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经济期刊论文发表金融业新型业态形式的风险管控分析

所属栏目:金融论文 发布日期:2014-09-18 17:27 热度:

  内容摘要:针对当前金融业快速崛起的新型业态形式,本文在分析风险形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重点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业新型业态形式的产生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技术的发展问题,更多地在于信用需求的急剧增加。这一方面源于我国高杠杆和产能过剩的同时显现,逼迫部分企业绕道传统信贷途径;另一方面在于实体经济高额的利率诱使各类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开始不满足于银行业相对较低的存款利率,而选择网络金融等新型业态。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余额宝、小额担保、银行新型理财业务为例,分析了它们的业务特征和可能引发的业务层面、机构层面和经济层面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省级经济期刊论文发表,金融业,新型业态,风险管控

  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我国金融业通过业务创新产生了小额担保、余额宝、银行新型理财业务等新型业态形式,这些新型金融业态形式反映了金融市场迅速发展的事实。但由于新型业态形式的产生,市场主体间的竞争无形增加了,如阿里巴巴叫板四大银行,继而引起四大银行对支付宝封杀等。一般而言,这些金融产品具有虚拟性、契约性和正负向功能等特点,会导致信息资源的不对称、法律道德风险,进而由交易微观层面的风险上升至正常整体层面的系统性风险,这便在无形之中加大了风险管控的难度。

  从深化市场功能的角度看,这些新型的业态形式多数是与金融业的货币创造功能息息相关的,这将是潜在风险的隐藏地段。而就金融业自身健康的发展而言,这些新型业态形式风险的产生取决于整个市场的流动性、管理层的风险偏好、金融产品本身的质量等。这两种角度反映出金融业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的必要性。基于此,本研究立足于近年来新型的金融业态形式,结合运营中的实际情况,从自身风险管控的角度分析这些业态形式的健康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新型金融业态兴起原因和发展现状

  为什么这些金融业态形式会在后危机时代频频出现呢?恐怕不是一个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所能解答的。对此,本文认为从需求角度的解释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一方面,高杠杆和产能过剩的同时显现,逼迫部分企业绕道传统信贷途径。2010年之后,中央政府发现,以投资促增长的发展策略一度使我国经济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等消极影响,这对当时我国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力。尤其是在经济双轨并行的体制中,会造成供求和价格上的多重摩擦,这种不合理性充分体现在分配的严重不均衡,也降低了市场运行的效率。针对此问题,中央政府开始限制传统的信贷投放,以试图给信用杠杆降温。而部分企业在前期投资拉动的作用下,产能的过剩迫使他们既要接受市场的萎缩,又要接受同业的激烈竞争。而高投资意味着自身财务负担的加重,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开始通过进一步举债来延续存量债务。在传统渠道未果的情况下,这些企业理性的选择是绕道银信合作、银证合作、私募基金、民间贷款等渠道,以高额的债务融资利息来维系企业的生存。另一方面,实体经济高额的利率也诱使各类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反思传统的投资渠道,部分机构和个人开始不满足于银行业相对较低的存款利率,选择除传统信贷途径之外的方法,小额贷款、网络金融等新的金融业态形式开始风生水起。而这一系列行为既迫使金融业面临存款流失的压力,又开始纷纷借道信托、证券等金融机构来寻求较高的实体经济利率。进而也引发了金融业的业务创新,在监管缝隙中把资金投放到信贷管制的领域。这两个背景条件激发了我国信用需求的迅猛增长。在国家市场准入条件放宽、以及我国信息技术的日渐成熟的背景下,各种新型金融业态形式应运而生。这些以余额宝、小额担保、银行新型理财业务(如活期通、现金宝、钱大掌柜等)为代表的新型金融业态形式带动了金融业的新一轮发展,无疑也会成为颠覆传统银行的新式武器(邱峰,2014)。

  这些新型金融业态形式,不仅拓展了资金融通渠道,也发掘了许多新的管理模式。为言之有理、有据,本研究中金融业新型业态的形式主要以余额宝、小额担保、银行新型理财业务为例进行研究分析。余额宝的兴起打的是“消费和理财两不误”的牌,支付宝公司通过用户实名认证,将支付宝中的备付金转入其中,相当于用户购买一种货币型的理财产品,从而获得较高收益;而小额担保贷款打的是“民间借贷合法化”的牌,通过自身经营方式的改善,如担保公司和经办银行共同追偿、担保基金担保等,逐步形成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在银行理财产品方面,其发展思路打的是“规避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牌。无论是建行的“善融商城”、中行的“中银易商”、交行的“交博汇”、兴业银行的“钱大掌柜”、民生银行的“合一行”,都以收益高于活期、自动攒钱、智能理财、基金代销等便捷快速和人性化的特点迅速兴起,它们往往不依赖于实体经营网点,而多采用完全的互联网运作模式,所有服务和产品都是通过邮件、电话、互联网等途径完成。

