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发表基于语用理念的语段教学策略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6-03-03 14:03 热度:

  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们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学科用到的教学手段也不相同。每个教师也会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教学。本文是一篇教师论文发表范文,主要论述了基于语用理念的语段教学策略。

  摘 要:语段教学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当下语段教学仍旧停留在关注内容和知识信息的层面,而将语言的运用搁置一旁,导致阅读教学高耗低效。因此,本文提出要凭借专业视角,挖掘语段的教学价值;言意交融,推进语段的感悟鉴赏;落实运用,践行语段的迁移历练,从而借助语段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开掘价值,感悟鉴赏,迁移历练,语用理念,语段教学

  笔者认为中年级语段教学应该走出内容和知识的误区,以语用训练为核心,充分开发文本中核心语段的教学价值,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在实处。

  一、凭借专业视角,开发语段的教学价值

  (一)聚焦语言表达,寻觅传神精准的语段

  阅读教学的核心要指向文本的语言,习得基本的语言能力,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教材文本中的语言都是作者深思熟虑经过提炼加工的产物,这就要求教师聚焦语段表达的特色,研读语言描写的内在规律和鲜明的语言现象,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作者写作的方法和策略上。

  如《秋天的雨》中“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一语段在表达和言语形式上具有鲜明的特点: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给予了事物生命活力、新颖独到的句式极具艺术感染力,生动形象的语言读来活泼有趣。因此,在教学这一段时,教师以内容感悟为辅,着重引导学生诵读品味语言表达别致的形式,感知其表达的效果,为学生的感悟积累、内化运用提供了可挖掘的教学资源。

  (二)聚焦层次结构,寻觅特色鲜明的语段

  进入高年级,阅读教学就要关注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篇章的视角解读文本。因此,为了给高年级教学奠定基础,中年级除了要关注文本语段中的内容,还要关注语段表达的顺序。中年级教材中文本的语段一般是并列式、因果式、总分式,阅读教学引领学生从语段个性鲜明的结构入手,才能让学生洞察、明晰语段内的层次。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自然段就是典型的因果式,作者先在开头交代了结果――“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才在行文中交代了其内在的原因――“高低不平……色彩就不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整体理解语段内容的基础上,厘清内在结构,这样不仅可以明晰语段的“言之有物”,也可以感知语段的“言之有序”,并以此为线索引领学生进行语段内容的复述,从而落实语用训练。

  二、言意交融,推进语段的感悟鉴赏

  (一)品悟探析,体悟语段内在情韵

  富含深情的语句中总会有情韵深刻丰富的核心词语。语段教学就应该紧扣文本中内在情韵深厚的语句,并引领学生逐步排查,探寻关键性词语,以词语为圆心,悟得词语以及语段的言外之意。

  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核心语段5、6、7自然段中,教师就紧扣语段中的第一个场景“锁”字,引领学生深入感知惩罚的残酷:1.看着这“锁”字形成的画面,你内心充满怎样的情感?2.围绕这个“锁”字,课文中哪些字眼深深地叩击着你的心灵?相机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他无法动弹,也不能入眠,那能干些什么呢?长期如此,他还会经历怎样的天气?3.总结提炼:这是一种怎样的“锁”?

  在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着“锁”这一关键性词语,引领学生深入品味、联想补充,强化了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精神。学生在品味中感受到了语段语言的丰富意味,感受到了文本语言的意蕴。

  (二)对比品鉴,揣摩语段创作策略

  语段教学关注内容,仅仅是停留在“写了什么”上,只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完全可以自主读懂,无需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还要引领学生关注“怎么写”,将阅读教学从关注文本信息的表层向洞察作者的写作构思转变。而教材中经典文本中的典型语段,则是学生进行写作的极好资源。在学生具备了一定阅读量之后,教师就可以对教材文本进行前后调遣,通过整合、联系,为学生对比、辨析、品鉴提供第一手教学资源。

  人教版四上中的《白公鹅》是一篇略读课文,以前的一篇精读文本是我国著名作家丰子恺的作品《白鹅》。同样都是写鹅的文章,为什么编者要将其编排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将两篇课文前后联系起来进行对比教学,这样才能深入感知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有何不同。如同样都是“步态”,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比较:两个片段中,相同的是什么?不同之处又在哪里?在学生深入辨析中体悟到:一个是借助鸭的步态进行对比,让白鹅步态深入读者眼帘;另一个则着重描写了白鹅的落步、走泥泞小道等细节,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中将动物行走的特点刻画出来。

  三、落实运用,践行语段的迁移历练

  (一)仿语言,提升语言情趣

教师论文发表

  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很多语言的运用充满了情趣。在关注文本语言时,应该开掘语言描摹的生动趣味性,也可以体悟其深刻内涵,引领学生从教材文本的核心语段中“借”语言,从而在模仿中提升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如《绝招》一文中描写“比试绝招”的核心语段中,对三胖的动作描写可谓生动传神,在深入感知课文之后,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随文练笔:(1)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以描写三胖的方法,描写二福可能会怎么做;(2)在学习第二次比试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想象小柱子是如何刻苦练习的,并设置了“上课时、下课时、上学前、放学后”,实施语言迁移训练。

  在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教师以文本语段中独特的表达特色为基础,积极运用、整合教材中的插图,为学生的随文练笔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和情境,学生内在意识中的动词资源被充分激活,语言的模仿表达充满了情趣,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二)仿形式,丰富语言内容

  核心语段的典型性不仅仅在于少数词语运用的灵动、形象,也在于与众不同的表达形式。相同的表达内容,相同的语言词汇,往往由于语言结构和形式的不同形成完全不同的表达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在引领学生关注关键性词语后,就要将关注力聚焦在独到的语言形式上,在提炼言语范式的基础上为学生深入模仿奠定基础。

  如叶圣陶的经典散文《荷花》一文中,对白荷花不同的姿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绘,不仅语言生动形象,层次也异常清晰。这种语段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运用和驾驭是一种良好的示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进行了这样的练笔迁移:( )已经开了不少,( )叶( ),( )花( )。有的( ),有的( ),有的( )……

  学生在感知文本语言形式后,充分调动激活内在记忆中的花朵印象,将各种姿态绽放在内心之中。这就为学生模仿文本的语言形式提供了适合的言语内容。而根据教师提炼的语言形式进行填空的训练,则为学生的模仿提供了“扶手”,学生的语段模仿中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融合,其语言能力的提升水到渠成。

  (三)仿层次,调整表达顺序

  构建语段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段教学中,教师在引领学生深入了解语段中语句的内在联系之后,就应该为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在感知、鉴赏、模仿中,构建出结构严谨、主旨集中的语段。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赵州桥》首次出现了典型的过渡段“这座桥不仅坚固而且美观”,将前后内容设置成为彼此相对独立的并列语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过渡的语言形式组织语言训练,让学生明晰作者描写了赵州桥的哪些方面,在此基础上自然地穿插片段练习,为学生的读与写搭建认知通道,让学生逐渐从仿写走向创造,从而充分发挥例子的示范作用。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应该秉承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坚持语言为本位核心,只有在教学中强化学生文本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迁移训练,才能促进阅读教学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徐虹.中年级如何加强“段”的有效训练[J].教学月刊,2012,(4).

  [2]陈昌发.中段阅读教学“教什么”[J].小学教学参考,2013,(7).

  教师论文发表期刊推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JiamusiEducationInstitute),主办:佳木斯教育学院,周期:双月,出版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国际刊号ISSN1000-9795国内刊号CN23-1130/G4,邮发代号:14-215,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84。

文章标题:教师论文发表基于语用理念的语段教学策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ongxue/3029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