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分析

所属栏目:经济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0-11-06 16:55 热度:

  摘要: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这20年内集中精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我国目前城乡二元格局、收入两极分化格局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而解决这个难点和重点的出路则主要在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地处理好人口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形成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局面。
  2009年,普宁工业、商贸业增加值占其生产总值的70.9%,“无工不旺,无商不兴。普宁工贸兴,则普宁经济兴”。本文着重从工业、商贸业二个方面针对普宁市在21世纪的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作了详细的研究,以期能对普宁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普宁;经济发展;对策
  一、前言
  普宁市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西缘,总面积1620平方公里,2009年公安户籍总人口224.57万人,常住人口204.54万人,旅居海外侨胞183.5万人。普宁是一个轻工业发达的城市,纺织服装、医药两大支柱产业的比较优势尤为明显。在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础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名列第38位。改革开放以来,普宁市的经济发展迅速,进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普宁市作为我国人口第一大县面临很多的挑战与机遇,同时又应该采取怎样的科学对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着重从普宁市的工业、商贸业二个方面来重点阐述普宁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二、普宁工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分析
  (一)普宁工业的发展阶段
  普宁工业目前处在哪个发展阶段?从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的四项主要指标来看:一是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均3000美元为中期阶段,人均5000美元为后期阶段;二是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工业化率20%-40%为工业化初期,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化国家;三是三次产业结构状况,一般工业化初期,三次产业结构为12.7∶37.8∶49.5;四是城市化率,即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工业化初期为37%以上,工业化国家达到65%以上。2009年,普宁市三次产业结构为8.8:56.2∶35.0,工业主导作用明显;工业增加值126.96亿元,占全部生产总值52.7%;、城市化水平53%,如果按以上三个指标衡量,意味着普宁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如果从普宁人均GDP不足2000美元这个指标衡量,普宁工业化水平仅处在初期阶段,综合以上指标分析,可以作出判断,普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
  (二)普宁工业的发展优势与存在问题 
  工业化中期,是工业极度发展的时期。推动工业大发展,是普宁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和突破口,也是破解当前普宁发展难题,推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根本出路。
  1. 工业发展状况
  1)优势方面:一是具备一定发展基础。2009年,普宁市工业企业(包括工业个体经营户)5000多家,工业总产值534.36亿元,年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45家,上市公司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7家,工业总产值379.94亿元,工业用电量13.05亿千瓦时。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4%,拉动GDP增长9.9个百分点。二是支柱产业集群效应明显。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点突出,纺织服装、医药、食品加工、玩具塑料等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值占总产值66.5%,尤其是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更快,目前全市纺织服装企业超过2500家,占全部企业数超一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值“半壁江山”,各类服装服饰年生产加工能力55亿件,其中衬衣13亿件,形成了短纤、纺纱、织造、印染、后整理、辅料、成衣、设计、生产、销售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涌现了许多专业镇、专业村,集群效应十分突出,2004年,普宁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称号。三是民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2009年,全市民营工业企业(包括工业个体经营户)5000多家,企业户数、工业产值均占全部工业的95%以上。四是管理、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企业管理逐步从家族式管理向股份制方向发展,目前全市股份制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近百家,且呈逐渐增加势头,雷伊、康美、高乐三家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造成功上市。科技型企业不断增多,至2009年底,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个,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2家。全市省、市技术创新专业镇共9个,其中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3个。
