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3-01-12 09:41 热度:

  摘要: 阅读是学生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培养初中生养成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做好阅读向课外拓展的指导工作。

  关键词: 阅读, 兴趣,自主阅读,创新,积累,课外阅读

  初中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乃至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构成语言感悟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通读懂某一篇课文,更重要的是要以课文为范本引导学生如何去读懂另一篇课文乃至一本书。即语文课堂应该给学生打开一扇门,让学生看到门外面广阔无垠的语文世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内课外阅读,旨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人,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初中生养成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

  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之一,是教师对课文“分析”过多,滔滔不绝的讲授“冲”掉学生的各项语文训练,剥夺了学生自己阅读、感知、理解、消化课文的主动权,“长此以往”,学生在堂上就少了自己阅读实践。至于课外阅读,要么是被繁重的作业负担挤掉,要么放任自由,初中生怎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呢?要解决这个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顽症”,只有屏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更新观念,优化语文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扎扎实实开展课堂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养成勤于阅读,不断积累知识、经验的习惯,这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一门学科。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成功的起点,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成为课堂主人的前提。。学生只要具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实际上便创造了一种最佳的学习心态,会取得事倍功半的良好效果。如在讲授《变色龙》一文时,可以采用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回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老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的过程当中,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很容易就理解了。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磨刀不误砍柴工”道出了学习方法正确的重要性。教师要对学生“授之以渔”,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

  1.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要从三个方面思考:这篇文章写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初读一篇文章,要通过快速浏览,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中心和主要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只要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的阅读能力自然就会逐步提高。首先,要培养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习惯。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指导和督促学生制订计划,包括整个初中阶段、一个学期、一周乃至每一天的阅读内容和阅读量。其次,在学生的阅读过程当中,也要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如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将关键词语、重点句子、阅读感受、不明白的问题等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学生采用这种阅读方法,不但能把握重点内容,加强理解,而且还能有许多新发现。如教师在教每一种新体裁的课文后,宜总结此体裁课文应掌握的各种知识点,以后在教这种体裁的课文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大胆领着学生开展阅读训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结出每篇文章要求掌握的内容。如在学习第一篇说明文后,归纳出阅读说明文应主要弄明:A、说明的对象是什么?B、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C、采用哪种说明顺序?D、说明的对象有哪些特征?E、说明的语言有哪些特色?然后在教学生学习第二篇说明文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初读、精读、研读三步,让学生通过阅读,自行归结说明文要弄懂的五个知识点。通过这种堂上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不同文章的阅读方法,改变漫无目的的不良阅读习惯,达到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四、注重指导运用与创新,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的阅读。

  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五、做好阅读向课外拓展的指导工作

  初中语文新大纲指定的名著阅读是学生阅读的精品。教师还应积极帮助学生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读物,使他们能在课外博采众长、陶冶情操、增长才智。结合研究性阅读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将研究性阅读带向课外,带入生活,让学生感觉到:一个幸福的生活片段,一段优美的历史故事,一处绚丽的自然风光,都是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好材料。这样能使他们体会到研究性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在课外,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如演讲比赛、讲成语故事活动、诗文朗诵比赛、自出练习题活动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同时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一定能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邓艳琴.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09,(06) .

  [2] 危兰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J]. 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 2009,(07) .

  [3] 摆玉英. 浅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 才智, 2009,(21) .

文章标题: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ongxue/1548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