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及对策分析

所属栏目:证券论文 发布日期:2021-12-25 09:57 热度:

   近年来,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但是,由于企业的科技创新具有正外部性,即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内部收益总是小于社会收益,企业遵循市场原则做出的科技创新决策的均衡规模总是小于社会均衡规模。同时,科技创新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资金规模有限,且融资相对较为困难,使得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面临较高的风险。随着我国政府对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对其发展构建了一整套优惠框架,其中,税收优惠政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优惠政策的介入可以激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小企业抵御经营风险和外部风险的能力,从而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及对策分析

  一、税收优惠政策概述

  税收优惠政策是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的具体手段,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扶持某些特定地区、产业、企业和产品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2019年,为支持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现已被广泛使用。

  1.基于税种分析主要包括所得税和流转税

  (1)企业所得税

  对于企业所得税,我国税收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式有降低税率、减免税额以及加计扣除、加速折旧等,可有力推动企业科学技术创新进步。其中降低税率方式,对各方面都达到政策认定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百分之十五进行征收。在我国重点管理规划范围内的软件企业等,则是按照企业所得税税率百分之十进行征收;减免税额则是在集成电路及其关键材料、设备的生产企业、软件企业等实现获利后的前两年时间内,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是基于企业的实际支出上按照一定比例实施扣除。如企业在技术创新研发方面的加计扣除,前期在科学技术创新或改进、新产品研发等活动支出了费用,但没有相应的无形资产形成的情况下,通常会在扣除后再加上75%扣除,并在当期费用中计入具体的扣除,对中小型科技企业会进行75%的加计扣除。若企业创新研发已有无形资产形成,则需依照成本的175%实施摊销计算。2021年10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正式落地实施,并再度“加码”,即制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当于企业每投入100万元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万元;加速折旧方式是采用缩短折旧年限方法或者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对企业的折旧费用进行加速计算。例如,企业针对新产品创新研发购置的高于五百万元的仪器设备等,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则可采取缩短折旧年限进行计算。

  (2)个人所得税

  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创新激励,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主要采取延期缴纳、免征收两种方式。其中个人所得税延期缴纳是指在满足特定要求的前提下,个人无法支付一次性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允许在五个会计年度时间内按照分期缴税计划分期缴纳个人税收;对于免征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需满足个人税法的相关要求,可有效激励企业加大技术人才资源方面的投入。

  (3)流转税

  流转税方面主要优惠方式有免征进口关税、退还增值税等。其中增值税退税政策,对达到条件要求购买国产设备仪器的内资研发机构等,会全额退还增值税,进而加强国产设备仪器的推广应用;免征进口关税系列政策,如对满足相关规定要求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进口有关科技创新研发的用品等,可免征收产品的进口关税等税费,通过这种方式对进口国际先进技术提供一定支持,有效推动企业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2.基于税收征收方式分为直接优惠方式与间接优惠方式

  税收优惠政策中的直接优惠方式是在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转化为成果后,对所得税进行减免征收、退还已征收的增值税、降低所得税税率等方式,可有效激励企业最终创新成果。而享受税率优惠政策的企业通常是我国重点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先进的集成电路产业等;间接优惠方式是采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方式对企业创新研发事前进行优惠,在征收企业应纳税时,减免一定的纳税所得额,有助于激励企业增大研发投入,从而加快技术及产品的创新改进速度。

  二、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

  1.提高企业预期收益,减少企业成本投入

  就管理经济学角度分析,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行可促使企业新产品在市场中的生命周期明显缩短,推动企业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创新研发中,可发挥着有效的激励作用。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中的直接优惠或间接优惠都能激励企业创新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预期收益提升,同时也能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对社会资金流向的引领,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助力。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能有效缓解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融资压力,可使企业在中期发展过程中的经营发展难度大幅降低。新型商品在市场更新发展过程中,由政府推进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能使企业消费品成本投入减少,从而使得企业产品价格随之进行一定的下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新型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大幅提高,获得较好的流动性,能有效刺激更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2.吸引社会资金流入,增强产业溢出效应

  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可有效激励更多企业进行创新改革,能将外部的社会资金引入企业中。企业在资金及政策等的有力支持下,经营管理等方面更具活力,使得产业的溢出效应明显增强。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可有效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研发方面的投入,可带动企业技术发展进步。针对技术创新研发,企业需投入极高的成本,并且研发失败风险很高,在新技术投入使用后进行不断调试与检验等活动,通常在很长时间内难以获得成效。这使得很多企业在资金不充足的条件下,首先会选择中止新技术研发,会给企业创新造成消极影响。企业若能获得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就能节约一定的费用,追求创新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可将更多的资源投入技术创新中。此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可使企业的投资建设与扩大自身经营规模的意愿大幅增强,可激励企业增加创新方面投入,同时也可促进企业兼并重组,逐步实现规模效益的增长。

  三、促进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和完善的对策

  1.调整政策结构,提升间接优惠政策比重

  在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往往采取直接优惠税收方式对企业应缴税进行计算与征收,这种做法一方面会使国家税收的总收入大幅减少,另一方面会错误引导企业决策动机,使部分企业为了避税进行造假。对此,应改进激励创新的税收优惠结构,适当调整直接优惠待遇,多采取间接优惠方式进行征税,可以使企业更重视研发环节。对于超出优惠规定要求的企业,建议按照对应比例退还税收,或者给予一定奖励。对于技术及新产品等创新研发提供的支持,可适当增大研发方面费用的加计扣除比例,同时允许企业使用研发准备金。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企业在创新研发方面的成本投入,以刺激企业创新,推动企业按照政府规划的目标方向进行投资建设等,引导企业从全局出发制定长期创新经营发展计划。

  2.扩大政策覆盖面,完善优惠政策管理体系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不但要为特定产业提供企业税收优惠,还应扩大覆盖面,为更多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为此,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应适当扩大适用范围,通过给予更多企业税收优惠,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当前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如动漫企业、软件企业等进行创新研发可享受即征即退及减免优惠,但美术企业只有很少的税收优惠。对此,可对不同行业的创新结果转化情况进行调研,设定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不断完善税收优惠管理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在创新研发中投入更多资源,促进技术及产品的迭代创新。

  3.优化认定程序,促进优惠政策落地落实

  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各方面的条件要求较高,部分无力进行创新研发的中小型企业由于不能满足条件要求,无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转而完全依赖外部引进技术,对企业创新造成不利影响。对此,我国应适当降低税收优惠政策的部分规定要求,在更大范围内普及税收优惠政策,使更多有意愿自主创新的企业享受优惠。我国政府部门可构建税收优惠管控平台,由企业提出税收优惠认定申请,对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进行改善,搜集企业反馈的热点问题,进一步优化相关认定程序。此外,我国政府部门还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加强税收优惠监督管控力度,发现企业创新申报资料造假,立即进行处理,促进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平稳运行。四、总结综上所述,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我国政府可以借助税收优惠政策激励引导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为了提升税收优惠政策的科学性,我国应改进优惠政策结构,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优化优惠政策认定程序,促进税收优惠政策落实。

  参考文献

  [1]刘芷伊.论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J].商展经济,2021(05):92-94.

  [2]孙连心.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02):145-146.

  [3]田发,谢凡.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效应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40(03):297-303.

  [4]杨晓妹,王有兴.税收优惠对企业实质创新的激励效应——基于全国、地区、行业、所有制类型的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04):30-35.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及对策分析》来源:《企业改革与管理》,作者:林亚虹

文章标题: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及对策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zhengquan/4750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