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房屋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3-01-15 09:18 热度:

  摘要:建筑物墙体裂缝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不容忽视的建筑质量缺陷,很值得各界人士关注,墙体裂缝的出现,轻微的会影响房屋的美观,造成房屋渗水漏水,严重时则会影响整个房屋结构的安全,如能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控制建筑物的裂缝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房屋墙体,裂缝控制

  一、常见建筑物墙体裂缝的类型

  1.1 不同墙体材料之间裂缝

  在不同建筑材料间极易出现规则的裂缝,尤其是框架结构的工程在框架与填充墙之间经常出现这种水平裂缝和垂直裂缝,这种裂缝的特点是沿墙与梁、柱与墙接触面之间出现,裂缝较宽而深,砌筑完成后墙体出现沉降与梁产生裂缝,如果梁宽大于墙体宽度则在梁底最易出现空鼓现象,严重时可引起梁底抹灰局部的脱落,很难全面预防。

  1.2 应力集中裂缝

  此类裂缝多在砌体结构相对薄弱部位出现,如门洞口上部、窗洞口上、下部及砼大梁下部的墙体上。其裂缝多为斜向,少部分为竖向和水平方向裂缝。

  1.3 墙面抹灰龟裂

  墙面抹灰完成后,有时会出现大面积细而密呈龟裂状的裂纹,这种裂纹细而深度浅时危害不大,可不做处理,但开裂较深时往往伴随着空鼓、脱落等现象的发生,一旦出现大面积空鼓、脱落,唯一的办法是返工重做,但很难恢复原貌,易在返工面周围出现收缩裂缝,返工的效果既不经济也不美观。

  二、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

  2.1 温差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墙体裂缝。一般材料均有热胀冷缩性质,房屋结构由于周围温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变形。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和墙体材料是两种性能不同的材料,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约为10×10-6,而砌体墙的线膨胀系数约为 5×10-6。由温度应力引起结构的伸缩值可由下式计算:

  ΔL=Δt×α×L。

  式中:

  ΔL—— 相应材料的伸缩值;

  Δt —— 温差;

  α—— 材料线膨胀系数;

  L—— 结构长度。

  在夏季的几个月里,屋面板温度可高达 60~70℃,而在其下的墙体一般仅为 30~35℃,温差可达30~40℃,加之在相同温差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伸长值要比砖砌体墙大一倍左右。所以在混合结构中,当温度变化时,钢筋混凝土屋盖、楼盖、圈梁与邻接的砖墙伸缩不一,存在着较大的温度变形差,这种变形差的分布是中部小、两端大,由于变形差必然彼此相互牵制而生产温度应力,使房屋结构开裂破坏。

  2.2 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的裂缝

  房屋的地基在平整过程中,一般都经过高挖低填的工序,因此在房屋建成后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地基沉降。如果地基沉降不均匀,沉降大的部位与沉降小的部位,发生相对位移,在墙体中产生剪力和拉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墙体本身的抗拉抗剪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且这些裂缝会随着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的增大而增大,一般成斜向裂缝,裂缝的方向一般向着凹陷处。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及竖缝等。当长条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下往上形成正“八”字型裂缝,且首先在窗对角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则形成的两端由下往上的倒“八”字型裂缝,也首先在窗对角突破,还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外纵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处产生水平推力而组成力偶,从而导致此交接处的竖缝。

  2.3 地基土冻胀和屋面女儿墙漏水冻胀引起的墙体裂缝

  当气温降到 0℃以下时,地层表面所含水分就开始结冰;而当地基土上层温度降到0℃以下时,冻胀性土中的水就开始结冻,下部土中的水分在毛细管的作用下,不断涌进上部,上部土不断结冻形成冰晶体而膨胀隆起,由于地下水位的高低不同,结冰的厚度不同,随着气温的降低,地基隆起的程度就不同。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位越高,气温越低,隆起的程度越高。冻胀应力很大,可高达 2×106MPa, 建筑物很难抵抗如此大的应力,所以建筑物的某一部位就会被顶起。由于地基的含水量不同,各基础所处的环境也不同,所出现冻胀的情况也不一样,就好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屋面排水不利、渗漏、女儿墙压顶开裂出现渗漏等也同样引起墙体裂缝。