  2)工业发展的存在问题:一是工业化发展水平低。工业企业普遍存在小、弱、散问题,全市规模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71.1%,规模上企业平均每家企业产值0.896亿元,全市没有一家大型企业,年产值超5亿元企业只有5家,“星星多,月亮少”,形成不了规模经济;高新技术产值比重不大,据2008年经济普查反映,全市4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4家有开展科技活动,占0.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0.5%。至今没有全国驰名商标,经济增长方式仍具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突出表现为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低水平、低效益。二是投资成本仍然偏高。用地难问题突出。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普宁没有对工业用地实行统征,也没有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加之人多地少,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征用政策,用地难、地价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工业的发展。运输成本较高。如以目前运输的价格比较,同样出口香港,每个集装箱从深圳出口的运费约600元,从流沙出口的运费约2800元,相差近5倍。电价仍然偏高。目前普宁工业电价每度0.7元左右,比省内低电价的地方(如阳山工业用电每度0.4元)高出许多。企业用工难问题突出。而且工价普遍上涨,仅纺织服装行业,熟练工人缺少20000人以上,技术工人缺少2000人以上,专业人才缺少350人以上,高级管理人才缺少100人以上,懂经营会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一将难求。劳动者素质偏低。全市就业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人员占12.5%,高中学历占24.4%,初中及以下学历占63.1%。三是工业园区建设滞后。原有园区建设布局不合理、规模小,集聚能力不强,全市18个工业区基本上是镇级工业小区,没有真正意义上(经省级以上政府审批)的工业园区,市科技园面积也不到1000亩,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相对滞后,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
  2.综合环境分析
  判断一个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看工业内部技术性标杆,而且要超出工业看工业,从整个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来分析。
  有利条件方面:一是民资民力丰富,侨乡优势突出。普宁老百姓素来具有经商头脑,商业意识极为浓厚,普宁今天的工业,就是老百姓在改革开放初期从“夫妻店”、“兄弟档”发展起来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历练成长,累积壮大,2009年末全市城乡储蓄存款达到276.49亿元;侨乡是普宁最独特的优势,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183.5万人,普宁籍乡亲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乏社会名流、商界巨贾,这些都是普宁发展非常重要的力量。二是劳动力资源潜力巨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普宁人口众多,有超过70万劳动力资源可供开发利用,是一个潜在的优势;国道、省道、地方公路四通八达,普惠、揭普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厦深高速铁路即将建设并将在普宁设站,把普宁纳入了全国铁路交通网,电力、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据统计,“十一五”时期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9.78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0.09亿元。三是发展机遇良好,指导思想明确。国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省加快落实山区和东西两翼经济特别是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全球经济结构尤其是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普宁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形成了“工商并举,以工旺商,以商促工”的发展思路,符合普宁的发展实际,大抓工业、大办企业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和行动。
