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类职称论文范文中日经贸关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所属栏目:国际贸易论文 发布日期:2016-01-05 12:15 热度:

   现今,中日关系处在十分敏感阶段,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国的经贸关系十分必要。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合作中求发展,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取得双赢,本文是一篇贸易类职称论文范文,主要研究中日经贸关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摘要】:本文通过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的历史与现状的对比,分析中日经贸关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和发展中日经贸关系的意义,得出中日经贸关系应该是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合作中求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贸易类职称论文范文,历史与现状,挑战,机遇,双赢

  【正文】:

  中日两国是亚洲是世界上两个重要国家,在21世纪亚洲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区域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两国能正确面对各种复杂挑战,建立长久稳定的经贸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经济发展。

  一、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一) 中日经贸关系的历史

  中日经贸关系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汉朝。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交往中,既有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又有历史的恩怨,周恩来总理当年曾用十个字说明中日关系历史,即“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中日双方走上了贸易合作伙伴的道路,资源的互补性和人文地理优势使两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经贸合作也日益加强。

  中日经贸关系在我国对外贸易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1993 年到2003年的连续11 年中,日本一直是我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是我国吸引外资、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国,也是向我国提供政府贷款和无偿援助最多的国家,形成了从官方到民间、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开发区的多层次的合作关系。两国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贸易额连年攀升,在各自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双边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基本形成互相依赖的格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日本企业正加速生产基地对华转移。据日本官方公布的最新财政年度报告显示,日本对华贸易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首次超过20% 大关,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

  从1972年中日邦交恢复正常化的30多年来,中日两国在经贸交往中不断合作,成绩巨大。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中日贸易关系在70、80年代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贸易额由1990年的166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679.9亿美元,增长了10倍多;中日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中国对日本出口商品中,原材料的比重降低,纺织、机电、光学医疗设备等工业制成品比重大大提高,其中矿物燃料及产品对日出口占中国对日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92年的18.4%下降到2001年的4.4%。制成品比重大大提高,电机、电气、音像设备机器零部件对日出口的比重由1992年的3.6%提高到2001年的16.6%。双方贸易正向水平贸易分工方向转变,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制成品的市场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90年代以来中日贸易额的发展变化 (单位:亿美元)

  年份 进出口总额 中国对日本出口 中国从日本进口

  1982 88.6 53.5 35.1

  1990 166.0 90.11 75.9

  1995 574.7 284.7 290.1

  1996 600.7 308.9 291.8

  1997 608.3 318.4 290.0

  1998 579.4 296.6 282.78

  1999 661.7 324.0 337.7

  2000 831.7 416.5 415.1

  2001 877.5 449.6 428.0

  2002 1090.0 586.3 503.7

  2003 1335.76 689.9 645.86

  2004 1679.9 857.9 822.0

  (二) 政治低潮影响下的中日经贸关系现状

  自2001年以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一再参拜靖国神社,极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使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变得比较冷,对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两国经贸关系在近五年来,年均增长水平低于我国其他主要贸易伙伴,也低于中国整个对外经济贸易的增长水平。据商务部统计,日本已经从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降低到去年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另外,目前的这种政治关系影响了两国一些经济合作项目的研究和探讨,对中日经济贸易关系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从2004年中日贸易的实际发展来看,中日贸易占我们对外贸易的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17.5%下降到14.5%,下降了三个百分点,但是日中贸易占日本对外贸易的比重从2000年的9.9%上升到2004年的16.5%。可以看出,中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程度正在出现弱化的趋势,而在日本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却仍在不断增强,从这个比重就可以看得非常明显。现阶段,中日双方的经贸关系存在以下问题:

  1. 双方贸易摩擦频繁,摩擦领域广泛

  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日本经济不景气,在压力之下求助于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战从农产品扩大到工业品,又从启用保障条款到采取技术壁垒措施,来限制中国商品的出口;另一方面,中日贸易战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相对单一、 质量不高、营销渠道简单和信息闭塞所造成的。

