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建议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9 17:29 热度:

  摘要:建筑产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过程施工的质量,也是企业争取用户、占领市场、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不高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我们很早就提出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提高施工的质量就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企业;施工方法;机械
  一、人的控制
  人,是指直接参与工程施工的组织人员、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对象,是要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以外,还需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人的生理缺陷、人的心理行为、人的组织行为等方面来控制人的使用。比如:对技术复杂、难度大和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应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来完成。对反应迟钝、应变能力差的人,就不能安排其操作快速运行、动作复杂的机械设备。对某些要求万无一失的工序和操作,一定要分析人的心理行为,控制人的思想活动,稳定人的情绪。对具有危险源的现场作业,应控制人的错误行为,严禁吸烟、打闹、嬉戏、误判断、误动作等。此外,应严格禁止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操作。对不懂装懂、图省事、碰运气、有意违章的行为,必须及时制止。
  二、机械设备的控制
  1、设备购置。必须按设计的选型购置设备;设备购置应向质量管理人员申报,经审核后方能定货;优选订货厂家;签订定货合同;设备制造质量的控制;购置的设备在运输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包装和固定措施,防止碰撞损伤;加强设备的贮存、保管,避免配件、备件的遗失,设备遭受污染、锈蚀和控制系统的失灵。2、设备进场。要按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的清单逐一检查验收,设备的安装要符合有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在安装过程中,要对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在设备安装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试压和试运转,这是确保配套投产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3、机械设备的选择。机械设备的选择,应本着因地制宜,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和维修上方便等原则。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是选择机械设备的依据,要能满足施工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4、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进行操作,是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应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任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三、材料购配件的控制
  施工材料的质量,尤其是用于结构施工的材料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结构的安全,因此材料的质量保证是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一切材料、工程设备和工艺均应为合同中所规定的相应的品级,并符合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要求,随时按监理工程师可能提出的要求,在制造、装配或在现场或在合同中可能规定的其他地点进行检验。为检查、测量和检验任何材料或工程设备提供通常需要的协助、劳务、电力、燃料、备用品、装置和仪器,并在用于工程之前,按监理工程师的选择和要求,提交有关材料样品,以供检验。对施工所用的材料制定质量检查验收计划,进行检验、试验,提前做好各种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试配工作。编制施工预算和材料供应计划及构件、设备加工、外委计划。调查研究各种材料、构件、设备市场供应情况,按标准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合格供应商。物资进场后,由项目材料员负责验证,核对物资的规格、型号、数量及标识,检查外观质量及运输过程中是否损坏,并验证随货的技术文件和产品合格证,做好验收记录。按国家行业或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必须的物资进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未经检验和验证及经检验或验证不合格的物资不得投入使用。施工过程中,将所选用的设备、材料的样品或样本(含国别、产地、厂家、品牌、材质证明、产品质量合格证、准用证、.出场证明等)提供给业主,供业主检验。不得使用未经业主同意的材料,否则,业主有权要求退换,重做该批构件或中止合同。
  四、施工方法的控制
  技术文件是建设项目施工的依据。为了确保这些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工程管理人员应建立技术文件资料目录清单,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文件资料实施动态管理,保证文件的可追溯性。施工图纸是组织建设项目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是进行项目施工管理的依据。每个项目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将施工图报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施工图审查。若在施工中发现图纸仍有误差或与实际状况不符,需对施工图修改,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签证制度,让施工图在变成成型产品的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为施工生产提供准确的依据。施工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三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施工技术方案交底是工序的技术性指导文件。若技术方案交底能做到制度化,并且行之有效,则可保证工程有序地实施。因此,必须将技术方案交底作为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控制。在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作到“方案先行,样板先行”。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方案审完后,作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新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对于技术交底,应将其分成两个部分:一般性的分部工程技术交底和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技术交底。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连续的监控,并应有实施记录。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必须要制定程序化的制度文件,使施工方案的实施处于受控状态。
  总之,工程质量应该是建筑企业永恒的主题,只有树立质量意识,掌握科学技术,运用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加上制度保证,从全方位控制,才能真正保证工程质量,使自己在建筑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朱宏亮,项目进度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秦志华,项目经理,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
  3、李晓春,质量管理学,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  

文章标题:浅析加强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建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125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