  制约因素也有几个方面:一是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强。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241.02亿元,“十一五”以来的2006-2009年年均增长17.1%,但2009年末,224.57万户籍人口,仅0.2亩人均耕地、11817元人均GDP、354元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清楚表明了普宁这个人口大市、资源小市、经济弱市、财政穷市的困难局面,可以讲,如果没有超常规的发展,普宁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将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二是金融没有起到经济“血液”的作用。据调查,普宁市民营资本约70%是企业自筹资金,企业扩大规模、拓展市场受资金制约的问题相当普遍。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特别是“807”骗税案以后,普宁的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没有贷款审批权,有少量贷款审批权的,也坚持零风险原则,贷款门槛高不可攀,银信部门对普宁来说只有“抽水机”功能,没有“蓄水池”作用。据统计,200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6.4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5.34亿元,存贷差211.15亿元。仅有的这些贷款也主要是地方信用社的贷款,而且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企业普遍犯资金“贫血症”,地方金融作用缺失,这是经济发展的致命伤。三是环境建设还不尽如人意。虽然早在2002年,普宁就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并在粤东地区率先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将涉工涉企的21个行政审批部门纳入中心管理,实行“一门式办证、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但运作仍不规范,效果不甚明显,基本上成了摆设。普宁的总体形象虽经近几年的努力有所改观,但要完全重塑起来,仍要走过一段艰难的历程。社会治安仍是大家诟病最多的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环境的改善。
  (三)普宁工业的发展思路与促进对策
  1.抓规划导向
  规划是基础,规划是先导。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调整优化工业布局,科学制订完善发展规划。从推进普宁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可以考虑规划形成“一带二城三板块”的发展格局。一带:根据揭阳市经济总体规划的要求,打造形成(普宁)中部产业带。二城:发挥“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和中医药资源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纺织服装、医药制造两大支柱产业,把普宁打造成纺织服装名城和中医药名城。三板块: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建设形成三个工业发展板块,即整合市科技工业园、占陇工业区、中河民营工业区、军埠工业区、南径农业加工区以及市区现有工业资源,形成综合性的城郊板块,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塑料制品、化工产品、包装材料、新型建材、光盘信息产品等;按照中医药强省、强市的战略部署,利用洪阳、大坝、赤岗等镇存量土地资源优势,打造以药品制造为主的万亩药业生产示范园,形成以英歌山工业基地为核心的平原板块;利用山区绿色产业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建设以高柏工业基地为主的山区板块,留足土地,抬高门槛,把它作为普宁今后发展新型工业的概念园区。
  2.抓产业集群
  要加大产业集群培植力度,扩大“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品牌效应,做活流沙服装专业市场,办好一年一度的衬衣节。建立建全综合服务支撑体系,发挥粤东纺织服装检测中心的作用,探索设立纺织服装商务中心、服装研究院等服务机构,从产业创新平台到展销、培训、信息、咨询、知识产权、检测、物流配送和品牌建设等为企业提供服务;进一步延伸、扩展上游原料、下游面料的产业链条,引导服装产品向差异化、功能化、高级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扩大出口。抓住打造中医药强省、强市的契机,整合、盘活现有医药产业资源,依托普宁市中药材市场(17家国家级定点中药材市场之一)在全国的地位和效应,发挥康美药业现代中药饮片基地示范作用,吸引同仁堂等著名企业落户,培植2-4个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多层次壮大医药产业。同时,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壮大食品加工、信息产品、塑料制品等优势产业,用“鼠标”(高新技术)提高“水泥”(传统工业)的技术含量,促进其上档次、上水平,不断培植新的产业集群,同时,要打造更多专业镇、专业村,把优势产业做强做大。
  3.抓龙头企业
  要推进体制、管理和科技创新,对有条件的家族式企业,要引导其创新管理模式,鼓励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加强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引进、吸收先进技术、设备及先进工艺流程,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提高企业科技水平。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权为纽带,依托上市公司、出口大户、品牌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加大资本运作力度,通过优势互补、强弱联合、大小联合,打造一批具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实力强、品牌响的上市公司、“单打冠军”和旗舰级企业。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形成1家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10-20亿元的企业,5家5-10亿元的企业;1家年纳税额超亿元的大型企业。
  4.抓招商引资
  要突出抓好两头:一头抓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和形象。要完善园区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注重特色,强化管理,优质服务,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切实改变“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破坏生态环境的工业发展模式;运用市场机制,探索新的办园方式,缩短开发周期,重点要整合提升现有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加快建设英歌山工业基地,有计划开发建设高柏工业基地。另一头要抓项目。加快发展靠工业,工业发展靠项目,项目是工业的“灵魂”,离开项目,园区就是一具空壳,要始终把项目抓在手上,千方百计招引项目;要依据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研究建立项目库,广招天下商,特别是要与国内外的大企业、企业集团攀亲结缘,合作发展。要按照“三个新增100”的要求,鼓励现有企业抓技改、上项目,做大做强本地民营工业,吸引业有所成的海外实业家回乡办实业,鼓励动员普籍在外地投资的企业家回乡投资。力争每年新增一批投资1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和一批规模上企业。
