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地籍测量时面积量算的几种常用方法,并着重分析论述了土地面积量算中精度控制问题,对土地类别和利益关系对地籍测量工作的影响也作了分析,希望本文可以为地籍测量工作者起到一个参考作用。
关键词:地籍;面积算量;精度控制;土地类别。
地籍测量对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政策、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等起到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摸清土地数量,搞清各类用地比例,都需要进行土地面积量算。通过土地面积量算工作得到的面积数据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分配土地、收取土地税(费)的依据。因此,土地面积量算是地籍测量中一项很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所以,认真分析及控制城镇地籍测量中土地面积量算的精度,对准确地量算土地面积具有科学的实际意义。
1土地面积量算
1.1土地面积量算的几种方法
土地面积量算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种:解析法与图解法。
解析法就是实测的数据计算界址点坐标,其包括坐标法面积计算和几何图形计算法。这种方法在城镇土地面积量算中普遍采用。所谓几何图形计算法是根据实地丈量的距离计算面积,将不规则图形分割成矩形、梯形、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分别计算面积并相加等到所需面积的数据。计算面积所需边长一般量至厘米。不具备条件采用坐标法面积计算的小城镇可采用此法。
图解法是在地籍图上量取求积所需元素或直接在地籍图上量算面积的方法。包括坐标量算法、求积仪法、几何法及方格网法等。由于此方法精度较低,不能满足城镇土地面积量算要求,一般仅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等工作的面积量算。
1.2量算面积基本单位与量算方法的选择
在城镇地籍中通常以平方米为面积的基本单位,大面积可用公顷或平方公里;农村地籍中常以公顷为土地面积量算的基本单位。
面积测算方法的选择一般要从实际出发,由面积的大小、精度的要求以及设备条件来决定。从要求来讲,控制面积精度应高于碎部面积精度;宗地面积精度应高于土地利用分类面积。从采用方法来看,解析法精度高于图解法精度。
2土地面积量算的项目及其关系式
土地面积量算是针对不同的权利人、土地类别而进行的。现实中不仅仅存在着单一权利人的宗地,也有多个权利人共有使用权的宗地,因此,区分权利主体、甄别土地利用现状及明确各项目中的关系是面积量算的首要任务。
2.1单一权利人的宗地
单一权利人的宗地其权利人只有一个,量算土地面积的项目也比较单一,包括用地面积(宗地面积)、基底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其他面积(基底面积以外的面积),其相互关系为用地面积=基底面积+其他面积。
2.2共有使用权宗地
共有使用权宗地应计算土地面积的项目有共有使用权面积(宗地总面积)、权利人用地面积(各权利人应拥有的土地面积)、分摊基底面积(各权利人应分摊到的基底面积)、分摊共用面积(各权利人应分摊到的除基底面积以外的土地面积)、权利人其他面积(如权利人独立购买的其他土地面积)。其相互关系为权利人用地面积=分摊基底面积+分摊共用面积+权利人其他面积。
共有使用权宗地因权利人不只一个,因此,量算面积时应按不同的情况执行不同的分摊原则。各权利人在获得房地产时签订了合约,已经明确了各权利人的房地产面积的,土地登记时则按合约规定分摊面积;无合约规定的,应以各权利人拥有的建筑占地面积按比例分摊土地面积。分摊时先分摊基底面积,再分摊共用面积。
2.3分摊土地面积的公式
基底面积分摊如式2-1
Sl:(Z1/J1)×M式2—1
式中:Sl—分摊基底面积;
Z1—本栋基底面积;
J1—本栋建筑面积;
M—权利人建筑面积。
共用面积分摊如式2-2
S2=[(P—Z2-N)/J2]×M式2-2
式中:S2—分摊共用面积;
P—共有权使用面积;
Z2—宗地总基底面积;
N一自购土地面积;
J2一宗地总建筑面积;
M一权利人建筑面积。
3面积量算的精度控制