  2.4 因房屋结构引起的裂缝

  因房屋结构的原因引起的裂缝主要见之于这些情形:(1) 结构设计有差错。由于计算结构荷载时有遗漏、构造不合理,造成结构本身不合理从而引起墙体裂缝。(2)砌体施工质量低劣。墙体砌筑时灰缝不饱满、厚度不均匀、组砌方式不符合要求等,砌筑砖墙时,未对砖块湿水,采用干砖上墙等违规作业都会降低砌体承载能力,使墙体日后出现裂缝。(3)墙体整体性被削弱。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因为在房屋建成后,埋设各种管线穿过墙体,破坏墙体整体性,减少了墙体截面面积,削弱了墙体承载力,从而引起墙体出现裂缝。(4)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和增加振动力,也会使墙体受到破坏,引起墙体裂缝。

  三、防治裂缝的措施

  3.1 严格工程设计

  强化墙体防裂缝设计的要领与理论,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墙体设计,确保墙体质量。 墙体抹灰砂浆中掺一定量纤维,增强抗裂能力。外墙装修有条件的全部增设钢丝网。砌体墙有窗台的,全部改用混凝土窗台。墙体砌筑用的材料尽可能使用一种,避免多种材料混合使用。尽可能保证墙体所用砌块、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的强度、吸水率、热胀冷缩等统一协调,基本一致。

  3.2加强施工管理

  合理设置沉降缝,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或防止裂缝产生。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可在基础(±0.00)处及各楼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砌体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如采取砖浇水润湿,改善砂浆和易性,提高砂浆强度、饱满度,增加砖层之间的粘结,施工临时间断处严禁留直搓等措施,都可大大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

  对于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普遍钎探,对探出的软弱部位加固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大窗口下部应考虑设混凝土梁或反砖旋,以适应窗台的变形,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为避免多层房屋底层窗台下出现裂缝,除了加强基础整体性外,也可采取通长配筋的方法。另外窗台部位砌筑时不宜使用过多的半砖。在窗洞下增设厚 40mm 钢筋混凝土带,使山墙两侧1-2房间与山墙形成 U字形钢筋混凝土带,以解决窗下角裂缝问题,并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砌块结构的芯柱通常采用“暗芯柱”作法,混凝土浇筑时无法使用机械振捣,芯柱质量难以保证。为克服这一弊端,改用明构造柱 240mmx240mm 或 240mmx190mm 代替“暗芯柱”,并按要求留置马牙搓和拉结筋,以提高抗震能力,质量也便于检查。

  3.3 减少温度应力

  ①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②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其间距30mm。

  ③当采用现浇砼挑檐的长度>12m 时,宜设置分隔缝,其宽度 >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④合理设置灰缝钢筋,其要求如下:

  a.在墙洞口上、下的第一道和第三道灰缝设置钢筋,钢筋伸入洞口每侧长度应≥600mm。

  b.在屋面标高以上、屋面标高以下的第二或第三道灰缝及靠近墙顶的部位设置钢筋。

  c.灰缝钢筋的间距≤600mm。

  d.灰缝钢筋距楼、屋盖砼圈梁或配筋带的距离应≥600mm。

  e.灰缝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便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 >300mm。

  f.灰缝钢筋两端应锚入相交墙或转角墙中,锚固长度 >300mm。

  g.灰缝钢筋应埋入砂浆中,其保护层上下应≥3mm,外侧<15mm。

  h.配筋时含钢率≥0.05%;局部截面配筋时含钢率≥0.3%。

  i.设置灰缝钢筋的房屋的控制缝的间距应≤30mm。

  ⑤在顶层圈梁上设置宽 40-50mm 的遮阳板,防止太阳直接照射钢筋混凝土圈梁,减小因温差产生的应力。

  ⑥对于已经产生温度裂缝的砌体,裂缝稳定后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对于数量较少且裂缝宽度不大的墙体裂缝可在消除裂缝表面灰尘、白灰、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后,采取压力灌浆的办法进行修补;对于数量较多、宽度较大的墙体裂缝宜先将墙面抹灰全部剔除,并在墙面横竖灰缝剔除深度不小于10mm 的砂浆,清扫墙面灰尘并浇水湿润裂缝,用水泥稠浆封堵裂缝,在砖墙两面分别挂双向φ6@200 钢筋网片,用φ6穿墙筋勾住两钢筋网片,然后用高强度砂浆抹面。

  结束语:墙体裂缝是现实生活中难以避免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只是有些裂缝过小,平时看不到,出现裂缝以后需仔细观察,找出裂缝的特点和基本规律,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处理,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美观。

  参考文献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转

文章标题:浅析房屋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1555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