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的效果策略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8-07-26 11:26 热度:

   作为作为中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对于在教学管理上,还是对于学生考试测试以及个人的写作能力上都是一个主要的方面。以下是对于中学作文教学方面的一些介绍。

作文宝典杂志征收作文类论文

  摘要:文章,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中学生的作文是处于这一年龄的青少年对客观世界特有的认识和反映。他们正处于对知识的认识、摄取与储存阶段,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思维上往往呈现出开阔性、跳跃性的特点。怎样因势利导,依据中学生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来指导作文教学,是摆在每一位中学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训练,思维,中学类论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在传统上就有“重文”的历史,进入新时期后,科技文明高速发展,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就是说,你不仅要具有全面的知识素养,而且还要掌握各种技能。这其中,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是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倾注了极大的精力,付出极大的努力,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近十年,我国的作文教学空前繁荣,不论是写作理论研究还是作文教学实践都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但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学生的写作状况仍然不容乐观。由于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撞击与融合,通俗读物在一段时期以来在校园中广为流行,一些严肃的传统文学和世界名著之类的纯文学在相当多青少年中的威信远不如前。

  推荐期刊:《作文宝典》杂志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传授写作奥秘(适合3-6年级的小读者),作从此不犯难,作文宝典好伙伴。主要栏目:名师支招、破解作文难题、高人指点、写作金钥匙、小小点评家、成长感悟、七彩童年、读者留言板等。

  而伴随着各种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全面覆盖我们的生活,学生们每天拿着智能手机畅游网络、消耗宝贵时间。网络一方面在给人们的资讯带来极大丰富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影响着中学生的思维模式。其次,伴随着祖国内地与港、澳、台联系的加深,又使一些诸如“酷”“爽”“帅呆了”等不伦不类、痞子气十足的词在中学作文中大行其道。

  以上的种种,使得现阶段中学生的作文呈现出知识支离破碎、语句不通顺、想象力降低、表达越来越模糊的状况,而这都是以往作文教学中很少出现过的新问题。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要正视上述现象,趋利弊害,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以期开创作文教学的新局面。那么,写作教学应该追求怎样的理想境界呢?从内容上讲,中学生作文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中学生的心理需要,使他们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话必说,诱发写作兴趣、产生写作冲动。

  从目标上来讲,我们要提高学生识别真伪、分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我们并不是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大作家,所以,不必把精力都放在求新、求巧、求奇上,中学生作文课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能正确、简明地运用母语进行表情达意,使之适应以后学习、工作的需要。从语言上讲,叙事的语言要通达、流畅,议论的语言要准确简明,入理缜密,记人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要鲜明、生动。

  此外,还要关注修辞的发展与简化,修辞运用贴切,会给人以鲜明的影响和深刻的感染力。作文是各种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晶,它既要求作文者具备一定的知识文化修养;同时又要求写作者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其次,还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文章也不可能写好。最后,还要求要有相当的生活阅历与生活常识,缺少了这些,文章也无法去反映生活,反映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在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高和改善学生的作文实践能力呢?

  一、注重词汇及素材的积累

  这个积累又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词汇,有些作文较差的学生,肚子里没货,想的意思表达不出来,语言干涩僵硬,严重影响了文章的成色。对于词汇的学习应主要通过阅读来感性地掌握,不仅仅是要学习词汇的意义、词性,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以致用,怎样把那些优美的词汇变成可以信手拈来的写作原料。其二,是一些语言素材的积累,这一范围很广,既包括一些名言名句、诗词曲赋,同时也应包括一些生活经验、民词俗语。有时在一篇文章中,恰当地使用或引用一个新词、一句古诗、一句民谚,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成为文章的闪光点。作为指导教师,我们要带领学生勤做札记,勤写日记,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把握生活中最鲜活的事例,紧扣时代的脉搏。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以及各种优良的杂志,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可能的话,最好选择一些优秀的篇目做具体的讲解,使学生在读中学习,在读中积累。

  二、重视口头作文及片断作文的训练

  作文实际上就是把想要说的话书面化,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加入口头作文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口头作文往往在内容、表达方式、题目的选择上没有什么严格的限制,也不必成文,只是要把构思、立意大体说出来即可,同学们容易选择观察的角度,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在此过程中,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讲故事、提问题、作评析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丰富内容,把握主题,由粗略到细致,由物到人,由人到物,由简单到复杂,由纷繁到凝练,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一篇作文的优劣,选材是重要方面,而选材则主要取决于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通过频繁的口头作文训练,来督促学生积极的思考、观察,无疑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此外,由于口头训练占时短,学生们参与的机率大,也就避免了一些同学因为持有“反正不会叫到我”的侥幸心理,而不去持续观察、思考的弊病。而且这种训练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很有益处。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会学生由观察到思考分析、再到正确表达的过程。通过口头训练,形成文章的大体轮廓,然后对其进行思考、筛选、提炼、丰富等系列加工,使千头万绪的内容变得思路明确、条理清晰,一篇合乎要求的文章就成形了。

  除了口头训练外,还要重视片断作文的训练。作文课堂教学有时会受时间的限制,全文训练无法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片断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切入点,确定文章的角度、打开文章的思路。尤其是开头和结尾的片断训练,有利于写作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打开思路确定主旨。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和拓展能力,打破某种格式化的模式。在开头开门见山,避免“绕”的现象,在结尾处,呼应全文而不是离题万里或是空喊口号。

