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控制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 热度:


  (3)混凝土生产厂家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混凝土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安排专人对混凝土坍落度等指标进行检验;
  (4)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留置好混凝土试块,并保证取样的真实性。
  二孔灌注桩断桩出现的原因及处理
  1、坍孔
  原因分析:
  ①护筒埋置太浅,周围封填不密漏水。②操作不当,如提升钻头或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③泥浆稠度小,起不到护壁作用。④泥浆水位高度不够,对孔壁压力小。⑤向孔内加水时流速太大,冲刷。⑥土质松散,进尺太快。
  预防及处理措施:
  ①坍孔部位不深时,可改用深埋护筒,将护筒周围回填土夯实,重新钻。
  ②轻度坍孔可加大泥浆相对密度,提高水位。
  ③严重坍孔,用粘土泥膏投入,稳定后低速钻进。
  ④提升钻头,下放钢筋度垂直,尽量不要碰撞孔壁。
  ⑤土质松散时应控制进尺速度,并用较好泥浆护壁。
  2、钻孔偏斜
  原因分析:
  ①桩架不稳,钻杆导架不垂直。②土层软硬不匀,钻头受力不均。③钻孔中遇有较大孤石、探石。④扩孔较大处钻头偏向一方。⑤钻杆弯曲,接头不正。
  预防及处理措施:
  ①检查纠正桩架安置稳定。②偏斜过大,加入土石重新钻进。③如有探头石,宜用冲击钻机,将石击碎。
  3、扩孔及缩孔
  原因分析:
  ①扩孔是孔壁坍塌或钻头锥摆动过大所致。
  ②缩孔原因钻锥磨损太大,焊接不及时或地层中软土,遇土膨胀后使孔径缩小。
  预防及处理措施:
  ①注意焊补钻头,并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
  ②发生缩孔应反复扫孔。
  4、卡钻
  原因分析:
  ①孔内梅花孔、探头石、缩孔等未及时处理。
  ②被下落石块或误入的大工具卡住。
  ③入孔较深的钢护筒下部倾斜或被钻头撞击变形。
  预防及处理措施:
  ①对于能向下动的上卡,可上下提开,并配以钢丝绳左右移并旋转。
  ②卡钻后不宜强提,可用小冲击钻锥冲或吸法将周围的钻渣松动后再提出。
  ③注意保持护筒垂直,钻头尺寸统一,下钻应控制进速,不要太猛、太快。
  5、导管进水
  首批混凝土下落后导管进水,将已灌注的拌和物用吸泥机(可用导管)全部吸出,针对进水原因,改正操作工艺后重新灌注;当提升导管不慎底口超出已灌混凝土面使导管进水,遇到该故障可立即将导管拔出,混凝土不深时可以用吸泥机将混凝土全部吸出,重新灌注。当灌注混凝土较深时可以采用二次剪球法重新灌注,也可将装有底塞的导管重新插入混凝土表面下2.5米深处,然后在无水导管中继续灌注。
  6、堵管
  初灌导管堵塞混凝土多因隔球卡住或混凝土过分离析造成;中期导管堵塞多因灌注时间过长,表层混凝土拌合物已初凝产生,或因某种故障,拌合物在导管内停留过久而发生堵塞。处理办法是将导管连同堵塞物一起拔出,若原灌混凝土表层尚未初凝,可用新导管插入原灌拌和物内2m深,用潜水泥浆泵下入导管孔底,将底部水泵出,再用圆杆接长的小掏渣桶下入管底,升降多次将残余渣土掏除干净,然后在新导管内继续灌注。
  7、钢筋笼上浮
  除去一般被勾挂上升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拌合物冲出导管底口后向上的顶托力造成的。辅助方法是将钢筋骨架顶端焊固在护筒上,或将钢筋骨架中4根主筋伸长至桩孔底;当设计许可时,骨架下端2m范围内的箍筋间距布置要大一些。
  8、埋管
  灌注过程中导管提升不动,或灌注完毕后导管拔不出,统称埋管。常因导管埋置过深或灌注时间过长所致。若已成埋管故障,宜插入一直径稍小的护筒至已灌注混凝土中,用吸泥机吸出混凝土表面上泥渣。
  钻孔桩施工中,并没有太多的技术难题,但如果责任心不强,不按正确步骤操作就可能出现问题,甚至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我们要不断摸索和掌握一些技巧,使之少走弯路。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章标题:浅谈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控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971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