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传统建筑空间拓扑模式研究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1-05-07 07:57 热度:


  6传统空间拓扑模式与现代生态建筑技术理念的融合
  
  6.1采光方面的改进
  传统苗族民居,出檐深远,二层开窗面积很小,室内木隔墙光反射率低,如今已很难适应居民对建筑内部空间的使用要求,如部分卧室进光量稀少、厨房采光不足、阁楼基本无日照等等。
  室内空间的采光要求尤其重要,探索性设计中通过在建筑内部植入两个小型的“天井”空间,将传统的两坡屋顶进行分离,增大室内进光量。积极有效地提高了室内采光量,在低碳生态方面作出了努力。
  
  
  6.2建筑内部通风
  设计中在建筑内部植入了两个贯穿建筑竖直方向的天井,使得在建筑内部形成一个通高的拔风口。一方面将底层牲畜圈养产生的气味及时从建筑内部排出,另一方面在建筑内部形成一个环流的冷热空气交换层。有利于夏日凉爽的空气从室内穿过、降低室内气温,在冬季则将一层的热空气带入二层的居住空间,充分改善内部通风条件和热环境。
  
  
  6.3太阳能和沼气的使用
  解决方案中引入了可持续生态节能技术,依山而建的苗寨房屋沿等高线的分布,使得采光面往往能得到大面积、充足的日照。通过在屋顶设置太阳能光电板,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结合当地苗居的上人下畜的居住形式和农村住宅的养猪养牛的生活方式,将牲口的排泄物通过沼气池的处理,转化成为直接的燃料能源,生成的沼渣沼液正好是良田沃土的催化剂,构成一条良性循环生态能源利用链。在解决燃源的同时,净化了环境。
  
  7结语
  本文在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立足于解决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新农村住宅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实地测绘,运用拓扑学观点及研究方法归纳并总结了苗居空间序列的本质,旨在对传统苗族建筑的传承和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结合现代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对传统苗族建筑进行了局部改进优化,将传统空间拓扑模式与现代生态技术理念紧密结合,使之升华,以期对新农村建设中苗族传统住宅设计进行优化,以及对旧房改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正光.郎德上寨的苗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0
  [3]雷山县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雷山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2009.6
  [4]王科奇,激进形式的探索——拓扑与分形,建筑科学,2005.8
  [5]李传成,库金杰,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双重尺度——以龙岩火车站为例.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6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文章标题: 苗族传统建筑空间拓扑模式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873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