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盈利能力模式的变革与发展

所属栏目:银行论文 发布日期:2017-05-19 15:24 热度:

   近些年我国银行业利润增长迅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业的利润增长模式需要进行适时变革,本文主要研究银行业金融机构盈利能力所面临的难题。

中国银行业

  《中国银行业》China Banking(月刊)2013年创刊,是银行业杂志。主要刊发中国银行业政策解读、权威发布、创新研究、前沿问题研究成果;杂志以权威的解读、全新的视角、全面的分析、全力推动银行业大发展;杂志立足银行业,反映经济金融生活,以敏锐的笔触,捕捉银行业发展的每一个瞬间。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银行业利润水平及其特征,综合研究了资产规模、净息差、资产负债结构、经济周期等因素与银行业利润的关系。研究发现,银行业利润增长除准入门槛和政策红利因素外,与净息差相对稳定条件下的银行生息资产快速增长有较大关系。但是,当前银行业盈利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未来受生息资产规模下降、资本监管要求提高、利率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将面临考验。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及其变动情况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实现了较快增长。特别是,尽管受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实体经济利润增长出现放缓的情况下,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利润总额从2007年的4467亿元提高到2012年1.51万亿元,年均增长27.6%。同期,资本利润率从16.7%提高到19%,资产利润率从0.9%提高到1.2%。

  从利润来源上看,目前银行业利润增长主要源于以信贷为主的生息资产规模的增长,同时盈利结构逐步得到改善。特别是手续费收入和佣金收入占比逐年提高,从2007年占比9.4%提高到2012年的13.7%。

  从利润分布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利润主要集中在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2012年,大型商业银行税后利润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50.3%,较2007年下降4.9个百分点,同期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占比逐步提高。这反映出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银行业金融机构主体不断多元化,竞争格局逐步形成。

  从人均利润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均利润最高,并且该指标自2008年以来,基本呈上升态势,反映出其劳动生产率较高。2012年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均利润达到80.05万元,是大型商业银行的1.76倍,这可能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严格的成本控制、快速的规模扩张有很大关系。农村信用社人均利润最低,2012年只有13.01万元,但可以看到,随着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推进,农信社人均利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利润的高增长得益于我国经济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商业银行作为高负债经营的企业,杠杆率达到12.5倍,盈利总规模会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而增加。但是,银行业的资产利润率并不高,2007年至2012年一直在1%左右,平均为1.05%。而且,维持一定的利润水平,也有利于增强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在利润较快增长的过程中,我国银行业外源性资本补充与内源性资本积累的比例从2010年的1.58:1降至2011年的0.66:1;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2002年底达标的银行仅8家,整体资本充足率实际为负数,而到了2012年底,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达到了13.25%;主要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2003年仅为20%,2012年底达到295.5%。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资产规模与银行利润。理论研究表明,对银行利润水平影响较大的因素首先是贷款量,其次是存款结构和利差水平。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银行贷款超常规增长。2008年至201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从32.01万亿增加至67.29万亿;同期,利润从5833亿增加至1.51万亿,两个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达0.97。从这个角度讲,生息资产规模的扩大带动了银行业利润的增长。本文以工行银行和招商银行为代表,统计了2008年以来规模因素和利率因素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对工商银行而言,资产负债规模因素对净利息收入变动的贡献率达60%以上,2010年更是达到85.51%。实际上,建设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也具有类似特征,所以大型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更加依赖于资产规模的扩张。招商银行净利息变动受规模因素的影响也一直比较大,只是到2011年随着该行资产定价能力和生息资产收益率水平的上升,规模因素对净利息变动的贡献率降低。

  应对危机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具有阶段性,货币政策终究将回归常态,宏观调控将更加注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通胀预期管理三者之间的平衡,更加注重贷款的合理均衡投放以及金融风险防范。因此,当前的银行利润增长模式将面临挑战。

