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论文发表大数据时代传统出版产业的转型思考

所属栏目:文化产业论文 发布日期:2015-09-29 13:55 热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在一定时期会进行一些转型,转型时期也是企业的一个过度时期,对能否转型成功也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发表范文,主要论述了大数据时代传统出版产业的转型思考。

   [摘 要] 信息科技的发展给各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传统出版产业也不能避免。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各种变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正确认识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改变传统出版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式,积极应用大数据指导数字出版,在未来的出版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传统出版产业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 大数据,数字出版,出版产业,转型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不知不觉地将我们置身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洪流中。在这个言必称大数据的时代,传统出版产业普遍感觉到平静之下的暗流汹涌,寒潮来袭。

  数字出版的浪潮何时兴起的谁也说不清楚,但是我们却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和迅速发展。可以回想一下我们有多久没有买书了?我们用手机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又占据了我们多少时间?我们无暇看书时是否用阅读软件取代了书本,用耳朵取代了眼睛?甚至于我们可以足不出户放眼世界,了解国家大事,还能解决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有多少领域是科学技术尚未涉足、不能解决的呢?

  对于传统出版产业,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还是顺势而为、积极变革,将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这是每一个出版产业和单位不可回避的世纪命题。

  一、大数据和数字出版

  大数据是指无法使用传统流程或工具处理或分析的海量的数据信息,其核心就是预测,能够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比如谷歌就在2009年通过观察人们在网上的搜索记录成功预测了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范围。如果说大数据我们还未能深刻体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数字出版的存在。比如现在最常见的,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通过手机看新闻和看书的经历。数字出版对生活方式的改变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对数字出版已经产生了深深的依赖。

  二、纸媒的崩退与没落

  由于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书报刊等纸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可以说,2012年是全世界纸媒体开始崩退的年份。2012年,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都出现了纸媒倒闭潮。美国有三大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新闻类期刊,其中,《新闻周刊》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两刊正式停刊,出版数字版期刊。德国的全国五家大报,其中《纽伦堡晚报》、《法兰克福评论报》、《德国金融时报》三家宣布停刊,出版数字版报纸。英国具有244年出版历史的《大英百科全书》停止出版纸介纸图书,而转为出版数字版图书。而在我国,书报刊业也出现了经营的危机。从新闻上看,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四个门户网站,已经控制了全国60%的新闻资源,而传统的报纸已经逐渐变成了读者的弃儿。从图书出版上看,出版社库存加大、销售减少、利润降低、经营困难,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据统计,2012年的图书市场零售额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15%,这个数字令人震惊。一叶知秋,这一切预示着纸媒的衰落前景。以上就是数字出版的发展与对传统出版的挑战,我们对此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三、传统出版的目前优势与潜在危机

  在数字出版形式下,传统出版不管是“坚守”还是“转型”,都要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一个基本的把脉。这个基本把脉既可以作为我们“坚守”的依据,也可以作为我们“转型”的资本。那么,我们传统出版究竟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编辑、作者和内容的现实拥有与未来危机

  与数字出版相比,传统出版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首先编辑,传统出版单位经过多年的运营和积累,培养了一批知识深厚、素质过硬的专业编辑人员,能够保证各个出版环节的高效率和高品质,毕竟人是生产力中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其次是作者,经过多年的工作业务往来和编辑人员的悉心维护,传统出版单位拥有一批专业过硬、素质优良、合作稳定的作者队伍,可以保证稿源充盈不断。再者就是内容,经过多年的积累,传统出版拥有海量的内容资源。无论什么样的出版方式,对读者而言最关心的就是内容,而且这些内容资源可以重复的开发和利用。这些优势是传统出版的骄傲和自豪。也正是凭借这些优势,在数字出版大潮面前,传统出版仍然能够优哉游哉,尚未遭遇致命的危机。但我们一定要清楚,这些优势本身并不巩固,或者说本身就存在着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技术和版权两个方面上。

  从技术上看,目前,80%的传统出版采用的都是方正排版系统,保存下来的数据文本兼容性较差,几乎无法转换成目前通用的几种标准化电子文本格式。就以我们最常用的手机阅读来说,出版社如若想把要把经方正排版系统排版后的数据转换成电子文本文件,就需要花很多功夫去转化。尤其是其中的外文、公式、表格、图片等内容转换更为困难,只能做成矢量图,不过数据量过大,根本无法传输。

  从版权上看,传统出版虽然拥有海量的内容资源,但就出版单位与作者签订出版和同时一般都是对纸媒出版做详细地规定,而对网络传播和电子书改编权等权利规定不多。即使现在很多出版单位对其他各种出版方式引起注意,但与作者之间的沟通和商议也更复杂,成本也更高。更为重要的是,出版合同均有年限,或五年或十年,有的已经过期。因此,出版社要想重新利用以前的内容资源,就必须想办法获得两项权利,一项是纸媒出版权,一项是数字出版权。要重新获得这两项权利,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传统出版完成此事并非易事。这样,出版权又限制了传统出版的内容开发。因此,我们说,传统出版既拥有编辑、作者和内容的优势,但这些优势中也存在着危机。

