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如何在结构调整中谋求发展

所属栏目: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2-07-04 09:02 热度:

  摘要:施工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结构调整中,施工企业面临着一系列本质的变化,各种要素重新组合。具体调整过程中宜认真细致地分析人的思想和企业经营方式在结构调整中可能发生的变化,科学决策,在先进的文化中做好战略规划和规划落实工作,着重作好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实现1+1>2的整合优势,进而促进施工企业在结构调整中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整合,战略,文化
  施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具有吸纳劳动力多、施工产值规模大、竞争充分的显著特点。网上查阅数据显示,全国施工企业个数在下降,产值规模和从业人数大幅增长,规模化、集约化已是施工企业的发展趋势,进入本世纪后,这一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从施工行业的发展经验和一些大型建设集团的组合发展中,可以理出一些思路,面对结构调整,思想认识、领导决策、战略谋划、人才资源、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认识到位、领导决策正确、战略谋划得当、才尽其用、文化建设深入人心,施工企业在结构调整中就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一、统一思想,正确认识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机遇性。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处在调整提升阶段,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面临着重大调整,这次重大调整对施工企业而言应该又是一次历史机遇。首先,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系列措施,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市场机遇仍在延续。尤其是今年着重强调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施工企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第二、自主创新已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大集团、优秀企业的品质品牌优势将在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发挥优势作用。施工企业的结构调整会强化这一优势作用。第三、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资源需求旺盛,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对外投融资、扩大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将是中国外贸经济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有利于适应国际惯例,等等。这次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对施工企业显然是有利的。只要提高适应的主动性,把握好这次调整机遇,施工企业应该能在这次结构调整中得到发展。
  二、适应结构调整,整合好内部资源。
  结构性调整伴随着同质或不同质多个企业单元的重新组合,利益格局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过去施工企业仅限于施工环节,各个行业分割也比较明显,现在要延伸产业链、要广义化施工企业定义,还要把过去国内工程承包意识向适应国际惯例过渡,其中的利益调整和心理认同难度可想而知。几个企业简单地拼在一起定会是事与愿违,调整内部结构、整合内部资源是当务之急。整合路径的选择可能有以下几种:
  1、以产品为主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施工企业有共同的产品特征,但还是要有适当的类别划分,也要认识到不同类的施工产品还是有其内在规律性。尊重这种规律性,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售后服务形成事业部式子企业,把产品特性特征突出出来,有利于提升企业品质,也有利于提高进一步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还有利于适应国际惯例。这种路径的最大不足就是适应市场容量变化慢,同时还有可能弱化设计力量。
  2、以区域为主线,形成区域化经营。中国幅员辽阔,经济上政府主导性强,企业跨区域经营成本高、效率低。我国已经有很多其它行业企业开展区域化经营,效果好的例子也很多,我国施工企业也不妨作些这方面的探索,组建区域事业部式子公司,设计——施工——服务全过程组织区域化经营,这样整合的最大好处就是成本低,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不足之处就是难以适应我国当前工程建设体制,甚至有可能事与愿违。
  3、以专业为主线,形成专业化经营。无论是设计、投融资还是施工,过去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有其合理性的。基于其合理部分,调整其不合理部分,做好专业化经营。这样整合有利于缓和内部冲突,虽然整合步伐不大,但也可能收到良好效果。
  当然上述整合路径也有可能组合运用,综合各自的优势,肯定更有利于施工企业的发展。具体采用哪种整合途径,要更多地考虑外部环境和市场形势,我们施工企业要靠市场竞争求生存和发展的,适应市场是第一位的。从这点出发,以第1条路径为主,兼顾第2、3条路径的优点,不仅从组织结构,更是从人、财、物全方位地整合内部资源,充分发挥组合作用,我国施工企业在结构调整中求发展一定值得期待。
  三、准确把握结构调整形势,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在结构调整面前,平衡各方利益搏弈、甄别各个方案优缺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差之毫厘就会失之千里。首先,牢固树立市场第一的意识,各项决策要围绕扩大市场份额、取得市场竞争优势而下定决心。第二、要有强烈的大环境意识。虽然施工企业重组减少了竞争主体数,但过去行业间壁垒会逐步消除,国内竞争会发展到国际竞争,决策的着眼点要放到取得广义大工程、大国际的竞争优势上。第三、要有长远发展眼光。目前国内建设市场偏热,发展中国家基础工程建设市场比较偏好中国,再过几年,形势会发生变化的,作决策时要预计到这种变化。具体的决策既要考虑规模发展,更要重视科技创新、品质提升,从低价优势、融资优势升级到品质优势。第四、多元化发展是作强企业的重要选择。结构调整中,是选择多元化发展的最有利时机,正确决策应该把握这样的机遇。百年强企,多元化选择是不可避免的。第五、兴利除弊永远是正确决策的基本准则。施工企业决策过程中,当然要保留并发挥既有的有利优势。有很多这方面成功的案例,施工企业可以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决策时肯定能更准确地权衡利弊。
