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绍兴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2-09-07 09:14 热度:

  摘要:本文针对绍兴现阶段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改善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为健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体系提供相关的建设经验。
  关键词:农田水利、现状、应对措施
  一、基本情况
  绍兴县位于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的西部,地域总面积1177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15个镇、291个行政村、114个居委会,户籍人口72.2万,外来登记人口78.6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强县和纺织大县,也是全国有名的江南水乡。绍兴县南部山区森林茂密、水库众多,有山塘水库1460座;中部平原良田万顷、河流纵横,有河流1141采,总长1903公里;北部滨海沧海桑田、三江汇流,有95公里的一线海塘、35座排涝节制水闸。典型的山、原、海地形特征,形成我县“上有洪水、中有涝水、下有潮水”的水利格局,也决定了我县水利工作“上蓄、中疏、下泄”的治水方针。
  二、农田水利现状
  建国六十年来,绍兴县水利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绍兴县现有中型灌区一处——平水江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4万亩,骨干渠道长18.71km,已衬砌17.41km,工程完好率90%;设计渠系建筑物50座,现在50座,工程完好率100%;末级渠系渠道长度32.1km,已衬砌渠道8.5km,工程完好率85%,设计渠系建筑物15座,现实际有15座,完好率80%。
  现有小型灌区2603座,设计灌溉面积32万亩,其中,自流灌区1277处,设计灌溉面积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38万亩;扬水灌区1326处,设计灌溉面积2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1.98万亩。灌区渠道长度1583.42km,已衬砌长度1186.37km,工程完好率85%,渠系建筑物设计座数3785座,实有座数3722座,工程完好率57%,输水管道5km,工程完好率57%,高效节水灌溉工程0.51万亩,其中,喷灌面积0.5万亩,微灌面积0.01万亩。
  绍兴县现有山塘373座,设计库容994万方,工程完好率43%;小型引水堰731处,引水流量624.1m3/s;小型灌溉泵站2230处,设计流量505m3/s,装机台数2093台,装机功率11418kw,工程完好率60%;500m3以下水窖(池)293处,工程完好率58%,设计容积6.23万方,实际供水能力3.05万方,补灌面积0.3万亩。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绍兴县各级领导更是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新时期治水工程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建设管理措施到位,全县农田水利建设日趋深化,工程质量普遍良好,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如全县最大的平水江水库灌区涉及4个镇,灌溉面积1.7万亩。由于建于60年代,普遍存在渠坡坍塌、淤积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低,渠系建筑物老化失修等问题。为此,绍兴县于2006年起,实施了灌区改造工程。共完成总渠、干渠加固改造长度14.5公里,完成投资979.6万元。工程完成后,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36提高到0.65,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提高到0.6,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缓解了灌溉用水矛盾。据统计,2005~2008年,全县共完成小型灌区灌排渠道628.03km,田间工程7.8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0.02万亩,小型水源工程265处,小型泵站393处,小型雨水集蓄工程28处。这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据统计,产生工程效益有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0.3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99万亩,增加补灌面积0.16万亩,恢复、新增和改善排涝面积1.56万亩,年新增节水能力101.1万方,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26.50万公斤,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2258.64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4元。
  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包括山塘373座,小型灌排泵站2230座,小型引水堰(闸),小排涝闸11座,小型雨水集蓄工程293处,目前绍兴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主要由村组集体管理及承包户租赁管理两种管理方式为主,其中,村组集体管理灌溉面积18.56万亩,承包户租赁管理灌溉面积18.64万亩。
  三、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绍兴县虽然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山区山塘限于建设时的技术经济条件,工程老化失修,特别是坝身漏水,塘坝淤积严重,影响了山塘蓄水和灌溉效益的发挥,致使下游农田灌溉得不到保证。目前全县山塘完好率仅为43%,尚有213座山塘需通过整治来改善蓄水条件,提高下游农田基本建设保证率,同时提高山塘的安全保障。
  二是部分小型灌区渠系配套滞后,尚有大部分渠道防渗能力较低,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50,直接影响灌区农田灌溉,达不到渠系防渗节水的要求,亟需进行改造。
  三是平原河道淤积严重,影响农田灌溉水源的保证;灌溉设施配套不全、泵站设施老化,急需进行技术改造;灌溉技术和灌水方法落后,新型节水灌溉方式发展缓慢;;
  四是城市化的推进,导致农村群众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对量大面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尚未形成一整套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四、应对措施
  2009年绍兴县被列入第一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此为契机,绍兴县兴起了全县农田水利建设高潮,通过山塘整治、灌区改造、高效节水等工程的实施,消除了一批山塘隐患、改善了一批农田灌溉设施、新建了一批节水灌溉项目,夯实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基础,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具体如下:
  1、注重规划,科学设计,有效推动工程进程。
  我们突出“三抓”,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一是抓规划,科学治理。针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我们绍兴县编制了《绍兴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以规划为依据,高标准设计,合理性布局,把塘、溪、路、田、林统一规划,将治塘、治溪、治水、修路、造林、造田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封育措施,使农田水利发挥综合性效益。二是抓重点,示范带动。我们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为重点,推进面上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进程。三是抓考核,明确责任。我们把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项目列入镇(街)岗位责任制考核范围,逐级建立工程建设责任制,严格考核,奖惩兑现,使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真正落到实处。
  2、规范程序,有序运行,夯实农田水利工程基础。
  为了切实做好绍兴县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了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严格按水利工程建设基本程序进行操作,做到项目有人管,工程有人施工,施工有人监督,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工程建设,确保了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同时,我们还采取项目双业主制,把镇(街道)共同作为项目业主,共同承担监管责任。把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与工程质量挂钩,在监理出具工程款支付证明书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求再填写一份工程支付证明书,必须有项目所在村主要负责人、镇(街道)分管领导和水利站长签字,确认农田水利工程进度、质量等内容后,再拨付款项,对保证山塘的整治质量多了一道安全的屏障。
  3、多方监督,业主抽检,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质量。
  为了进一步解决工程建设项目点多、面广和监理力量单薄的问题,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监督体系。在农田水利过程中,我们在绍兴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和施工监理监管的基础上,镇(街)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同时,基层水利站、村委参与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每个项目都有“老党员、老队长、老代表”进行现场监督,特别是隐蔽工程、重要分部工程进行施工全过程监督,如山塘整治中的套井回填、溢洪道挡墙及底板浇筑等重点施工过程实施全程旁站。基层水利站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巡视,掌握工程建设情况,及时处理施工质量问题,解决了农田水利施工质量监督无力的问题,提高了农田水利施工质量。同时,为了检验施工质量,在农田水利工程完工后,委托第三方进行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项目及时组织返工处理,确保了农田水利的工程质量。
  五、总结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发展新农村的根本,在绍兴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的建设中,必须严格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同时,在绍兴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的建设中,必须认清现状,积极采取措施,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加快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

文章标题:关于绍兴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gongcheng/1322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