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论文发表开源软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05-10 10:09 热度:

  开源软件是源码可以被公众使用、拷贝、修改的软件,包括开放源代码和开放内容,具体来讲,开源软件还包括开放应用程序接口、开放资源内容和开放标准规范。

  【摘要】文章介绍了开源软件的定义及特征,分析了世界各国开源软件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开源软件在我国图书馆工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图书馆论文发表,开源软件,图书馆,应用,研究

  1.开源软件的定义及特征

  从国内外图书馆应用开源软件的情况来看,开源软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用型开源软件。第二类是图书馆业务管理平台软件,第三类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平台软件。开源软件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高度开放免费使用,二是公布源代码自由修改,开源软件是开放精神的体现。

  2.国内外图书馆开源软件应用现状

  2.1国外开源软件应用现状

  美国作为OpenSource的发源地,在开源运动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9年,惠普公司和麻省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了Dspace软件。目前,全球共有364家信息机构使用Dspace软件,如贝勒大学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纽约大学图书馆、马萨诸塞州立图书馆、美国航空航天局、堪萨斯州历史学会研究中心等。除Dspace之外,康奈尔大学和佛吉尼亚大学共同开发的数字化知识库软件Fedora数字仓储方案,能有效的揭示资源之间的层次关系。2004年,印第安那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密西根大学、斯坦福大学共同发起了一项名为自由、开源的在线协作学习环境Sakai为开放源代码的联合开发项目。将这四所高校原来自主开发的CMS源代码都贡献出来,共同开发出一个适用于高校的开源CMS产品,该计划获得了美国HewlettFoundation和MellonFoundation的资金支持。至今Sakai已在世界91所大学图书馆开始使用。除美国之外,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开发的基于Web搜索和浏览界面的Xing软件,使用了基准的开源技术,能为XML格式存档的Archive集合提供了搜索、浏览和显示功能。随着开源软件被图书馆接受和信赖,国外众多高校都将开源软件的应用作为一个首选。

  2.2国内图书馆开源软件应用现状

  1998年国内高校图书馆在开源软件运动中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例如:1998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利用Greenstone开源软件系统进行学位论文文摘及索引项目的建设,利用开源软件Scribio搭建图书馆检索界面,并加入了Web2.0的特性,支持Unicode对记录进行全文检索。清华大学图书馆利用开源软件Fedora为技术平台,促进了数字资源管理和长期保存系统;浙江大学图书馆也开始开发以DSpace为核心的数字图书馆系统。此外,还有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开源软件研究与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利用Dspace建立学术机构库,为科技文献知识提供服务平台。上海大学图书馆采用SXNA构建了新闻聚合系统,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兰州分馆采用Dspace构建了甘青少数民族数字资源保存服务系统。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对开源软件SPT进行汉化和本地化开发,扩充RSS功能和OAI功能源系统及检索利用。此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浙江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等也在使用Dspace系统进行二次开发。

  与国外相比,国内图书馆在应用开源软件方面还存在不足,应用的软件种类比较少,开源软件研究与应用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二次开发的能力不足等问题。

  3.开源软件在我国图书馆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

  3.1应用开源软件的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图书馆对开源软件及开源社区机制认识还不够,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开源联盟、开源社区建设比较少,图书馆在利用开源软件改进工作流程与利用开源软件形成图书馆特色方面尚未达成共识,开源数字图书馆与开源软件企业联合机制还没有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对开源本质认识不深,同时也反映我们在开源技术上还不够成熟。

  3.2后续系统维护与开发费用高

  开源软件的代码设计相对较难,而我国图书馆只是掌握了开源软件的前期使用,开源软件开发到一定程度要进行不定期的升级与维护。由于国内图书馆缺少计算机技术人才,图书馆在使用开源软件后期管理上还需要借助专业软件公司,而这种软件公司的费用比较高,图书馆只有花费成本来培训本馆技术人员,这也提高了后续的管理成本。

  3.3管理能力与技术力量匮乏

  开源软件只是提供一个基础的技术平台,如果将引进的开源软件直接使用而不进行二次开发,虽然能在短时期内为图书馆带来效益,但不能形成图书馆开源软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开源软件在图书馆管理能力和技术支持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可以说开源软件的优势在没有软件专家的图书馆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只有在具有较高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面前,开源软件的优势才能更好的体现。

  3.4存在安全隐患

  开源软件在安全方面存在很多隐患,图书馆在开源软件使用过程中无法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图书馆开源软件在使用后必须对其进行二次开发产生新的版本,新的版本受制于改进前的老版本的安全问题,后期开发与修改不当会增加其安全事故。图书馆的设计理念如果没有安全意识,容易造成开源软件在使用过程中被攻击而造成瘫痪,这种潜在的安全漏洞极容易引起公众的信息阅读损失。

  4.图书馆应用开源软件的解决方案

  4.1建立良性软件开发环境

  首先成立数字图书馆开源软件应用联盟,其次建设一个良好的开源社区,依托图书馆协会负责开源软件应用的协调,组织,监督,管理等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保证开源软件本地化版本及时推出与推广应用。为开源软件的发展提供交流、使用、协同的开发平台,使各图书馆共同参与开源软件的系统建设,并且注意与全国范围内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开源社区协同发展,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率。

  4.2注重图书馆开源软件的创新与分享

  我国图书馆开源软件开发模式主要在既有的开源软件基础上进行汉化和二次开发。为了避免开源软件选择的盲目性给图书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应对开源软件的通用性、拓展性、易用性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促进图书馆软件共通,资源共享,积极的分享开源软件的创新成果。

  4.3建立完善的应用评价系统

  图书馆在使用开源软件过程当中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和法律危险,特别是国内应用开源软件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较弱,开源软件在应用前要进行分析,对国外使用开源软件中所出现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整合,对所使用的开源软件研发中的相关法律进行研究,构建完善的开源软件使用评价系统,对开源软件的使用要有一定的保障措施。

  4.4加强图书馆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我国图书馆计算机技术发展比较薄弱,仅凭单个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已有的开源软件开发、使用、维护是不可能的。图书馆联盟应建立自己的开源软件开发团队。引进成熟的开源软件进行本地化和二次开发,全面推广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推广使用开源软件,群众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要通过适当的宣传和专门的培训,提高图书馆员对开源软件的认识,提高我国图书馆开源软件系统建设的起点和层次。

  参考文献:

  [1]王萍,李鹏,图书馆开源软件应用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0,(5):43-45.

  [2]廖佳杰.图书馆开源软件的应用价值[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9-11.

  [3]徐德斌.开源软件在我国图书馆的应用研究[J]情报科学,2007,(12):24-27.

文章标题:图书馆论文发表开源软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shehui/2096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