  新型金融业态的风险分析和管控重点

  这些新型的金融业态形式直接或间接的具有资金创造的功能,其业务的拓展也进一步放大金融创新的信用风险。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通过提供购物支付功能实现大量资金沉淀,并且这些资金多作为“网购钱包”,提现较少,余额宝可以通过期限错配,把短期小额存款汇集成相对长期的大额存款,通过议价、购买基金等资产组合配置获得高额利率。这种业务特征决定了其自身的风险特征。从业务自身看,余额宝的“t+0”赎回机制在短期内若赎回资金过大会带来当天不能支付的现象,进而可能引发挤兑现象;从机构自身来看,余额宝把沉淀的资金用于资本投资时,如投资货币基金,都会产生相关的投资风险,并且面临计算机乃至IT产业的技术风险。从宏观经济层面看,余额宝作为一种电子货币,会带来货币的信用创造功能,进而会加剧经济风险。假设Me为电子货币,那么,基础货币可以表示为 B=C+D+Me,其中,B为基础货币,C为现金,D为法定存款准备金。进而,货币供给量可以表示为:M=m・B,其中,m为货币乘数,为了计算方便可以把m简化为{1/Rd,1/Rd,1/Re},其中,Rd为法定存款准备金,Re为电子货币的创造系数。通过边际分析可以看出,当Re<1时,会产生电子货币的信用创造。进而,本文分析了小额担保和银行新型理财产品的业务特征和可能引发的风险,如表1所示。   上述风险分析虽然是针对余额宝、小额担保和银行新型理财产品的,但是这些资产的风险可以体现在业务本身、金融机构自身、以及经济风险三个方面。而风险管控作为管理层,通过一系列制度或者措施对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的主动预防、管理和控制,可以从这三个层面对风险进行管控,作者归纳为以下公式:Y=f(X,Z,U),其中,X=x(c,vr,d),Z=z(s,f,w),Cov(X,Z)>0,用Y表示新型业态形式的总风险,X表示该公司自身因素导致的风险,用c表示实收资本,用vr表示风险准备,用d表示风险预防金额;Z表示业务自身导致的风险,用s表示业务金额,f表示担保基金,w表示引致风险。U表示监管法律缺陷导致的风险。那么,担保总风险要求:Cov(X,U)>0,Cov(Z,U)>0。并且,公司自身在业务开展中应使风险损失L达到:L2= (X-X*)2+a(Z-Z*)2+ b(U-U*)2。其中,X*表示该业务公司造成的最小损失风险,Z*表示该业务造成的最优风险水平,U*表示监管部门最优的监管制度。01。

  新型金融业态风险控制对策及建议

  新型金融业态产品如果存在着大量低质量产品,会使风险不断加剧和积累,逐渐向主要大机构集中,最终导致整个系统风险的上升(李成、蔡达建、张炜,2010)。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分析新型金融业态的风险管控的时候,应从公司自身因素、业务自身因素和监管机构三方出发进行研究,这是与传统的银行监管不同的。在以往商业银行成立的审批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审核:首先是资本金,以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设立商业银行必须达到法定的最低资本额;其次是管理人员的素质,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对其能力、经验、品质以及信誉度等进行考察;第三,当前金融业的竞争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市场的竞争程度被审批机关认为已无法容纳新的商业银行加入时,新银行成立的条件便难以被批准。与新型金融业态相比,我们可以看出,新型金融业态并不全具备这些条件。基于此,可以从减少风险损失的角度,从风险形成的三个方面进行风险管控。

  一是从该业务公司的角度看,对公司进行风险管控,即从公司的资本金、法定风险准备金和自身的风险预防金额入手,确定合理的资本金比例、法定准备金比例、以及自身的适度的预防资金,将有利于保障资金的融通。但是由于相关管理制度的滞后和法律保障的不明确,会导致小微企业、个人创业等融资渠道不畅。

  二是从业务自身的角度来看,即从业务运营中的业务金额、担保基金和引致风险入手,确定各业务的理想金额范围、担保基金的来源,以及一些非系统风险的防范。相比大型银行而言,这些业务公司资本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弱,为了实现这些公司的健康长远发展,需要对其进行风险管控。例如,甘肃省担保机构实力弱、规模小,其注册资金平均仅为3000万元。但是当其与银行合作时,会被要求按10%-20%比例的担保余额进入保证金以作为质押。在这种情况下,担保公司的大量资金被占用,同时伴随经营规模的扩大,其运营风险也相应加大了。

  三是从金融监管的角度看,由于这些业务公司具有非银行金融机构属性,目前仍按照《公司法》进行管理,这无疑忽视了这些的信用创造功能,带来了金融市场管理的缺位。对小额担保业务、余额宝、银行理财产品进行风险管控,有助于在现有制度框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新型金融业态的功能,即金融市场的市场定价功能,降低金融活动的交易成本。林毅夫(2010)指出,中国大银行主导的金融市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在欠发达地区表现尤为显著。进而需要我们针对《公司法》的相关条款,从市场准入、从业人员资格、业务范围与种类、财务及内控制度、行业自律监管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

  总之,各种新型金融业态的不断推陈出新是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创新的一种表现,也在一定意义上带领传统金融业态走向新的道路。从风险防范的角度看,需要健全金融业内部管控体系,强化信用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信用分析判别系统,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以多元化和信息化方式去防范风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峰.互联网金融催生新型银行运作模式[J].金融纵横,2014(3)

  2.李成,蔡达建,张炜.金融衍生品:理论解析与金融监管[J].统计与决策,2010(14)

文章标题:省级经济期刊论文发表金融业新型业态形式的风险管控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jinrong/2278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