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及控制措施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26 17:19 热度:

   【摘要】危险源评估体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安全风险评价方式和方法,重点阐述了的安全风险措施及方法,为使安全风险管理达到一个新水平,有效消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确保文明施工安全生产顺利进行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控制
  1引言
  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重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一直较高,仅次于交通及矿山。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预防工作总体上属于“经验控制型”和“过程控制型”,重经验,重事后处理,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事故防范体系,不能事先有效地抑制事故苗头,防范事故的发生。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源的研究,作为一项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战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一直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开展风险评价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的必然要求,只有对所进行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的风险分析清楚了,才可能有的放矢的采取预防措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也才能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风险评价是现代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公认的、国际上惯用的系统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因而,研究建设工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问题显得迫切和必要。
  2安全风险评价方式和方法
  2.1安全风险评价方式
  危险性评价方法针对能否在评价中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来分类,一般可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
  (1)定性危险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指根据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生产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非量化评价。危险源辨识就是对危险性的一个定性评价,它由参与评价的人员凭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对照有关的标准、规范,或者根据同类系统或类似系统以往的事故统计资料,找出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在某种条件下引发事故的危险源,同时提出安全控制措施。定性评价结果总体来说比较粗略,只能大概的了解系统的危险程度,且评价结果受评价人员的经验、思维倾向、分析判断能力以及所占有资料的影响。
  (2)定量危险性评价
  定量评价包括半定量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类型。
  半定量评价是指用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或间接反映物质和系统危险性的指数指标来评价系统的危险性大小,如物质特性指数、人员素质指标等。
  定量评价根据对危险性量化方法的不同,又分为相对的定量危险性评价和概率危险性评价。
  2.2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过程,实质上就是依照科学的方法建立的一套作业程序,循序渐进、逐步深人地分析、辨识、控制风险的过程。企业在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价时应包括组织活动的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三种状态(即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下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应当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原材料及产品运输、原材料及产品贮存、产品的生产及包装、公用设施、外包商及其他承包方、产品使用等方面的活动。风险评价的具体方法如下:
  (1)安全检查表
  为了系统地识别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以及各种操作管理组织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将要检查的项目,以提问方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系统检查和避免遗漏,这种表叫做安全检查表。检查表有各种形式,不论何种形式的检查表,总体的要求是:第一内容必须全面,以避免遗漏主要的潜在危险。第二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否则的话,检查要点太多,容易掩盖主要危险,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反而使评价不确切。为此,重要的检查条款可作出标记,以便认真查对。安全检查表主要有以下优点:(a)检查项目系统、完整,可以做到不遗漏任何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因而能保证安全检查的质量。(b)可以根据已有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等,检查执行情况,得出准确的评价。(c)安全检查表采用提问的方式,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使人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因而可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d)编制安全检查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可使检查人员对系统的认识更深刻,更便于发现危险因素。
  (2)预先危险分析(PHA)
  预先危险分析是一种定性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的工作,是在方案开发初期阶段或设计阶段之初完成的,可以帮助选择技术路线。它在工程项目预评价中有较多的应用,应用于施工生产准备及作业前,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它的主要优点是:(a)最初产品设计或系统开发时,可以利用危险分析的结果,提出应遵循的注意事项和规程。(b)由于在最初构思产品设计时,即可指出存在的主要危险,从一开始便可采用措施排除、降低和控制它们。(c)可用来制定设计管理方法和制定技术责任,并可编制成安全检查表以保证实施。
  (3)事件树分析
  事件树是判断树在灾害分析上的应用。判断树是以元素的可靠性系数表示系统可靠程度的系统分析方法之一,是一种既能定性,又能定量分析的方法。判断树用于灾害分析时,常称为事件树。这时,树形图从作为危险源的初始事件出发,根据后续事件或安全措施是否成功作分支,最后到灾害事件的发生为止。
  (4)故障树分析(FTA)
  故障树又名事故树,是系统安全工程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顾名思义,故障树是树形结构,它是依照演绎法的原理,从顶上事件(即事故)开始逐次分析每一事件的直接原因直到基本事件为止,将既定的生产系统中可能导致的灾害后果与可以出现的事故条件诸如设备、装置的故障及误动作,作业人员的误判断、误操作以及毗邻场所的影响等用一个逻辑关系图表达出来。在故障树分析中,与事故有关的三大因素:人、机、环境都将被涉及,因此分析全面、透彻而又有逻辑性。它的主要作用是:(a)能对导致灾害事故的多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作全面的描述。(b)便于发现和查明系统内固有的或潜在危险因素,为安全设计、制定技术措施及采取管理对策提供依据。(c)使作业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各项防灾控制要点。<d)对所发生的事故进行原因分析。(e)便于进行逻辑运算,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
  3控制危险源的安全风险措施及方法
  3.1评价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及控制原则
