊、驱邪、婚礼等一系列文化”[4],这些文化集中体现了景颇 - 克钦族共同的文化历史和民族精神。

  滇西中缅跨境各民族传统舞蹈非常丰富,除以上舞蹈种类之外,还有傣族、掸族、德昂族等的嘎秧舞、大象舞、竹竿舞等,景颇族、克钦族的刀舞、银袍舞、统嘎舞等,景颇族、克钦族以及傈僳族的三弦舞、芦笙舞,还有中缅傈僳族的大嘎舞、中缅德昂族的水鼓舞等。这些舞蹈成为中缅跨境族群之间艺术互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各民族之间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 申旭 , 刘稚 . 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跨境民族 [M]. 昆明 : 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8,409.

  [2] 德宏州史志办 . 德宏州年鉴 (1992 年 )[M]. 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 ,1992,328.

  [3] 李汉杰 . 中缅传统音乐之比较研究 [J]. 民族艺术研究 ,1992,(06),38.

  [4] 朱海鹰 . 论缅甸民族音乐和舞蹈 [M]. 北京 :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1,19.

  《滇西中缅跨境族群之传统音乐舞蹈》来源:《戏剧之家》,作者:钟小勇 1 ,余继平 2 ,沙 琪 3

文章标题:滇西中缅跨境族群之传统音乐舞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yinyue/4517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