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净水厂建设管理中应注重的方面做以分析总结,以便于为其它建设单位提供更好更多的建设建议,为今后创造更优质的净水厂工程服务。
关键词:建设规模,设备选择,技术方案
一、 工程概况
铜川新区净水厂位于陕西省西北地区,占地面积230亩,2005年建成净水厂一期工程。随着当地城市发展需求,于2012年建成净水厂二期工程。该工程净水生产工艺采用管道静态混合器+网格反应池+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建设规模3万m3/d。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4410.5m2净水车间及其辅助间一座,6000 m3清水池一座,231.3m2加氯间及活性炭投加间一座,110.5m2高锰酸钾投加间一座,同时建设水厂电气系统及自动化控制系统。
该项目建设单位为陕西省铜川供水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为中国市政华北设计总院。该项目建设历时1年,在建设过程作为建设单位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在此就此类净水厂建设管理中应注重的方面做以分析总结,以便于为其它建设单位提供更好更多的建设建议,为今后创造更优质的净水厂工程服务。
二、建设管理经验体会
作为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管理中应充分发挥计划和协调职能,在调动起所有参建单位职能发挥的同时,应注重一些关键环节的把控。在不同控制阶段建设管理单位应有不同的关注侧重点。
(一)、在项目规划前期,应对净水厂平面布置、建设规模、参建单位选择等方面应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决策。
1、在净水厂厂区总体布置时,建设单位应有明确思路,对净水厂进行初步的功能区域规划,净水生产间、污水回收处理间、药剂投加间均应布置的相对便于操作,同时考虑外围的统一协调。西北地区运行实践证明,在资金允许情况下应考虑设置封闭式净水厂房,这样对于冬季最低温度低于零下10℃的地区有利,便于冬季设备正常运行和日常安全围护。
2、慎重确定设计生产能力指标。在项目建设初期,建设单位应对当地城市供水市场发展速度应有充分的估计,并与设计单位对近期和远期需水市场发展进行充分地沟通。对于一些供水需求增升速度不快的地区建议慎重选择分期实施,避免一味追求最大化生产能力。当出现长期实际产水量远远小于设计产水量时,不仅增大企业的生产运行成本,同时也会出现药剂投加量过小不便于运行控制、流量计等仪表和管道混合器等设备运行不稳定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生产制水效果。在选择了分期设计和实施时,还应将远期电气、给水管道等在一期建设时尽量一步设计和施工到位,避免对厂区进行重复开挖破坏。
3、根据实际情况确立设备采购包方案。净水厂项目建设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涉及专业多,交叉衔接多。对于西北地区城市供水行业发展相对于南方而言不太成熟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设备总包形式进行设备采购。在铜川新区净水厂一期项目建设过程,作为建设单位将设备采购按照不同专业分为六个包进行了招标采购。在二期项目建设中,改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净水处理设备三个招标采购包。实践证明,选用一些成熟的设备总包商,通过一些多年的施工经验积累,可避免一些质量环节漏洞,也可在设备安装和整体调试环节降低交叉专业之间的技术协调量。
(二)、在工程招标环节注重相关技术条款制订。
1、重视优质新产品的选择
净水厂项目建设一般涉及到阀门、水泵、鼓风机、水处理设备和各类投加设备、自动化设备等多类产品,门类较多,如何选择适合于本项目的优质产品需进行详细地市场调研与技术条款约定。建议:(1)选择相关净水工艺专家和设计人员进行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的审定,对设备技术性能提出明确要求;(2)由于大多数新产品都是直接与水接触的,在净水过程会加入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因此对设备材质应严格明确,对于反应网格支架、闸门及其预埋件、集水槽等应有明确的不锈钢材质要求;(3)尽量避免选择一些低端低价位产品,当设备供货方无过多的利润空间时会直接导致施工过程质量无法保证;(4)对类似生产工艺企业进行市场和运行调研,选用一些运行实例效果较好的新产品。
2、应在招标阶段对施工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净水厂项目施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参与专业较多,土建与设备安装、电气安装、自动化控制等专业之间会发生许多的工序衔接与配合,如处理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和质量。而作为项目业主单位承担着施工界线界定和协调工作。特别是在项目实施前,在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此类问题。对于一些水处理设备、及管道套管、电气设备与设备接线等必须进行明确的施工范围说明。应分析其利弊。(1)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直接影响到设备运行调试的关键部位建议由设备总包或设备厂家负责预埋工作,例如滤板板梁、集水槽、闸门及刮泥机等设备的埋件,此类工作应在招标范围内做明确说明。(2)对各类设备上的电气和自动化线缆等工作所属应在招标文件中做以详细界定,此部分涉及大量的接线和调试配合,而相关规范又无明确的贯例做法,往往会在电气厂家、自控厂家和设备供应厂家之间就工作范围发生争议。
3、在采购招标时应对投加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面引起重视。就不同投加系统的控制方式应在招标条款中明确说明。由于药剂投加系统相对专业性较强,其设备投加系统与自动化程序控制各个厂家均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设计系统,设计单位考虑到此类因素,一般较为尊重厂家设计。但实际工程操作过程发现,一些设备厂家缺乏对项目的了解,在技术交底阶段与设计方沟通交底不到位,根据厂家自行设计出的PLC控制系统明显存在运行管理缺陷。在净水厂项目管理中,将投加系统的PLC控制系统交由投加设备厂家自行设计对建设单位而言存在很大风险。各家在PLC控制回路设计中水平参差不齐。国内部分加药厂家往往不能实现自动跟踪滤后水浊度对加药量进行及时自动调整。加氯PLC控制柜在设计中对前加氯和后加氯的不同控制方式未能区别对待,一些投加厂家无法实现基本的就地手动控制形式。建议在招标阶段将投加系统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严格把关,由设计单位和专家在招标文件中对关键性自动化控制指标要求进行明确的说明。并建议在设备招标技术交底会时应给出充分的时间,让投加设备以及闸门等设备厂家的自动化控制专业人员就项目自动化目标要求进行深度的技术沟通。对于设备厂家提供的自动化程序设计进行严格审定后方可实施。
三、技术方案改进建议
在铜川新区净水厂二期工程建设中发现V型滤池的扫洗孔施工是一个难点,尽管在施工之前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讨论,但施工过程控制不够理想。本项目设计V型滤池的扫洗孔位于V型进水槽底部,设计为预埋DN30ABS短管,每根长度131mm,每侧53个,间距150mm,每池106个。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滤池的运行效果,施工质量对水流稳定性和扫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在池体浇筑时提前预埋了钢筋和ABS过水孔,由于无法固定,选用穿模板打孔的方式,但板内钢筋与孔位相互影响较大,加之薄壁砼振捣过程对孔位挠动很大,施工后孔位有所偏差。建议在设计过程中可考虑将砼V型槽改为不锈钢材质,或在施工过程采用浇筑之后定位打孔的方式。
四、结束语
在净水厂建设过程,特别是一些新建项目,许多建设管理单位面临着初次建设经验不足,对重点需要控制环节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到位,引起了许多工程过程矛盾和遗留问题,特此将我们的建设管理经验体会在此分享。当然例如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自动化及在线观测等方面,其中还有许多的技术环节问题需要专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