  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每项危险源进行风险和承受程度的评价,以便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在风险评价中,常按照导致事故的可能性或频繁强度,确定其可能性等级,并按照导致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确定其严重性等级,然后综合可能性与严重性两种评价,得出风险程度的等级。对于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评价可以有定性评价、半定量评价及定量评价3类,一般采用的是定性评价法与半定量评价法。具体操作方法有:(1)直接判定评价法。如对照经验法、类比法、物体材料性质分析法等。(2)安全检查列表法。如公司级、项目级、班组岗位与专项性安全检查表(起重机械、电气设备设施、吊装作业、明火作业、危险化学品等)。(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4)故障树分析法:以故障、事故、事件为起点,作为顶上事件,然后按照逻辑关系,分析其可能产生后果的原因—失效状态。
  通过风险评价,确定了风险等级,就需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一般原则是:(1)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人防护;(2)预防措施、保护措施、应急措施;(3)对极不可承受的风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风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风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风险要加强监测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风险,稍加注意,不必采取措施。
  3.2危险源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危险源控制是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减少人为失误,从而起到消除或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导致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过程。控制危险源的一个方面是通过技术措施来实现。危险源控制技术包括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减少或避免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前者在于约束、限制系统中的能量,防止发生意外的能量释放,后者在于避免或减轻意外释放的能量对人或物的伤害作用。显然,在采取危险源控制措施时,应该着眼于前者,做到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也应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发生事故时,防止事故扩大或引起二次事故,把事故的损失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一般方法有:(1)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职责;(2)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3)制定程序文书、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程序、管理制度等必要的文件;(4)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5)组织员工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
  3.3控制危险源的技术对策
  (1)运用安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施工项目危险源控制
  首先,通过安全网络计划技术模型计算工作单元中各个工序的浮动时间,通过浮动时间的调整来均衡协调单位时间内的各类资源数量,避免某些时间段内资源使用过于集中,导致危险性值骤增,系统危险性加大;其次,利用安全网络计划技术模型分析,危险性值超过容许范围的工序,对这些工序引入专门的前导安全防护工序,或者对该工序进行拆分,突出工艺防护的部分作为前导工序,从而引入安全防护工序或通过增加安全防护资源,起到降低系统危险性值的目的;另外,利用安全网络计划技术模型分析进行危险预警;最后通过技术措施或组织措施,对施工步骤和施工方法进行调整改进,从源头来控制风险,降低危险源的危险等级或消除危险源。
  (2)运用工艺技术降低施工项目危险源的危险性
  运用恰当的工艺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或消除施工项目危险源。在施工项目中,工艺技术还体现在恰当的工艺组合和必要的组织间歇时间。工艺组合通常是指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结构形式,将某些在工艺上和组织上有紧密联系的施工过程,归并为一个有机的集合。这些集合内的几个施工过程在时间上、空间上能够最大限度地搭接起来,自成一体,与其他工艺组合相对独立,一般是一个工艺组合中的大部分施工过程或全部施工过程完成之后,另一个工艺组合才能开始。同时,完成一个工艺组合通常需要交给一个有机搭配形成的专业作业队,甚至是专业施工企业来完成。对工作单元的确定,需要和工艺组合的分析和划分结合,特别是工作班组的综合危险性评价中,一个合理工艺组合及一个相匹配的专业施工班组将极大地降低工作单元的综合危险性。
  3.4重大危险源的特别控制
  对于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明确了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区域和存在范围,最后要根据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将其以清单方式列明,用编制方案的形式,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严格进行监督检查。
  对于重大危险源,必须明确须达到的目标,确定完成时间,由责任部门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通过资金保证,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来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公司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应对专项施工方案及其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满足以下原则:
  (1)应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的安全技术要求:
  (2)要进行充分评审,广泛听取意见,方案应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3)符合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规定条款的,必须经专家论证;
  (4)随着认识的提高、施工进度的发展,重大危险源会发生变化,专项施工方案应随之不断更新或补充。
  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有以下三种:
  (1)消除风险。若可能则完全消除危险源,如淘汰钢管搭制的井架等。
  (2)降低风险。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努力降低安全风险,如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作业时,按要求做好临边防护及隔离措施,定期对支护、边坡变形进行监测等。
  (3)个体防护。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模板支撑、拆除时,操作人员穿戴好安全带、安全帽、工作鞋等。
  4结束语
  随着建设工程个性化的加强,高层、超高层、地下建设工程的涌现,工程结构、施工工艺的复杂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的广泛应用,给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显然,加强施工安全监理,有利于规范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的安全生产行为,促使施工单位保证施工安全,以实现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本文从危险源评估体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工程施工中的风险评价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方东平,黄新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姚小刚,建筑生产系统危险性分析、评价与安全管理的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1.
  [3]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
  

文章标题:施工现场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及控制措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219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