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论文发表体制改革是农村信合发展的必由之路

所属栏目:银行论文 发布日期:2016-01-15 17:35 热度:

  银行是每个国家级经济体制中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也是各个国家经济交流中很重要的枢纽。本文是一篇正规论文发表范文,主要论述了体制改革是农村信合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要:随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建立在农村金融基础上的农村信合发展面临商业银行的巨大挑战。本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杨凌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原则和杨凌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后的发展思路,论证了改革是农村信合在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农村信合,商业银行,杨凌,改革

  农村信用合作社又称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其性质与银行一样,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直接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其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杨凌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于1999年,是在杨凌国家高新农业技术产业示范区建立的鞭炮声中成立的。10余年来,在杨凌国家高新农业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银行、银监管理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杨凌改革带来的历史机遇,按照跨越式、错位式和多元化发展战略,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立足社区,服务中小企业。通过创新服务和加大信贷投入,为促进杨凌广大城乡居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被誉为“城乡居民自己的银行”。

  但是,由于杨凌区仅135平方公里,城乡居民仅20.2万人,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长安银行等应有尽有,网店星罗棋布,遍布城乡各地,银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加之杨凌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基础积贫积弱,资产质量严重低下,在波澜壮阔的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大潮中,继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2003年开始试点,2004年全面启动的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了三种产权形式和四种组织模式,带来了农村信合领域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巨大变化,也为农村信合的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为了促进杨凌农村信合的发展,提高杨凌农村信合的生存活力和发展后劲,在陕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社总社和杨凌国家高新农业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杨凌农村商业银行于2012年7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杨凌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一年多来,克服内外-部诸多困难与矛盾,全方位开展体制机制的系统性创新,全面实施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杨凌农商行成立前状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信合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优势不复存在

  众所周知,在广大的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合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是农村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政府实施金融支农政策的外部环境下,逐步形成了农村信合的双向垄断地位。一方面,在农村金融市场,造成了金融服务的局部垄断,利率总体偏高。在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农信社具体经办人员掌握着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无法完全按照市场原则公平放贷。另一方面,农信社作为支农“主力军”,政府不得不在利差保护、财政补贴、准备金率、再贷款等方面给予诸多特殊优惠,从而缺乏严格的市场约束机制,提高竞争力、改进金融服务的内在动力不强。在偏远及欠发达地区,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杨凌从地域上来讲仅有30km2,常住人口仅有24万人,与比较发达的地方比较,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小镇。但杨凌又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农业技术产业示范区,杨陵区已不是10多年前杨凌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之初时的真正的农村小镇,而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农科城。在杨陵区常住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仅约10万人,其余绝倒多数属于城镇人口,居住在面积大约10 km2的农科城中。在城中约10 km2范围内,除到处都是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的网点外,长安银行也有网点零星散布,金融市场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2.产权关系与控制关系存在内在矛盾

  我国农信社先天不足,即合作金融异化。从持股结构来看,基层信用社是县联社的股东,县联社是省联社的股东,形成了金字塔形的持股结构;从治理结构来看,省联社对市县联社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形成了倒金字塔形的控制结构。在人事方面,市联社、县联社的理事长、主任等高管人员分别由省联社、市联社直接提名任免;在经营自主权方面,省联社对下级联社的经营、分配、资产处置等干预较多,业务指导与行政指令的边界比较模糊,对市县联社的贷款审批权限实行自上而下逐级核定,甚至对市县联社资金上存下达指令性指标,加剧了部分市县联社信贷资金外流。这种总分式格局的核心是行政控制而非法人治理,容易造成产权制度的边缘化。

  3.政策性职能与商业化构架下的盈利冲动导致功能异化

  从我国政策性金融发展历程来看,主要依赖专门机构作为政策性金融实施载体,往往难以避免机构政策性功能的异化。一方面,政策性职能成为金融机构索取特殊优惠和政策保护的砝码;另一方面,在同质化的监管和考核方式下,盈利冲动又促使机构不断开辟和拓展自营性业务范围,逐渐偏离政策目标的预设轨道。作为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却承担着过多的政策性职能,导致其定位不清,功能指向不明确,既无法专注、高效地实现政策性目标,也无法轻装上阵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

  杨凌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之前的杨凌农村信合与我国其他地方的农村信合一样,作为具有合作性质的银行业金融组织,不属于政策性金融机构,较之政策性银行具有天然的商业化、盈利性冲动。但从其发展历程看,始终与地方政府存在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在涉农小额信贷、发放财政农业补贴等方面承担了大量支农政策职能。实际上,杨凌农村信合过去形成的大量坏账均带有补贴性质。财政属性和金融属性相混淆,造成改革负担沉重,加剧了经营道德风险,而最终风险处置的责任仍将汇聚于政府财政。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杨凌作为一个以农业科研、教学为主的农科城,城镇化速度日新月异,信贷服务重心转移和资金非农化现象日渐显现。一方面,存贷款大幅增长;另一方面,涉农贷款所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4.工作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俗话说:“打铁先得锤子硬。”农村信合职工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在原农村信贷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是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大多仅具有高中文品,具有大学本科文品者凤毛麟角,高级人才极为匮乏。二是受传统保守观念的影响,随遇而安的心态比较普遍,大多数员工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只限于一些传统业务的办理,照猫画虎。三是一些高学历的新员工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对农村信合的许多实际业务不能及时全面适应,专业知识和实践不能有效结合。四是竞争意识滞后。由于长期独揽农村市场,一些员工形成了一种畸形的优越心理,许多员工缺乏竞争意识、忧患意识,他们看不到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形势,缺乏争先意识。