  2. 在投资领域里存在的问题

  目前日本还是我们国家的主要直接投资国,据不完全统计,中日贸易中约有50%是由在华投资的日资企业完成的,日本对中国的投资额有400多亿美元,日本在中国建立的企业有三万多家,可见,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进出口的诱发效应和返销效应是很明显的。但是中国企业对日本投资还刚刚开始,只有130家左右,金额也不是很大。从经济的发展来看,今后中国企业对日本投资还会呈增加的趋势。

  3. 经济增长差异与“中国威胁论”

  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鲜明的对比,中日两国经济增长态势的巨大差异在客观上助长了日本国内的“中国威胁论”,不少人开始对通过发展中日经贸关系来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现代化产生怀疑甚至抵触,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使其成为日本在东亚的最大竞争对手,这显然非常不利于中日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

  4. 技术交流方面的现状

  由于日本对我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这些企业制造的产品返销日本或出口第三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中制成品的比重,但是日本在华投资企业技术转移程度较低,这已相当程度地违背中国积极引进外资的初衷。

  4. 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争端问题逐渐增多。

  日本近期将保护知识产权置于“知识财产战略“的首要位置。近几年涉及到中日两国贸易的知识产权纠分变得突出起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被卷入知识产权纠纷,诉讼案件接连不断。这些知识产权纠纷往往针对国内某些领域的领头企业进行,目的明确、筹划周密,诉讼的结果无论是判决还是和解,都对被诉企业的销售额和市场前景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中日两国经贸关系面临的挑战

  (一) 能源竞争

  作为经济强国的日本,是个极度缺乏能源的国家,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主要能源产品几乎全部都要依赖于进口。而石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超过了50%,其过度依赖石油已造成能源消费结构的严重缺陷。日本便依仗资金和技术两大优势,并通过收购、并购等经济手段,猎获大量的国际油气资源。

  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但在能源构成上,存在富煤缺油少气的现状。近两年随着中国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强,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日两国面对同种资源紧缺状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东海石油勘探之争就是能源竞争最典型的代表。

  东海是一片由中、日、韩三国领土环绕形成的半封闭海域。东海大陆架位于三国之间,是中国大陆领土的自然延伸。东海大陆架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水产、石油、天然气以及稀有矿产资源。中国早在70年代就已开始了对东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中国地质学界泰斗李四光生前预言,中国油气资源的未来在东海。据了解,东海的油气储藏量达77亿吨。近年来,我国东海油气勘探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勘探人员先后在中国东海大陆架上发现了平湖、春晓、残雪、断桥、天外天等7个油气田和一批含油气构造带。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关于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规定,东海至少有40海里宽的争议海域。与日方坚持的“中间线”原则不同,中方坚持的大陆架自然延伸法则。二者的标准不一,造成至少相当于3个浙江省面积的海域的争执。尤其是在海底蕴藏丰富油气资源的海域,争执尤其尖锐。

  中国需要用东海的石油来推动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可是日本也需要东海的石油,因为这可以使它减少对不稳定的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不过中日围绕东海主权问题的纷争不仅是因为这里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还与两国民族主义情绪再度高涨有关。事实上,阻碍中日纷争得到解决的根本障碍不是石油,而是尚未消除的历史积怨。在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供应紧张的形势下,特别是当中国正在开发的包括“春晓”在内共五处油气田初步取得成果的时候,日本开始制造种种舆论,东海资源之争逐步浮现并两次上升到政治层面。其实,这一事件的背后,无非是国家利益的争夺。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使原本存在的分歧更加扩大化。