  5.抓“四化”联动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利用新技术装备新产业,用知识化组合工业化,实现工业的超常规发展。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响普宁“中国青梅之乡”、“中国青榄之乡”、“中国蕉柑之乡”品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储藏、运输和加工水平,着力培植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坚持“工业进园、住宅进区、农民进厂”的原则,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重点要大力推进流沙市区和三个中心镇的建设步伐,加快建设形成全市经济的核心区和次核心区,尽快消除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再造普宁市场建设、商贸流通新优势,增强城镇的聚集和辐射带动力。通过“四化”联动,互相促进,更好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6.抓环境建设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基础环境。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连接潮阳区的汕普高速公路、登(岗)洪(阳)高速公路,全力配合厦深高速铁路普宁段的建设。二是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落实工业发展优惠措施,放开“城门”,降低门槛,合理控制水、电、用地价格,积极争取上级银信部门支持,探索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挥金融在地方经济中应有的作用。三是要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修订完善鼓励工业发展的措施,重诺守信,提高政府公信力,保证政令畅通,最大限度释放政策效应。四是要进一步优化法制环境。严查“三乱”行为,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力度,确保社会稳定安宁,增强群众安全感。五是要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强化全社会信用意识,加快建立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努力创造公平、统一、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六是要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加强对工业经济的领导,继续实行领导挂钩重点企业制度;重视人才作用,建立和完善人尽其才的保障机制;全面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招商主体、处处都是招商形象”的观念,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和态度,大力宣传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创业光荣的新风尚,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四、普宁商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分析
  (一)普宁的商贸业及市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现状概述
  1.普宁服装专业市场
  普宁流沙服装专业市场位于南平路和侨北一路交汇处,西接流沙纺织品市场,东连小商品市场,是商贸流通的黄金宝地。主营各式服装、兼营针织品、小百货、鞋帽等,品种4000多个,远销四川、湖北、湖南、吉林、天津、北京等20多个省市。市场交易活跃,在专业市场的带动下,形成了一个以市场为中心,向整个市区延伸,较大规模的服装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曾被评为“全国文明市场”和“广东省十佳文明市场“。
  普宁轻纺城(原流沙纺织品专业市场)建成于1996年底,占地面积125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轻纺城初步形成以布料、睡衣为主、其它纺织品为辅的市场新格局;睡衣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和东南亚,普宁轻纺城“睡衣世界”的美誉不胫而走。轻纺城现有各种铺户近千个,可搭建临时展位81个;为配套现代商务活动的需要,展销中心大楼还设有证券交易所、商务休闲中心和客房等。展销中心大楼二、三楼有固定展位37个,进场展销经营的有不少知名企业品牌服饰,如“和泰纺织”、法国“依莱王”、“京东时装”、“巴索敦”、英国“风度狐狸”、“巴莎奴”、“蕾沃尔”、“发格尔”等,这些知名展销商的加盟,充分展示了“中国纺织产业基地”普宁的风采,提升了普宁轻纺城的商贸地位,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
  2.普宁宁流沙水产专业市场
  流沙水产专业市场位于流沙镇东北侧,总面积5061.6平方米,建筑面积2043平方米,全部为钢筋水泥框架结构,水泥道路宽畅,总投资53.4万元。目前,水产市场已与浙江、福建、海南等省和本省的饶平、潮阳、惠来、海丰等市、县的水产经营单位和个体户建立了比较稳固的购销关系,进场交易的品种除国内时鲜的生熟水产品外,还有从云南、福建转来的泰国、缅甸产的冷冻“无头带鱼”、香港的鲜带鱼、澳大利亚鲍鱼、韩国龙虾、越南的鱿鱼、干贝等。
  3.普宁的水果市场
  普宁市岭南水果之乡。目前,全是水果种植面积达3.2万公顷,年产量14万吨,已形成绵延100功力的果林带,23个林果基地面积300公顷以上,有4.5万个家庭式果园,其中大宗的青梅、青榄、油甘、蕉柑基地达2万公顷。