上面所述面积量算方法只针对单一图形而言,但实际土地测量中往往要求量算某一区域内的全部分类面积,如城镇各区、街道、街坊与各种用地分类面积。为此,涉及各种问题,如区域土地总面积与各类图斑面积问协调一致的问题,保证各级土地面积量算精度的问题,如何防止量算层次多、用地类型多和图斑量大的情况下出错的问题等,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平差原则和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
3.1面积量算的平差原则
土地面积量算,与一般测量工作一样,也有整体与局部、控制与碎部之分,所以其量算的总原则也是符合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层层控制、分级量算、块块检查、逐级按面积成比例平差,即分级控制、分级量算与平差。
面积量算应有检核,以防止粗差的产生并对面积量算成果进行控制与平差。以街道或图幅理论面积为控制区域,当精度满足规定要求后按比例配赋。其中采用解析法或丈量数据直接计算的面积不参加平差,而部分为丈量数据,部分为图解数据计算的面积及图解法计算的面积应参加平差。对于跨图幅的宗地和地块,应将其面积分别在各图幅内进行量测与平差。
3.2面积量算的控制及平差方法
面积量算宜采用二级控制,首先以图幅理论面积为首级控制,图幅内各街坊及其他区块面积和图幅理论面积之差在限差之内时,将闭合差按比例分配给各街坊及其他区块,得出平差后的各街坊及各区块的面积。然后用平差后的各街坊及各区块的面积去控制街坊内丈量的各宗地面积,在限差允许范围内将闭合差按比例分配给各宗地,得出平差后的宗地面积,即为二级控制。
控制是相对的,首级控制二级,二级控制下一级,控制级别愈高,精度要求愈高。
采用解析法量算面积时,由于其按地块拐点坐标计算地块面积,其坐标值从野外直接测量得到,或从图件中图解得到,量算面积的精度取决于坐标的精度,因此,此法量算的面积只参加闭合差的计算,不参加闭合差的配赋。当地块形状不规则时,甚至地块边线为曲线时可采取增加拐点并测量其坐标的方法来提高面积量算精度。曲线上加密点越多,量算的面积就越接近实际面积。
解析法面积量算一般公式如式3-1:
式3-1
式中:S为地块面积;
Xi、Yi为地块拐点坐标;当i-1=0时,
X0=Xn;当i+l=n+1时,xn+l=Xl。
3.3面积量算的限差
3.3.1面积量算的限差
土地面积量算要求无论采用何种量算方法,均应独立量算两次。不同的量算方法与面积大小,对两次量算结果有不同的较差要求。对于图解法量算时,应选用图纸变形小的原图上进行。两次量算的较差在限差之内的取中数,否则需重新量算。图上量算时,两次量算较差应满足下式:
式3-3
式中:P一量算面积(m2);
M一地籍图比例尺分母。
其他方法量算时,同一图斑两次量算面积较差与其面积之比应小于表1:
表1同一图斑两次量算面积较差与其面积之比
3.3.2面积量算的限差要求
如前所述,为保证土地面积量算精度,通常按分级与不同量算方法来规定其限差。一般来讲,分区土地面积量算允许误差按一级控制要求计算,即式3—4。
F<P/400式3—4
式中:F一与图幅理论面积比较的限差(hm2);
P一图幅理论面积(hm2)。
而土地利用分类面积量算限差作为二级控制,其限差要求因不同的量算方法而不同。具体要求可参照下列公式:
求积仪法:F≤±0.08×(M/1O000)式中3-5
图解法:F≤±0.06×(M/10000)式中3-6
其他方法:F≤±0.1×(M/1O000)式中3-7
式中:F一与分区控制面积比较的限差;
M一被量测图纸的比例尺分母;
P一分区控制面积(hm2)。
4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面积量算不但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土地开发利用计划、土地管理政策、经济发展目标等宏观决策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而且还是地籍测量的一项重要任务,其过程复杂繁琐,成果的准确性关系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我们应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减少甚至杜绝土地面积量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准确反映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和特点,为相关部门及时调整工作重点、采取政策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