  二、改革原则和发展出路

  改革开放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也为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农村信合作为金融企业之一,虽然担负着许多政策性职能,但其本质仍是企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运作,才能适应我国日益深化的市场经济,也才能在我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发展历程中立于不败之地。鉴于此,杨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领导班子通过广泛调研,深入探讨,在省联社和市联社各级领导及杨凌示范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借鉴国内发达地区农村信合的经验,根据杨凌示范区的特点和快速向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因势利导,大胆改革,于2012年7月11日正式挂牌,将杨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更名为杨凌农村商业银行,为今后发展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改革原则和发展出路。

  1.改革原则

  以产权结构改革为切入点,坚定不移地推进股份制改造,强力注入政府和社会各类资本,壮大资本实力。运用资本的力量促进结构的同步完善,形成定位明确、管理规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以农为主,多样选择,发挥合力。充分发挥政府资本的杠杆作用,遵循社会资本的市场化选择,通过转变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将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有机融合,实现最大的社会利益和股东利益。

  2.发展出路

正规论文发表

  (1)农商行,有农乃大。农商行是一支立足于农村、服务农业的主力军,自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以来,几十年风雨兼程,依托农村的资源发展壮大,也才有了今天的农商行,农村农民农业和农商行之间已形成了密不可分的鱼水之情,互为依托,互惠共存,共同发展。农民群众过去是农村信合乃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支撑力量,将来是农商行乃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强大后盾。农商行只有心系广大的农民群众,未来才会更加强大。

  (2)转变支农理念,拓宽服务渠道。服务“三农”是农商场永远不变的市场定位,也是农商场乃以生存的重要阵地。但是,在贯彻执行支农政策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农商行的特点,逐步向商业化运作转变。因为农商行是金融企业,要以防范风险,追求利润,实现效益为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在市场竞争中一定要按照市场配置的竞争选择,树立“大三农”理念,由单一的支持“三农”发展向“三农”延伸的产供销一体化倾斜,对市场经济作用下优势强、效益好的项目,只要属于农业、农民、农村范畴,都可以作为信贷支持的对象,以此来扩宽经营领域,寻求资金出路,提高自身效益。同时,进一步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等基础品牌,形成规模效应和经济效应。对农村的优势项目进行筛选和引进,采取在一定范围内聚集项目,捆绑资金,集中扶持的方式,大力支持具备区域资源优势、品质高、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产业群建设。

  (3)改变经营模式,强化服务意识。要树立以客户管理为中心的现代银行金融理念,围绕实现利益相关者综合价值最大化和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的战略目标,在对客户分层分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强化区级农商行的基层支行来能够个层级差异化经营和服务能力的“上层经营模式”。一是基层支行要维护好老客户,在满足城乡基本金融服务,主要服务于农村和城镇小额贷款客户,满足大量小额、分散的金融需求,保持基层金融服务的灵活性,进一步提升小额农贷推广工作;二是区级农商行贷款服务中心必须增强直接服务大项目和法人客户的能力,提高大额贷款风险的控制能力;三是要强化服务意识,各部门、各单位要树立客户是上帝的服务理念,外勤、柜员各司其职,区行、支行紧密配合,以全新的理念,人性化的管理,平易近人的姿态服务于广大客户,开创农商行“服务立业”的新风尚。

  (4)提高素质,强化队伍。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最根本是人才的竞争,农商行员工素质与综合能力是影响农商行在日益激烈的金融业竞争中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农商行员工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整体学历水平比较低,个别员工甚至存在作风懒散、思想涣散的现象。为了提高杨凌农商行广大员工的素质,杨凌农商行一方面在单位内部经常开展教育和培训活动,使员工牢固地树立诚信意识、宽容意识、团队意识、形象意识和礼仪意识,要求广大员工,不论是行长、科室主任,还是内勤和外勤,在工作中务必做到对顾客诚信、宽容,与同事团结、合作。文明待人,热情服务,“客户至上,以客为本”。另一方面,通过招录新工,严把新工进人关,使一批具有硕士、学士学位的新生力量进入农商行队伍,进一步提高了杨凌农商行员工的整体素质。

  杨凌农商行成立一年多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外部形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实践证明,只有改革,才是农村信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充分证明了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目标的科学预见。

  正规论文发表期刊推荐《银行家》杂 志创刊于中国入世之年——2001年,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与中国银行家一道成长为已任,密切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进程,志在成为“聚 集 业内发展的镜头,了解国外动态的窗口,反映中国国情的阵地,总结政策得失的平台,记录精彩人生的档案”。面向中国金融业和企业财团的高端,提供各类增值服 务,包括:刊物(含电子版)出版、资讯提供、银行家研究中心银行战略及各种专题研究报告、论坛及研讨、专题培训等。

文章标题:正规论文发表体制改革是农村信合发展的必由之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yinhang/2970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