  (二)内容提供商的霸主地位与尴尬境遇

  不管数字出版怎样技术先进,都离不开内容的支撑。从目前情况看,数字出版的技术平台商、通信营运商和终端阅读器厂商都在技术上发力和推进,而他们却严重缺少内容资源。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出版利用得天独厚的内容资源,以内容提供商的身份,轻松踏进了数字出版的门槛,甚至掌握了数字出版发展的主动权。不要说五年前,就是直到今天,内容提供商的霸主地位,仍然令数字出版商顶礼膜拜。但是,一旦进入数字出版领域,内容提供商的霸主地位就立即陷入了尴尬的境遇。例如,在手机出版领域,据统计,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阅读市场总收入达10.84亿元,环比增长14.26%,活跃用户数达2.55亿,环比增长9.65%。光鲜的数字背后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在运营商和出版社的盈利分成比例上,移动开出的方案是4/6,电信和联通是55/45,这和国外普遍实行的3/7比例相去甚远。而且,出版社对自己提供的内容不能自主定价,销售情况无法掌握,账目无从核对,再加上给出版社的返利还有3个月的延迟结款期。这样,传统图书出版社参与手机出版几乎成了名副其实的“卖身”。   四、传统出版编辑要实现三个转变

  数字出版不仅沿袭了传统出版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功能,又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是技术性。它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贯穿于出版的全过程。二是融合性。它是广播、电视、电影和新闻出版四大传统媒体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融合,也是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三是多样性。它用文字、数据、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表现内容,把内容表现得既生动活泼,又丰富多彩。根据数字出版的这几大特征,我们传统出版编辑要做好以下三种转变。

  (一)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现在,面对数字出版大潮,多数传统出版的编辑还缺乏认识,当然更缺乏转型、适应和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有的编辑对数字出版还处于“三不”状态,即:不了解产品技术、不接触研发团队、不熟悉整体运营,仍徜徉在数字出版大潮之外。更有甚者对数字出版怀有一种恐惧心理,认为数字出版对于传统编辑来说是一个威胁,会断送他们的饭碗,因此产生一种抵触情绪。此时此刻,我们应该牢记孙中山先生的名言:“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数字出版大潮扑面而来的形势下,我们已经没有更多犹豫彷徨的时间,必须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去主动地了解数字出版技术,了解运营模式,了解表现形态,了解阅读的新方式新方法,从而由单一的图书出版编辑走向大媒体的出版编辑。

  (二)由“专才”向“通才”转变

  传统出版的“专才”向数字出版的“通才”转变,主要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传统编辑除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和编校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与数字出版相关的信息技术,了解文字、图片、声像等的特点,熟练运用有关的数字出版技能。第二,信息时代的特点就是信息爆炸,读者面对海量的信息眼花�t乱,编辑人员除了编校工作以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检索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检索工具和手段对海量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将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给读者。第三,编辑要具备“两栖作战”的能力,将传统出版的“内涵”优势和数字出版的“外延”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纸媒体的书香气息嵌入数字出版当中,增加数字出版的文化含量,营造现代化的阅读感觉和阅读趣味。

  (三)由“编者”向“创者”转变

  由“编者”向“创者”转变,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第一,选题策划创新。选题创新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传统的选题策划。那就是编辑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根据学术发展的前沿,根据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首先站在作者前面提出选题,然后站在作者后面推动作者按照自己的思路创作作品,最后是站在作者的对面编校书稿。这套工作路数,传统编辑了如指掌,这里自不需细说。二是数字出版中内容资源整合。那就是编辑根据年轻人的阅读习惯,根据浅阅读化、碎片化、社群化、多媒体化、阅读移动化的发展趋势,对已有内容资源进行专题策划,进行重新组合,进行再开发再利用,从而使原有内容资源重新组合成一项项全新的数字产品,来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和阅读需求。由此可见,如果说选题策划是第一次策划的话,那么,内容资源重新整合则是更深层的策划,更需要编辑的创造力。

  第二,编辑加工工作创新。数字出版时代的编辑加工和传统出版的编辑加工已经大不相同了。在数字出版时代,伴随着内容载体、阅读习惯、出版形式、传播方式等的变化,编辑加工时要更多地考虑数字出版因素。首先,编辑在编辑加工环节应该服务于精准搜索的拆分功能,对内容资源进行精细拆分,使之颗粒化。其次,要基于不同阅读需求、阅读习惯、阅读群体、内容载体、阅读平台等,展开有针对性的编辑加工。最后,还要为内容资源找到合适的呈现方式,譬如纸质出版、电子书、数据库、复合出版等。这三项工作都要在加工工作中完成。

  第三,产品营销创新。产品营销创新主要是要利用网络进行营销。网络营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主题概括,二是话语传播,三是时机把握,四是促销手段,五是客户调控。不管怎么说,营销就是要突出卖点。例如,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卖的是休闲;希尔顿卖的不是床位,卖的是舒适;法拉力卖的不是汽车,卖的是疯狂;济洲岛卖的不是海礁,卖的是《冬季恋歌》;长白山卖的不是林海雪原,卖的是原始味道,等等。总之,有了卖点,就有了顾客和市场,也有了我们的发展空间。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作为传统出版的编辑人员,顺应时展的潮流,转变思维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个人也为出版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黄孝章.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2]姚德权,赵洁.中国版权贸易研究综述[J].国际经贸探索,2007(1)

  [3]吴尚之.加快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推动出版产业做强做大[J].中国出版,2010(12)

  [4]惆利荣.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的三个关键问题[J].出版发行研究,2011(6)

  [5]田路路.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策略探析[J].新闻世界,2014(1)

  [6]石雄.数字出版对编辑的技术要求[J].科技与出版,2011(5)

  金融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国际金融研究》主要介绍和分析国外金融界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主要栏目有时评、理论园地、环球金融、国际银行业、中国金融观察。国外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市场、金融科技、海外文献、新书评介、大事记等。读者对象为金融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有英文目次。

文章标题:金融论文发表大数据时代传统出版产业的转型思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wenhua/2824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