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发表范文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所属栏目:人力资源论文 发布日期:2015-05-12 11:36 热度:

   摘 要:实现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应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以“责任共担”为视角,建立“责任共担”的长效化培养机制、采用“多方联动”的一体化培养方式和构建“平衡协调”的综合化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不同利益相关者“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功能。

  关键词:学术期刊发表,应用型创新人才,利益相关者,培养模式

  培养大量创新人才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化人才竞争也进一步凸显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以“责任共担”为视角探索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一个由应用型人才和创新人才二维复合的概念。应用型人才是相对学术型人才而言的一种人才类型,是指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强调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实际问题,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综上所述,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指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具有博、专协调平衡的知识结构;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在对美、英等国奉行“股东至上”公司治理实践的质疑中逐步发展起来的。1984年,弗里曼(Freeman)在其经典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中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强调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战略分析、规划和实施中的作用,侧重于从相关利益主体对企业影响的角度定义利益相关者,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弗里曼的观点成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关于利益相关者研究的一个范式。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种典型的管理理论不仅被广泛运用于经济领域,也在高等教育等其他领域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独特的规律性,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强化实践训练,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经费紧张、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大学要独立完成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功能上是有限的。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表明,培养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教育情境、教育资源与条件、教育过程与方式等构成的系统活动。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大学不是一个完备的、理想的教育系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不可避免地与社会其他组织或个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我们解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和理论依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组织包括政府、高校、企业、学生个人和家庭以及社会在内的更大的教育系统,需要充分发挥不同利益相关者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功能。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利益相关者有很多,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政府、高校、企业、学生个人、家庭和社会等。不管是对高等教育“起促进作用”还是“起干预作用”的国家,其政府都以各种方式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大学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地方政府更是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大量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和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承担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当然也是重要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企业是人才的主要就业单位,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直接受益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企业的战略调整、技术更新、产品升级等都必须依靠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学生个人及家庭也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直接受益者。社会也是利益相关者之一,因为高等教育作为一项准公共产品,其外溢性非常明显,高等教育除了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外,还有促进社会目标实现的功能。

  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如美国和加拿大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制”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以及日本的官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结合中国的国情,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建立“责任共担”的长效化培养机制、“多方联动”的一体化培养方式和“平衡协调”的综合化培养体系,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企业、学生个人、家庭和社会等不同利益相关者“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功能。

  1. 建立“责任共担”长效化培养机制

  国外高等教育实践证明,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社会各界共担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是一条成功的经验。国内目前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缺乏可操作的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地方政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责任不明确;在校企合作方面,无论是合作形式、合作内容,还是合作程度、合作成效,从总体上来说还普遍处于浅层次的合作阶段,存在高校一头热的现象;学生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性发挥不够;社会力量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还很小,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结构中社会资本的比例很小、社会资源的教育功能开发利用不够、中介机构不健全不规范。   导致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形成运作良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由于国情不同,不能照抄照搬国外某国家具体的做法,我国必须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笔者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企业、学生及家庭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的“责任共担”机制。这其中,政府的特殊职能和资源优势决定了其主导地位和统筹协调作用不可或缺,即使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国家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明确不同利益相关者在人才培养中的权利和义务,鼓励、支持、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地方政府要转变人才战略观念,与地方高校合作共同培养所需的战略性人才和紧缺人才。高校要承担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建立开放式的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制度,为政府、企业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人才培养创造条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在发达国家已成为普遍的模式。企业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挥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要通过多种形式增加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为高校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并为高校提供兼职教师。应要求学生个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重视自身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的人才培养功能,增加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投入,积极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产学研教育合作中社会的中介作用。

  2. 采用“多方联动”一体化培养方式

  高校要改变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式培养方式,构建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为主线,政府、高校、企业、学生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共同参与的“多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方式,发挥不同利益相关者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共同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的突出问题,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是建立市场主导型专业设置模式。高校要根据政府公布的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地方政府发展战略规划、经济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设置专业,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将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及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专业结构优化的主要依据。二是建立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及社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机制。高校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设计“多方联动”一体化人才培养方式,确定哪些教学环节在校内完成,企业如何参与,如何增强理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哪些教学环节要在企业完成,学校如何参与等问题。三是发挥地方政府、合作企业和高校自身优势,与地方政府、合作企业共建品牌特色专业、开发特色课程。通过共建,不仅可以密切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企业的关系,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还可以提高高校的声誉。四是高校要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和倡导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学习和交流,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从业资质;鼓励社会行业优秀人才参与教学活动,形成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了解社会需求,懂得专业教学,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五是建立由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社会评价反馈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调控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社会评价信息反馈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机制。

  3. 构建“平衡协调”综合化培养体系

  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和中心环节,包括课程的结构、设置和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并通过知识外化发展学生的能力、内化形成学生的素质。由于长期受专才培养目标的影响,人才培养的体系很不合理,即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需求。而欧美大学在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上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大学开始的新一轮本科课程改革的总体特征是:通过改革大学本科普通教育课程体系,使之与主修专业教育课程相互融合,从而使本科普通教育课程与主修专业课程形成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课程结构,以提高人才教育质量。高校应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大量缩减理论性专业课程,增加通识性课程、个性发展课程和实践性专业课程,提高整体结构与个性选择、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结合度,以形成结构合理的融通识性、学科专业性和个性发展性知识为一体的“平衡协调”的综合化培养体系。一是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为专业教育打下广博的知识基础。二是改变理论性专业课程比例过大、跨学科专业课程和实践性专业课程比例偏少的局面,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培养体系,坚持教育与产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教育结合。三是改变过度强调共性、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状况。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高校要开设满足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各类专题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和交叉课程;深化专业性的专题性课程和前沿性课程,以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四是改变过去以课堂为载体的狭隘教学观,确立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轴心的大教学观,坚持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实与虚拟结合的“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理论性课程要改变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结构化的学术性人才培养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性课程要改变过分重视实际技能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应将重点放到理论与问题解决方案之间的联系上,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洋,王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动态发展与启示[J].现代财经,2004(07).

  [2]吴时明,石正兰.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当然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0(02).

  [3]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郭德红.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演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文章标题:学术期刊发表范文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renli/2666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