  显而易见的是,作为近邻,同为资源依赖型国家,加强合作比加强竞争于双方均更有益。但在政府的实际操作层面上,却难以实现。总的来说,在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问题上,中、日之间是存在着利益冲突的。从历史上看,这种利益冲突未必会带来矛盾和对抗,但往往却是矛盾和对抗的诱因。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只会飞速增加。在可预见的将来,能否保证石油安全,就决定了军队能否开动,社会能否运转,生活能否维持。中国要想争取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又要保证自己能有长期稳定廉价的石油供应,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二) 贸易发展速度不同而引起的竞争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在最近10年间同时发生,中日经济实力对比出现历史性变化,由二十世纪90年代初的1比10缩小到现在将近1比3。2000年两国贸易首次达到8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7%,2002年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1019亿美元,2003年达1335.7亿美元。2000年至2003年的4年中两国贸易年均增长19.6%。2004年1至5月两国贸易额达64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2%,虽然低于这一期间我国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增长速度,但是增长率也属较高的。中国经济发展使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上升,同时也使进口产品结构发生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日本造成了恐惧心理,于是有人提出“中国威胁论”。

  日本国内经济处于低迷状态,财政状况不断恶化,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与国际相适应的贸易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中,世界各国的商人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争,因此,日本政府的援助在对华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减弱了,中日之间的贸易磨擦也越来越多。

  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直接受到日本对外经贸政策的影响。目前日本政府的对外经贸政策正在进行重大调整,调整的主要趋向之一是由以往过于倚重WTO 等全球经贸体制,逐步转向积极推进双边经贸体制。一旦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双边经贸体制迅速发展而中国又未能成为其选择对象,势必会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形成严峻挑战。原因很简单,双边经贸体制的形成和有效运营必然产生的贸易投资转移效应势必会对与第三国的经贸关系造成巨大伤害,而不管双边贸易体制的两个当事国是否公开承认。

  中国加入WTO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这种挑战至少来自两大方面:一方面,中国加入WTO 后,大大地推进中国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资本和商品将大批涌入中国市场,从而在中国市场上与日本企业、资本和商口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势必会对日本对华贸易投资造成更大的压力。实际上,以往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上与欧美企业的竞争中,已经在许多产业部门处于劣势,尤其是在汽车和电讯产品等部门,日本所取得的份额更是远不及欧美。目前对日方最有吸引力的是获得在中国建设高速铁路项目,但能否在与德国的竞争中取胜还难以预料。中国加入WTO 后,已承担起更多的降低关税等市场开放义务,日本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将更加容易,而中国对日出口所得到的拉动效应却颇为有限,由此可能导致新的中日贸易不平衡,中国对日贸易逆差可能进一步加大。目前中日双方在贸易逆差问题上的看法尚存很大争议,原因是双方统计口径和计算方面差别很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中国加入WTO 对中日双方在市场开放方面出现义务与权益的新的不平衡,从而将使中日贸易朝着增加中方逆差的方向变化。

  (四)极端的民族情绪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

  由于日本是近现代一直是以侵略者的角色出现在中国人面前的,所以中国人对待日本的战争伤害一直延续到今天。最近,一些支持日本右翼教科书的日本企业和团体的名单被公诸报端,挂在互联网上。 中国的一些消费者和商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抵制日货的行动,对支持日本右翼的企业和商人造成心理上的极大打击。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商品都不是单纯的“原装日货”,而是“多国籍”产品。同时,所谓“国货”或其他国家的产品很多也是同日本企业合资生产的。这一点作为消费者个人是很难分清的,因此出现了盲目抵制日货的现象。盲目抵制日货的结果将破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逐步建立起来的良好投资环境,阻碍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中日两国在经济发展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然这种挑战的形成是国际发展大气候的必然结果,但两国同处在亚太地区,形成了一个地区两强的态势,这种挑战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极其尖锐的,因此两国都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冷静地思考,从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发来平衡竞争造成的态势,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周边国家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两国人民加深理解,共同发展本国经济,否则以各自的民族情绪极端地对待以上几方面的竞争是不理智、不现实的。

  三、中日经贸关系面临的机遇

  (一)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进一步开放,不仅为中日经贸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渠道,而且为日本对华投资提供了巨大商机。