  四、做好战略谋划,把握结构调整机遇。
  施工企业最大的风险应该是战略风险。施工企业发展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高度的相关关系,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施工企业的冬天和本世纪这头十年施工企业的春天,足以证明这种相关关系。分析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是企业战略规划的基本内容,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的判断,决定了企业战略规划的方向正确与否,因此,施工企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战略谋划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发展战略要处理的关系、战略规划要经历的过程都很复杂,但这是企业谋发展中关键的一环,这一环节经历得越痛苦,企业发展就会越顺利。结构调整是企业的机遇,机遇面前,一要作好市场分析,准确预测市场未来。二要选准方向,确保企业发展顺应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导向。三要准确定位,无论是行业定位、空间定位,还是市场定位、时间定位,都要切合施工企业发展实际。四是在方案选择和路径选择上,要充分酝酿,集思广益。结构调整和其它任何事物一样,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具体的方案选择和路径选择过程中,对有利的因素和不利的因素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扬长避短,确保战略谋划把结构调整的机遇作用发挥到极致。五是企业结构调整是一次提升品质的过程,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在其中肯定要发挥关键作用,技术战略方案要预以重点突出,原有技术体系要优化整合,更要抓住机遇形成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六是对战略执行要有切实规划,再好的战略规划只有落到实处才会开花结果。快速变化是战略的特质,制订战略规划时,预测要重视,更要重视模拟,对未来可能的变化要有预案,确保企业发展战略切切实实发挥引领作用。
  五、审慎分析结构调整,确保发挥人才优势。
  人是企业发展中决定性的力量,也是最活跃、最不好把握的因素,定位准确、组合优化,就会发挥人才优势,反之亦反之。因此,施工企业结构调整中,既要认识到施工企业过去结构不尽合理、人才资源管理观念落后、综合性人才偏少的不足,也要充分肯定现有人才艰苦奉献、敬岗敬业、独撑一面的积极作用,至少不能挫伤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上补齐短板,抓住结构调整过程中人才重定位、重新组合的机遇,定岗选才,才尽其用,实现1+1>2的优化作用。
  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结构调整的机遇优势。 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落实都要靠人来实现,但只要有人参与,就没有统一的标准,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不可能有标准答案。人是有差异的,也是易变化的,对事物的分析和认识也会千差万别,怎么样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企业发展战略上来,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可以起到一些强制作用,但强制文化作用有限而且难以持久。要激发内心的认同,只有依靠有效的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在引导和纠正员工思想过程中,营造一种主导文化,凝练出企业核心理念。这样的精神建设作得好,就能凝聚人心,团结大家产生深刻的认同感,也会自觉做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同时一切发展中最根本的发展是制度的发展,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企业中每一个人就都有了行动的依据。企业文化建设具有这一功能,这一功能在企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作用更加显著。当然这些制度要切实反映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这样,建立起来的激励与约束制度才是有效的,才能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实现激励与约束的目的。
  总之施工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工作内容多,实施难度大,千头万绪中理清思路需要坚定的信心和高超的智慧。但机遇面前,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值得的。只要坚定正确的认识,认真细致地分析人的思想和企业经营方式在结构调整中可能发生的变化,科学决策,在先进的文化中做好战略规划和规划落实工作,施工企业在结构调整中就可能开创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七、后记
  结构调整一定会给施工企业带来本质的变化,积极作用肯定是主要的,消极作用也切不可忽视。本文主要针对结构调整给施工企业影响比较大的一些因素作些简要分析,着重从思想认识、领导决策、战略谋划、人才资源、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初浅阐述,意在确保施工企业主动适应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好各种内部资源,充分发挥调整组合优势,促进施工企业在结构调整中发生质的飞跃。

文章标题:施工企业如何在结构调整中谋求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gongshang/1249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