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筑发展简史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1-05-13 17:01 热度:


  我国图书馆历史悠久,官府藏书体系起源于商周。私人藏书楼的出现稍晚于官府藏书,但至汉代,已发展到私人设有专门藏书楼了。从历代的藏书楼看,其管理思想是藏为主,主要职能是保存古代文化典籍,使用目的和对象单一。其建筑型体属于单体式建筑。[2]在藏书楼建筑的处理上采用了一系列的防火、防蛀、防潮等技术措施,并获得相当成功。历代王朝均建立过皇家藏书机构,现存最久的是建于明代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的北京皇史宬(图2.1)。此时在民间也出现了由私人营建的藏书楼,宁波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私家藏书楼之一(图2.2)。
  为我国近代图书馆建筑我国高校图书馆最早可以溯源至唐代的书院。当时书院是为宫廷藏书、修书的地方,而实际上它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学校图书馆。从宋至清,书院发展为一种读书讲学的教育组织。宋元时期,书院建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书院教学服务,这与西方古代的大学图书馆有许多相似之处。[3]
  我国近代意义上的高等学校,是在19世纪末开始学习西方文明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我国以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近代大学才开始建立。受维新思潮的影响,各地许多封闭的藏书楼相继向公众开放,初步形成我国图书馆的各地布局,即先后出现了京师图书馆、省立图书馆、市立图书馆等等。
  到了二十世纪初,西方近代图书馆形制已经成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外兴建的一大批大学图书馆采用了书库在后,阅览在前,出纳居中的布置形式,如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图2.3)、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等。这种布局后来对我国近代的图书馆建筑影响很大。在这半个世纪的里程中,这种模式后来成的主流。
  我国高校按照欧美近代模式进行设计的图书馆建筑才开始相继出现,图书馆本身也建立了以采编到借阅一整套科学管理的方法,管理手段为封闭式的闭架借阅,管理思想为重藏轻用,管理模式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形成了图书馆功能的隔离和封闭性。由于这个时期的大学课程设置简单,办学条件较为简陋,师生员工也不多,因而图书馆的规模都不大,建筑格局和管理方式都仿照了国外图书馆的形制,体形也很简单,多呈中轴对称的“工”、“丁”和“上”字形,功能设置单一。建筑空间分别按藏、借、阅等不同的功能进行划分。突破了我国古代封建藏书楼的模式,在功能上将藏书、阅览、借书和办公等空间进行明确区分,读者与书籍的流线互不干扰;在管理上实行藏阅并重、藏阅分离的闭架管理模式,在建筑形式上采用折衷手法改良仿木结构,实际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建于1919年的上海交通大学老图书馆(图2.4),1936年建造的武汉大学图书馆(图2.5),1916年建造的原清华学堂图书馆(图2.6),1924年建造的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图2.7)。
  上海交通大学老图书馆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于1919年建成的。它是从我国传统的以藏为主的“藏书楼”向以阅为主的“图书馆”过渡的代表作品。该建筑平面呈“工”字形,南北两翼均为三层阅览室,中段中部为楼梯,楼梯两侧为管理用房(图2.4),1936年又接建了书库。
  清华大学老图书馆是我国最早按照西方近代建筑模式进行建造的高校图书馆,也是我国最早按不同功能进行明确区分的图书馆建筑。它始建于1919年,平面为“丁”字形。前部底层都是小房间,作内部工作室和研究室用,自成一区。二层是主层,正中是借书厅,两侧有两间大阅览室。书库在借书厅的后部,分作三层。书库采用叠架式结构,铸铁书架,架层之间铺设玻璃地板,用以改善书架下部的采光。整个建筑阅览在前,藏书在后,目录、出纳介于两者之间。1931年,该图书馆进行了扩建,(图2.6)就是扩建后的格局。整个建筑布局比较紧凑,满足了当时不很复杂的图书馆功能要求。这种设计模式日后被广泛运用。
  1924年建成的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也是当时的代表作品之一。早期的建筑平面呈“丁”字型,高两层,整个建筑布局和未扩建的清华大学图书馆相似。1933年这座图书馆也进行了扩建。扩建时,把原来的书库改建为借书处,后面扩建了一座四层的书库,能藏书40万册。同时,两翼还增建了阅览室。这样,全馆平面就形成了横“日”形(图2.7)。扩建后的图书馆仍以第二层作为主层,各主要阅览室围绕中间的借书处,联系方便,功能合理。该建筑外观保持了原有的西欧式样,成为典型的西方近代图书馆之例。
  2.2发展阶段(1950年——1978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家先后调整和创办了一批综合大学、高等学院和专科大学。这使得高等学校已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据有关资料统计,建国初期,我国高校只有205所,到1978年己发展到598所,[4]增加了191%。高校的迅速发展,使高校图书馆建设也随之日新月异,图书馆建筑在数量上、规模上和水平上都有了一些变化。
  此时,图书馆开始以高校办学三大要素之一的地位出现,这表现在校园规划上多是以对称形式布置在中轴线上,以体现它在高校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以这种形式布局的高等学校仍是不胜枚举。这些图书馆由于依旧沿袭了近代图书馆藏、借、阅、管分离的管理方式和设计模式,因而在功能布局上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仍然是阅览在前,书库在后,出纳,目录设置于两者之间。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这一阶段新建的一座规模最大的高校图书馆,建筑面积为24000m2[5]。图书馆位于学校教学区内文科各教学楼和理科各教学楼之间,师生们到馆方便,位置适中。建筑高四层,主要入口朝东,面临绿化广场,布局采用传统形式:中轴对称,平面由多个条状矩形空间组合成“出”字型(图2.8)。由于图书馆的规模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旧有布局模式的沿袭造成了读者和工作人员的流线曲折冗长,建筑空间进深小,划分过细,灵活性差,给图书馆后来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布局方式所带来的弊端日益明显。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该图书馆平面按功能要求分成四个单元,自由组合,呈“四合院”式,打破了以往图书馆一贯对称、严谨的建筑格局,为以后高校图书馆建筑布局提供了新的思路(图2.9)。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标题: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筑发展简史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887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