  中国加入WTO后,中日在贸易与投资领域的合作效应十分显著。2002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1019.7亿美元,创下新的历史记录。日本已连续9年位居中国10大贸易伙伴之首,中国也已成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世界银行估计,到2005年,日本将从中国获益610亿美元,远大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中国加入世贸后,各国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也在下调,中国纺织、轻工等传统产品对日出口也有大幅增长。目前,纺织品、服装类商品在中国对日出口中的比重达30.7%,显示了两国经济的互补性。

  在贸易潜力巨大和互补性强的优势条件下,为双边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这就需要加大优化双方资源配置的力度。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日对华投资过分谨慎,仅把中国作为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加工地,因而中国的很多市场如汽车、通讯等被欧美国家占领。近些年来,日本在国内大力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不断推出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产品。许多日本企业正逐渐把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以加快实现生产国际化。目前,日本对华投资已开始出现积极的变化,投资行业已从过去的简单加工领域逐步转向汽车、半导体、电信器材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投资主体也转向丰田、东芝、松下等日本著名企业。

  事实证明,日本经济的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华经贸合作;同时,与日本的经贸合作也对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中日两国发展经贸合作有利于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二) 中国的市场机遇增加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资金吸纳能力;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开放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国扩大开放的政策和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这将有利于增强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未来的信心;此外,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政策也全面付诸实施,政府赋予的各种优惠政策以及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在市场、资源、劳动力等方面所具有的开发潜力,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日商来这一地区进行经济合作。

  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建设有利于各国对华贸易往来和投资的良好环境,依法保护包括日本企业在内的一切在华外商的合法权益。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和世贸组织的重要成员,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同各国的正常贸易往来。各国商品都会在中国市场受到公正的对待。

  (三) 共同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

  亚洲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坚力量,大多数亚洲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要快于世界经济总量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幅度,亚洲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在1990年至2003年期间,亚洲经济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23.8%上升到29.4%。但是这一发展在亚洲内部并不是普遍的,亚洲在国际贸易比重中的上升主要得益于中国和东盟国家国际贸易的发展,包括中国、东盟、新兴工业经济体和其他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东亚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从1985年的9%增加到2001年的19%。

  亚洲贸易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区域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其区域内贸易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其全球贸易增长的速度,在1985年到2001年期间,东亚地区区内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量中的比重增长了3倍,达到6.5%,区域内贸易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增加到35%。

  中日两国的GDP占东亚的83%,人口占东亚的70%。中日作为两个东亚大国,具有强盛的国力和举足轻重的对外影响。没有中日合作,“东亚共同体”的远景终将成为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日共同推动“东亚共同体”,意味着中日融入地区合作机制,在其中作为东亚两个主要大国与其他成员国和睦相处和共同发展。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东亚合作进程的主导力量仍是东盟,但中日两国各自采取的政策和努力将日显重要。

  由此可见,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随着加入WTO给日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丰富的自然和人力等资源给日本提供了海外的发展基础,有利日本打造世界工厂;而日本的先进技术、管理模式和发展经验给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有利于产业结构由初级向高级调整。另一方面,中日两国作为东亚最重要的国家,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对本区域的经济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如果能携手合作,东亚合作进程就将加速,建立东亚共同体的目标就有可能顺利实现。

  (一) 如何看待历史问题

  中日关系不仅仅是中日两国的事情,而且是东亚各国,甚至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双边关系。中日双方都应该正确看待彼此之间存在的历史问题。日本应该对那场战争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支持台独,不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而中国少数人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比如说抵制日货,可能会造成其它国家对中国的投资信心,也可能由于所谓日货是跨国公司的产品,造成日货国货不分,损害自身的利益。

  现在社会上有人提出抵制日货,起因是想表达对日本一些人否认侵略历史等一系列错误言行的不满。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生产要素相互交流、按价值规律进行配置,经济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许多外国品牌是在他国以合资或合作的形式生产的,企业利益交织在一起,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因此,抵制商品将损害双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不利于我们的对外合作与发展。

  因此,在对待历史问题上,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应该象国家主席胡锦涛所说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是处理中日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 共同寻找合作空间,实现双赢

