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工程建筑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项目成本管理的诸多问题,并联系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条件,对建筑企业在清单计价条件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这对企业而言对成本的有效管理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节约成本,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即实现了工程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共存、健康发展。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成本管理,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种科学性的管理的工作,目的在于建筑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以节约成本为前提,保证工程的质量,不能因为管理的疏忽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项目成本管理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作为有多年建筑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就工程量清单计价条件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出几点看法如下:
一、 工程量清单计价条件下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工程建筑项目并不是单独的存在而是要与环境、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相联系,工程量清单计价和项目成本管理都有着行业内的相关规定和规范。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合研究。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简述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根据在实际的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资金和工资等一系列的成本问题应运而生的。对于国有资金投资或非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都应该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在项目开发前,专业的人员应根据工程的实际设计进行数据的调研,合理运用具体材料,用最低的投入满足工程的需求,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优化施工结构,使建筑工程在合理施工的前提下节约成本。编写人员应对设计图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书有全面的了解。要求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寻找最佳的效益结合点。
建设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费项目和税金项目的名称和相应数量等的明细清单。应该将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费用、管理的费用、企业利润和风险都考虑在内。要将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索赔、企业定额、税金、投标价、合同价、竣工结算价综合规划进工程量清单计价。
(二)项目成本管理规范简述
项目成本管理是建筑项目开发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项目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力求在最少的消耗下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只注重成本的核算统计而忽略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包括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两方面。其中建筑施工计划管理、施工组织管理、材料设备管理、工资管理、支出管理都属于动态的管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数据不断变化,所涉及的人员、材料、设备复杂,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最后的成本核算属于静态的管理,在前几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是不可改变的结果,为工程的竞价投标提供重要支持。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条件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只注重成本的核算统计而忽略了项目成本管理。成本的管理并不是简单的核算,核算仅仅是最终的数据结果,呈现静态的形式,而项目成本的管理是一项动态的管理工作,包含在建筑项目施工工程中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工程项目应该设有专业人员负责项目成本管理,如果缺少专人管理或者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就会造成财务、材料、合同、统计部门的日常工作脱节,有预算无核算,达不到最终的节约成本的目的。缺乏统一的管理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连环效应,造成工程进度停滞。
(二)成本管理力度不够
项目成本管理内容有很多方面,工作复杂,容易造成疏漏。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支出占了整个工程造价的60%,因此要把握好材料的购进、使用、回收。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市场调研的,购进具有良好性价比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寻找货源和价格的最佳结合点,在保证的前提下节约成本。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员工的节约意识不强,存在对材料管理不严格、浪费严重的现象,设备不经常保养出现磨损的情况,造成材料和设备的耗损率大,给工程造价带来巨大的压力。没有专人负责或管理意识薄弱,造成材料的浪费,监督机制不健全,缺少专人负责,造成资本的无形流失。
(三)成本管理流于形式
在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成本核算流于形式。专业人员以设计图纸作为参考,并以此为结算的依据,而不能讲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相结合,数据也就失去了参考价值,不能达到对工程成本有效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缺乏工作动力和责任心,不能将各个项目的预算成本综合考虑,不考虑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情况的关系。
成本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工程、材料、财务、劳资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就会造成其他环节的脱节,因而给项目成本不必要的损失。
二、 工程量清单计价条件下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 树立项目成本管理念
项目成本管理是现在建筑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规范之后,对项目成本管理有了新的要求,赋予了项目成本管理以新的内涵。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条件下的项目成本管理首先要树立管理的理念。管理是一种良性的经营,能够梳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从中找出工作的疏漏,运用管理的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的管理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有效的管理的最终核心部分在于节约成本,控制工程造价能够节约资源,有利于建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体制的完善,企业最终需要核心的理念作为支撑,新的经营理念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只有控制好成本,在有效的管理之下才能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 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本管理体制
项目成本管理不是只有专人负责就能贯彻实施的,而是要设立相关的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沟通联系。成本管理的部门应该明确工作的职能,在与财务、材料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良好的合作过程中,严格控制成本,更有效地进行管理工作。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要规划进日常工作中,对人员和材料设备统一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要严格控制成本,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要对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委派专业的人员,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更新理念,同时也警钟长鸣,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增强工作人员的动力。采用考核、竞争上岗的管理机制,有序地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工作。
(三) 加强项目成本管理的监管力度
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要从管理层到基层连贯地贯彻。各部门定期开例会认真学习制定的项目成本管理的规范,经过实践经验和讨论完善根据自身状况制定的成本管理规范。管理层应该将管理人性化、科学化、合理化。同时要接受其他工作人员的监督,防止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影响成本核算工作,给工程的财务带来损失。基层的工作人员要提高责任感,将企业的成本节约与社会责任相联系,企业也可以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真正在施工过程中节约资源,如发现浪费的现象及时上报整改。
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控制成本。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适应市场竞争体制。在成本的控制下不断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陆惠民.工程项目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45.
[2]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08年版
[3]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08年版
[4]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卢桂菊,牛国强姚梅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