  三、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感悟,本是人们跟自然和社会某种现象、某种事物接触而产生的一种思想情绪。作家、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借助人、事、景等形象,艺术地表现他们的感悟。中学生尽管处在各种感知形成的初级阶段,很多作文还是在模仿,但也少不了感悟的参与。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过“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要发展他的思维能力,单独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感悟是思维中最活跃、最高质、最高效的创造性思维表现形式之一,我们在作文训练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感悟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观察、分析、思考以及概括能力。观察到的东西我们未必都能理解,只有经过深入分析思考才能彻底。中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比较粗略,分析思考更是常常不周全、不深刻,所以要在写作过程中积极地开拓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感悟的能力。那么,怎样引发培养感悟能力呢?首先,要遵循坚持不懈、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为是一种思维训练,所以不会在一两日就可以看得到明显效果。我们应借助于仿写、续写、改写等多种方式,持之以恒。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后,必然会产生思维上的飞跃,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自然也就开阔、深刻了许多。

  其次,要导入多种思维方法,问而思、思而问、作文是一种发散思维的形式,具有独创性,例如描写小草,我们可以从它的形状、色泽、属性等入手,从它的各种作用去思考,还可以运用拟人、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来描写,深刻挖掘它坚韧、顽强的内在精神。所以说,作文最易广泛引发感悟、最能增强创造性思维、文章要想有新意,首先选材要力求新颖、接下来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都要有新意。

  一句话,作文就应该彰显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是自我个性的外在呈现,因此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在写作中尤为重要。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发问在引发感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发问,打开思路,扩大文章的面。联系我的教学实践,我把它定名为“五W法”,主要是,根据五个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来确定的、不论什么文体的文章,记叙文也好、议论文也好、散文也好。首先,你要告诉我们你写得是什么———WHAT,写得是谁———WHO。既然是写人记事,要写明发生是在何时———WHEN,何地———WHERE。任何事情的发生,总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要写明原因———WHY。有了这“五W法”,就可以大体确定文章的主体,同时在五次自问自答的过程中,引发感悟,也即创造性思维。

  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果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吗?真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是不是真的存在桃花源?”等等。通过这种质疑来逐步加深感知和感悟的能力。相信,通过以上方法的训练,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一定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四、发挥示范指导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鉴于作文教学的特点,我们在简明扼要地掌握了一些作文教学的理论知识后,应该加强作文的示范指导。让学生整体把握作文脉络和框架结构,具体驾驭语言和情感思想的表达,有效提高作文能力。上好作文指导课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面临的难题,光讲作文理论,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听不进去;光举生活中的典型实例,学生会懒得思考、全盘照搬。这就要求教师巧妙地把作文理论融入实例中,而且在讲授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学是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过程,所以,作文指导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而且还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首先,要对日常材料进行积极的积累,不仅要积累书本知识,而且要针对现实生活及时事政治进行积累。

  其次,要具有立体的思维能力,一篇作文从审题、构思、立意到具体选取材料都对思维有较高的要求,作文能力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思维能力。

  最后,还要求具备准确生动乃至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进行作文指导,要善于在课堂上及时地发现学生在立意构思、运笔行文中的问题,并给予恰当的示范指导。而针对学生,我们在教学示范指导中也应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因素,我们教材是经过专家筛选和精心评定,是经过实践选择的典型的例文,所以我们要重视它们在作文写作中的示范作用。指导学生认真评读范文,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讨,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阅读例文的感想和收获。之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师生共同点评作文。通过这样的指导阅读,让教材上的例文真正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教材作文训练中的参考题目一般既新颖又实际,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参考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作文写法,开拓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

  其次,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作文的构思和脉络。这种方式指导学生在面对一个具体作文题目时,能够首先从宏观上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有效地实现对作文内涵的总体把握。比如《你对一种动物或植物的感悟》这一作文题,拿到题目,首先帮助学生审好题,确定文体,然后让学生立意构思,体会如何从一个平凡的动植物身上来挖掘一种不平凡的精神。由一种动植物可以联想到什么人什么事,再由此可以联想到什么精神。最后,还要注意作文修改时的指导。修改的意义和作用,人们已经谈得很多了,但学生在修改作文时,老师强调学生要不厌其烦地进行修改,学生对此总是感到反感和不理解,他们认为我们又不是想要发表,我们也不想当作家,如何认真呢?这样说来,其实我们误解了作文修改的意义,作文修改本身也是作文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再者,中外文学史上的大量事实证明。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是修改出来的。修改时,教师要端正态度,要耐心地指导一遍、二遍、甚至多遍,直至学生改成一篇好文章。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种双向的、多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教学过程。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进行有效的指导。作文水平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语言、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修养。作文技能和水平,也离不开坚持不懈的训练。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每天都进行作文练习,坚持日记或片断练习,日积月累,不必要求文体,也不必成篇,努力在读写结合上反复实践。鼓励学生多读多练,要有感情上的投资,那就是鼓励成功,一些教师专爱挑毛病,从不顾忌学生的心理,事实上,有时表扬要比批评效果好很多。鼓励学生写作,让学生从写作中不断获得成功的感情体验,这样才会产生强大的内动力。“文章盖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坚持不懈地进行写作实践指导,相信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获得有益的收获。

文章标题:中学作文教学的效果策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ongxue/3887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