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单位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1-07-16 08:23 热度:

  摘要: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而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是要以人为核心,预防为主;以数据为原则;必须要有质量计划,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影响工程质量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五个方面,必须以人为核心,加强质量意识是质量控制的首要工作。
  1人的控制
  1.1.1高度重视,确定质量目标人是质量控制的关键,工程质量的好坏与人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密不可分。根据工程情况来确定质量目标,每一道工序事前有质量要求书面交底,事中有检查核实修正、做好记录,事后有检查验收结果,并及时填好表格,各工种各单位签字备案,共同努力去完成质量目标。
  1.1.2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培训不仅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技术工人和民工更应进行分工种的培训,以适应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规范的要求,加强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是质量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1.1.3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实行质量奖罚制度制定一套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奖罚规章制度,各专业队伍、各班组、各工种均设一名专职质检员,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实行层层把关,将工序、分部、分项的质量优劣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
  1.1.4工人素质参差不齐,建立用人考核制度目前建筑行业的工人大多数是民工,而民工的操作技能水平和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对生产工人实行上岗培训持证上岗有利于质量控制。
  1.2各级人员要有计划地进行培训,确保现行标准、规范的执行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就要求从事质量活动并承担规定职责的人员都能胜任其所担负的工作,只有通过有计划的对现行的标准、规范内容进行系统学习,针对工程项目施工需要,对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相关培训,通过培训使施工队的所有人员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也只有通过培训,找出工作中的差距,才能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如:旧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300-88于2001年作废,执行新版《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工程技术人员不及时学习新标准,就不知道什么是检验批,也就无从谈起正确执行标准。
  1.3人的质量意识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质量意识就是人脑对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的反映。在施工中要实事求是,按照图纸、图集等文件正确施工,通过检查客观的反映工程质量。这就要求施工队的所有人员主动的去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加强工作责任心,不放过任何一个工作环节,做好工作,对不合格的要主动返工,以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要求,使工程不留质量隐患。如:在工程主体质量认证时,由于个别作业人员的责任心、质量意识不强,造成楼梯、柱头施工缝处清理不干净,出现夹渣现象。
  2施工机械安全使用和测量的控制
  施工机械是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必须的物质保证。如:塔吊、搅拌机等,要保证施工机械的安全使用,就必须对进场的施工机械进行有计划的维修、保养,按规定天天对使用的机械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因为只有施工机械的安全使用,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维护管理制度,对各种施工机械定人定岗,专人管理,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安全使用。测量设备是保证产品成形的重要工具。水平仪、经纬仪、磅秤、尺子等要按国家规定的鉴定周期及时鉴定,及时掌握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避免造成工程的几尺寸错误或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的不准确。
  3对材料质量的控制
  3.1严把材料采购关
  占工程总造价的70%以上,材料采购人员要了解建筑知识,知道材料的性能,应该明确采购回来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图纸中的要求。对建筑工程而言,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生厂家也很多,要在众多的生产厂家中选出好的产品,要保证质量是件不易的事。采购人员在采购时一定要对各种材料的产品说明书、质量证明书、出厂检验报告进行详细的核对,对材料进行对照检查,保证进场材料符合要求。
  3.2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查
  对进场材料,首先要检查其资料是否齐全,有无材料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单。再进行外观检查,看材料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外表面是否损坏等,如:钢筋进场要将钢筋批号与合格证上的批号对照,看是否一致,其次检查材料的外观是否有老锈和明显的材质不均匀,如果外观检查合格,才能放行进场入库,否则退回不能入库。再要按规定,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抽样送检,这个过程要有现场监理人员参加“见证取样”,以保证取样真实可靠。对于合格原材料进入现场后要进行适当标识,防止误用、混用。与规范上规定不的水泥品种不能混用。
  4施工方法的控制
  建筑工程产品是将原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在组合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质量合格,要建立一整套的施工程序,而整个程序是环环相扣,任何环节都不能有丝毫闪失,否则其所引起的损失难以估量的。这就要求现场的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掌握标准规范的要求,根据工程的质量特性,对工程产品进行监督和测量,不合格不得放行。质量控制应在项目部自检的基础上,企业进行质量监控。
  4.1项目部主要通过“三检”来实现质量控制
  4.1.1“班组自检”和“互检”是班组自我控制的手段各分部分项的施工操作班组,每天下班前各操作人员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要进行一次认真的质量复检,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应立即返修。每天下班后,生产班组长和班组质检员应组织班组的作业人员,共同对产品质量进行互检,据实填写“班组自检记录”,确保质量优良。施工管理人员随时对施工操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要坚持原则,对未按操作规程施工的应立即纠正,防止返工。为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奠定基础,在后续的工序中可以节省时间,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1.2“交接检”是上道工序向下道工序交接时的检查交接检是上下两道工序互相把关的检查制度,施工班组分项工程结束后,下道工序跟上之前,应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经理、施工技术员、质量检查员、工长和上、下两个作业的班组长共同参加进行交接验收。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在限定返修时间内进行返工,返工完成后,再组织原参与交接人员共同进行复验工作,认可后下道工序才能进行,否则,下道工序不予进行。施工中再发现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报公司技术部门研究解决。检查制度既然订立就有它的必要性、重要性,要层层把关,要把得住关,质量检查不能口头说说,而要落到实处,要去做,不能是光例行检查,目的是要早发现问题早解决,不给工程留下隐患。因此,检查中不指出对方的错误,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应予制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有效。例如:在工程检查中常出现砼梁、板跑模、漏浆、表面粗糙等质量问题。如果班组质检员或施工管理人员认真检查,及发现,可以在混凝土强度没有上来前返工,或在过梁支模时,对模板的支护进行认真检查,检查其稳定性和严密性,不合格不让浇混凝土,也不至产生质量差的过梁。