  (二)净息差与银行利润。2005年至2012年,中国银行业净息差最低时为2.29%,最高为3.03%。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银行业净息差水平基本合理,如2011年中国银行业净息差为2.7%,低于俄罗斯(6%)、巴西(8%)、印度(4.3%)其他“金砖四国”的水平。从历史数据看,中国银行业净息差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金融机构实现收入的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利差水平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从利率的变动方向看,存贷款利率可能同时上浮,但存款利率上升幅度将大于贷款利率上升幅度。因此,利率市场化将在推动整体利率水平上升的同时,挤压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

  (三)资产负债结构与银行利润。近年来,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负债业务短期化所带来的低付息成本和资产业务长期化带来的高收益成为驱动银行利润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2007年至2012年,我国银行业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逐步上升,由49.89%上升至2012年的54.08%,2010年一度达到59.91%。但是,期限错配会增加利率风险敞口,而且过于固化的金融资产结构将削弱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贷款长期化背后的信用风险也需要关注,2012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经开始出现反弹。

  (四)经济周期与银行利润。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呈现出明显的亲周期特征。每一次经济过热都与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联系在一起,且投资资金主要源于银行信贷。从分机构类型来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利润效率与经济增长速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强相关,与消费增长速度弱相关;股份制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则与宏观经济指标相关度弱。而宏观调控政策多依靠货币政策调节银行信贷来完成,2007年至2012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了35次,存款基准利率调整了18次,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了20次。因此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调整成为影响银行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三、对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增长的判断

  (一)生息资产规模下降影响银行利润前景。资产规模扩张是当前我国银行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引擎。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在此过程中经济增速的放缓,生息资产增速将逐渐下降,银行业以规模增长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将难以维系。此外,随着监管要求的提高,银行通过贷款发放派生存款的速度和力度将受到制约,资金利用效率将会降低。

  (二)资本监管要求提高使补充资本金的压力增加。本轮金融危机过后,各国均强化了银行资本要求。《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针对商业银行的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5%、6%和8%,并引入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包括2.5%的留存超额资本和0-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同时增加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补充资本金的压力必将增加,从而压缩利润空间。

  (三)不良贷款反弹可能侵蚀银行利润。2009-2011年间,为刺激经济复苏而超常投放的新增信贷,给银行业信贷资产带来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尤其是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风险较大,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不良贷款率反弹压力。特别是,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增速逐渐恢复常态,相关信用风险可能逐渐暴露。若不良率反弹,银行利润必然会受到侵蚀。

  (四)利率市场化考验银行盈利能力。利率市场化将深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同时使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模糊,两类机构之间的竞争也将加剧。利率市场化后很有可能出现存款利率上升幅度大于贷款利率上升幅度的情况,在整体利率水平上升的同时,使银行利差收窄,挤压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有研究估计,存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以后,我国银行业的息差水平可能降至0.7%-1.2%,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可能下降约35%-50%,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利润的冲击不可低估。

  四、结论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利润增长较快,收入结构有所改善。银行业利润增长除准入门槛和政策红利因素外,主要是在信贷规模大幅扩张后,银行生息资产快速增长的结果。但是,银行业资产利润率并不高,净息差也维持在合理水平。同时,银行业作为高风险行业,维持一定的利润水平有利于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增强存款人信心。但是,当前银行业盈利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未来受生息资产规模下降、资本监管要求提高、利率市场化后利差收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将面临考验。为应对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银行业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加快业务转型,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积极拓展传统存贷款业务以外的其他中间性业务,加大各类费用和支出控制力度,降低运营成本,瞄准细分市场,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

  参考文献

  [1]窦育民,李富有.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1994-2010年[J].财经科学,2013,(3):10-17。

  [2]李大武,孙荣阁.县级银行业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研究[J].金融研究,2007,(12):124-129。

  [3]潘宏胜,王东.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银行利润增长[J].中国金融,2012,(7):74-75。

  [4]詹向阳.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对金融机构的意义与影响[J].西部金融,2013,(9):7-10。

  [5]张文武.理性评估商业银行盈利水平[J].中国金融,2012,(7):76-77。

文章标题:银行业盈利能力模式的变革与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yinhang/3576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