  1、正确对待能源竞争

  在近期,中日的能源竞争主要表现在东海之争。对中日两国来说,东海争端都是关系到主权领土以及各自战略利益的重大问题,短期内难以出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但是,只要两国能够坚持通过对话和平解决这一问题,并且在地区合作的框架内逐步摸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可能的方式,东海争端就有可能最终得到一个双赢的结果。由此看来,东海争端既是中日之间的冲突因素,同时也有可能成为两国合作的一个契机,即通过能源合作来促成两国更深刻的相互依存关系,甚至在此基础上逐步导向整个地区更加深入的合作。

  保证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供应,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对于中日来说,能源问题是最需要合作的领域,也是最需要避免冲突与对抗的领域。开展合作是惟一出路,这是因为一旦出现对抗,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2、正确对待两国贸易发展速度不平衡所带来的竞争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飞速发展,成绩世界瞩目。日本就认为中国对其产生了威胁,有日本人提出“中国经济威胁论”。但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和日本的竞争只是停留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上,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非日本的知识密集型产品。日本通常出口的是高档商品,中国出口一般商品。另外,中国对中间产品、零部件的进口依赖性非常强,这使得中日之间真正的竞争程度非常低。事实上,日本在向欧美国家和中国出口高附加值产品的同时,又增加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从长远来看,无论是作为一个生产基地,还是作为一个消费市场,日本都离不开中国。这就充分说明中日之间这种经济互补性是客观存在的。

  3、消除贸易保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中日经贸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贸易摩擦。导致摩擦的原因之一是日本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日本2001年对中国三种农产品实施进口限制,2002年又对中国产菠菜、松蘑、青豆荚等蔬菜的残留农药实施歧视性标准检验,并要求进口商限制进口。日本绝大多数国民认为,限制中国农产品有百害而无一益。 原因之二是恐惧中国经济强大。由于日本经济低迷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强烈反差,日本国内兴起所谓的“中国经济威胁论”。一些人认为,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和扩大在华生产的廉价商品的进口,必将冲击日本相关产业;扩大对华投资将使日本失去技术、人力、资金、管理的优势,使中国更强大,因此主张限制企业向中国转移高新技术。

  中方则应加快产业与贸易结构调整,开辟利用外资的新途径、新方式。由于中国对日出口商品结构的低下,致使从中日贸易增长中得到的“拉动效应”颇为有限。因此,应增加技术构成高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强化农民科学种田意识,实行统一管理,以避免成为技术贸易壁垒的牺牲品

  综上所述,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中日分别作为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双边互补性不言而喻。进入21世纪,我国的发展战略将是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而日本经过十年左右的经济萧条终于走出谷底,正在努力走上自律性经济复苏轨道,因而也需要在中国市场上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这一切使中日之间的经济、科技合作走向新高度、跨上新台阶成为可能。

  中日经贸关系应该是互利双赢的,它给双方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日经贸关系已形成相互依赖的格局,合作也越来越紧密。日本许多名牌产品是在中国以合资或合作方式生产的,包括零部件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国制造”。日本制造业、IT业的不少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投资性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日本还是中国传统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仅农产品就有1/3以上是对日出口;轻纺产品、矿产品也源源销往日本。这充分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生产要素相互交流、彼此资源有效配置,双方的经贸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中日两国都要正确冷静地面对历史,以发展本国经济作为前提,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共谋发展,实现双赢。

  1.本文数据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3-1-22)中《中国发展快 中日都有利》胡鞍钢: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 国情研究中心)

  2. 本文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2004年07月02日)

  3. 《对外经贸实务》第3页中沈琳《中日经贸关系发展路向何方》

  4. 人民网2005年4月21日《强国论坛》--商务部经贸研究院研究员徐长文《中日经贸关系现状及未来走向》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主要宣传和普及WTO有关规则,研究我国入世之后的相关问题,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有关的决策和资询,其中有些重要文章的建设已被国家有关部委吸收秉纳,产生了较好的影吶。

搜狗截图16年01月05日1210_24.png

文章标题:贸易类职称论文范文中日经贸关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guomao/2950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