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8-03-12 10:23 热度:

   新课改以来,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探讨了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的策略。

语文教学与研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栏目设置推荐新课文、语文三家村、读者包厢、微博选读、三点式阅读、博览群书、本月阅读套题、时尚语文、作文课堂纪实、创新作文广场、同题作文比赛、话题作文三重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来自21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纷纷掀起课程改革的热潮。在这样一个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国也开始了基础教育的改革: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那么,何为“文本解读”?有人认为是“通过分析来理解”、“文本的阅读是一个分析、理解的过程”。分析、理解的过程都涉及到背景、方式、角度、时空和度的问题;而且,个人的阅历、动机、能力等对分析、理解的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老师和学生会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文本会做出不同的解读。

  一、文本解读,关注学生、作者、文本

  (一)对学生的关注

  建构主义者认为,“不同的学习者对同一个命题会有不同的理解。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来建构,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因此,文本解读离不开对学生个人经验的关注。

  2014年12月,老师要求我们选择一篇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然后把他和全体研究生同学作为教学对象。我的备课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我根本没有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在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思路备课。结果,我把“学生”本来就了解、熟悉的整个文章的故事情节作为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浪费了本来就宝贵的教学时间。如果我在上课前对“学生”进行关注,了解他们对于文章的感知、理解,那么,上课的目标也就更加明确,整个教学也更加有效。

  作为新手的我们不能落实对学生的关注,但很多教育名师却用自己的行动在关注学生。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注,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活跃于浙江一带的郭初阳老师。

  2003年11月5日下午,郭初阳老师在杭州市第十四中学给学生们上《项链》一课。根据郭初阳老师当天的教学实录,他在关注自己文本解读的时候,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解读:上课前,根据学生自己对文本的阅读,完成一个预习题――“根据我个人的阅读和理解,这是一篇关于的小说”,并且要求学生附上自己的名字上交预习题。我们知道,学生在提前预习课文的时候,会对整个文本进行一个整体的感知,形成自己对于文本的认识。抓住这一点,有利于教师在后面教学的顺利、有序的展开。在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后,郭初阳老师就根据同学们上交的答案,设计了如下活动:刚上课时,教师就傅学磊同学“这是一部关于变化的小说”的理解,设计了玛蒂尔德的外貌是否发生了变化、性格是否发生了变化等问题;接着学生开始就“变化与否”作讨论,讨论之后郭老师就引出了这篇的小说主题这一块儿来,将同学们关于文本的理解罗列出来,并且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师还将“灰姑娘模式”与三位同学的阅读感受“这是一部关于女性的小说”相衔接。总体而言,郭初阳老师的教学和解读文本是实实在在地联系了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真正地做到了关注学生。

  (二)对文本作者的关注

  何为作者?《礼记?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

  对作者的了解是连接读者和文本的一个有效的桥梁,只有在全面了解文本作者以后,教师才能高效地将有效知识讲授给学生。然而,很多教师仅仅是停留在对作者表面的了解,而没有深入研究作者。最后导致课堂教学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教师所教给学生仍然是学生自己能够通过身边的资料查找得到的,既然如此,我们教师的价值在哪里?!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研究作者的前提下,认真地研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努力去做 “文本作者的知音”。

  (三)对文本自身的关注

  王尚文先生写过一篇文章:《语文教学要走在“语文”的路上》,他的言外之意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着没有走在“语文”的路上的现象。反观我们整个新课程改革历程,确实是存在很多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脱离教材文本的事实。

  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为了上出一堂有新意的课,不惜“一切代价”。教师盲目追求所谓的创新,却不曾发觉自己早已偏离了“语文的道路”。

  的确,我们需要紧跟“新课改”的时代步伐,促进语文课程改革。但是,我们要建立在对文本有一个比较全面、正确的把握的前提下再去追求所谓的创新。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因为我们的教育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二、文本解读要做到多角度、全方位

  建构主义者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文本会有不同的理解。对于同样的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解读。就此,新课改提倡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即从多角度、全方面去解读文本。

  郭初阳老师对于《项链》一文的解读主要是由人物论、主题辩、原型溯源三个板块构成:“人物论――将单一作品置放于作家创作的整体背景下,引入莫泊桑本人的创作谈、18世纪的妇女观,作为超越时代的新鲜刺激,激发学生对于玛蒂尔德‘变’之意义的探讨,思考文学作为人学的恒久意义;主题辨――学生主张的小说主题(第一时间阅读所得)与名家的经典论断一起呈现,在多元、平等的语境里,实现众声喧哗,形成交叉共识;原型溯源――将《项链》故事叠影于‘灰姑娘’模式,将情节中的相似与不同作比照,在更深的层面上再次回归到人物与主题”。

  郭老师从三个不同层面的解读,贯穿文学史中历时性的女主人公――以玛蒂尔德开始,以玛蒂尔德终结,达到打开学生视野作用。

  三、文本解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文本

  对于文本的理解,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触动每一个学生的生发点也就不一样。同时,也只有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个体经验与文本中的相关方面进行链接时,才能真正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理解。

  李镇西老师的“读出自己”就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文本。他认为,“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2003年4月15日,李老师在郑州铁路二中教授朱自清先生的《冬天》。李老师让学生读课文以后,也根据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示范性地读了课文,然后让学生交流:“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的心扉,哪些语言最能扣动你的心弦?”。这样,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从自己的体验出发解读文本,跟文本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心理联系。

文章标题: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ongxue/3807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