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院校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所属栏目:金融论文 发布日期:2021-10-25 09:47 热度:

   从管理体制、专业特色、专业方向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对财经类院校的MPA教育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各财经院校结合专业优势和区域特色,准确定位MPA的培养方向,并设置具有特色的专业方向。从管理方式上看,依托本校相关学院或者成立独立的MPA教育中心是主要的两种管理模式,后者更能整合学科优势资源。但各院校的教学方式趋同化严重,案例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在MPA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有待挖掘。因此,应进一步突出区域特色,加强能力导向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开设关联性课程,加强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并积极拓展与政府部门的合作。

财经类院校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1 中国财经类院校MPA教育的基本情况

  自1998年教育部将公共管理设定为一级学科以来,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进入快车道。通过新办专业或者整合学科资源的途径,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开办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2003年,东北财经大学成为第一所被MPA教指委批准举办MPA教育的财经类院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目前全国共有20所财经类高校成为MPA教育的授权点,东北财经大学是第二批获得授权高校中唯一一所财经类高校;第三批有6所财经高校,即中央财大、山西财大、上海财大、江西财大、中南财大、西南财大;山东财政学院、天津财大、云南财大是第四批;对外经贸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是第五批;而第六批又有6所获得授权,分别是吉林财大、南京财大、浙江工商大学、河南财大、广东财大、浙江财大。

  过去的18年间,各财经类院校在MPA教育办学过程中结合自身资源和发展定位,努力打造有特色、有优势的MPA培养模式,各个培养点的办学规模持续性扩大,办学能力也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这大大促进了中国MPA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社会发展需求,成为一种新的经验范式。

  2 财经类院校MPA教育的培养模式

  2.1 管理体制

  财经类院校的MPA教育主要有两种办学模式:(1)学校原本就有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如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甚至本身就有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等办学实体单位,所以,可以依托原有的公共管理学科的某些专业,直接嵌入并进行强化和提升。目前开办MPA的财经院校大都是采用这种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东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15所高校。(2)没有公共管理学院或政府管理学院这样的实体单位,与公共管理学科相关的专业分属于多个学院。这种情况下,一般是学校层面主导下对全校的相关学科资源进行整合,主要是对财政学、经济学等经济学学科,以及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管理学学科进行优势资源聚合,进而构建以公共管理、公共财政、公共经济、公共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目前,只有5所财经类院校采用这种管理模式,即上海财大、天津财大、山东财大、山西财大、哈尔滨商业大学。

  或许由于公共管理学科本身的“大而全”的特点,国内外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采用第二种模式较为普遍。这种模式可以更广泛地整合培养机构的学科资源、教学资源、行政资源以及学术资源,再结合所在区域和专业特点,更有利于打造有特色的MPA教育体系。

  2.2 专业特色

  就目前来讲,经管类专业是财经类高校的优势学科,由此,财经类院校的MPA办学自然以此为依托,尽显其经济学、管理学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在MPA培养方向的设置上,往往会针对某些诸如财税、工商、会计等实际工作部门的人才需求,充分利用财经类院校的经管学科的优势资源,设计MPA的培养方向,甚至“订单式”地为职能部门培养公共管理人才。

  地方财经类院校MPA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同于部属院校等研究型大学。地方财经类院校MPA一般都致力于培养不仅具有较深厚的公共管理学科理论知识,而且扎根“地方”,熟悉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所以,很多地方财经类院校在MPA建设重点和办学特色上,通常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办学优势,来构建“不一样”或“差异化”的办学特色。如天津财经大学依托于学校传统的财经类优势学科,结合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于行政管理体制提出的新要求开设相关课程(天津财经大学2019年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简章,http://mpa.tjufe.edu.cn/info/1042/1911.htm.)。云南财经大学基于地方特点,尤其注重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人才。江西财经大学实施“红色MPA”计划,开辟以南昌为中心的多个红色教育基地,重视利用江西的“红色”资源,采用移动课堂、知名红专家进课堂的方式,让广大学生接受“红色教育”(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www.mpa.org.cn/content/2081.)。首都经贸大学立足于首都北京,充分整合其在城市管理学科方面的优势资源,努力打造具有“经管交叉”“服务都市”“北京特色”的MPA品牌(2018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招生简章,http://www.mpa.org.cn/node/14956.)。

