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办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研究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30 16:10 热度:

  
  重点高校为了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高校发展过程中都投资建立了与本校专业相匹配的生产企业。鉴于校办企业属于事业单位办的企业,多数企业还属于高校的附属单位,而高校对企业还承担着无限责任,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创新成果、注重质量、忽视消耗”的将质量与成本分裂开来的现象。目前高校校办企业的正在逐步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制,因此研究校办企业质量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一、 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一名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A.V.费根堡姆在20世纪中叶的时候提出的,他认为在生产过程中,预防出现质量问题的费用和生产结束后的检验费用,还有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给企业带来的所有损失应该总和在一起考虑,并且由质量管理者形成质量成本报告,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了理解企业产品质量问题的数据依据,并产生经济效益影响,为管理者制定质量决策提供基础。这种观点在西方国家引起很大反响,并且在随后的发展汇中,朱兰博士提出的“矿中黄金”的理论又为质量成本发展到比较完善的境地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很多质量管理专家都给质量成本概念做了表述,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就是:
  1、A.V.费根堡姆对质量成本的概述
  企业的质量成本包括两个方面:控制成本和控制失效成本,这两部分都是生产经营的成本,细分的话又可以知道,控制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而控制是小成本包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2、J.M.Juran对质量成本概念的描述
  质量成本就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符合质量要求,为了改善企业产品质量而投入的一起费用成本,而质量成本就是这些费用的总和。从概念表面我们就可以得出质量成本只和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有关,合格产品的生产成本不属于质量成本,不能计入,所以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些成本存在着很大的利润空间,是质量管理非常好的管理内容和控制内容。
  3、H.J.Harrington对质量成本概念的描述
  质量成本指的是企业全体员工为了把产品达到合格要求时的成本,其中鉴定成本包括的是不能接受的成本和产品质量不符合市场、消费者、企业规定的具体要求而发生的成本之间的总和。他认为为了使人们跟清楚的从字面意思上认识质量成本,不把合格产品的成本当成是质量成本,应该给它改个名字为“不良质量成本”,所以我们可以说不良质量成本还可以分成直接不良质量成本还有间接不良质量成本两种,其中直接不良质量成本一般是提到的预防、鉴定、还有企业内外部损失的成本总和,而间接不良成本则是包括了因为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而导致的顾客流失成本和信誉下降带来的损失。
  3、美国质量管理协会定义的质量成本概念
  在1988年的ISO/DIS8402的质量文件的补充文件中有明确范围,质量成本是质量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的就是企业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保证满意质量的产品出厂而发生的各种不同费用总和,但是不包括直接生产出来的合格产品的费用。
  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又对质量成本进行了概述,指出质量成本就是为了确保质量达到合格而投入的费用成本,以及没有达到满意质量时造成的各种损失费用,这两种费用的总和。
  二、质量成本管理的方法和内容
  1、质量成本的方法
  质量成本经过上述概述都可以看出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在平时研究中常见的就是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从成本用途角度进行分类即为质量成本用途可以分成了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以及在外部保障质量水平的成本。
  (2)按形式分类,各种成本又不同的存在形式,按照这些形式分类可以看出质量成本主要有两种主要的存在形式即为直观质量成本和隐含的质量成本。其中直观质量成本所指的为企业在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时相对比较容易收集材料和资料并且容易进行核算的那部分的质量成本,比如说在生产过程中的为了使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进入市场而进行的质量检验,或者因为出现不合格产品而导致的各种损失等等。而隐含的质量成本值得则是质量管理中不容易分析,不容易识别,不容易记录的质量成本,它指的是存在质量问题的含片进入市场以后,顾客流失,市场份额减少等损失的费用成本,比如说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带来的信誉负面影响和损失等等。
  (3)根据成本与产品质量是否有密切联系而分类:按照这种分类方向我们可以将质量成本分成直接质量成本和间接质量成本两部分,显而易见,与产品质量有直接关系的成本我们可以称作是直接质量成本,比如说是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内外部各种故障损失等等,我们把间接质量成本概括为与产品质量没有直接的关系的成本,比如说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的质量问题流入市场造成的信誉损失和顾客流失损失。
  (4)按照控制效果分类:从作用上我们就可以直接把质量成本分成了可以控制的质量成本和不能控制的质量成本,这两种成本从表面意义上就能分开,可以控制的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坚定成本,这两种成本的投入在任何企业都是比较容易控制的,而那些内外部故障损失成本是不可控的质量成本,这些都是潜在的在明面不容易控制,或者说是不容易事前控制。
  (5)按照质量成本形成过程进行分类:不同产品在不同的生产过程和售后过程中,都有很多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与控制产品质量而投入的费用,那么按照这中方式我们将产品的质量分成了很多种质量成本,即为研发质量成本、实验质量成本、认证质量成本、检验设备维护成本等等的不同的质量成本。
  2、质量成本的结构组成
                                 如果用图来表示质量成本的组成可以为:
                              tb.png 
  
  3、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如下表)

                                     tb1.png

                                      tb2.png

                                       tb3.png

  三、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1、充分认识质量成本管理的作用
  (1)为质量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提供决策根据
  不管什么样的企业管理者在计划作出质量管理决策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这个决策实施后要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企业的资源和质量管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该企业的需要投入的成本总额,还有预期会得到的经济收益。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认为质量成本和算提供了成本和收益分析的数据资料,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2)监测并且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经济手段
  简单的先说明的是质量成本核算时一个经济手段,并且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衡量质量管理体系的经济手段,那么这一点就要求了质量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应该是从消耗成本量的角度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监测。
  (3)方便进行业绩考核,并增强企业质量责任
  它是企业质量责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实施质量经济责任制的方法。这种方法就要求企业的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责不同就要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而且还要对自己担负的责任进行业务考核和评价。而质量成本核算为方便进行上述任务提供了具体科学数据,这也是进行考核和评价的基础。
  2、把握质量成本管理的程序步骤
  根据各个质量管理里专家的分析以及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实际经验,我们可以总结出类一般制造业的质量成本核算的流程图,如图3.1:
 
                               tb4.png 
                              图2一般制造类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流程图
  通过图中要表示的质量成本核算流程图,我们可以把握高校企业单位这样的科研成果转化与开发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程序,可以按照质量成本投入来汇总质量成本项目正确并且很及时的收集到各种质量成本花费的数据,可以按照校办企业部门分类或者是产品车间分类把质量成本进行汇总并上交高校校财务部门来综合质量成本费用,由财务部门的人员进行《质量成本汇总表》与《质量成本经济分析报告》的编制工作,最后经高校财务人员审核后转交给质量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进而进行整理分析和存档。使这一过程规范运行、长期坚持,就能够达到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
  

文章标题:校办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294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