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成效的途径与措施分析探讨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2-11-28 08:50 热度:

  摘要:随着工程建设市场管理及招投标工作的不断规范,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对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施工企业的效益与发展。所以本文主要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成效的途径与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途径,措施

  前言

  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有效的现场管理不但能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展,还能帮助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以实现更高的投资收益和更显著的社会效益。

  一、现场施工管理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1.1 现场施工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的做法。项目部应奉献精品,在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力争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的开支。

  (2)科学合理原则

  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做到现场管理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科学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置安全科学,员工积极性、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1.2 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现场施工管理主要包括施工作业管理、施工、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等。 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尽量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地组织作业,提高全员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降低物耗和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的现象,不断降低成本。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控制现场投人,尽可能以最小的投人换取最大的产出。均衡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

  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成效的途径与措施

  1、技术方面

  对一个工程建设项目来说,由于所包含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较多,影响工程质量、进度的因素多,施工管理、施工工艺往往比较复杂繁琐。这就要求施工企业根据投标合同及施工现场的需要,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方案。

  1)组织项目部全体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领会设计意图,完善设计优化工作;在现有资源及气候环境条件下,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以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进度计划,从大到小,由线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

  2)做好技术交底、进行业务培训,让他们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熟悉新材料特性,做到正确施工、规范施工,以求保证施工质量。

  3)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确定科学的质检手段,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每一道工序,每一施工工艺是否达到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根据施工合同要求,积极配合与接受监理、业主及省市质监站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2、掌握施工动态,做好协调工作

  (1)掌握设计情况,搞好图纸资料管理。注意设计变更,未经设计单位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擅自修改。设计图有差错,设计图与说明书有矛盾,设计要求与实际情况不符,施工条件和材料规格,品种,质量,性能等不符合设计要求,设备有缺陷,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确需变更者,必须经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共同协商,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搞好图纸资料管理,施工中所用的一切图纸,资料和有关文件,应有专人负责收发,登记,借阅,回收和整理工作。

  (2)掌握工程进度,做好进度与计划平衡。收集和审核统计资料,掌握工程形象进度,按月向主管部门和当地统计局、建设银行报送统计,会计报表。审查工程进度拔款单,掌握工程财务支出额,做好完成拔资与财务支出和工程进度与计划安排之间的平衡与调整工作。协助各承包单位的交叉施工工作,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办理预算外必须增加的工作量的签证,作为工程竣工决算的结算依据。

  (3)加强物资管理,做好甲供物资。建设单位对物质的准备要以年度计划的工程内容为依据。不但数量上要满足,更重要的是规格,品种,要与工程内容对口,做到物质不积压,工程有保证,资金少占用,同时对于甲供材料原则上要求进货时直接要求施工单位与供货商一同验收,并现场院办理验收交接手续,直接转交给施工方进行保存、使用,同时准确掌握施工进度,协调供货方供货情况与施工单位的生产进度要求,分期分批进货,一方面可减少仓库、场地占用及减少资金占用费,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3、加强进度与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

  (1)加强进度管理,缩短工程工期。对控制工期的方法是结合设计及其它分包的作业内容并针对设计图纸、施工计划,不断研讨、修改与执行,加强进度管理工作。利用分段发包,配合设计施工并行的方式来缩短整个工程计划的时间。控管工期的方法是将设计,发包与施工重叠作业。通过定期进度检查会检查施工总进度,季施工进度,月间施工进度,双周施工进度,每周定期开会检查进度

  (2)实施成本控管。降低工程成本。对工程成本的控管是同时考虑设计与施工两个方面。一般而言,设计阶段决定的成本高达70%,发包阶段是20%,施工阶段是6%,保修阶段4%,所以项目管理应在设计阶段就要全面实施成本控管。对降低工程成本的方法是由研究设计开始,对不利于成本的因素逐一提出并加以研讨。作业内容包括设计内容合理性,材料质量、品牌、发包价格、施工方法难易度与合理性、工期、质量、成本构成与分配比例、预算控制、合同管理、工程变更、工程纠纷索赔等将进度做出合理安排。

  4、完善及强化现场管理制度

  凡较大的建筑业企业在施工现场都会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往往都是通用的,根据不同地区的管理规定,相应的改动不会很大。但建设速度加快后所带来的问题,就不得不考虑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了。一些细节需要根据工期、现场条件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同时要让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彻底摆脱以往的固有模式,做到真正理解新的管理规定,才能将这些规定制度落实到位。

  5、打造绿色生态的施工现场

  现代施工已不再一味追求速度与最终成品,更高的标准就是绿色施工,即在施工现场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根据《绿色建筑设计导则》中的技术指标,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上要达到“四节一环保”的标。如此不仅能使工地形象得到提升,而且更加便于进行施工过程的综合调配,为施工现场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例如:在控制方面,对于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操作过程、施工对象等,要制定控制扬尘的措施,工作面内扬尘目测高度小于15m,并不扩散到工作区域外。在场地四周隔挡高度位置测得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在加快建设速度的大形势下,更应该把文明、绿色施工的管理工作做好,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站稳站牢。

  结语

  总之,在工程建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管理、招投标工作不断规范的今天,我们只有通过重视企业管理,加强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多创精品工程,提高企业的实力和声誉,才能在建设市场中多承揽工程,多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1]钟敏.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途径及其重要性[J].科技资讯,2006,18.

  [2]万军,汪海,沈林.对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J].建筑安全,2007,3.

  [3][英]罗德尼·特纳.项目管理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梁世连,惠恩才.工程项目管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文章标题: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成效的途径与措施分析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1432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