  2.3 专业方向设置

  专业方向的设置是支撑专业特色的重要方面。纵观财经类院校的专业方向设置,大部分院校集中于政府管理、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等传统专业方向,如中央财经大学设置了“财税与公共政策”和“政府战略与绩效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云南财经大学2007年设置“政府经济学”方向,2010年增设“财政”“税收”两个培养方向;山东财经大学设置“政府管理”“公共财政与税收管理”;天津财经大学设置了“行政管理”“财政税收管理”;浙江财经大学重点打造“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

  为了突出地域和专业特色,也有不少财经类院校设置了新的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对高级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需要。如云南财经大学设置“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方向,浙江财经大学设置了“金融政策与监管”“国土规划与城市管理”方向,天津财经大学设置了“电子政务”方向,西南财经大学设置了“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政策”方向,山东财经大学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对外经贸大学设置了“海关与国际贸易管理”方向。

  3 进一步发展财经类院校MPA教育的探讨

  3.1 突出区域和能力导向

  尽管全国各地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多轮政府改革和社会变革,但由于各地基本情况的差异,各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成效都存在较大的差别,各地自然就会面临不同的公共管理问题。因为没有现成的模板照搬照抄,地方政府亟需高校的智力支持,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公共决策。财经类大学MPA教育应该积极响应这种需求,认真研究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找到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方向。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资源,找准定位,深挖潜能,来确定MPA教育的培养目标。立足区域设计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案。

  发达国家的MPA培养模式主要分为四种:学科导向、问题导向、能力导向和行动学习导向。在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制中,学科导向是其基础和前提,能力导向是其较高要求,问题导向是其主要学习方法,行动学习导向是其主要培养特点。四种模式良性互动,贯穿于MPA招生、培养、评价的整个过程。MPA教育既不是学术型的,也不是党校干部培训性的。作为地方的财经类院校,应该根据学校、学科与社会发展的定位,着力培养多元化、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这就不能单靠学科导向,更要建立以能力导向为核心的MPA教育模式,这不仅可以契合财经类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路径,也能满足区域性公共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要求。

  3.2 以学生为中心,开设工作关联性课程

  通过对MPA学生的调查、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是培养模式最为重要的环节。课程是支撑培养目标的基础。在中国,MPA教育的课程设置偏重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方面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实务操作性的课程或内容相对较少。而学生更期望突出实用性的课程以及突出社会实践环节的教育。事实上,当前课堂教学理论讲授占了较大课时比例,势必影响到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所以,必须要改变这种状况,在MPA课程的设置上强调务实性和针对性,要基于学生和政府的实际需求,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依据MPA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专业学习的需求不同,在课程设置上也可区别安排,以有助于学生解决各自具体工作上的问题。

  3.3 加强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

  就目前而言,财经类大学MPA教育还是相对封闭式的教学和研究模式。与此相反就是开放式教学和研究模式,它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融为一体,强调学习主体获取知识的开放式结构,注重公共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开放性教学和研究模式致力于将“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互促、“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主体互动这三个方面高度融合,从而构建一种以培养造就公共管理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和研究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旭涛,皎京敏,雷强中欧MPA培养模式对比分析与整合创新[J]理论探索, 2006(3):117-120.

  [2]卿菁从美国MPA教育模式看中国MPA教育的发展[J].当代继续教育, 2014(1):70-72.

  [3] DENHARDT R B.The big question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educ ation[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1,61(5):526-534.

  《财经类院校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来源:《科技与创新》,作者:姚军

文章标题:财经类院校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jinrong/4698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