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在校企文化对接中引导作用的发挥

所属栏目: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1-04-26 07:57 热度:

  【摘要】校企文化对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和教育人,高校教师要积极参与和指导校企文化对接,充分发挥教师在校企文化对接中引导作用,是搞好校企文化对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高校教师,校企文化对接,引导作用
  校企文化对接是市场经济发展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校企文化对接有利于学校更好地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并加以改造和优化,进而充实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以实现校园文化更好地教书育人的目的,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适应社会。
  对高校而言,教师和学生是校企文化对接的最基本的参与者,是实现校企文化有效对接最关键和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但教师和学生在校企文化对接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相同的,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角色决定他们必须发挥主导、组织、策划和推动作用,而学生仅仅是接受和实践者。因此,高校教师在校企文化对接中如何发挥引导作用,对于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和培育合格人才有着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一、高校教师要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校企文化对接的主要内容
  校企文化对接关键是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良性互动,以达到校企文化深层次的融合,进而将企业文化精华铸就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形式,随时随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职业价值观念、专业认知结构、职业技能水平等,而这些有助于锻炼学生综合心理生理素质,有利于学校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一)精神文化是校企文化对接的核心。精神文化是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理性文化。校企文化对接要以营造校企精神文化紧密融合和相互促进发展为最高目标。校企精神文化对接主要包括:一是把体现企业精神文化的元素和精髓融合到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将办学理念与企业经营理念有机结合。二是加强学校与企业交流与衔接,开展社会实践和建立企业实训基地,促进校企精神文化优势互补与创新。三是将企业哲学、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企业作风和伦理准则等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整体规划。
  (二)物质文化是校企文化对接的基础。这里所说的物质文化建设,其并不是说表面和形式上的物质设施建设有多宏伟和装修有多豪华,而是透过物质设施生活环境布置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这是校企文化对接的“硬件”和基础载体,其最能反映出校企文化对接建设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没有完备的校企文化对接硬件环境,校企文化对接就不可能得到健康发展。校企物质文化对接,一是要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现代化专业教学设施,构建丰富多彩的校企实训基地。二是要在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中进行企业文化氛围布置,建设融合企业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三是加强校企文化对接信息通道建设,搭建校企沟通信息平台。
  (三)制度文化是校企文化对接的保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任何一个社会及组织团体正常运转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校企文化对接要以建立健全一整套规范的制度文化为保障。其主要内容:一是加强校企文化对接体制制度探索和研究,不断推出既适合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又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创新长效制度体系,让优秀的制度来保证校企文化对接的顺利实施。二是组建适应校企文化对接的组织机构,长远规划和引导校企文化对接机制研究与创新。三是着眼学校长远建设发展,培养和造就与校企文化对接相适应的专业型教师队伍。
  (四)行为文化是校企文化对接的指南。行为文化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落实到行为之中。在校企文化对接中,学校要积极倡导优秀的企业行为文化,把它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学校实现“零距离”感受优秀企业文化特点、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其主要内容:一是学术文化的对接;二是科技文化的对接;三是艺术文化的对接;四是阵地文化的对接;五是网络文化的对接。
  二、高校教师要适应校企文化对接,努力营造校企文化对接的良好氛围。
  校企文化对接不是两种文化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冲突、交流、融合和渗透的过程。要实现校企文化有力对接,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要着眼于社会的长远发展需求,着眼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校企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努力营造校企文化融合的浓厚氛围。
  (一)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校企文化对接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广泛,知识信息含量大,学生接触的问题往往超出专业领域,教师几乎没有优势可言。“打铁先要自身硬”。校企文化对接,教师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拓宽专业领域。为此,教师一方面要深入校企文化交流与合作,参与学生社会实践,另一方面要深入企业市场研究调查,延伸校园文化教育视野、丰富校园文化理论教学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反映社会问题的力度,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切实满足学生渴望了解真实社会的意愿,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二)要顺应时代特点,加强理论创新和课程研究改革。合作发展是社会进步动力机制,新形势下校企联合是学校教学改革和企业结构转型的战略诉求。校企文化对接要鲜明地突出时代特征、学校建设特点及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校企之间传统优势和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理论创新和课程研究改革,以创新促科研,以科研丰富教学,以教学推动创新,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理论是实践的指导,没有思想理论科研做支撑,教学质量就不可能提高水平和上升层次,要以“专业与产业”、“教学与研究”、“培养与就业”等多种形式,建设理论研究与创新、新课程探索与实践教师团队,以集体智慧和最新学术研究最新成果指导和推动校企文化对接。
  (三)要加强引导和完善机制,积极探索和搭建校企文化对接平台。要通过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等多种模式,与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交流对接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主动汲取优秀企业文化精髓,把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校园文化的校风学风等核心理念中去,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通过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社团组织等,积极建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职业素质拓展平台,使学校教育与企业真实环境“零距离”,使课堂教学与企业管理一体化。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标题:论高校教师在校企文化对接中引导作用的发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gongshang/853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