  流沙、洪阳、广太、南溪、船铺、赤岗等水果市场,年成交量5.5万吨,占全市水果总产量约四成。其中流沙、洪阳、广太为常年水果集散地,余为季节性交易的水果市场。南溪水果市场以蕉柑为主,船埔水果市场以菠萝和青梅为主,赤岗水果市场以荔枝为主。经营水果品种主要有青梅、青榄、香蕉、菠萝、荔枝等,还有江西和澄海、潮阳等市县流入的西瓜、蕉柑等,在市场外围有带年从事水果经营的果行和代销户100多户。逢水果旺季,日上市2000多人次,年水果销量1.5万吨以上,贸易额3000万元。广太水果市场已发展成为以香蕉、蕉柑为主,兼有杨桃、油杆、橄榄、柿子、李子等的常年水果批发市场,还吸引了珠三角地区的水果批发市场。旺季上市4000多人次,水果上市量在25吨以上。主要销往上海、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年各类销量5000吨以上,贸易额1000多万。
  4.普宁里湖茶叶行业与市场
  普宁里湖茶叶市场位于里湖镇区西部,控制用地150亩,首期工程50亩,投资2200多万元,建成楼房式商铺140多间,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目前,已有福建安溪及周边地区80多户茶商进业场经营。该市场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配套仓储、邮电、金融、旅业、停车场等设施,并成立市场物业管理机构,推行科学的物业管理,提供保安、消防、环卫、联运、宣传、中介等全方位的服务。
  5.普宁市药材专业市场
  普宁盛产药材达400多种,其中陈皮、乌梅、碎骨补、山药、山枝子、泽泻、佛手、枳壳、青皮、葛根等味正气纯,是当地名优特产。中药材贸易随产而生,普宁中药材市场源远流长,据资料记载,在解放前已是非常鼎盛。
  普宁中药材市场是粤东最大的药材集散地,市场日均上市品种1000多个,年贸易成交额14亿元以上,中药材销售已辐射到全国18个省市,且远销日本、南韩、东南亚、港澳、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另外我市西药和中成药批发企业近74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1家,医药工业企业7家,其中广东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普宁的医药产业正呈现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已成为普宁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二)普宁的商贸业发展对策分析
  1.确立市场建设方针市场建设
  坚持“四结合四为王”,即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相结合,以专业市场为王;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相结合,以批发市场为王;大中」、市场相结合,以大型市场为王;长久性市场和临时性市场相结含,以长久性市场为主。
  2.多层次进行市场建设
  全市分为市办市场、市镇合办市场、镇村合办市场和村办市场四个层次。市办主要是建设专业市场,市镇合办主要是建设综合市场,镇村合办和村办主要是建设农贸市场。
  3.因地制宜发展专业市场
  一方面是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建设专业市场。另一方面是以经营基础为前提建设专业市场。
  4.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
  采取以下六项措施:(一)市财政每年从罚没款中回拨部分用于市场建设;(二)工商部门收取的各砷费用集中投资于市场建设;(三)工商局与房地产开发公司联合开发、建设市场,以“房”养“场”;(四)向商户集资;(五)向银行贷款;(六)制订市场建设的优惠政策,包括征地、收费等方面优惠,并按“谁投资、谁得益”的原则,鼓励国有、集体、个体、集资建设市场,实现市场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
  5.启动市场机制
  (1)价格放开。
  普宁专业市场的经营者多是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他们经营比较灵活,能根据供求关系及时调整价格和商品种类。普宁国合商业系统也较早实行承包制,企业能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由定价和自主贸易的市场王体和经济实体。因而普宁市场的价格能敏锐地反映供求关系,成为商品流通的指示灯,引导物资的运转
  (2)平等竞争。
  由专业市场的特点所决定,不仅商品、经营者、客户和信息高度集中,而且商品交易可在质量、花色品种、价格、服务、信誉的比较中进行,从而有利于公平竞争,提高市场的整体竞争能力。
  正是普宁市场具有较好的市场启动机制,因而形成了具有普宁特色的市场。普宁缺粮,却形成了兴旺的粮食市场;无海岸线和海洋捕捞,却形成了发达的水产市场;本地没有烟草基地,却形成了有名的卷烟市场。实践证明,有当地的资源和产业为依据固然可以形成市场,没有当地资源和产业为依托的,经过努力也照样可以形成市场。这种市场现象,曾被人们称之为奇特的“普宁现象”。目前,普宁已成为省内外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市区流沙万商云集,万物涌市,日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建设各类市场67个,总面积53.25万平方米,去年集贸成交额450亿元。其中服装、布料、药材、卷烟、粮食、水产、水果、蔬菜、木材、副食品十大专业市场闻名遐迩,商品辐射全国除台湾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市场绿化、供电、通讯、环卫、停车、装卸、法律咨询、金融、信息服务、保安等设施和服务机构配套齐全。标志着市场建设从初级形式向大规模、高档次、专业化、多功能高级形式发展目前全市形成以市区流沙为中心,以专业市场为主体,以农贸市场为网络的开放型、多种类、多功能的大市场格局,为发展大流通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陈忠厚.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县域经济的发展[J],发展研究,2006年第1期.
  [2]林毅夫,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3]林毅夫,蔡防,李周.比较优势与经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4]李仲生.人口经济学[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底1版
  [5]陈百明主编.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能力[M],气象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文章标题:普宁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jingjixue/512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