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7-11-07 10:22 热度:

   农村建设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思想道德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探讨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农村百事通

  《农村百事通》是全国邮发量最大的农业科普期刊,也是唯一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的农业科普期刊。本刊以“为农民生产生活当参谋、为读者经营致富当顾问”为办刊宗旨,以“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时效性”为编辑方针,以“求新、务实、效益优先”为用稿原则。文章短、精、易(懂),内容实、新、巧。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准,需要重点把握四个着力点: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找准突破点;继承和弘扬农村的传统美德,形成共鸣点;建设农村文明的生活方式,激活兴奋点;开展官风、民风、家风建设,多方整合,拓展结合点。

  第一,加大投入 找准突破点——加强农村思想文化传播的设施建设

  文化基础设施包括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博物馆等,它们是党和政府举办的公共文化设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广大农村居民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物质载体,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为广大农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依托、媒介,是衔接文化产品生产与文化产品消费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因此,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此为突破点,加大投入,加强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然而,由于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和受当地经济水平状况的制约,当前农村在投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是物质投入不足。对宣传文化事业投入总量偏低,比例偏低,精神文明建设所需要的一些硬件设施费用得不到保障,阵地建设不足。其次是人力投入不够。由于政工人员的待遇偏低,活动经费也没有保障,直接挫伤了其工作积极性;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兼职,中心任务一来,他们就被抽到其它工作上,严重影响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开展。再次是政策投入不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权力、义务、职责、待遇、工作目标、评估考核标准等都非常模糊,并且缺乏科学的界定和规范。

  针对以上现象,中央和地方要从多方面下手,建立对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多元投人机制,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保证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正常开展。第一,完善资金保障机制,把所需资金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检查,真正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广大的农村。第二,广开渠道,多方筹措资金。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开辟县、乡、村三级筹资渠道,使思想道德建设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另一方面,要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筹措资金,动员鼓励社会各行各业力量,支持和参与各种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第三,组织和引导农民正确投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政府是主导力量,这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两个根基。除政府、社会力量财力、物力投入外,要正确组织和引导好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这也是政府投入能够切实发挥引导作用的关键所在。

  第二,精心传播 形成共鸣点——继承和弘扬农村的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又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秀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2]《淮南子•卷十三•氾论训》中指出:“国之所以存者,道德也”。加强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就要注重继承和弘扬农村中的优秀传统美德,并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我国有近13亿人口,约70%在农村。因此,在农村充分发扬传统美德,不仅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能够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对于促进文明村镇的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立足当地 激活兴奋点——建设农村文明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人类的基本社会活动方式,它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下,在主体的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为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全部生活活动的稳定形式和总体行为特征。[4]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的全部生活方式,包括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等等;狭义的生活方式专指消费、闲暇生活方式。这里主要指的是狭义的生活方式。所谓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的生活活动和行为方式必须反映现代化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成果,体现高尚的道德与完美情操,符合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水平。

  农村生活方式是否文明,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生产方式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开展,要立足当地,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生活方式,尤其要与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激活农民的兴奋点,增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性。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在创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同时,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也指出:“在广大城乡要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的活动,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社会风俗习惯中还存在的愚昧落后的东西。”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提倡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5] 因此,加强农村文明的生活方式建设,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这对于培养农民的高尚情操,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从而加强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多方整合 拓展结合点——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指的是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和文化习性长期积淀而成的精神风貌,它包括官风、民风和家风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开展,必须狠抓乡风文明建设,结合农村的官风、民风、家风,整合多方力量,净化农村的社会风气,达到官风端正,民风淳朴,家风和谐。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新的标准之一。而官风、民风和家风是乡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并反作用于乡风。其中,治理官风是关键,是根本,抓住了官风的整治,也就抓住了治理乡气矛盾的主要方面。官风正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民风清。在很大程度上,乡风受制于官风,因为官风处于社会风气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地位,对民风甚至家风有着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单纯的民风的产生和发展,会受到相应的政府行为的赞许和限制,而官风一经形成,则往往会被当作一种正统的力量直接影响带动民风,好的官风会带来好的民风,促成文明乡风的形成,而坏的官风也会带出坏的民风,从而导致整个社会风气的恶化。

  民风建设也在文明乡风建设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农村不能光有蔬菜大棚,不能光有水泥路,不能大家低头忙挣钱,还得有一人有事大家帮,全村有事共商量,敬老爱幼学贤良,和谐助人成风尚的良好风气。新农村还必须建立各种积极规范的群众自治组织,共同抵制歪风邪气,弘扬社会正气。

  《辞海》中解释:“家风,犹门风。指一家的传统作风、风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提出,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家风。透过官风、民风和家风,人们往往可以感知当地百姓的思想修养、道德素质和文化品位,同时,也可了解到当地社会风气的好与坏。因此,建设新农村,树立新风尚,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文明乡风的建设,使官风端正、民风淳朴、家风和谐,这也是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参考文献:

  [1] 本报记者王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构建文明和谐社会——访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N].城乡建设, 2005.3.

  [2] 刘定平.公民道德建设需要传统美德[J].思想教育研究,2002 .9.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12月31日)[N].人民日报,2006.2.22.

  [4][5] 范大平、刘红燃.论当代中国农村的生活方式建设[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4.4

文章标题: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gongcheng/3694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