  4.2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特殊过程是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如:钢结构焊接施工、防水施工、混凝土工程等。这些工程一旦做好,就再无法验证其质量,基础混凝土是一盘一盘混凝土浇筑起来的,基础浇筑好后,你就再也不可能检查出每一盘混凝土的质量。而砖砌体则不同,在施工完成后,通过尺量、观感检查,能够知道其施工质量。因此,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容忽视。
  4.2.1现场产品的质量检验
  砂浆和混凝土是工程施工中形成的产品,其质量关系到主体结构的质量好坏,国家强制性文规定: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等,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因此现场拌制的混凝土和砂浆必须按规定取样送检,并且对不同部位的混凝土要做的混凝土试块组数都有规定。资料里要有28天标养和同条件养护累计温度达到600℃时的强度报告。只有通过正确取样才能反映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使隐蔽的工程不留隐患。
  4.2.2对施工中的过程控制
  ①检查编制的特殊过程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是否报工程技术部门审核,经总工程师批准。施工单位要按照施工方案认真执行。
  ②检查特殊过程施工的施工人员是否参加专项技术培训,有无考核合格证,否则不能上岗。必须使用经过鉴定合格的设备进行操作,查操作记录。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到位,做到交底到位,各工种人员到位,严把施工过程的操作关,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合格不留隐患。
  5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对现场的管理,使人、物、场所三者达到最佳结合,以便形成生产全过程的有效动态控制,实现现场管理的科学、规范、标准化和安全、优质、低耗、高效生产的目的,特别是对有储存期限要求的物料分别存放,可以防止过期或变质物料投入生产或使用。对各类易燃易爆、毒易污染的物料要进行安全存放,工序施工完毕后必须做到工完场清;混凝土浇灌日期和高温、干燥天养护;工地材料应按平面布置图整齐堆放;按规定做好硬地面,确保沙、碎石不再二次增加杂物和含泥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不安全因素,为安全生产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创造一个整洁、明快、舒畅的生产环境,必将消除工人因脏、乱、差而产生的消极、悲观情绪,激发出积极向上的劲头,增强项目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达到文明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的目的。
  6结束语
  做好质量控制除上述质量控制的五个方面,还需要其他方面配合如工程造价合理、施工工期正常、文明安全施工到位等。因建筑工程形式多种多样,对质量控制要求各有不同,质量控制要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还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做好上述五方面的质量控制工作,就能够达到国家的施工验收规范和房屋的质量验收标准,进而满足用户对房屋质量的要求。

文章标题:浅析建筑单位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972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