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论文中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途径探究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6-04-09 16:17 热度:

   口头表达能力就是运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实现人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在信息社会下,社会对人才素质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理解的能力。本文是一篇小学教师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中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途径探究。

  【摘 要】口头表达能力是中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架起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灵活安排校外实践活动,为中小学生搭建与师生、家人、街坊邻里及其他社会人员沟通交流的广阔平台,在丰富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方法,班级活动,社会实践

  对中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期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它不仅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去训练,也需要在生活中去培养,更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锻炼。

  一 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是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形成良好品格的过程。在启发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应注意设计好教学环节。如根据课程内容课前设置问题,选择现实中常见的、学生关心的、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先行思考,做好准备,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回答问题做好心理准备,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应鼓励他们大胆地各抒己见,回答正确的给予表扬,回答不全面的也要给予鼓励,并引导其思考后再补充完善。

  二是采用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是教学的一种方式,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向学生提供问题和资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与创造。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强化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如采取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方法,建立学习小组,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智慧共享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矫正。

  三是采用探究式教学。所谓探究式教学,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开展交流与合作等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式教学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组织、引导、倾听、点评为辅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符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问题进行探究,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探究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发表个人见解,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形成探究成果,在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二 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开展自评与互评

  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既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新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让自评和互评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发意识。自评可以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如课前让学生自评准备情况,下课前说一说自己整节课的学习情况,一周结束回顾评价自己一周的表现,学期结束谈一谈自己的成长与收获、不足与改进等。互评可以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锻炼学生清晰表达自己思想观念和见解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取长补短、增进沟通、建立友谊。同时,在互评中也能让学生体验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道理,也可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养成虚心向他人学习请教的习惯,真正实现在自评、互评中快乐成长。

  2.组织班会活动

  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学生参与的议事活动。它既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和展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的一种重要方式。班会是一个说出心里话的场所,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迷茫与困惑的事说出来,同学们出谋划策集体讨论,班主任善诱指导,凝聚智慧,形成共识。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理自治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加深师生、生生之间的彼此了解,从而达到凝心聚力的目的。学生在主题班会中是“主角”,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能力都能得到极大提高。

  3.举行说故事比赛

  “说故事比赛”是如今很多中心小学经常开展的“读书系列活动”之一。说故事比赛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升普通话水平,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激发对阅读经典文学的兴趣,分享阅读成果,提升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讲故事活动,我们可以事先让学生准备好一个故事,题材不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长短不一、难易不同的故事,可以先在家里说给父母听、说给亲朋友邻听,然后再说给同学和老师听。通过说故事,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培养学生的自信,也能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三 架起学生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小学教师论文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活泼开朗、爱说爱笑的学生多数都是与父母和他人沟通良好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言辞的学生多数是与父母和他人沟通不畅的学生。中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已有自己的思想,然而多数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并不了解,因而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隔阂。让父母与孩子相互了解,帮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班主任应发挥好纽带作用,架起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让他们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在关爱中吐露心声、感受亲情。

  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学生不能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要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他们对自己孩子的看法,找出学生与家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既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也要成为学生家长的朋友,进而帮助双方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排除双方的沟通障碍,促使学生与家长顺利沟通,和谐共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听听父母的想法、需求、担忧,了解父母的压力、兴趣爱好、脾气秉性和对自己的期望等。教育学生见到父母要主动问好,每天找一点时间与父母主动谈谈自己高兴的事或不顺心的事,与家人一起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在节日或父母生日时送上祝福的话语,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果犯了错,不要逃避,要向父母主动道歉,争得他们的原谅等。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与家长的语言交流、思想沟通,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 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载体,是学校克服课堂教学单一的缺陷,使教学得到不断更新并具有活力的重要途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一方面,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既实现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自我充实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沟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因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也成为学生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另一方面,学生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如没有与人良好交流的口才、没有实践经验等。学生也能意识到如果自己不主动改变,今后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仅靠在校汲取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这也将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精心策划、主动参与。如参观走访企事业单位、社区服务机构,进行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和社会劳动等,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锤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时间安排上,双休日可以做一些就近走访与服务,做一些用时较短、简单而又容易完成的社区服务项目;寒暑假开展一些连续性的、系统性的调查走访和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报告等。

  总之,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地探索、创新,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灵活地安排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与师生、家人、街坊邻里及其他社会成员沟通交流的广阔平台,激发他们表达沟通、展示自我、与人合作的兴趣和愿望,在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熊梅.启发式教学原理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余华银、宋马林.互动式教学:培养统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许云凤.探究式教学与传授式教学辨析[J].教育探索,2006(7)

  小学教师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江西师范大学主办、江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1000-5862;国内刊号CN:36-1092/N,邮发代号:44-56。创刊于1957年,是江西省办刊最早的学报。系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注重理论性、学术性。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文科师生和社会科学工作者。

文章标题:小学教师论文中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途径探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ongxue/3082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